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docx
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1章1事故经过发生事故的塔式起重机于2022年4月3日在该工地安装使用,共进行了两次顶升作业,安装顶升11个标准节。第三次顶升作业时,共完成了6个标准节的安装,塔身高度104m,事故发生在第7个标准节与顶升套架连接的状态下内塔身顶升过程中,塔式起重机处于加完标准节已顶起内塔身第2个步距的状态,由顶升环节正转换至换步环节,左换步销轴已处于工作位置,右换步销轴处于非工作位置,此时塔身高度约110m。2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1名顶升技术指导、1名塔式起重机司机、5名安拆工),2人受伤,事故塔式起重机受损。医疗费用3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156万元,伤亡补助及救济费用280万元,受伤人员歇工工资1万元,现场清理整顿期间的歇工工资1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2万元,清理现场费用5万元,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6万元,现场财产损失价值20万元,事故后补充新员工培训费用1万元,市政府对该企业进行了罚款,罚款金额70万元,因本次事故造成工期延误,施工单位损失50万元。3事故调查经调查:部分顶升人员违规饮酒后作业,未佩戴安全带。在塔吊右顶升销轴未插到正常工作位置,并处于非正常受力状态下,顶升人员继续进行顶升作业,顶升过程中顶升摆梁内外腹板销轴孔发生严重的屈曲变形,右顶升爬梯首先从右顶升销轴端部滑落。右顶升销轴和右换步销轴同时失去对内塔身荷载的支承作用,塔身荷载连同冲击荷载全部由左爬梯与左顶升销轴和左换步销抽承担,终导致内塔身滑落,塔臂发生翻转解体,塔式起重机倾覆坍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也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起重吊装作业前,必须编制吊装作业专项施工方案,并应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作业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更改。起重机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严禁非起重机驾驶人员驾驶、操作起重机。下列无须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作业人员是( )。A.起重机作业现场负责人B.起重机安装工人C.司机D.信号工E.司索工答案:A解析:起重机操作人员、起重信号工、司索工、起重机拆卸工、建筑电工、建筑架子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书上岗,严禁非起重机驾驶人员驾驶、操作起重机。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尚未查清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原因外,必须立即将事故报告当地安全监管部门B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C除尚未核实事故起因和伤亡人数等原因外,不得迟报事故D除确有必要并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和毁灭有关证据答案:B解析:第八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为防止电气设备或线路因绝缘损坏形成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应装设当接地故障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源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下列场所中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是( )。A.游泳池使用的电气设备B.类电气设备C.医院用于接触人体的电气设备D.类移动式电气设备E.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答案:A,C,E解析:必须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设备和场所是:(1)1类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生产用电气设备。(2)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在户外的电气装置。(3)临时用电的电气设备。(4)机关、学校、宾馆、饭店、企事业单位和住宅等除壁挂式空调电源插座外的其他电源插座或插座回路。(5)游泳池、喷水池、浴池的电气设备;安装在水中的供电线路和设备。(6)医院中可能直接接触人体的电气医用设备等。我国北方城市冬季气温较低,因此生产制造车间需要进行采暖,根据规范要求,不同劳动强度级别的工作地点,冬季采暖温度(干球)具有不同的划分。当冬季从事体力劳动强度为级的工作时,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应大于()。A.18B.16C.14D.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安全人机工程。级的工作时,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应大于14。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二罚"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A.警告B.罚款C.没收财产D.收缴违法所得答案:B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据此,一事不再罚原则可以界定为:对行为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与两次以上同类(罚款)处罚。2022年6月6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铁矿,造成123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事故的升级和扩大。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A.30B.40C.50D.60E.70答案:D解析:下列关于烧结机煤气区域的安全控制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A.点火器检修应先切断煤气,打开放散阀,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残余煤气B.清理火嘴时必须站在火嘴上风向C.烧结机点火器的烧嘴前面,应安装煤气紧急事故切断阀D.检查维护点火器必须两人以上配合操作,确认煤气阀门已关闭,炉内温度降至70以下时才能进入炉膛答案:D解析:点火器检修应先切断煤气,打开放散阀,用蒸汽或氮气吹扫残余煤气;烧结机点火之前,应进行煤气爆发试验,点火时附近禁止明火,在烧结机点火器的烧嘴前面,应安装煤气紧急事故切断阀;清理火嘴时,必须站在火嘴上风向,以防煤气中毒;检查维护点火器必须两人以上配合操作,确认煤气阀门已关闭,炉内温度降至60以下时才能进入炉膛,指定一人监护并确保与外部有有效的联系信号。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2章装卸桥是专门用于装卸作业的门式起重机,供货站、港口等部门进行散粒物料的堆取,下列不是其特点的是()。A.小车运行速度大B.生产率高C.机动性好D.跨度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特种设备的基础知识。装卸桥是专门用于装卸作业的门式起重机,供货站、港口等部门进行散粒物料的堆取,其特点是小车运行速度大、跨度大(一般为6090m以上),生产率高(可达5001000t/h或更高)。铸造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尘毒危害等多种危险危害。为了保障铸造作业的安全,应建筑、工艺、除尘等方面全面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下列对技术措施的说法中,正确有()。A.带式运输机应配置封闭罩B.砂处理工段宜与造型工段直接毗邻C.在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湿式作业D.与高温金属溶液接触的火钳接触溶液前应预热E.浇铸完毕后不能等待其温度降低,而应尽快取出铸件答案:A,C,D解析:砂处理、清理等工段宜用轻质材料或实体墙等设施与其他部分隔开;输送散料状干物料的带式运输机应设封闭套;在工艺可能的条件下,宜采用湿法作业;浇铸时,所有与金属溶液接触的工具,均需要预热;铸件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将其从砂型中取出。某栋写字楼由甲、乙两个单位共同使用,根据消防法,甲、乙两单位应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进行统一管理。(A.安全出口B.消防车通道C.建筑消防设施D.大堂E.疏散通道答案:A,B,C,E解析:第十八条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初始注册有效期( )年。A、1 年B、2 年C、3 年D、5 年答案:C解析:第十三条 注册有效期为 3 年,自准予注册之日起计算。 注册有效期满需要延续注册的,申请人应当在有效期满 30 日前,按照本规定第十条规定的程序提出申请。注册审批机关应当在有效期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注册的决定;逾期未作决 定的,视为准予延续。申请延续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注册申请表;(二)申请人执业证;(三)申请人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文件(复印件);(四)聘用单位出具的申请人执业期间履职情况证明材料;(五)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生产经营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经过县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审查未通过的,按照审查意见整改后,需要向()申请再审查。A.原县级审查部门 B.该项目所在地的市级审查部门C.该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审查部门 D.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答案:A解析: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未予批准的,生产经营单位经过整改后可以向原审查部门申请再审。静电防护的主要措施包括静电接地、增湿、添加抗静电剂、使用静电中和器等几大类。下列关于静电防护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减少氧化剂含量,混合气体中含氧量不超过10时即不会引起燃烧B.油罐装油时,对于导电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最大速度不应大于10msC.工厂、车间的氧气等管道必须连成一个整体,应予以接地D.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时应主要防止静电危害,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答案:C解析: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措施中,混合物中氧含量不超过8时即不会引起燃烧。工艺控制中限制物料的运动速度的措施要求石油装油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入口浸没200mm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静电接地措施要求在静电危险场所,所有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帽子及类似物,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对承包商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有()。A.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责任B.严格审查承包商的安全资质和专业技术能力C.做好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D.开展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和管理E.严格控制人员和设备配置答案:A,B,C,D解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对承包商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双方的安全管理责任,二是要严格审查承包商的安全资质和专业技术能力三是做好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分析,四是开展对作业现场的监督和管理。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3章B企业为金属加工企业,主要从事铝合金轮穀加工制造。B企业的铝合金轮穀打磨车间为二层建筑,建筑面积2000,南北两端各设置载重2.5t的货梯和敞开式楼梯,一层有通向室外的钢制推拉门2个,该车间共设有32条生产线,一、二层各16条,每条生产线设有12个工位,沿车间横向布置,总工位数384个,相邻工位最小间距不足1m。打磨车间每个工位设有吸尘器,每4条生产线合用1套除尘系统,共安装有8套除尘系统。8套除尘系统的室外风管相互连通并公用一条主排风管将粉尘排出,车间内的除尘设备、除尘管道及配电箱等均未采取接地措施。2022年“安全生产月”期间,属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组对B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打磨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部分地面和粉尘管道表面积尘厚度达 2mm以上,部分员工佩戴的防尘口罩失效,个别工位旁地面发现烟蒂,部分女工长发未至于工作帽内。检查组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批评,提醒B企业要做好员工劳动防护等各项工作。7月2日8时,打磨车间265名员工开始工作,其中含7月1日入职但未经培训的员工 22人。 8时5分,除尘风机开启。9时34分,1号除尘器集尘桶发生爆炸,爆炸冲击波沿除尘管道传播,扬起了除尘系统内和车间聚积的铝粉,形成粉尘云,引发连续爆炸,当场造成 9人死亡,事故发生后7天内,又有18名重伤人员在医院死亡;事故发生后30天内,死亡人数32人,受伤人数195人。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现场抢救、清理现场和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280万元,设备等固定资产损失1000万元,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2900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3500万元,补助及救济费用2100万元,歇工工资800万元,停产损失1800万元,事故罚款110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该车间除尘系统长时间未清理粉尘,铝粉尘大量聚积。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产生的高温铝粉尘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雨水滲入,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了铝粉尘的点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内粉尘的系列爆炸,除尘系统未设泄爆装罝,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罩喷出,导致全车间几乎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同时,B企业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的爆炸危险性没有认知,也从未参加过应急救援演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该起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 )万元。A.6770B.7770C.9870D.11680E.13570答案:D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规定: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其他损失的价值。(一)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助费用。歇工费用。(2)善后处理费用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3)财产损失价值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流动资产损失价值。(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1)停产、减产损失价值。(2)工作损失价值。(3)资源损失价值。(4)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5)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6)其他损失费用。这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统计如下表,停产损失1800万元是间接经济损失。生产经营单位的()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A.主要负责人B.总工程师C.专职安全员D.安全管理机构答案:A解析: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北京2022年奥运火炬长72cm,重985g,燃料为气态丙烷,燃烧期间15min,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cm至30cm,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这种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属于()。A.混合燃烧B.扩散燃烧C.蒸发燃烧D.分解燃烧答案:B解析:根据可燃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燃烧可分为扩散燃烧、混合燃烧、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4种形式。可燃气体(氢、甲烷、乙炔以及苯、酒精、汽油蒸气等)从管道、容器的裂缝流向空气时,可燃气体分子与空气分子互相扩散、混合,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的可燃气体遇到火源即着火并能形成稳定火焰的燃烧,称为扩散燃烧。常见扣件形式有3种,下列关于扣件形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扣件按照结构形式分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B.直角扣件式用于垂直交叉杆间连接的扣件C.旋转扣件式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D.对接扣件是用于杆件对接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扣件答案:D解析:对接扣件是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扣件。下列关于焦炉煤气净化区域安全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存储和装卸甲类液体.可燃气体的设备,直径小于20m的储槽应至少1处接地,大于20m时应至少2处接地B.禁止用管道上的调节配件代替隔断阀门,可使用关闭阀门方式临时代替堵盲板C.用泵输送苯等烃类液体应按规定限制管道流速,当管道内明显存在水等第二物相时,其流速应限制在10ms以内D.必须办理动火证的作业应包括易燃易爆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设备.管道动火作业答案:D解析:生产.存储和装卸甲类液体.可燃气体的设备和管线应设可靠的接地装置。直径小于20m的储槽应至少2处接地,大于20m时应至少4处接地。管线应至少两端接地。塔器.容器的对外连接管线应设置可靠的隔断装置,禁止用管道上的调节配件代替隔断阀门,禁止以关闭阀门代替堵盲板,以免造成有毒有害或可燃介质串漏引发中毒.火灾爆炸事故。用泵输送苯等烃类液体应按规定限制管道流速,当管道内明显存在水等第二物相时,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某厂职工李某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辆卡车撞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下列关于李某是否属于工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应当认定为工伤B.应当视同为工伤C.可以视同为工伤D.不能认定为工伤答案:A解析: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对于有爆炸性危险的环境要使用与其危险相对应的防爆电气设备。下列关于防爆电气设备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类电气设备适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甲烷以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B.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C.对于类电气设备分级中,保护等级的排序为GaDc答案:C解析:爆炸危险物质分为三类:类是矿井甲烷,用于该环境为类防爆电气设备;类是爆炸性气体、蒸气、薄雾,用于该环境为类防爆电气设备;类是爆炸性粉尘、纤维,用于该环境为类防爆电气设备;设备保护级别EPL用于表示设备的固有点燃风险。用于煤矿有甲烷的爆炸性环境中的类设备EPL分为 Ma、Mb两级。保护级别Ma>Mb。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类设备的EPL分为Ga、Gb、Gc三级。保护级别Ga>Gb>Gc。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类设备的EPL分为Da、Db、Dc三级。保护级别Da>Db>Dc。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4章A公司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22年营业收入15亿元。公司3#厂房主体为拱形顶钢结构,顶棚采用夹芯彩钢板,燃烧性能等级为B2级。2022年年初,公司决定全面更换3#厂房顶棚夹芯彩钢板,将其燃烧性能等级提高到B1级。2022年5月15日,A公司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B企业承接3厂房顶棚夹芯彩钢板更换工程,要求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前双方签订了安全管理协议,明确了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5月18日8时,B企业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施工,搭建了移动式脚手架,脚手架作业面距地面8m。施工作业过程中,B企业临时雇佣5名作业人员参与现场作业。当天15时30分,移动式脚手架踏板与脚手架之间的挂钩突然脱开,导致踏板脱落,随即脚手架倒塌,造成脚手架上3名作业人员坠落地面,地面10名作业人员被脱落的踏板、倒塌的脚手架砸伤。事故导致10人重伤、3人轻伤。事故经济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及歇工工资390万元,现场抢救及清理费用30万元,财产损失费用50万元,停产损失1210万元,事故罚款70万元。事故调查发现,移动式脚手架踏板与脚手架之间的挂钩未可靠连接:脚手架上的作业人员虽佩戴了劳动防护用品,但未正确使用:未对临时雇佣的5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过程中,移动式脚手架滑轮未锁定: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未及时发现隐患。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以上年度实际营业收入为计提依据,按照以下标准平均逐月提取:(1)营业收入不超过1000万元的,按照2%提取;(2)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至1亿元的部分,按照1%提取;(3)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至10亿元的部分,按照0.2%提取;(4)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至50亿元的部分,按照O.1%提取。2022年度A公司应该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为()万元。A.150B.340C.430D.490E.770答案:A解析:根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关于生产经营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内 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逐级建立并落实从生产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 控责任制 B.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发包的,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对承包 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不负责 C.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立即组织整改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0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答案:C解析:考点: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内容。A.应当是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A 错误;B.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 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 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B 选 项错误; D.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 15 日前和下一年 1 月 31 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故本题选择 C 选项;石化厂、煤矿井下等工作场所禁止工人穿着化纤衣物,主要原因是化纤衣物( )。A.容易产生静电,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B.不吸汗,影响工作效率C.容易引发尘肺病等职业病D.容易导电,可能引起电击伤害答案:A解析:穿化纤布料衣服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时,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引起火灾和爆炸。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道路通行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A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据道路,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B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应当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C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不得遮挡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D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的道口,应当设置警示灯、警示标志或者安全防护设施E道路出现坍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修复答案:C,D解析:选项A、B错误,都需要征得两个部门的同意(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主管部门)。选项E错误,道路出现坍塌,道路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修复尾矿库是储存尾矿的场所,为防止尾矿事故发生,要对尾矿库的水位、滩顶等方面进行日常监测。其中滩顶高程的测定属于()方面的监测内容。A:尾矿坝B:防洪C:尾矿库库区D:尾矿坝滑坡答案:B解析:防洪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洪标准检查、库水位监测、滩顶高程的测定、干滩长度及坡度测定、防洪能力复核和排洪设施安全检查等。铸造作业不同工序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下列工序中有爆炸危险的是()。A.浇铸B.磨砂处理C.震动落砂D.热处理答案:A解析:在铸造时,红热的铸件、飞溅铁水等一旦遇到易燃易爆物品,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浇铸时有爆炸的危险。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危大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B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C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D. 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7名答案:D解析: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以下简称“危大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危大工程及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范围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补充本地区危大工程范围。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编制。危大工程实行分包的,专项施工方案可以由相关专业分包单位组织编制。第十二条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专家论证前专项施工方案应当通过施工单位审核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查。专家应当从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选取,符合专业要求且人数不得少于5 名。与本工程有利害关系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5章不属于冷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事故类型是( )。A.触电B.淹溺C.灼烫D.机械伤害答案:B解析:冷轧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事故: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其他伤害。爆炸危险环境的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不应产生能构成引燃源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下列对防爆电气线路的安全要求中,正确的有().A.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在电缆沟内敷设B.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PVC管配线的电气线路必须做好隔离封堵C.在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中间有接头D.钢管配线可采用无护套的绝缘单芯导线E.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答案:B,C,D,E解析:电气线路宜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当可燃物质比空气重时,电气线路宜在较高处敷设或直接埋地。电气线路宜在有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的墙外敷设。 钢管配线可采用无护套的绝缘单芯或多芯导线。 在1区内电缆线路严禁有中间接头,在2区、20区、21区内不应有中间接头。 隔离密封是指敷设电气线路的沟道以及保护管、电缆或钢管在穿过爆炸危险环境等级不同的区域之间的隔墙或楼板时,应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 A选项中的电缆沟敷设形式不等同于埋地敷设。B中的PVC管线属于保护管的形式,采取隔离封堵的要求就是指代穿越隔墙时采用非燃性材料严密堵塞,可以选入。 下列关于事故调查的期限及事故调查报告批复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B.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C.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D.特别重大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相关部门应在30 日内做出批复E.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60日 答案:A,B,C解析: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故DE错误。(2022年)安全监管执法人员按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对某化工企业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根据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该企业的所有检查情况一律公开B.该企业生产活动应当服从检查需要C.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D.如该企业负责人拒绝在检查记录上签字,应当给予警告和罚款处罚答案:C解析:"第六十二条 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六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以下统称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第六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监督执法证件;对涉及被检查单位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为其保密。第六十五条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情况,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下列影响能力的因素中,( )是智力结构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换器。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思维能力D.操作能力答案:D解析:各种能力的总和就构成人的智力,它包括人的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其中观察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眼睛,记忆能力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中枢,想象能力是智力结构的翅膀,操作能力是智力结构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转换器。脚手架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和可变荷载(活荷)。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A.1B.1.2C.1.4D.16答案:B解析:脚手架上的荷载分为永久荷载(恒荷)和可变荷载(活荷)。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取1.4。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多种伤害,下列锻造作业中不属于职业危害的是( )。A.灼烫B.噪声和振动C.尘毒危害D.热辐射答案:A解析:锻造作业中的职业危害包括噪声和振动、尘毒危害、热辐射。21年中级安全工程师考试答案6章 第6章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应实行分级响应机制,其中一级紧急情况()。A.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解决B.需要国家的力量解决C.只涉及一个政府部门权限就能解决D.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的力量解决答案:D解析: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在该级别中,通常是紧急事务管理部门作出主要决定。现场指挥部可在现场作出保护生命和财产以及控制事态所必需的各种决定。解决整个紧急事件的决定,应该由紧急事务管理部门负责。A供气公司位于N省B市C县工业园区内,有员工225人。法定代表人为甲。甲认为,公司员工不足300人,没有必要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也没有必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公司技术人员乙于2022年通过了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但未注册。乙被甲任命为公司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供气公司生产的煤气主要供市民及周边企业使用。该公司3号、4号焦炉煤气工程(简称焦炉煤气工程)于2022年8月取得C县规划局关于A供气公司3号、4号焦炉煤气工程的选址意见的批复,2022年12月取得B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A供气公司3号、4号焦炉煤气工程的批复意见。焦炉煤气工程的主要设备设施包括:60万t年焦炉2座,备煤、煤气净化、化产回收装置,50000m3稀油密封干式煤气柜(简称气柜)1座。气柜内部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下部空间储存煤气,上部空间有与大气相连的通气孔。正常生产状况下,活塞在气柜内做上升、下降往复运动,起储存焦炉煤气和稳定煤气管网压力的作用。气柜于2022年5月开工建设,气柜施工没有聘用工程监理。在气柜建设期间,未经具有相关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在气柜顶部安装了非防爆的照明射灯、摄像探头等用电设备。2022年7月完工。施工完成后,没有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项目验收,施工的相关档案资料不全。2022年9月投入试运行后,A供气公司未对焦炉煤气工程进行安全验收评价,也未向相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安全验收,一直处于试生产阶段。至2022年9月25日,气柜试运行正常。2022年9月26日9时20分,气柜内活塞密封油液位下降,气柜活塞密封系统失效,煤气由活塞下部空间泄漏到活塞上部空间,气柜顶部气体检测报警仪频繁报警。乙多次将上述情况向甲报告,但未引起重视。气柜一直带病运行。2022年9月28日17时56分,气柜突然发生爆炸,造成气柜本体损毁报废,周边约150m范围内砖墙倒塌,约1000m范围内建筑物门窗部分损坏。爆炸导致气柜北侧粗苯工段的洗苯塔、脱苯塔以及回流槽损坏,粗苯泄漏并被引燃,造成火灾。该起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29人轻伤。事故损失包括:受伤人员的医疗费用450万元,受伤人员的歇工工资260万元,设备设施等固定资产损失3800万元,清理现场的费用120万元,损坏建筑物的维修费用322万元,粗苯泄漏环境污染的处置费用65万元,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3万元,善后及丧葬抚恤金1150万元,事故罚款200万元等。A供气公司存在的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标准的行为有()。A.在气柜顶部安装非防爆的照明射灯和摄像探头B.未申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C.安全生产管理员乙未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证D.未及时查明气体检测报警器频繁报警的原因E.施工相关档案资料不全答案:A,B,D,E解析:气柜顶部安装了非防爆型照明射灯和摄像探头,根据环境光照情况自动智能开启,发生爆炸时,照明射灯和摄像探头具备了处于开启状态的条件,是可能的点火源之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气体检测报警器频繁报警应该及时查明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年×月×日14时7分,某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的102号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3的球罐、4个450m3的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瓶(其中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经济损失约627万元,死36人,重伤50人。该球罐自投入使用后两年零两个月使用期间,球罐经常处于较低容量,只有3次达到额定容量,第三次封装后4天,即在18日破裂。该球罐投用后,一直没有进行过检查,破裂前,安全阀正常,排污阀正常关闭。球罐的主体材质为15MnVR,内径9200mm,壁厚25mm,容积400m3,用于贮存液化石油气。 (1)根据断口特征和断裂力学的估算,该球罐的破裂是属于低应力的脆性断裂,主断裂源在上环焊缝的内壁焊趾上,长约65mm。 (2)经宏观及无损检验,上、下环焊缝焊接质量很差,焊缝表面及内部存在很多咬边、错边、裂纹、熔合不良、夹渣及气孔等缺陷。 (3)事故发生前在上下环焊缝内壁焊趾的一些部位已存在纵向裂纹,这些裂纹与焊接缺陷(如咬边)有关。 (4)球罐投入使用后,从未进行检验,制造、安装中的先天性缺陷未及时发现和消除,使裂纹扩展,当球罐内压力稍有波动便造成低应力脆性断裂。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1液化气站存在哪些危险危害因素? 2该液化气站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3该起事故应如何成立事故调查组? 4针对上述事故案例,分析如何避免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答案:解析:1液化气站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有: (1)液化石油气储罐有泄漏燃烧爆炸的危险。 (2)液化石油气泄漏造成中毒的危险。 (3)维修时有高处坠落的危险。 (4)安全阀、压力表、爆破片等附件动作、损坏时,造成人员机械伤害。 2该液化气站有5个400m3的球罐,4个450m3卧罐,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液化石油气的临界量是50t,已构成重大危险源。 3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这起事故构成特别重大事故,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