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最新GMP现场检查分析.doc

    • 资源ID:34717452       资源大小:209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GMP现场检查分析.doc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GMP现场检查分析一、机构与人员一、机构与人员*0301企业是否建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    1检查企业的组织机构图。    11组织机构图中是否能体现企业各部门的设置、隶属关系、职责范围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其中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是否分别独立设置。    12组织机构图中是否体现质量管理部门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    13组织机构图中是否明确各部门名称及部门负责人。    2检查岗位职责。    21是否制定了各级领导的岗位职责。    22是否制定了各部门及负责人的职责,特别是质量管理部门是否有独立的权限,能对生产等部门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监督和制约。    23是否制定了各岗位的岗位职责。24岗位职责的制定是否能体现GMP的所有规定,权力、责任明确,无交叉,无空白。0302 是否配备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1检查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一览表。    2是否配备了与本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规定生产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3是否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0401 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    1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2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经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相关专业是指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微生物学等与医药相关的学科专业。同样,也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3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企业负责人是否具有从事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经验。规范虽然未对其从事制药工作年限做具体规定,但检查时要掌握他们一般应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0501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是否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    1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2检查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接受过医药专业及相关专业学科教育。相关专业同0401条。同样,也应检查其毕业证书原件。    3检查主管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是否具有三年以上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x0502  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是否互相兼任。    1检查企业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的任命书。    2检查组织机构图中是否标明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并未互相兼任。    3现场检查实际情况是否与组织机构图相符。0601从事药品生产操作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1检查岗位专业技术培训的内容,是否包括:与本岗位生产操作有关的产品工艺操作技术、设备操作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知识等。    2检查生产操作人员的个人培训档案,是否有经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上岗的记录。0604从事药品质量检验的人员是否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    1检查中药制剂的质量检验人员上岗前的相应专业培训情况。相应专业培训是指与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关的质量检验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如: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草药植物化学、中药制剂学、分析化学、中药炮制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教育及实际检验操作。    2检查中药制剂的质量检验人员个人培训档案,如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则视为已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    3除上述情况外的中药制剂的质量检验人员的个人培训档案,均应有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及岗位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上岗的记录。0701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是否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1检查培训管理部门是否承担了对企业的全体人员进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培训的职责。    11是否制订有企业的各类培训计划,内容是否详细、具体。    12是否按不同级别的培训对象分别制订培训计划。    13是否按不同部门分别制订培训计划。    2检查培训教材,内容是否全面,培训方式是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3检查培训管理是否按规定实施。    4检查企业全体人员是否均建立了个人培训档案,个人培训记录是否完整、真实,未经该岗位培训的人员是否不得上岗。    5是否建立了培训考核制度。    51每次培训后是否均进行了考核,是否有考核记录或考核试卷。    52考核不合格者是否进行了追踪培训及考核。    6是否建立了培训效果的评价制度,以便日后巩固或改进。    二、厂房与设施0801企业药品生产环境是否整洁,厂区地面、路面及运输等是否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总体布局是否合理。    1检查企业总平面图,是否标明周边情况,周围是否有污染源。    2检查企业生产环境,厂区总布局图。    21生产区、行政区及辅助区布局是否合理。    22厂区人流、物流是否分开,如不能分开是否互相影响,是否便于物料运输。    23检查厂区道路是否使用整体性好、不发尘的覆面材料。    24检查是否有露土地面,是否有相应的绿化面积。    25锅炉房、危险品库、实验动物房等位置是否适当。    26厂区是否有垃圾、杂草、痰迹;垃圾是否集中存放,生活、生产垃圾是否分开存放。是否有垃圾处理设施,位置是否适当。090l  厂房是否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所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合理布局。    1检查厂房工艺布局图及现场。    2检查各功能间的设置是否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3洁净级别的划分是否符合GMP规定。0902  同一厂房内的生产操作之间和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是否相互妨碍。    1检查不同功能间的设置,其生产操作是否相互妨碍。    2生产、贮存区域是否成为人流、物流的通道。1001  厂房是否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1检查设施是否符合相应的文件规定。    2检查现场,看设施是否有效。1101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耐受清洗和消毒。    1检查洁净室(区)施工验收文件,有关材料材质是否符合规定。    2检查现场,洁净室(区)是否符合规定。1102  洁净室(区)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是否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    检查洁净室的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是否成弧形。如不成弧形,应有相应措施。    检查清洁规程、清洁记录、现场清洁情况等。1103洁净室(区)内是否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清洁工具,其存放地点是否易对产品造成污染。不同洁净室(区)的清洁工具是否跨区使用。    1检查是否有相关文件及记录,如清洗、消毒要求,使用、存放等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卫生工具及存放是否易对产品造成污染。1201  生产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检查生产区是否拥挤,了解企业的生产规模,检查其生产区的面积是否能满足生产规模的要求。1204储存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1检查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储存区的面积和空间是否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2检查储存区内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是否能有序存放。1205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待验晶、成品的存放是否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1301 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等公用设施是否易于清洁。    检查洁净区管道、灯具、风口等公共设施是否便于清洁,现场检查是否清洁。1401  洁净室(区)的照度与生产要求是否相适应,厂房是否有应急照明设施。    1检查洁净区竣工验收文件,主要工作室的照度是否为300勒克司,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工序,是否增加局部照明或防爆设施。    2检查厂房是否有足够的应急照明设施。x1501  洁净室(区)的空气是否按规定净化。    1根据生产要求,检查相应的洁净室(区)是否有洁净度检测合格报告,检测报告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现场净化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压差、温湿度表显示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3必要时检查送、回、排风管示意图。1502洁净室(区)的空气是否按规定监测,空气监测结果是否记录存档。    1检查企业是否对洁净室的空气规定监测周期。    2是否根据验证结果按规定期限进行监测,并记录。    3监测结果和记录是否存档。1503  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循环使用时,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1检查洁净室是否为正压。    2.  回风是否经过滤和处理。1504  空气净化系统是否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1检查企业是否根据空气净化系统的压差记录,规定初、中效过滤器清洗和高效过滤器更换周期。    2检查是否制定空气净化系统清洁、消毒灭菌、维修、保养文件。    3检查记录,是否按规定执行。x1601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是否密封。    1检查洁净室(区)的连接部位是否有密封措施以及措施是否有效。    2是否按规定进行日常检查并做记录。1602  不同洁净级别的相邻区域房间之间是否有指示压差的装置,静压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检查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是否有指示压差的装置,指示的静压差是否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是否大于10Pa。    2压差指示装置位置是否合理。    3压差指示装置的量程精度是否符合要求。1701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否符合药品生产工艺的要求。    1检查洁净室(区)是否有温湿度计及记录,温度是否在1826范围内,相对湿度是否在4565范围内。   x1801洁净室(区)的水池、地漏是否对药品产生污染,无菌操作的100级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水池及地漏。    1检查洁净室地漏材质是否不易腐蚀,内表面是否光滑、不易结垢;地漏表面是否加密封盖(一般为不锈钢),且开启方便,是否有能防止废水、废气倒灌的液封装置。    2洁净室内与回水管道相连的设备、卫生器具和排水设备的排出口以下部位是否设水封装置。    3无菌操作的100级洁净室(区)内是否设置水池、地漏。1901  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和物料出入,是否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检查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人员和物料出入是否有合理的净化设施和程序。    2检查现场是否按规定执行。*1902 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是否穿越较低级别区域。    检查10000级洁净室(区)使用的传输设备与较低级别区域的传输设备是否断开。*1903  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置缓冲设施,洁净室(区)人流、物流走向是否合理。    1检查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是否设有缓冲设施。    2洁净室(区)人流、物流出人口是否分开,走向是否合理。2401  产尘量大的操作区是否有防尘、捕尘设施。2402  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难以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回风。非无菌药品空气洁净度级别相同的区域,产尘量大的操作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1检查空气净化系统图,非无菌药品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是否利用回风。    2检查压差指示装置,产尘量大的操作室是否保持相对负压。    3检查捕尘设施是否有有效的防止空气倒灌的装置。25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是否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1检查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是否经相应的净化处理。        2净化处理效果,是否经验证确认符合生产要求。2601仓储区是否保持清洁和干燥,是否安装照明和通风设施。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是否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取样时是否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1检查仓储区是否清洁干燥。    2检查仓储区是否安装有符合要求的照明和通风设施。    3检查仓储区温湿度监测设施位置是否适当,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4检查温湿度是否符合储存要求。        5取样是否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2701  洁净室(区)内的称量室或备料室洁净级别是否与生产要求一致,是否有捕尘设施,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1检查洁净室(区)内的称量室或备料室洁净级别是否符合生产要求。    2是否有捕尘设施,是否有防止室外空气倒流的装置。2801  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是否与生产区分开。    检查平面布局图和现场,实验室、中药标本室、留样观察室是否与生产区分开设置。2802 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是否分室进行,    无菌检定、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阳性对照等是否分室进行。2901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是否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    1检查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是否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    2是否有防止静电、防震、防潮、避光等设施。 3001  实验动物房是否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实验动物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检查实验动物是否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证明文件。    三、设    备3101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是否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是否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    1检查设备文件。    11是否有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的具体要求。    12检查设备的图纸和说明书,设计、选型是否合理、大小适当、便于操作,消毒或灭菌时是否便于拆卸(必要时)。    13检查设备安装图和设备布局图,设备安装的位置、维护设施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要求,便于生产操作、维修、保养。    2检查现场。    21设备安装的位置是否适当,如是否在送风口附近。22设备是否能密闭。3102灭菌柜的能力是否与生产相适应,是否具有自动监测及记录装置。    1检查工艺技术文件,核对生产批量,灭菌柜容量与生产批量是否适应;实际操作的生产批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灭菌。    2检查现场,灭菌柜是否有自动监测及记录装置,是否纳入批生产记录。3201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是否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药品。    1检查设备文件。    11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的表面材质是否与药品起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    12设备内表面材质是否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    2检查现场。    21设备是否有不易清洗的死角。    22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容器、工具表面是否光洁、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3202  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表面是否平整、光洁、无颗粒性物质脱落。    检查现场,洁净室(区)内的设备保温层表面是否符合要求。3204  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管路、阀门、输送泵等是否采用优质耐腐蚀材质,管路的安装是否尽量减少连(焊)接处。    1检查设备文件,与药液接触的设备、容器具、管路、阀门、输送泵等是否为优质耐腐蚀材质。    2检查现场,药液的管路是否符合要求。3205  过滤器材是否吸附药液组分和释放异物,是否采用已禁止使用的石棉过滤器材。    1检查过滤器材证明材料。    2检查现场是否使用含有石棉的过滤器材。3206  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是否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1检查设备文件。    2检查现场。    21检查设备传动部位是否密封良好,保护装置是否齐全。    22使用的润滑油、冷却剂是否符合要求。3208  生产过程中是否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长霉的器具,使用筛网时是否有防止因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    1相应的管理文件。    2现场检查。3301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是否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    1检查设备文件。    2检查现场,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上是否标明内容物的名称和流向。3401  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是否有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污染的措施。    1检查文件。    11纯化水的工艺流程图和供水管网图。    12纯化水标准操作规程、过程控制规程,含取样和记录。    13饮用水、纯化水的内控标准。    14纯化水的水源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2检查现场。    21纯化水的制备是否符合要求。    22纯化水的储存是否符合要求。    221储罐是否密封,内表面是否光滑,顶部宜安装清洗喷淋装置。    222储罐是否有放空管,通气口是否安装有疏水性过滤器。    23纯化水的分配是否符合要求。    231分配系统的管路和有关部件是否保持倾斜并设有排放点,以便系统在必要时完全排空。    232分配系统的设计是否考虑安装各取样阀的位置。    233水循环的分配系统是否避免低流速,支管的长度是否小于其管径的6倍。        234储存与分配宜采用循环方式。*3402  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是否有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污染的措施,储罐的通气口是否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储存是否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1检查储存是否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储罐的通气口是否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    2参照340l条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如个别使用点使用软管,应检查软管是否积水,是否直接放在地面,是否有防止污染的措施。*3403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是否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是否避免死角、盲管,对储罐和管道是否制定书面规程,规定清洗、灭菌周期。    1检查文件。    11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是否无毒、耐腐蚀。    12储罐和管道是否按验证结果规定了清洗灭菌周期。    13储罐和管道清洁、灭菌标准操作规程和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现场。    21管道的设计和安装是否避免死角、盲管。    22是否按规定执行。3405  水处理及其配套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是否能确保供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    1检查设计是否符合产品及工艺要求,系统运行是否可靠,操作维护是否简单,是否有防止污染的措施。    2检查是否有维修计划,计划是否包括水系统的操作规程、关键的质量项目和运行参数(包括关键仪表校验)的监控计划、定期消毒灭菌计划、设备部件预防性维护的内容、机械系统和运行条件变更的管理办法。维修计划是否包括维修内容、周期、记录及归档办法。    3检查维修记录是否符合维修计划的要求。    4检查工艺用水的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规定。3501  生产和检验用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适用范围、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是否定期校验,是否有校验合格标签。        1检查计量文件。    11检查计量器具及其精密度是否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    12计量器具是否有定期校验的规定。    13是否定期校验并有计量检定证书和计量检定合格证。    2检查现场,计量器具是否有明显的合格标志,且在有效期内。3601  生产设备是否有明显的状态标志。    1检查设备文件,是否有状态标志的规定。    2检查现场,生产设备是否有状态标志,状态标志的内容、样式是否符合规定,标志是否明显。3602生产设备是否定期维修、保养。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是否影响产品的质量。    1检查文件,生产设备是否制定有维修、保养规程,规定有定期维修、保养计划,并有相应的保证产品质量的措施。    2,是否按规定执行。3603干燥设备进风口是否有过滤装置,出风口是否有防止空气倒流的装置。    1检查干燥设备进风口是否有过滤装置。    2出风口是否有有效的防止空气倒流装置。3701生产、检验设备是否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    1检查相关文件,是否有相应记录。    2,检查现场生产、检验设备,是否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    3,是否有专人管理。    四、物    料3801物料的购人、储存、发放、使用等是否制定管理制度。    1检查文件。    11是否制定了物料采购管理制度。    12是否规定了必须在经企业批准的供货商处采购。    13是否制定了对供货商质量体系的审核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14检查对供货商质量体系的审核记录及供货商档案是否符合要求。    2是否制定了物料接收、储存保管、发放使用等管理制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21库存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保管是否按规定方法定期养护,防止害虫、霉菌的污染,是否有详细记录。    22是否有有效的防止昆虫、鸟类、鼠类等动物进入的设施。    23是否有有效的通风、降温、除湿设施及温、湿度监控仪器;是否有详细记录。    24物料是否按批发放使用,发放物料是否按物料入库时间顺序先进先出。    3检查现场是否按规定执行。3802原料、辅料是否按品种、规格、批号分开存放。    1检查文件,是否制定中药材、净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材粉、浸膏及辅料的存放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   x3901  物料是否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他有关标准。    1检查文件,是否规定物料须按国家药品标准企业内控标准(包括非药用辅料、包装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检查现场,物料(中药材、中药饮片、辅料、包装材料)货位状态标记是否明确标明经质量管理部门检验。3902原料、辅料是否按批取样检验。    1检查文件,是否有原料、辅料按批取样检验的规定。    2检查现场。       22辅料是否按批号取样检验。    23取样后是否标明取样标记;取样方法、数量是否符合规定;直接进入洁净区使用的物料,取样后的物料包装是否能保持严密,防止物料被污染。4101  物料是否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是否按规定入库。    1检杳文件,物料是否从企业批准的供货商处采购。    2是否执行物料接收管理规定入库,记录是否完整。4201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是否严格管理。    1检查文件,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是否有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    21是否按规定严格分区域(库房)存放。    22待验物料(黄色标记)、合格物料(绿色标记)、不合格物料(红色标记)是否分别有明显的状态标记。x4202  不合格的物料是否专区存放,是否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1检查文件,是否有不合格物料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    2±是否按规定专区(有效隔离)单独存放。    22是否有明显的状态标记。    23记录(台账、货位卡)中其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等是否与实物相符。    24是否按规定及时处理,处理过程是否严格履行规定的程序,记录内容是否完整。4301  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是否按规定条件储存。    1检查文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储存是否有相应规定。    2检查现场。    21需要在规定的温度、相对湿度及避光等条件下储存的物料、中间产品(如浸膏)和成品,是否具备相应的储存条件,是否执行相应的管理规定。    22其降温、除湿、通风、避光等设施是否有效,监控(温度、相对湿度)记录内容是否详细、完整。4302  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是否分开储存,是否有防止挥发性物料污染其他物料的措施;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是否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净药材是否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1检查文件,是否有相关的储存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    21挥发性中药材的包装是否密封,是否储存于阴凉库内。    22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是否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净药材是否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分库存放。*440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药材)是否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    1检查文件,毒性药材(未经加工炮制)是否制定验收、储存、保管规定。    2现场检查。    21是否设专库或专柜储存毒性药材,相关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2需在阴凉处储存的毒性药材(包括易燃易爆药材),是否有符合要求的调温设施。    23是否执行双人双锁管理。    2,4记录(验收、保管,温度、相对湿度监控等)、货位卡、台账、状态标记是否符合要求。4409  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晶是否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    1检查文件,是否制定易燃、易爆和其他危险品的验收、储存、保管规定。    2检查现场。    21是否有符合要求的易燃、易爆和危险品库,相关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2记录(验收、保管,温度、相对湿度监控等)、货位卡、台账、状态标记(包括防火安全标志)是否符合要求。*4410毒性药材、贵细药材是否分别设置专库或专柜。    1检查方法同440l条。    2贵细药材的储存条件、管理规定等同于毒性药材,其中贵细药材的品种由企业自行规定。4411  毒性药材、易燃易爆等药材外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规定标志。    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标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如:黑底白字“毒”)。4501  物料是否在规定的有效期贮存期内使用,到有效期时,是否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是否及时复验。    1检查文件,是否有物料的储存期限管理规定。    2是否根据物料质量稳定性考察的评价结果规定使用、储存期限。    3复验管理规定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需复验的物料记录及根据检验结果做出的处理决定是否符合要求。x4601  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是否按标签管理。    1检查文件。    11是否对药品标签(包括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下同)、使用说明书印制内容做管理规定,规定是否符合要求。    12抽查已印制使用的现行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依据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原始批件核查印制内容,是否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    2检查现场:印有与标签内容相同的药品包装物,是否按标签管理。x4602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经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1检查文件,是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印制前的设计样稿是否经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批准后印制。    3印制后的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凭质量管理部门的检验报告发放、使用。    4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供货商的确认及印刷模版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4701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由专人保管、领用。    1检查文件,是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库房是否设专人保管,车间是否由专人领料。4702标签、使用说明书是否按品种、规格专柜(库)存放,是否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是否按照实际需要量领取。    1检查文件,是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    21是否设专柜(库)按品种、规格存放标签、使用说明书。    22是否根据批包装指令下达的标签、使用说明书批领取数量发放。4703标签是否记数发放,由领用人核对、签名。标签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是否与领用数相符。    检查现场:    1标签是否计数发放。    2抽查标签库已发放过的标签,数量与货位卡的记录是否相同。领料单或领料记录上是否有领发料人双方签字。    3检查包装生产现场及批包装记录,标签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是否与领发数相符。4704  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剩余标签是否由专人销毁,是否有记数,发放、使用、销毁是否有记录。    1检查文件,是否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2检查现场。    21生产过程中印有批号的残损标签或生产完成后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是否由专人销毁。    22抽查标签销毁记录,内容是否完整,数字是否准确,是否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由专人销毁。    五、卫    生4801  企业是否建立各项卫生管理制度,有各种防止污染措施,并由专人负责。    1检查是否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厂房卫生、工艺卫生、人员卫生等。    2检查是否有各项卫生措施,是否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3,卫生管理是否由专人负责。4901  是否按生产要求和空气洁净级级别制定厂房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4902  是否按生产要求和空气洁净级级别制定设备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4903  是否按生产要求和空气洁净级级别制定容清洁规程,内容是否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检查文件:    1是否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的清洁规程。        2内容是否符合要求。    3项目是否具体、可操作,包括:清洁范围,清洁实施条件及程序,清洁所用设备、设施或器具,允许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及配制方法,清洁、消毒频率与方法,清洁效果评价,清洁人,检查人等。5001  生产区是否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是否及时处理。    1检查文件,是否有明确规定。    2检查现场,是否符合要求。5101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是否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    检查现场:    1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位置是否适宜,设施是否齐全。    2卫生设施是否对洁净区产生不良影响。5201工作服的选材是否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级别要求相一致,且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质地是否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物。    1检查文件。    11不同生产操作和洁净级别的工作服选材是否适宜。    12不同洁净区的工作服是否明显区别,是否混用。    2,检查现场:检查工作服发放记录,是否专人保管。5202无菌工作服的式样及穿戴方式是否能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1检查文件,无菌工作服式样及穿戴方式是否有明确规定,规定是否符合要求。    2检查现场是否按规定执行。5203  不同空气洁净级别使用的工作服是否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是否制定清洗规程。5204  10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是否按要求灭菌。    1检查文件。    11不同洁净区域的工作服是否有不同的清洗、整理操作规程。    12是否规定不同洁净区域的洁净工作服的清洗(灭菌)应有与生产要求相适应的清洗、整理设施。    13 10000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是否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    14是否根据工艺要求规定洁净工作服的灭菌。      21消毒措施是否齐全。2检查现场。    21检查清洗记录中洗涤、干燥、整理的地点是否符合规定。    22检查灭菌记录中,灭菌后的洁净工作服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5301洁净室(区)是否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人员数量是否严格控制,对临时外来人员是否进行指导和监督。    1检查文件。    11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的操作人员数量及进出手续是否有明确规定。    12对进入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区)的外来人员(服务、维修、检查指导)是否有批准、记录、监督、指导的规定。    2现场检查。    21检查操作人员数量是否符合规定。    22检查外来人员进出记录及批准手续是否齐全。    23对外来人员是否进行监督指导。5302  进入洁净区的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是否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1是否制定对有关人员定期进行卫生教育的规定。    2检查企业是否有卫生培训计划、教材。    3检查培训、考核记录及培训档案。5401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是否化妆和佩带饰物,是否裸手直接接触药品,100级洁净室(区)的操作人员是否裸手操作,不可避免时手部是否及时消毒。    l,检查文件。    11洁净室(区)的人员是否有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并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的规定。    12是否有100级洁净室(区)的操作人员不得裸手操作的规定。    13不可避免时,是否有手部及时消毒的规定。    2检查现场。    21消毒措施是否齐全。    22是否按规定执行。5501洁净室(区)是否定期消毒,消毒剂是否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1检查文件。    11洁净室(区)消毒管理规程是否明确规定定期消毒时间,是否根据验证结果规定消毒周期。    12消毒剂的选择对设备、物料和成品是否造成污染。    13是否有消毒剂品种定期更换的规定。    2 检查现场。  5601  药品生产人员是否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是否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是否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l,检查文件,是否制定有各种不同生产、检验岗位人员的健康要求。    2是否有药品生产人员定期体检的规定。    3是否有病患者调离生产岗位及病愈重返岗位的规定。    4药品生产人员是否有健康档案。    六、验    证x5701企业是否有验证总计划,进行药品生产验证,是否根据验证对象建立 验证小组,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    1检查文件。    11是否制定药品生产验证管理规定。    12是否建立企业的常设验证组织机构,职责是否明确。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的职责中是否规定要“确保适当的验证执行”。    13是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GMP现场检查分析.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