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浅析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doc

    • 资源ID:34741589       资源大小:92.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析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析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10672编号贵州民族大学GuiZhou Minzu University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 准考证号: 270017130014 学生姓名: 周 小 娟 专 业: 学前教育 联系电话: 17785004992 完成时间: 2017年8月31日 中国·贵州·贵阳目 录【精品文档】第 10 页学校代码摘要:当下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巨大变革,整个社会经济加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加大、节奏加快,在此大背景下,家庭幼儿教育也受到影响。很大一部分的年轻父辈家长,要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需要消耗极大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很难在家庭教育中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于是,隔代教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中普遍客观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形态。本文通过对“隔代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产生的背景、现状、利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客观认识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寻求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优势,克服弊端,使得现有的家庭教育环境得以改善,水平得以提升,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快乐的家庭环境,从而健康成长。关键词: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 优势 弊端第一章 绪论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大部分城镇家庭中,父辈家长要承担生活、学习、工作的重担,大概有一半的孩子是在祖辈家长照料下长大,并且,在年龄越小的孩子中,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越高。同时,随着社会趋势的形成,该现象愈来愈普遍,由此出现了“隔代教育”的概念。隔代教育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客观存在,既有其出现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利影响,那么,应该如何全面认识这一现象的优势和弊端?从而在家庭教育中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克服不足,提升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水平,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第二章 隔代教育的概念、产生原因和背景(一)隔代教育的概念隔代教育是一个与亲子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就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父辈家长将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转移到祖辈家长来负责的一种方式。梳理有关家庭教育相关的历史资料可以发现,隔代教育现象由来已久,只不过是近些年才受到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关注1。在当代社会,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对全国城乡20083位老人的调查,照看孙辈的老人占了66.47%,隔代抚养孙辈的女性老人在城乡更是分别高达71.59%和73.45%,有关部门对30个省市的308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有58%的家庭在帮助照管孙辈2。上海市一项对03岁婴幼儿抚养方式的调查显示,与祖辈家长生活在一起的婴幼儿家庭共占73%,有祖辈家长参与婴幼儿抚养的共占84.6%。(二)隔代教育产生的原因隔代教育的现象由来已久,在过去多代同堂的传统家庭中更是屡见不鲜。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隔代教育再度出现,也是有着其特定的原因,既是当前社会深刻变革的产物,也是个性思维观念解放的结果。总结分析下来,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长久以来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是出现隔代教育的历史原因。几千年的宗法制社会,在我国普遍大众中形成了浓厚而独特的家庭伦理观念。多代同堂,天伦之乐,是大部分中国老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2、新一代父母家庭教育观念较大改变。当今社会,随着个体意识、自我观念的发展和弘扬,他们更加追求解放自我,不愿意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照顾孩子,依靠祖辈来解放自己,也是新一代父母的强烈需求。3、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使得父辈家长对隔代教育有着迫切的需求。现代社会,职场生活中的竞争激烈而残酷,为了在如此的环境中取得一席之地,这些父辈家长需要面对紧张的学习和繁杂的工作,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和教育孩子,隔代教育也成为他们的现实选择。4、独生子女为人父母之后,加快了隔代教育的出现。我国过去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了一大批独生子女,而这一部分人现在也“晋升”为父母了,自身还未从“孩子”的身份中走出来,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难免不知所措,也就不得不求助于自己的父母了3。深刻的社会变革,使得隔代教育在广大农村蔓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为改善现有的生活状况,大量的农村年轻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常年留在城市打拼,家中留下老人和孩子成为“留守部落”,迫于无奈,留守的老人不得不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大量的“空心化”农村家庭,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4。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极盛将隔代教育归结为三种类型:1、过分关注型。孩子在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中,可以学习很多实践经验,增强实践能力,正是通过这些锻炼,孩子的能力才能得到提升。然而,很多祖辈家长过于关心,包揽了所有实践的机会,反而让孩子失去了最好的锻炼机会;2、过分监督型。督促孩子做任何事情,检查孩子的任何行为,总是不放心孩子自己做事情,孩子想自己动手参与时,要么觉得孩子碍手碍脚,要么怕孩子受累,对孩子的行为予以制止。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对自己动手的热情,也难以培养起自己动手的劳动意识;3、民主理解型。祖辈家长清楚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配合父辈家长进行抚养教育,补充父辈家长不在时的空白,而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父辈家长才是其主导作用的。这是教育效果最好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可惜的是这种家庭的数量太少了。第三章 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 对于隔代教育的利弊问题,有人认为隔代教育弊大于利,更有甚者认为隔代教育是许多问题儿童产生的根源,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全盘否定其积极作用;不过,也有人觉得隔代教育有利无弊,既可以丰富老人生活,又可以缓解父辈家长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那么,该如何客观认识这一现象,从而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呢? (一)隔代教育的优势1、祖辈家长在照顾孩子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实践经验。祖辈家长已经经历过养育子女的过程,积累了更为丰富的育儿经验,当面对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时,可以通过自身的经验找到解决办法。另外,祖辈家长社会阅历丰富,比较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因此,隔代教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的照料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非隔代教育的孩子,其在身体素质方面具有更大是优势。2、隔代教育让父辈家长在时间和精力上得到解放。当下,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职场竞争残酷激烈,需要面对繁杂生活和工作的父辈家长,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和教育孩子,而目前托管抚育幼儿的专门机构也不健全。祖辈家长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减轻了父辈家长的辛苦、焦虑和烦躁,从而拥有良好稳定的心态进行学习工作。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健康良好的心境,非常有利于孩子情绪和个性的发展。3、祖辈家长心态更加平和。如今的社会中,处处充满了激烈的竞争,父辈家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承受着较大的压力,难免在家庭教育中带入这种情绪,形成紧张的家庭气氛,加大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而祖辈家长无需面对那么多竞争压力,加之生活节奏比较慢,他们的心境处于比较平和的状态;另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老年人有着和幼儿近似的心理,使得他们更容易与孩子相处,从而建立较为融洽的家庭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4、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有着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是民族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不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种文化开始融入我们的生活,传统文化失去了本身的味道,逐渐消失了。而在祖辈家中的生活中,相对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有更多机会从老人那里得到传统文化和美德的传承5。5、缓解家庭压力,有利于家庭和谐。由祖辈家长来照料和教育孩子,父辈家长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为家庭提供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同时,也充实了祖辈家长大量的空闲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人的精神需求,从而有利于创建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二)隔代教育的弊端1、祖辈对孩子过分的“隔代亲”,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很多祖辈家长的年轻时候,因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足和限制,没能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照顾和关爱,因此想把欠缺的照顾和关爱转移或补偿在孙辈上,这就现在常说的“隔代亲”。因祖辈对宝宝的过度溺爱和宠爱,导致在孩子教育和独立上面,严重缺失。有的祖辈甚至在生活中对孩子过分的护短,这也在无形中教会孩子向大人撒谎,导致孩子生活习性和健康教育方面严重扭曲和缺失6。2、严重影响孩子在成长中,在社会适应能力和独立方面的健康发展。由于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居多,因此,“隔代亲”现象已经是“遍地开花”,很多老人对孙辈过分的溺爱和关爱,无论是好还是坏都会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在管教孩子上一时盲目的娇惯,很多时候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偏袒、姑息和纵容孩子的所作所为,甚至还引以为傲。例如上小学的孩子,每天祖辈都是背着到学校,放学了背着到家里,学校如果有大扫除等体力活动,常常都是由祖辈替代,有些祖辈在父辈不在家的时候,给过多的糖果吃,导致孩子的牙齿受损,教孩子欺骗父辈,等等。祖辈的这种无底线无原则的关爱,很容易造成孩子任性、懒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等性格。没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互关心等坏习惯,有些孩子甚至养成脾气暴躁、无尊老爱幼,,一意孤行等等,一旦慢慢长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就严重缺乏独自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应有的承受能力,无法适应现在设社会变化,这会促使孩子短期内快速是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产生怀疑和不自信,导致现在的孩子,一旦遇到一个小小的挫折就要求助于家人,与或是承受不了挫折,从而引发想自杀、跳楼等想法和行为7。曾经看到有一份报告显示,现在的中国有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当今的隔代教育密切相关。3、在思想教育方面,严重收到祖辈的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生搬硬套,对新事物新事件难接受或者接受和消化的很缓慢。由于祖辈生活的年代和教育观念有限,社会文化背景也大有不同,经济差距也较为明显,导致他们的思想存在着比较传统和死板的模式和方式,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与当今社会的变化和更新相差较大,难以衔接。祖辈的思想和地位不同,他们在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存在明显的偏差和误区,例如,当今社会的新事物、电子科技等,隔代家长很难接受和认可,也很难接受和学习,更难理解和接受新一代人的思想和生活消费观念,为了很好的保护孩子,甚至尽量减少孩子与外界社会的接触,常年的所在家里面,这导致孩子长大后容易出现自闭、内向、不与人交流等缺陷。他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导孩子容易失去孩子的本有的好奇心,冒险性和发现新事物、敢于尝试的精神8。4、造成家庭教育不一致的现象。由于祖辈家长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认知结构等方面与父辈家长有较大的不同,老年人在观念上比较陈旧保守,而年轻人思想前卫,容易接受新观念,导致两代人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意见难以统一。例如,当孩子与其他同伴发生矛盾时,父辈家长能够冷静处理,注重引导孩子要谦让友好,礼貌待人;而祖辈家长总是从自己孩子利益考虑,保证不吃亏,容易助长孩子骄横霸道的不良心理。5、从幼儿心理发展过程来看,0-5岁的儿童最需要的是对父母的情感依恋,然而祖辈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这一心理需求,只能保证孩子的基本生存和安全。家庭教育中这种情感满足的缺失,极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不利于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9。6、安全隐患。祖辈照料孩子,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由于老人的精力和体力不足,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安全问题,年纪稍高的老人体力不支,反应迟缓,很多时候自身都需要别人的帮助照顾,很难保证孩子的安全。第四章 如何平衡“隔代教育”的利弊 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当下普遍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对隔代教育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既要看到不足之处,也要发挥其优势,如此,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快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一)加强亲子教育,父母应负起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第一责任,抚养教育孩子是父辈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孩子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人”,也是社会赋予每一个父母的神圣职责。父母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0。父母不能因为忙碌就把孩子丢给祖辈照料。从幼儿心理学角度看,学龄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孩子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同抚养人亲子关系的建立,都决定着日后性格的养成。家庭教育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教育渗透在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一旦在孩子成长的这个关键时段中失去父母的陪伴,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父母对孩子应该多一些责任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老人,不要将孩子完全交给老人抚养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11。家庭教育中父辈家长的投入多少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效好坏。哪怕承受再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不要减少了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投入。人生仅有一次的童年时期,也是奠定每个人成为“合格人”的基础时期,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务必重视孩子健全的心理优良的品行,树立孩子独立自主、自尊自爱的意识,为日后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和身体基础。(二)祖父辈之间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隔代教育之所以出现很多矛盾,大部分是由于祖辈家长和父辈家长自以为是、缺乏沟通。当然,他们的“自以为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对于祖辈家长而言,多年生活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使得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但是也存在被经验所误导的可能;父辈家长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教育理念更为开放,在家庭教育方面善于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生搬硬套书本的教条主义有时候又不符合实际情况。事实上,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两者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互为补充,既减少了两辈家长之间的矛盾,又可以为孩子提供更为完善的家庭教育。(三)处理好两代人的矛盾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取得家庭教育良好效果的必备条件。由于祖辈家长和父辈家长在生活环境、认知构成、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出现分歧和矛盾。隔代教育关系到较多的家庭成员,需要谨慎处理,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反而会制造家庭矛盾,因此,隔代教育的家庭出现问题时,各成员之间要巧妙妥善的化解处理。年轻父母应该理解老人,她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即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出现不妥的做法,年轻父母也要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另一方面,老人也要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定位,不要越俎代庖式的包揽应该由父辈家长承担的责任,虽然爱孩子,但不能用不良的习惯溺爱孩子,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家长的尊重,不能阻碍父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四)提高祖辈的素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老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难以与时代同步,导致在家庭教育中,虽然愿望是好的,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在此情况下,隔代家长的学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不管能不能参加专业的培训学习,都要自觉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理念。尤其是在思维理念上,老人一定要与时俱进。例如,注重孩子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不仅仅只是照料孩子的基本生活和督促文化课程的学习。老人在家庭教育中,尤其要重视树立孩子的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的意识,在日常教育中培养孩子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第五章 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隔代教育已然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了,再去争论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问题已经意义不大。如何正确对待隔代教育,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才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正因如此,如何构建全新的隔代教育模式,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1、新型的隔代教育,需要祖辈家长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作为一门科学,需要家长们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然而,在我国大部分家庭中,几乎很少有人会去学习后再去结婚生子,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隔代家长所具备的教育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孩子成长的需求。因此,祖辈家长需要具备以下十个特征,才能做好隔代教育12:(1)身体健康,心态年轻,愿意并乐于抚养教育孩子;(2)心理健康,精神状态良好,情绪稳定;(3)乐观开朗,善于听取多种意见,对孩子有耐心;(4)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可以开展学前启蒙教育;(5)乐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懂得科学育儿的方法;(6)善于引导式教育,宽容而不纵容,慈爱而不溺爱;(7)掌握基本的幼儿饮食营养和生活护理知识;(8)讲文明,讲礼貌,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9)喜欢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引导孩子接触认识外面的世界;(10)随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善于及时有效的与父辈家长进行交流沟通;2、新型的隔代教育需要父母和祖辈的相互配合,各自定好位。家庭教育中最核心部分就是父辈家长对孩子的抚养教育,完整的家庭教育必须包括亲子教育,而隔代教育只能是家庭教育中的一种辅助方式。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两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明确各自的定位,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父母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肩负着抚养和教育的直接责任。而作为祖辈家长,既不能包揽责任,也不能虚做摆设,应该作为亲子之爱的催化剂,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家庭教育环境13。3、借助社会力量。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系一个家庭的未来,也关系着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未来,为了在隔代教育中的孩子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健康快乐成长,祖辈家长们的观念和方法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幼儿园或学校等机构有义务为祖辈家长提供帮助,通过培训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使他们接受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从而让他们清楚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家庭教育的“隔代家长”。4、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舆论宣传,引起全社会对“隔代教育”的重视,出版相关知识读物,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节目,为隔代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更多途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隔代教育的指导网络。结论目前,我国已经放开二胎政策,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必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不仅仅是每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考虑,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无论是隔代教育还是亲子教育,都只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而已,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就是判断好坏的唯一标准。随着社会进步,家庭教育观念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学习先进教育方式的精髓所在,结合每个家庭的现实情况,让孩子在一条阳光明媚、风景独特的大道上走向自己的人生!参考文献:1李平,浅析家庭教育之隔代教育J,教育观察,2013版;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版;3杨怡,试论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基础教育,2013版;4邵小佩,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现状调查研究,早期教育,2014版;5高颖,浅谈传统文化在隔代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教研,2013版;6郭玉华,幼儿隔代教育现状的利弊分析,2015版;7 聂丽萍,探讨隔代教养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不利影响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05期;8周娇,幼儿隔代教育利弊谈,成才之路,2014版;9王志红,隔代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科教导刊,2013版;10 李洪增,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11张兰花,关于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都市家教,2013版;12刘薇,合力打造新式“隔代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5版;13王梓忆,浅论与祖辈家长沟通的适宜性策略,快乐阅读,2013版;

    注意事项

    本文(浅析家庭教育中的“隔代教育”.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