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考试范围(重点归纳,名词解释,简答题总结).doc
-
资源ID:34758792
资源大小:3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审计学考试范围(重点归纳,名词解释,简答题总结).doc
审计名词解释1. 鉴证业务: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一种业务。2. 合理保证:指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提供的一种高水平但并非绝对的保证。3. 职业怀疑: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4. 风险评估程序:只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便识别与评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风险。5. 实质性分析程序: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实质性程序时对对被审计单位重要交易类别和账户余额执行分析程序,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6. 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在获得对内部控制的初步了解之后,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确定控制风险的初步水平。如果将控制风险的从初步水平定位低于最高水平,就需要进行初步控制。7. 细节测试: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审查业务发生的详细情况,如与业务相关的合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记录,并追查至该业务在财务报表中的列报与披露,以验证该业务发生的真实性、入账的完整性、截止的恰当性、分类的合理性、金额的准确性、权利或义务的合法性、列报与披露的充分性与可理解等审计目标的过程。8. 管理建议书:是指审计师针对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重大错报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提出的书面建议。简答1. 国家审计机关类型 立法型模式。立法型模式的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机关,依照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行使审计监督权,一般直接对议会或国会负责,并向议会或国会报告工作。 司法型模式。司法型模式的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司法部门,一般以审计法院的形势存在,拥有很强的司法权,有些国家的审计官员享有较高的地位,从而强化了政府审计职能。 行政型模式。行政型模式的最高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是政府的的一个职能部门,根据政府赋予的权限,对政府所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计。 独立型模式。独立型模式的最高审计机关独立于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之外,这样可以确保政府审计不带政治偏向,公正地行使审计监督职能。2民间审计组织的模式 独资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会计师时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3审计报告分类 按格式和措辞是否统一,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按主体不同,分为国家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民间审计报告。 按内容和目的不同,分为财务审计报告、符合性审计报告、绩效审计报告。9. 管理层认定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是指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项目所做的各种明示性或暗示性的表达。管理层认定的类型:存在或发生认定、完整性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估价或分摊认定、列报和披露认定。10. 审计证据的特征(1)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具体审计项目的重大性。重大错报风险。审计师及其业务助理人员的审计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的类型和获取途径。审计总体规模和特征。(2)审计证据的适当性: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10.审计工作底稿 (1)定义:是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全部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各种资料,包括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2)作用:是连接整个审计工作的纽带。是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是明确审计责任、评价审计工作业绩的依据。未审计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提供了可能。对未来的审计业务具有参考价值。可成为审计业务或培训的重要资料。11.审计重要性 (1)概念: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2)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由于审计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因此,审计师必须考虑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及总体的重要性水平。账户余额或交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个账户或各交易,审计师只有通过验证各账户或各交易,才能得出财务报表是否合法和公允的整体性结论。 (3)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2.重大错报风险(1)概念: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2)应对措施: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师,或利用专家的工作。项目负责人和项目质量控制部门提供更多的监导。慎重考虑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通过重大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回来操纵财务报表的可能性及其手段。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13.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1)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2)风险评估: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3)控制活动: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全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4)信息与沟通:信息的收集与筛选信息的沟通与反馈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建立反舞弊机制。(5)内部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