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pdf

    • 资源ID:34666513       资源大小:619.6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pdf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编制依据: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4、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5、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6、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7、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 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9、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方法10、 特种设备现场监督安全检查规则1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12、 特种设备危险性评价与分级实施指南13、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14、 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评审通用标准(试行)15、 冶金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标准地下矿山实施指南17、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8、 广州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19、 体力劳动强度等级标准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标准2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140 号 1 1、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1.11.1 专业技能专业技能作业人员持证率抽查上岗证所有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则为 37 分;存在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的情况,则为 0 分。1.21.2 工作经验检查工作经验检查作业人职工作经验所有作业人员的工作年限进行算术平均所有作业人员的工作年限进行算术平均具备相关岗位 3 年及 3 年以上工作经验,则为(18-26分;具备相关岗位 1 年以上 3 年以下工作经验,则为10-18分;具备相关岗位工作经验 1 年以下的,则为0-10分。 1.3 1.3 安全教育培训检查安全教育培训检查+ +企业培训记录企业培训记录使用单位应确定安全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并实施安全培训教育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基本知识、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新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源、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使用单位应对本单位持有作业证书的人员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档案和内部培训教育档案, 并按规定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参加证件复审。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训档案完整,全部作业人员按规定每年进行再培训,按计划开展日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记录完整,则为35-50分;制定培训计划不完整, 培训档案不完整,部分作业人员存在未按规定参加再培训情况,未能按计划及时开展日常培训教育活动,培训记录不完整,则为分; 20-35;未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档案, 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参加再培训,无培训记录,则为0-20分. 1.4 1.4 工作强度抽查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抽查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岗位劳动强度为轻劳动 相当于耗能值为千焦耳人 ; 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 293 分钟8 小时工作日;则为8-10分;岗位劳动强度为中等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千焦耳人 ;劳动时间率为 67%,即净劳动时间为 320 分钟8 小时工作日 ;则为6-8分;岗位劳动强度为重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千焦耳人 ;劳动时间率为 73%,即净劳动时间为 350 分钟8 小时工作日 ;则为4-6分;岗位劳动强度为“很重”强度劳动相当于耗能值为千焦耳人 ;劳动时间率为 77%,即净劳动时间为 370 分钟8 小时工作日 ;则为0-4分。1.51.5 工作态度工作态度违规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使用单位“三违”记录“三违”“三违” 次数暂定为以下几个层次,次数暂定为以下几个层次,今后将根据试点情况及实际发生情况进今后将根据试点情况及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调整。行调整。年均“三违”次数在 10 次及以上,则为0-8分;年均“三违”次数在 5-10 次,则为8-15分;年均“三违”次数在 5 次以下,则为15-22分。设备得分部分,下面评价指标为单台得分,一类的整体得分采用短板加综合设备得分部分,下面评价指标为单台得分,一类的整体得分采用短板加综合原则,原则,即如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一台锅炉的综合得分小于其应得分的即如果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一台锅炉的综合得分小于其应得分的 60%60%,则则该单位的锅炉整体得分为得分最低的那台锅炉的得分,如果该单位所有锅炉的该单位的锅炉整体得分为得分最低的那台锅炉的得分,如果该单位所有锅炉的得分都大于其应得分的得分都大于其应得分的 60%60%分,则该单位的锅炉得分为所有锅炉得分的算术平分,则该单位的锅炉得分为所有锅炉得分的算术平均。均。一个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得分为各类设备的综合得分与其相应权重的乘一个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得分为各类设备的综合得分与其相应权重的乘积,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积,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的生产性质,对其采用了多种权重进行一个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综合得分进行处理。对其采用了多种权重进行一个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综合得分进行处理。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由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涉及行业的范围广,各个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各单位的不同特种设备所占权重也有所区别,为此,我们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性质,分别设置权重对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综合得分进行处理。为此,课题性质,分别设置权重对企业的所有特种设备的综合得分进行处理。为此,课题组将机的因素的得分分为四个方面: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组将机的因素的得分分为四个方面:以客运索道及大型游乐设施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备的单位;以承压类设备为主要生产设备的单位; ;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和“非非承压类生产制造单位和“非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承压类非生产制造单位” 。2.12.1 锅炉锅炉2.1.1 设备类别A 级锅炉:不限,则为 200 分及以下;B 级锅炉:额定蒸汽压力2.5MPa 的蒸汽锅炉,则为200-250 分;C 级锅炉:额定蒸汽压力1t/h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120的热水锅炉,则为250-300 分;D 级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120且额定热功率2.8MW 的热水锅炉, 则为300-345 分。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在 15 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10-15 年,则为200-25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10含 10 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 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安全附件检查结果+现场查看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监管2.1.4 定期检验结果查看检验结果记录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345 分;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 300 分;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220 分;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 0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2.1.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检查检验结果+现场查看在通常情况下,以锅炉为中心,50 米为半径的范围内人员数量如果人员少于 3 人,则为300-345 分;如果人员不少于 3 人,且少于 10 人,则为250-300分;如果人员不少于 10 人,且少于 30 人,则为200-250 分;如果人员大于 30 人,则为0-200 分。2.1.6 财产损失考虑损失的介质、抢险、设备修理、重置、周边建筑物的修缮等直接经济损失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少于 1 万元,则为300-345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 万元,且少于 1000 万元,则为250-3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万元,且少于 5000 万元,则为200-25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5000 万元,且少于 1 亿元,则为150-2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 亿元,则为0-150 分。2.22.2 压力容器压力容器2.2.1 设备类别第类:低压容器第类、第类规定的低压容器除外为第一类压力容器;则为(300-345 分。第类:1、中压容器第类、第类规定的除外 ;2、易燃介质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反应容器和贮存容器;3、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低压容器; 4、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 5、搪玻璃压力容器;则为(200-300 分。第类,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为第类:1、毒性程度为极高和高度危害介质的中压和 p m3的低压容器;2、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p m3的中压反应容器和 pV 大于等于 10MPam3的中压贮存容器;3、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4、高压容器;则为0-200 分。2.2.2 使用年限使用年限在 6 年及以上的,则为 200 分及以下;使用年限在 3-6 年的,则为200-300 分;使用年限在 3 年及以下的,则为300-345 分。安全附件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监管2.2.4 安全状况等级1 级: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为345分;2 级:a.新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但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且难以纠正的缺陷,出厂时已取得设计单位、 用户和用户所在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同意,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为 300 分。b.在用压力容器:出厂技术资料齐全;设计、制造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检验报告,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可不修复的一般性缺陷,在法规规定的定期检验周期内,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为 300 分。3 级:出厂技术资料不够齐全,主体材质、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于制造时存在的某些不符合法规或标准的问题或缺陷,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由于使用发展或扩大;焊接质量存在超标体积性缺陷,经检验确定不需修复;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腐蚀、磨损、损伤、变形等缺陷,其检验报告确定为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内安全使用;对经安全评定的, 其评定报告确定为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安全使用;则为 250 分。4 级:出厂技术资料不全;主体材质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材质不明,或虽属选用正确,但已有老化倾向;强度经校核尚满足使用要求;主体结构有较严重的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的缺陷, 根据检验报告未发现由于使用因素而发展或扩大;焊接质量存在线性缺陷;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腐蚀、磨损、损伤、变形等缺陷, 其检验报告确定为不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安全使用;对经安全评定的,其评定报告确定为不能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按法规规定的检验周期安全使用。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妥善处理, 改良安全状况登记,否则只能在限定条件下使用;则为 200分。5 级:缺陷严重,难于或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以保证安全使用的压力容器,应予以判废;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级别进行监管2.2.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在通常情况下,以压力容器为中心,50 米为半径的范围内人员数量如果人员少于 3 人,则为300-345 分;如果人员不少于 3 人,且少于 10 人,则为250-300分;如果人员不少于 10 人,且少于 30 人,则为200-250 分;如果人员大于 30 人,则为0-200 分。2.2.6 财产损失考虑损失的介质、抢险、设备修理、重置、周边建筑物的修缮等直接经济损失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少于 1 万元,则为300-345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 万元,且少于 1000 万元,则为250-3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万元,且少于 5000 万元,则为200-25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5000 万元,且少于 1 亿元,则为150-2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 亿元,则为0-150 分。2.32.3 压力管道压力管道设备类别长输管道 G1,则为 220 分;公用燃气管道 G21,则为 200 分;公用热力管道 G22,则为 250 分;工业管道工艺管道,则为 300 分;工业管道动力管道,则为 280 分;工业管道制冷管道,则为 260 分;2.3.2 使用年限使用年限在 6 年及以上的,则为 200 分及以下;使用年限在 3-6 年的,则为200-300 分;使用年限在 3 年及以下的,则为300-345 分。安全附件安全附件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附件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附件,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监管2.3.4 安全状况等级1 级:安装资料齐全,设计、制造、安装质量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的压力管道;则为 345 分;2 级:安装资料不全,但设计、制造、安装质量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的下述压力管道:a:新建、扩建的压力管道:存在某些不危及安全但难以纠正的缺陷,且取得设计、使用单位同意,经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出具证书,在设计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 300 分;b:在用压力管道:材质、强度、结构基本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存在某些不符合有关标准和标准的问题和缺陷,经检验机构检验,检验结论为3-6年的检验周期内和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安全使用;则 300 分;3 级:在用压力管道材质与介质不相容,设计、安装、使用不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要求;存在严重缺陷;但使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经检验机构检验,可以在 1-3 年检验周期内和限定的条件下使用的在用压力管道;则为 250 分;4 级:缺陷严重,难以或无法修复,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以保证安全使用;检验结论为判废的压力管道;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最低级别进行监管2.3.5 设备附近人员数量在通常情况下,以压力管道为中心,50 米为半径的范围内人员数量如果人员少于 3 人,则为300-345 分;如果人员不少于 3 人,且少于 10 人,则为250-300分;如果人员不少于 10 人,且少于 30 人,则为200-250 分;如果人员大于 30 人,则为0-200 分。2.3.6 财产损失考虑损失的介质、抢险、设备修理、重置、周边建筑物的修缮等直接经济损失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少于 1 万元,则为300-345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 万元,且少于 1000 万元,则为250-3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万元,且少于 5000 万元,则为200-25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5000 万元,且少于 1 亿元,则为150-200 分;如果直接经济损失大于 1 亿元,则为0-150 分。设备类别乘客电梯,则为 250 分;载货电梯,则为 280 分;杂物电梯,则为 300 分;液压电梯,则为 280 分;自动扶梯,则为 200 分。自动人行道,则为 320 分。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在 15 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10-15 年,则为200-25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10含 10 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 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使用场所居民住宅,则300-345分;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则250-300 分;公共人员密集场所,则为200-250 分;重点场所,是指经常举行国际和国家重大会议、重大活动的场所,则为0-200 分。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进行监管定期检验结果查看检验结果记录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345 分;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 300 分;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200 分;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2.52.5 起重机械起重机械设备类别塔式起重设备,则为 200 分;流动式起重机,则为 220 分;施工升降机,则为 240 分;桥式起重机,则为 250 分;梁式起重机,则为 280 分。门式起重机,则为 240 分。起重葫芦,则为 290 分;机械式停车设备,则为 300 分。2.5.2 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在 15 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10-15 年,则为200-25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10含 10 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 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2.5.3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进行监管2.5.4 定期检验结果查看检验结果记录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345 分;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 300 分;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200 分;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2.62.6 客运索道客运索道设备类别客运架空索道,则为 200 分;客运缆车,则为 250 分;运拖牵索道,则为 300 分;2.6.2 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在 15 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10-15 年,则为200-25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10含 10 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 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2.6.3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进行监管2.6.4 定期检验结果查看检验结果记录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345 分;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 300 分;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200 分;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2.72.7 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乐设施设备类别滑行车类,则为 160 分;观缆车类,则为 180 分;陀螺类,则为 200 分;飞行塔类,则为 180 分;自控飞机类,则为 220 分;转马类,则为 250 分;水上游乐设施,则为 240;架空游览类,则为 220 分;无动力类,则为 280 分;碰碰车类,则为 280 分;电池车类,则为 300 分;小火车类,则为 300 分;赛车类,则为 260 分;无动力游乐设施,则为 320 分。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在 15 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10-15 年,则为200-25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10含 10 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 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2.7.3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进行监管2.7.4 定期检验结果查看检验结果记录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345 分;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 300 分;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200 分;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2.82.8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备类别铲车,则为 250 分。叉车,则为 250 分。翻斗车,则为 260 分;电瓶车,则为 320 分。2.8.2 使用年限设备使用年限在 15 年及以上,则为0-2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10-15 年,则为200-25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10含 10 年年,则为250-300 分;设备使用年限在 5 年及以下,则为300-345 分。2.8.3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并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345 分;安全保护装置安装齐全但未按规定进行校验,则为 280 分;未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进行监管2.8.4 定期检验结果查看检验结果记录合格并允许运行: 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 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345 分;整改后运行: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整改后合格可以运行,则为 300 分;限制条件运行: 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 200 分;不合格,不允许运行: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为 0 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判定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3.13.1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自然条件恶劣,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所处地区地震、泥石流、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级恶劣气候发生频繁;则为 1 分;良好,几乎不会发生上述恶劣自然条件;则为 3 分。社会影响社会影响从对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 对人口生命的影响、 对基础设施的影响、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价。特别重大影响,则为0-3分;重大影响,则为(3-6分;较大影响,则为(6-9分;一般影响,则为(9-11分。3.23.2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类别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工具,则为0-3分;使用单位以特种设备为辅助生产工具,则为 (3-6分;使用单位不以特种设备为生产工具,则为(6-8分安全文化建设使用单位应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 实现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水平持续提高。根据企业的规模确定其应该具有的安全文化建设情况:1)大型企业:建立安全文化宣传制度,并建有相应的制度性文件; 在使用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栏、安全宣传标语等,并定期举办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 2)中型企业:在使用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栏、安全宣传标语等,在安全隐患多发季节举办安全问换宣传活动,并做好活动记录。3)小型企业:使用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安全宣传标语,职工安全意识较强。好根据企业规模建立了适应的安全文化制度 ;则为(20-30分;中 进行了一定的安全文化建设, 但没有到达企业规模的要求 ; 则为(10-20分;差没有按照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则为0-10分。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根据企业的规模确定其应该具有的安全管理信息化情况:1)大型企业: 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及时公布设备的使用信息, 防止引进设备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吸收借鉴同行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并及时将信息传达给相关部门。2)中型企业:通过网络途径及时公布产品使用信息、同行业安全生产信息,并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 3)小型企业: 及时公布同行业安全生产信息, 提高职工安全管理意识。好根据企业规模进行了适应的安全信息化建设 ;则为(12-18分;中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没有到达企业规模的要求 ;则为(6-12分;差没有按照企业规模进行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 ;则为0-6分。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生产性质及规模,确定其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情根据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生产性质及规模,确定其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情况:况: 电梯、 客运索道、 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其他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应根据情况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好根据企业性质及规模设置了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 ;则为(6-8分;中 对安全管理机构进行了相应的设置, 但没有到达企业性质及规模的要求 ;则为(3-6分;差没有按照企业性质及规模进行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则为0-3分。安全生产责任制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性质、 生产规模的特点、 技术条件, 明确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负责人、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维护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定了安全生产制度, 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有层层分解落实的安全管理责任书或安全承诺书,落实“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并有效执行;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并有完整的会议记录;则为(17-25分。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各级管理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企业安全生产能够进行有效的考核,安全工作会议基本上能够及时召开,但会议记录不完整,则为(9-17分。未能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各级管理人员未能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未能及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无会议记录或会议记录混乱, 则为 9 分及以下。出现此类情况,不能进入出现此类情况,不能进入 A A 类企业类企业使用登记制度及执行情况根据特种设备的生产性质及规模,制定相适应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制度。按照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要求进行采购、安装、改造、维修、注册登记、变更、报废等。且每台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均附有使用登记标志。好根据企业性质及规模制定了适应的使用登记制度并进行了有效执行 ;则为5-7分;中制定了使用登记制度,但制度的完备性不够或执行有欠缺 ;则为3-5分;差没有制定使用登记制度,设备未按规定进行登记;则为0-3分。出现此类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出现此类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定期检验制度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使用单位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 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有效的定期检验检测计划,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如期实施;提供齐全的检验资料,并对检验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检验后,对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或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已经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到达使用要求的,要及时办理有关注册、变更手续;则为(30-45分。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但根据使用单位自身特点制定定期检验检测计划;提供的检验资料基本齐全,有书面的定期检验结果报告;对检验存在问题的特种设备基本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为(15-30分。未能制定完善的定期检验计划,存在超期未检的设备或使用经检验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设备;则为 15 分及以下。出现此类情况,出现此类情况,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直接作为最低级别进行监管安全检查制度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制度性文件;做到专职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普遍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制定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计划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不定期的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操作者在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倒班生产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安全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要做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则为(13-19分。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但制定有完善的安全检查计划,且基本能够有效实施;制定重大节假日安全检查计划,检查记录基本完整;安全管理人员基本能够做到开展不定期安全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重大隐患能够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则为(7-13分。未能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和完善的安全检查计划, 安全检查工作未能及时开展,且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做到及时处理;则为 7 分及以下。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执行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按照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制定特种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并按照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进行运行和维护。制定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 编制维护保养计划并有效实施;维护保养记录完整并及时填写;则为30-45分。无日常维护保养制度, 但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维护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数量不齐全或存在补填现象;则为15-30分。无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和完善的维护保养计划;无维护保养记录;则为15 分及以下。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安全技术档案内容包括: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2特种设备的定期检查和定期自行检查记录; 3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4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 技术档案做到每台一档;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检查制度,每年年底全面检查、清理一次,做到帐档一致,并做好完整的记录;安全技术档案完整;则为3-4分。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未能形成制度性文件;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台一档;安全技术档案基本完整内容欠缺在 3 项及以下 ,则为2-3分。安全技术档案欠缺较多3 项以上或无安全技术档案,则为2 分及以下。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编制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 并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将操作规程放置于操作现场;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则为80-104分。编制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 但不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部分操作规程未放置于现场;操作人员基本能够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则为60-80分。使用单位所涉及到的各类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编制不完全; 未能将操作规程放置于现场;则为 60 分及以下。特种设备管理台账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使用单位应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内容至少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种类、制造单位、购置时间、安装单位、检验情况、使用状态、重大维修情况及其他变更情况。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应建立台账。能够做到一设备一台账;台账内容完整,填写正确、及时;则为 3-4分。基本能够做到一设备一台账; 台账内容基本完整,填写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则为2-3分。无设备管理台账,则为 2 分及以下。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 明确组织、 时间、 人员、内容范围、方法与技术、过程、报告与分析等要求;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并形成正式完整的评定报告;根据评定报告结果实施奖惩制度并有完整记录;则为4-6分。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并形成制度性文件; 基本上能够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但评定报告内容不齐全,缺少元素内容或支撑性材料;奖惩制度基本能够执行且记录存不完整;则为2-4分。没有制定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未能开展实施奖惩计划;则为 2 分及以下。4.34.3 预防与改良措施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预防与改良措施及执行情况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隐患排查与整改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人员、方法;制定完善的隐患排查工作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方法和要求等;按照方案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并有完整记录;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对排查出的隐患能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消除隐患;在隐患治理完成后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则为50-76分。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管理制度; 制定较为完善的隐患排查方案;依照方案进行隐患排查工作并有较为完整的记录;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但未登记建档; 对排查出的隐患基本能够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并实施,未整改到位的隐患有可行的监控措施; 对隐患治理完成后未能及时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则为25-50分。未能制定隐患排查方案,现场检查中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则为 25 分及以下。此类情况作为最高级别的否决条件此类情况作为最高级别的否决条件应急救援预案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按相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急设施、装备、工具完好率 100%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定期评审应急预案,并根据评审结果或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则为16-23分。未能建立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基本上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无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指定的专兼职救援人员; 应急设施、装备、 工具基本完好; 对应急救援预案未能定期及时做出修订和完善; 则为 8-16分。未能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种设备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应急设施、装备、工具短缺;则为 8 分及以下。应急演习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组织从业人员定期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检验应急体系的有效性;对演练效果及时做出评估,根据演练效果,修订、完善应生产安全事故急救援预案;保存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则为14-21分。未能定期及时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 对应急演练效果不能及时做出评估并完善、修订救援预案;应急救援演练记录不完整;则为 7-14分。未能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无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则为7分及以下。重大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适当考虑与企业规模的匹配度建立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明确辨识与评估的职责、方法、范

    注意事项

    本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风险评价实施细则.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