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学案.doc
-
资源ID:34618412
资源大小:11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学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 桃花源记学案年级八年级科目语文设计课题第二十一课 桃花源记 课型新授课(一)自读课文1、要求结合课下注释中的注音大声朗读课文。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画出停顿不准的句子。2、组内核对校正字音。(二)听读课文:(老师范读或听录音)要求:边听边注意正音。 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三)朗读练习: 要求: 组长组织朗读(形式组长依情况可齐读可轮流读)。 朗读时注意字音和停顿。(四)朗读展示 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全班齐读。(五)自学检测: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及郡下( ) 刘子骥( ) 诣太守( ) 与外人间隔( )无问津者( )2、画出朗读节奏: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翻译课文。过程与方法: 对照注释,疏通文章;交流解疑,翻译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 : 体会作者“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齐读课文二、合作探究(一)疏通文意要求: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内合作疏通文意;不会的做好记录。(按自然段进行)(二)知识点归纳 要求:小组内合作,归纳本课的文言知识点(1)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句子: 古义: 今义: 交通 句子: 古义: 今义: 妻子 句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句子: 古义: 今义: 无论 句子: 古义: 今义: 不足 句子 古义: 今义; (2)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3)通假字 便邀还家 通 , 。(4)同义词 具、悉、咸、皆: 云、道: 乃、遂: 缘、扶: 要、延:_(5)本文出现的成语有:(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三)解答疑问 (要求:写下问题,至少两个;小组互动;教师补充。)问题:1、2、三、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渔人甚异之 ( ) 具答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 欣然规往( )诣太守 ( ) 未果,寻病终( )2、翻译语句。渔人甚异之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4、默写第二自然段。第三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文章叙事线索,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 2学习文章层层设疑,曲折回环,引人入胜的写法。过程与方法 自主 交流 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齐背课文二、问题探究(一)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段写了什么内容?读后完成下题:第一部分(1节)写 (故事开端)。 第二部分(23节)写 (故事发展)。 第三部分(45节)写 (结局尾声)。(二)文章叙事线索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三)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四)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1、概括段意。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3、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4、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5、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五)读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1、概括段意。2、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3、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5、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6、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六)读第四五自然段,回答问题。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2、 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3、最后两段与前面哪句话相呼应? 三、总结内容1、主题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四、讨论写作方法 五、课堂检测 完成课后三四题(写在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