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配送管理复习资料.doc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物流配送管理复习资料【精品文档】第 - 22 - 页第一章 物流配送概述一、 物流配送的含义配送的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中,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含义:l 配送是接近客户的资源配置的过程l 配送的实质是送货l 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l 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l 配送以客户要求为出发点二、 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1、推行配送有益于实现物流运动的合理化2、推行配送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3、推行配送有利于开发和应用新技术4、推行配送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并促进生产5、推行配送能够完善运输系统并解决交通问题三、 物流配送的种类按配送主体所处的行业分类l 制造业配送:供应配送、生产配送、销售配送l 农业配送: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配送l 商业配送:批发企业配送、零售企业配送l 物流企业配送按实施配送的节点不同分类l 配送中心配送l 仓库配送l 商店配送:兼营配送形式、专营配送形式l 生产企业配送按配送商品的特征不同分类l 单品种、大批量配送l 多品种、少批量配送l 配套成套配送按配送的时间及数量分类 l 定时配送:日配、隔日配送、周配送、旬配送、月配送、准时配送等 l 定量配送l 定时定量配送l 定时定路线配送l 即时配送按经营形式不同分类 l 销售配送l 供应配送l 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l 代存代供配送 按加工程度不同分类l 加工配送 l 集疏配送l 按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分类l 综合配送 l 专业配送 四、 物流配送的模式按配送机构的经营权限和服务范围分类:配销模式、物流模式、授权模式按配送主体承担者分类: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一)按配送机构的经营权限和服务范围分类l 配销模式/商流、物流一体化:配送的组织者既从事商品的进货、储存、分拣、送货等物流活动,又负责商品的采购与销售等商流活动l 物流模式/商流、物流相分离:配送组织者不直接参与商品的交易活动,不经销商品,只负责专门为客户提供验收入库、保管、加工、分拣送货等物流服务。l 授权模式:一些企业或连锁总部将商品采购权和定价权授予配送中心,企业或连锁总部则保留商品组合、批发销售以及业务监管的权利。配送中心不仅负责商品配送,同时负责配送商品的采购。(二)按配送主体承担者分类l 自营配送模式企业自营配送是工商企业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需要,独立出资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对本企业所生产所销售的产品进行配送活动。自营配送的种类:1. 企业分销配送2. 企业内部供应配送(1)企业分销配送企业对企业的分销配送配送组织者:工商企业配送服务对象: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企业对消费者的分销配送 超市配送:兼营配送形式;专营配送形式(2)企业内部供应配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内部供应配送 巨型生产企业内部供应配送 l 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的定义:共同配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配送业务的企业相互合作对多个用户共同开展配送活动的一种物流模式。共同配送的具体方式 1. 系统优化型的共同配送2. 车辆利用型共同配送:车辆混载运送型共同配送;返程车利用型共同配送;利用客户车辆型共同配送3. 接货场地共享型共同配送4. 配送中心、配送机械等设施利用型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易出现的管理问题:1. 参与人员多而复杂,企业机密有可能泄密;2. 货物种类繁多、产权多主体,服务要求不一致,难于进行商品管理。当货物破损或出现污染等现象时,责任不清,易出现纠纷,最终导致服务水平下降;3. 运作主体多元化,主管人员在经营协调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可能会出现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4. 由于是合伙关系,管理难控制,已造成物流设施费用及其管理成本增加,并且在成本收益的分配方面易出现问题。l 第三方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专门从事商品运输、库存保管、订单处理、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活动的社会化的物流系统。第三方物流的种类:1. 以仓储和配送业务为甚础的物流公司2. 以运输为基础的物流公司3. 以货代为基础的物流公司4. 以财务或信息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5. 以托运人和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作用:1. 使企业专注于白己擅长的业务发展,充分发挥其在生产制造领域或销售领域方面的专业优势,增强其主业务的核心竞争力;2. 避免企业资源浪费,减少企业物流投资和营运管理费用,降低物流成本,避免自营物流所带来的投资和营运风险。第三方物流的配送运作模式:1. 企业销售配送第三方化物流配送模式2. 企业供应配送第三方化物流配送模式“门至门”配送供应;“门对库”配送供应;“门到线”配送供应。3. 供应销售物流一体化第三方化物流配送五、 配送模式的选择(一)矩阵决策法矩阵图决策法主要是通过两个不同因素的组合,利用矩阵图来选择配送模式的决策方法。(二)比较选择法比较选择法是企业通过对配送活动的成本和收益等进行比较而选择配送模式的一种方法。比较选择法的分类:确定型决策非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等l 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只要比较各个方案的结果即可做出何种配送模式的决策。例:(单目标决策)某一企业为扩大生产销路,现有下面几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各配送模式所需的配送成本与可能实现的销售额如下表所示。配送模式成本费用/万元销售额预计数/万元自营配送模式12220共同配送模式8180第三方配送模式5140例:(多目标决策)配送模式/权重系数成本费用/万元销售额预计数/万元利润总额/万元客户满意度(%)0.10.30.40.2自营配送模式102202598共同配送模式81801797第三方配送模式51401599l 非确定型决策非确定型决策是指一个配送模式可能出现几种结果而又无法知道其概率时所进行的决策。1. 乐观准则2. 悲观准则3. 折中准则/赫维斯准则4. 等概率准则/拉普拉斯准则5. 最小后悔值准则/沙万奈准则例:某企业计划通过提高配送效率、满足客户对配送的要求来扩大经营规模。现可供选择的配送模式有3种,由于未来几年内,企业对用户要求配送的程度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只能大体估计为3种情况,且估算出在3种自然状态下3种模式在未来几年内的成本费用如下表,但不知道这3种情况的发生概率。 自然状态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第三方配送模式配送要求高907065配送要求一般503545配送要求低101330l 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是指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依据预测得到不同自然状态下的结果及出现的概率所进行的决策。 风险型决策通常采用期望值准则。例:某企业计划通过加强配送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现有3种配送模式可供企业选择,各种选择资料如下表所示。市场需求规模概率销售量自营配送共同配送第三方配送大0.5100012001500一般0.38007001000小0.2500400300第二章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一、 配送中心的概念与分类配送中心的概念: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物流中心的概念: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配送中心的功能:l 集散功能l 储存功能l 衔接功能l 流通加工功能l 包装功能l 分拣功能l 送货功能l 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的分类: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l 制造商配送中心l 批发商配送中心l 零售商配送中心l 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分类l 城市配送中心l 区域配送中心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l 储存型配送中心l 流通型配送中心l 加工型配送中心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l 接货区l 储存区l 拣货、配货区l 发货待运区l 管理指挥区l 流通加工区配送中心的内部工作区域l 进货区l 储存拣货区l 理货、发货区l 商品交接装车区l 越库配送进货区l 出货区二、 配送中心总体规划l 配送中心类型的选择1、功能选择2、商品选择3、范围选择l 配送中心区位的选择1、选址问题的定性分析(1)客户、供应商的分布 (2)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3)土地和人力资源条件(4)政策条件 2、选址问题的定量分析采用因素评分法、重心法、数值分析法等因素评分法选址的步骤:1)给出备选地点。2)列出影响选址的各个因素。 3)给出各因素的分值范固。4)由专家对各备选地点就各个因素评分。 5)将每一地点各因素的得分相加,求出总分后加以比较,得分最多的地点中选。影响选址的每个因素及其分值范围影响因素分值范围区域内货物需要量大小0400周围的辅助服务设施0330交通运输情况0200配送服务的辐射区域范围0100生活条件0100用地条件050劳动力环境010气候050供应商情况0200税收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050l 配送中心规模的选择1、配送中心总规模的决策2、配送中心数量的决策(1)商品功能法(2)适当比例法 3、单个配送中心的规模决策l 配送中心的设施选择1、容器设备2、储存设备3、拣取分类设备4、物料搬运设备5、流通加工设备6、物流外围配合设备7、管理控制系统设备l 配送中心的投资选择1、配送中心投资额的确定预备性投资、直接投资、相关投资、运营费用2、投资效果的分析3、投资与效益的比较三、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l 组织机构的基本内容1、层次机构2、部门机构3、岗位机构l 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类型1、职能型组织结构2、产品型组织结构3、区域型组织结构l 物流配送中心组织机构的部门划分1、业务部门根据处理对象的货品类别根据经营业务的不同环节前两种方法结合根据地理区域范围的划分2、职能管理部门3、行政事务部门l 配送中心主要部门的岗位设置1、采购或进货管理部门2、储存管理部门3、装卸搬运管理部门4、机械技术管理部门5、加工管理部门6、配货部门 7、运输部门 8、营业管理或客户服务部门9、财务管理部门 10、退货与坏货作业部门11、信息管理部门第三章 配送方案设计一、 配送方案概述配送方案的概念:配送方案是从事配送活动的物流配送项目和物流配送运作的总称两层含义:1. 指某个具体配送活动的方案,2. 指解决配送活动中问题的方法和具体运作的描述。配送方案的内容l 资源筹措方案l 实施时间、地点、方式、要求、状况的规定l 合作伙伴的选择l 配送计划的拟定l 配送路线的选择l 配送合理化分析l 配送成本分析配送方案设计的基本程序:拟定配送计划选择配送路线配送合理化分析配送成本分析二、 配送计划的拟定 (一)拟定配送计划应考虑的因素:1. 配送的对象(客户)2. 配送的货物种类3. 货品的配送数量或库存量 (*)4. 物流渠道(*) 5. 物流的服务水平 (*)6. 物流的交货时间 7. 配送货物的价值3、 货品的配送数量或库存量(二)配送数量或库存量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1. 配送中心的出货数量;2. 配送中心的库存量;3. 配送中心的库存周期。4、 物流渠道(三)常见的物流渠道:1. 工厂配送中心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2. 工厂经销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消费者3. 工厂配送中心零售点消费者4. 工厂配送中心消费者(四)物流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1. 订货交货时间;2. 货品缺货率;3. 增值服务能力等。(五)拟定配送计划的主要依据:1. 客户订单2. 客户分布、运输路线、距离3. 配送的各种货物的体积、形状、重量、性能、运输要求4. 运输、装卸条件(六)配送计划的主要内容:1. 按日期排定客户所需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送达时间、送达地点、送货车辆与人员等。2. 优化车辆行走路线与运送车辆趟次,并将送货地址和车辆行走路线在地图上标明或在表格中列出。3. 按客户需要的时间结合运输距离而确定起运提前期4. 按客户要求选择送达服务的具体组织方式。三、 配送路线的选择 (一)确定配送路线的原则1、确定目标效益最高、成本最低、路程最短、吨公里最小、准时性最高、劳动消耗最低为目标2、确定配送路线的约束条件路线允许通行的时间限制;运输工具载重的限制;配送中心的能力;自然因素的限制;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的限制(二)配送路线的决策方法定性分析方法:如经验判断法等定量分析方法:1. 综合评分法2. 直送式配送运输的决策方法3. 分送式配送运输的决策方法4. 配送式配送运输的决策方法四、 配送合理化分析 (一)配送不合理现象的表现 1. 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 库存决策不合理3. 价格不合理4. 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 送货中不合理运输6. 经营观念不合理(二)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库存标志:库存总量;库存周转资金标志:资金总量;资金周转;资金投向成本和效益标志:总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供应保证标志:缺货次数;配送企业的集中库存量;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社会运力节约标志:社会车辆总数;社会车辆空驶率;一家一户自提自运次数客户的人力物力节约标志物流合理化标志:物流费用;物流损失;物流速度;物流方式;物流技术手段(三)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 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 4、实行送取结合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 6、推行即时配送 五、 配送成本分析 (一)配送成本的特征5、 配送成本与服务水平密切相关;6、 配送成本中不同的功能成本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现象;(二)配送成本的构成固定成本:短期内必须支出的不随经营量发生变化的成本。变动成本:随配送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成本;每增加一单位配送量所增加的成本,称为边际成本。(三)配送的定价1、定价方式l 单一价格l 分区价格l 分线价格2、价格制定的方法 l 成本定价法 l 边际成本定价法 l 市场价格定价法 l 综合定价法 l 成本定价法配送收入= 价格 × 计费量 = 成本 + 利润 + 应纳税额 成本 =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利润 = 成本 × 成本利润率营业税 = 配送收入 × 营业税率价格×计费量 =(直接成本 + 间接成本)×(1 + 成本利润率)+价格×计费量×营业税率l 边际成本定价法 l 市场价格定价法l 综合定价法 产品定价是企业与客户、与竞争对手的博弈行为,既要保证产品尽可能被广泛接受,经营规模扩大,又要实现最高的获益。定价要根据成本、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的需要合理确定。总的来说,正常定价不能低于成本,但也不能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四)配送收费计费方式的确定1、按配送量收费以每单位的配送量为计费单位。2、按配送次数收费以提供的配送次数为收费单位,不计具体的配送量。3、按期收费以一定时期为计费单位。第四章 配送中心的作业管理订单处理作业进货作业储存作业送货作业搬运作业拣货作业配货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补货作业盘点作业退货管理一、 概 述(一)物流配送的基本环节1、备货:(1)筹集货物。生产企业直接配送;专业化流通组织配送(2)储存货物。暂存形态的储存、储备形态的储存2、理货3、送货4、流通加工(二)物流配送的基本作业l 订单处理作业l 采购作业l 进货入库作业l 库存管理作业l 补货拣货作业l 流通加工作业l 出货作业l 配送作业l 会计作业l 经营管理二、 订单处理作业(一)订单处理的含义从接到客户订货开始到准备着手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订单处理是配送作业的一个核心业务流程,它包括订单准备、订单传递、订单登录、按订单供货、订单处理状态跟踪等活动。(二)订单处理的基本步骤1. 接受订单2. 确认订单3. 设定订单号码4. 建立客户档案5. 存货查询及依订单分配存货6. 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7. 依订单排定出货时间及拣货顺序8. 分配后存货不足的处理9. 订单资料处理输出 10. 按订单供货11. 订单处理状态跟踪1、接受订单传统订货l 厂商补货l 厂商巡货、隔日送货l 口头订货l 传真订货l 邮寄订单l 跑单接单电子订货:l 订货簿与终端机配合l POS(Point of Sa1e,销售时点管理系统)l 订货应用系统2、确认订单确认货物数量及日期确认客户信用确认订单形态:一般交易订单、现销式交易订单、间接交易订单、合约式交易订单、寄库式交易订单确认订货价格确认加工包装3、设定订单号码每一订单都要有其单独的订单号码订单号码用于制造、配送等一切有关工作所有工作说明单及进度报告均应附此号码4、建立客户档案(1)客户名称、代号、等级等(2)客户信用额度 (3)客户销售付款及折扣率的条件 (4)开发或负责此客户的业务员资料(5)客户配送区域 (6)客户收账地址(7)客户点配送路径顺序(8)客户点适合的送货车辆形态 (9)客户点卸货特性(10)客户配送要求(11)延迟订单的处理办法等5、查询存货及依订单分配存货输入相关资料,查询商品存货状况汇总分类订货资料,调拨库存存货的分配模式l 单一订单分配l 批次分配分配原则:按接单顺序、按配送区域路径、按流通加工6、计算拣取的标准时间(1)计算拣取每一单元(一栈板、一纸箱、一件)货物的标准时间;(2)配合每品项的寻找时间,计算出每品项拣取的标准时间;(3)根据每一订单或每批订单的订货品项及考虑一些纸上作业的时间,计算整张或整批订单的拣取时间。7、依订单排定出货时间及拣货顺序依客户需求、拣取标准时间及内部工作负荷拟定出货时间及拣货顺序。8、分配后存货不足的处理(1)重新调拨(2)补送(3)删除不足额订单(4)延迟交货(5)取消订单9、订单资料处理输出(l)拣货单(出库单)(2)送货单(3)缺货资料10、按订单供货按接受订单的时间先后处理;处理时间最短的先处理;批量最小的、最简单的订单先处理;按预先设定的顾客优先登记处理;按向顾客承诺的到货日期先后进行处理;离承诺到货日期最近的先处理。11、 订单处理状态跟踪为了满足顾客希望了解订货处理信息的要求,向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对订货处理进行状态追踪,并与顾客交流订货处理状态信息,加强与顾客的联系(三)订单处理的注意事项l 要使客户产生信赖感 l 尽量缩短订货周期 l 提供紧急订货 l 减少缺货现象 l 不忽略小批量订货的客户 l 装配力求完整 l 提供对客户有利的包装 l 要随时提供订单处理的情况 三、 进货作业进货作业是供应商根据有关采购指令将货物送达配送中心后开始的,货物经过装卸、搬运、分类、验收、确认后,按预定的分类进配送中心入库存储,这一过程即为进货作业。(一)制订进货作业计划进货前的准备:储位准备、设备器材的准备、人员安排进货时应考虑的因素:一日内的供应的厂商数;商品种类与数量;进货车种与车辆台数;每一时刻的进货车辆数;每一车的卸(进)货时间;进货场的人员数;商品的形状、特性;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二)卸货配送中心卸货一般在收货站台上进行。送货方到指定地点卸货,并将抽样商品、送货凭证、增值税发票交验;卸货方式通常有人工卸货、输送机卸货和码托盘叉车卸货。卸货设施:可移动式楔块、升降平台、车尾附升降台、吊钩等 (三)货品验收收货验收的目的:与送货单位分清责任 收货检验的内容:“三核对”、全核对:收货前的准备工作:在计算机终端内输入商品的条形码以及本日到货的所有预报信息。准备好收货需的空托盘,让商品直接卸在托盘上。预备好有关用具。商品验收的方法:l 商品条形码验收l 数量验收l 质量验收l 包装验收(四)货品编号编号就是将货品按其分类内容,进行有次序的编排,用简明的文字、符号或数字代替货品的名称、类别及其他有关信息的一种方式。货品编号的原则:简易性、完全性、单一性、充足性、扩充性、组织性、易记性货品编号的方法:流水号编号法;数字分段法;分组编号法;实际意义编号法;后数位编号法;暗示编号法(五)货物分类货物分类是将多品种货物按其性质或其他条件逐次区别,分别归入不同的货物类别,并进行有系统的排列,以提高作业效率。1、货物分类的原则:(1)分类应按统一标准、同一原则区分。(2)分类应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来选择适用的分类形式。(3)分类应有系统地展开,逐次细分,层次分明。(4)分类应明确且相互排斥,当一产品已归于某一类,则不能再分至他类。(5)分类应具有安全性、普遍性,分类系统应能包罗万象,适用于广大的地区类别,使所有物料均能清楚归类。(6)分类应有不变性,以免造成货物混乱。(7)分类应有伸缩性,以便随时增加新产品或新货物。(8)分类应确切实用,绝不可流于空想。2、货物分类的方式(1)为适应货物储存保管的需要,可按照商品的特征分类。(2)按商品的使用目的、方法及程序分类,如把需要流通加工的分为一类,直接性原料分为一类,间接性原料分为一类等。(3)为适应货品采购便利而按交易行业分类。(4)为方便帐务处理,按会计科目分类。(5)按货物状态分类,如货物的内容、形状、尺寸、颜色、重量等。(6)按资讯方面分类,如货物送往目的地、顾客类别等。3、货物分类的流程:对品项较多的分类储存,可分为两阶段、上下两层输送同时进行,其程序如下:(1)通过条形码读取机读取箱子上的物流条形码,依照品项做出第一次分类,再决定归属上层或下层的存储输送线。(2)上、下层的条形码读取机再次读取条形码,并将箱子按各个不同的品项,分门别类到各个储存线上。(3)在每条储存线的切离端,箱子堆满一只托盘的分量后,一长串货物即被分离出来。(4)当箱子组合装满一层托盘时,就被送入中心部。(5)箱子在托盘上一层层地堆叠,直到预先设定的层数后完成分类。(6)操作员用叉式堆高机将分好类的货物依次运送到储存场所。(六)堆垛作业商品的堆垛一定要从保证商品安全和适应点验、复查出发,要规范操作。在商品码托盘时应注意:商品标志必须朝上,商品摆放不超过托盘的宽度,商品重量不得超过托盘规定的载重量。托盘上的商品尽量堆放平稳,便于上面叠放。每盘商品件数必须标明,为防止跌落,商品上端需用行李松紧带捆扎牢固。(七)处理进货信息1、登陆货物信息:商品经验收确认后,必须填写“验收单”,并将有关入库信息及时准确地登入库存商品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及时更新库存商品的有关数据。2、搜集和处理辅助信息:进货作业中,有许多因素会对进货产生直接影响,需要搜集这些因素来满足作业需求。如进货商品的一般特征和数量分布、进货商品的包装尺寸、容器、单重的分布状况等。四、 储存作业(一)储存保管的目标储存的两种形式:暂存形态的存储、储备形态的存储储存保管的目标:l 空间的最大化利用l 劳动力及设备的有效使用l 所有货品能随时存取l 货品的良好养护l 货品的有效移动(二)储存作业的一般原则l 大批量货物与小批量货物?l 笨重、体积大的品项与轻量品的储存?l 相同或相似的货品的储放?l 跑量慢的货物或小、轻及容易处理的品项的储存?l 周转率低的物品与周转率高的物品的储存?l 服务设施?(三)常见的储存方法l 定位储放:每一项储存的货物都有固定储位,不同货物不能互用储位l 随机储放:货物的储存位置是随机指定的,而且可经常改变l 分类储放:所有的储存货品按照一定特性加以分类,每一类货物都有固定存放的位置,而同属一类的不同货物又按一定的规则来指派储位l 分类随机储放l 共同储放:在确定知道各货物的进出仓库时刻,不同的货物可共用相同储位的方式(四)储位管理影响储位分配的因素l 周转率l 产品的相关性l 产品的同一性、类似性、互补性和相容性l 货物入库的先后顺序l 产品尺寸、重量、批量储位管理的原则l 标识明确l 储区定位有效l 发生移动时要及时记录储位管理的范围l 临时储区货物品质的保管、临时储区的标示、货物的分类码放、不同批次货物的隔离l 分拣作业区l 保管储区(五)提高仓容利用率的方法1. 合理安排货位,节约使用面积2. 改进货物堆码方式,节约仓容3. 加强货区管理,及时整理货垛4. 加强设备改造,提高库房的技术水平五、 送货作业(一)送货作业的含义送货作业是利用配送车辆把客户订购的物品从制造厂、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送货通常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二)送货作业的特点1. 时效性2. 可靠性3. 便利性4. 经济性六、 搬运作业()改善搬运的原则与方法l 搬运的对象l 搬运的距离l 搬运的空间l 搬运的时间l 搬运的手段(二)搬运的分析技术l 过程分析l 起讫点分析1、线路图表示法2、流入流出图表示法l 货品流量分析1、部门间直线搬运法2、最短路径搬运法l 搬运高度分析(三)搬运形式流量大小高密度流量低密度流量短距离复杂搬运设备,如叉车、抓举设备简便搬运设备,如手推车长距离复杂运输设备,如无人搬运车、输运机等设备简便运输设备,如动力拖板车(四)搬运单位散装个装包装(五)搬运作业运算货品搬运设备数量的确定搬运系统能力的计算购置设备的成本效益考虑七、 拣货作业(一)拣货作业的基本内容拣货作业是依据客户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尽可能迅速准确地将货物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在配送作业的各环节中,分拣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整个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 (二)拣货作业的一般流程(三)拣货单位:托盘、箱、单件(四)拣货方式l 订单别拣取订单别拣取是针对每一份订单,由作业人员巡回于仓库内,按照订单所列货物及数量将客户所订购的货物逐一由仓库储位或其他作业区中取出,然后集中在一起的拣货方式。适合订单内容差异较大、订单数量变化频繁、季节性强的货物配送。l 批量拣取批量拣取是将过账订单集合成一批,按照货物品种分类汇总后再进行拣货,然后依据不同客户或不同订单分类集中的拣货方式。通常在系统化、自动化完备,作业速度快,产能调整低的情况下采用;或需进行流通加工的货物也适合批量拣取。l 复合拣取(五)拣货策略l 分区l 订单分割l 订单分批总合计量分批;时窗分批;固定订单量分批;智能型分批l 分类(六)拣货信息的传递方式1、订单传递2、拣货单传递3、拣货标签传递4、条形码传递5、显示器传递6、无线通信传递7、无线电识别器8、计算机随行传递9、自动拣货糸统传递(七)拣货作业管理 选择拣货路径无顺序的拣货路径:顺序的拣货路径:整个拣货作业所消耗的时间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订单或送货经过信息处理过程,形成拣货指示的时间;行走与搬运货物的时间;准确找到货物的储位并确认分拣货物及其数量的时间; 拣取完成后,将货物分类集中的时间。(八)拣货人员分工及其职责1、拣货作业管理人员的职责 l 规划每月拣货出库计划、每日拣货计划;l 制定作业时间表、作业批数表、作业人员安排表;l 管理拣货作业操作人员;l 测算和控制拣货作业管理成本。 2、拣货作业操作人员的职责l 安全操作和管理拣货器具,如堆垛机寸托盘货架、自动仓库等; l 每日盘点;l 向拣货作业管理人员提交报告。八、 配货作业(一)配货作业的含义配货作业是指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配货检查过程后,装入容器和做好标示,再运到配货准备区,待装车后发送。(二)配货作业的基本流程中的几个概念l 分货分货就是把拣货完毕的商品按客户或配送路线进行分类的工作。1、人工分货2、自动分类机分货3、旋转架分类l 配货检查配货检查作业是指根据客户信息和车次对拣送物品进行商品号码和数量的核实以及对产品状态、品质的检查。1、商品条形码检查法2、声音输入检查法3、重量计算检查法l 包装、打捆对配送货物进行重新包装、打捆,是为了保护货物,提高运输效率,便于配送到户时客户识别各自的货物。 1、包装简洁化2、包装标准化3、包装机械化4、包装单位大型化5、资源节约化九、 流通加工(一)流通加工的定义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忘、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二)流通加工的特点1.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具有商品的属性;2. 流通加工在程度上大多是简单加工;3. 流通加工在于完善其使用价值,并在不作大改变的情况下提高价值;4. 流通加工的组织者是从事物流活动并能密切结合流通需要的物流经营者;5. 流通加工目的一是为了消费(或再生产),而是为了自身流通需要。(三)流通加工的作用 1. 方便流通,包括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2. 提高了生产效益,也提高了流通效益。3. 不但方便了用户购买和使用,也降低了用户成本。4. 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5. 充分发挥了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6. 可实现废物再生、物资充分利用、综合利用,提高物资利用率。7. 改变功能,增加商品价值,提高收益。(四)流通加工的类型按被加工物品种类分类:食品的流通加工、消费资料的流通加工、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按加工目的分类:1. 为适应多样化需要2. 为方便消费、省力3. 为保护产品4. 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5. 为促进销售6. 为提高加工效率7. 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8. 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9. 为实现生产一流通一体化10. 为实现配送(五)流通加工合理化1、流通加工不合理的表现l 地点设置的不合理l 方式选择不当l 加工内容过于简单l 加工成本过高2、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l 加工和配送相结合l 加工和配套相结合l 加工和运输相结合十、 补货作业(一)补货方式两个前提:“确保有货可配”、“将待配商品放置在存取部方便的位置“1. 整箱补货货架保管区流动货架的拣货区;适合体积小且少量多样出货的货品2. 托盘补货地板堆放保管区地板堆放动管区;适合体积大或出货量多的货品。3. 货架上层货架下层的补货方式同一货架上的中下层作为动管区,上层作为保管区;适合于体积不大、存货量不高,且多为中小量出货的货物。二、补货时机1、批组补货较适合一日内作业量变化不大、紧急插单不多或是每批次拣取量大的情况。2、定时补货适合分批拣货时间固定且紧急处理较多的配送中心。3、随机补货适合每批次拣取量不大、紧急插单多以至于一日内作业量不易事先掌握的情况十一、 盘点作业(一)盘点作业的目的1. 确定现存量,并修正与帐目不符的误差2. 计算企业的损益3. 稽查货品管理的绩效,使出入库的管理方法和保管状态变得清晰(二)盘点作业的内容1. 查数量2. 查质量3. 查保管条件4. 查安全(三)盘点作业的步骤与流程1. 事前准备2. 决定盘点时间(与货品流通速度有关)3. 决定盘点方法4. 盘点人员的组织与培训5. 储存场所的清理6. 现场盘点工作7. 差异原因查找8. 盘盈、盘亏处理1. 事前准备l 确定盘点的基本方法和作业程序;l 配合财务会计做好盘点准备;l 设计印制盘点用表单; l 准备盘点用基本工具。2. 决定盘点的方法(1)账面盘点:每天入库及出库的货品的数量及单价记录在电脑账簿上,而后不断地累计加总算出账面上的库存量及库存金额的方法。(2)现货盘点/实地盘点/实盘:实地清点调查仓库内货品的库存数,再依货品单价计算出实际库存金额的方法。l “期末盘点”l “循环盘点”期末盘点法:在期末一起清点所有货品数量的方法循环盘点法:在每天、每周作少品种、少量的盘点,到了月末或期末则每种货品至少完成一次盘点的方法。3. 盘点人员的组织与培训针对所有人员进行盘点方法的培训针对复盘与监盘人员进行认识货品的培训4. 储存场所的清理 (1)在盘点前,对厂商交来的物料必须明确其所有数,如已验收完成属本配送中心,应及时调整归库。若尚未完成验收程序仍属厂商,应划分清楚避免混淆。(2)储存场所在关闭前应通知各需求部门预领所需的货品。(3)储存场所整理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