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国际环境.doc

    • 资源ID:34777076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国际环境.doc

    杭州精英在线系列课件 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国际环境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给我布置的题目叫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全球化角色。我想来想去中国的全球化角色似乎不是特别好讲,我就顺着我的思路简单来讲,到最后其实大家也可以得出几个结论,所以我就把题目稍微修改了一下。大概的结构的是这样,一个是我觉得我们未来的十年到十五年有一些相对确定的全球发展趋势作为我们可以预知的。还有一些是不够测定的,就是我们很难预知的或者我们猜想到有这样一些发展但是不是很有把握。第三根据相对确定又不够确定的全球发展趋势讲大国关系与战略力量格局的动向,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然后再介绍中国周边的形势还有其他国家和地区趋势。最后一个总结我们到底面临着怎么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也就是我们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相对确定的全球趋势(一)人口增长率下降和老龄化相对确定的全球趋势,第一个相对确定的趋势就是以人口增长率下降和老龄化问题。世界人口增长率已呈下降趋势,但是人口总量还是在上升。过去我们稍微年轻一点的时候说世界人口太多了,人口暴涨,现在全球的观察家们更多担心是全球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和全球新移民的增加,这些人口发展趋势我认为是基本确定的,就是很难去改变的。现在世界总人口将近70亿到了今年,人口增长率是1.2%,其中发达国家人口是12亿多,增长率是0.3%,发展中国家人口是56.7亿,增长率是1.4%。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人口,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6个孩子,在发达国家只有1.6,就是你看1.6个一对妇女生1.6个孩子,当然人口是下降了,发展中国家高于。而全球每年竞争的95%的人口都在发展中国家。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世界各国地区的人口增长是很不平衡的。日本人口的绝对数已经下降,俄罗斯正面临着从来有过的战争性人口减少问题,2010年人口较2002年减少了近600万。为什么俄罗斯人口减少呢?这个生育率下降还有俄罗斯人的平均寿命实际上在全世界比较低的,特别是男人酗酒的问题很严重。欧洲人口自2010年起可能已经开始下降,东亚也包括我们中国在2030年将开始下降。非洲人口还是在以相当高的速度增加,但是增长率也在开始下降。其他国家地区人口缓慢增加。老龄化是人类最重大的成就之一,大家活的时间长了当然是很大的一个成就。但是也是未来最巨大的挑战之一。全球已经有50个国家或地区的一半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上。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老龄化问题愈发严重。发展中国家老龄化问题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印度人口相对年轻,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非洲国家为代表的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最大,老龄化问题几乎不存在。也就是说比较起来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开始显现,我们过去也是有一种印象说印度人口增加那么快能养活得起吗?增加到中国的那么大的我们计划生育,但是你从全世界的情况来看印度人口的增长它有自己的优势,也就是说它的劳动率增加。老龄化的挑战是什么呢?第一个是养老保障和公共卫生支出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加重;第二劳动力短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第三就是有权投票选举和参与政治的人群年龄比较偏高,社会与政府容易为老年人谋利益,在职劳动人口负担和青少年的需要可能有所忽视,这样会影响社会稳定。也就是说如果社会政策偏向于青少年的,当然青少年很高兴,可是现在因为老龄化的问题比较多,所以社会政策往往是偏向年龄更大的一些,这样的话青年人可能不太满意,你从全球情况来看是这样。在中国情况来看也有一点这样意思的情况。青年像我的学生找工作非常非常困难,当然他们一找到工作挣钱可能比我们还多,但是他找不着工作,找着工作又不稳定,而在他们看来我们中年龄人社会保障都有,当国家干部是挺享受的,有吃有喝的,我们觉得他们挣钱多,他们觉得我们有养老保险。这就是说社会是有一些互相都有一些看法。老龄化可能也有另外一些效应,比如社会趋向保守,减少激进思想与与激进实力的影响;然后国家社会福利开始增加的时候,可能军费开支或者其他的一些开支就会相应的减少;役龄的男性公民比例下降;也就是适合当兵的男孩子人口比例严重下降;同时因为老龄化的结果人都想长寿,年龄大的人也想生活好一点、身体好一点,那么就跟人类健康相关的技术创新就容易出现,更容易推广。这是我说的是老龄化国家的一些现象。可是全球还有一些国家忽视老龄化的问题而是人口膨胀的问题,有一个名词叫做“青年群体膨胀国家带”,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这一“国家带”形成一个新月形,就是一个弯弯的形状,从拉丁美洲中间的中部的安第斯山脉地区,跨过大西洋然后穿过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直至中东和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实际上就是里海,然后再到南亚北部,也就是说印度,印度至中北部。这样的一块地方的人口还是在急剧的膨胀,比如说伊朗30岁亿俩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我恰巧在23个星期以前刚去过伊朗,那个地方确实是看青年人很多,像我这样的人相对比较少。而他们对于人口年轻化好像感到很欣慰,说你看我们这个国家多么欣欣向荣,但是它也就产生很多问题。比如说高失业率,在整个这一地带青年就业都相当困难,为什么中东闹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种趋势就是说你可以说有某些?发生在这个国家不发生在那个国家,但是整个中东地区一直到印度巴基斯坦还有刚才我说的印度,这一块地方还有非洲都是青年人人数相当的多,而经济发展的速度不那么快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很多的失业人口,失业了他就要闹事,所以就容易产生了社会动荡和政治暴力。当然可以想象一下就是老龄化的国家社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青年人多的地方容易产生混乱,这是一个全球的普遍趋势。讲到中国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咱们单位有人口普查,老龄化的问题、城镇化的问题、人口性别比例的问题、人口流动问题、地区差异的问题,等等都比较突出,跟全球的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也接近,一会儿我们再讲其他国家的时候大家都可以对着中国的情况来看,这是第一个大的确定趋势。(二)跨国、跨地区人口流动加速第二大的确定趋势就是跨国、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加速。这也就可以联想到中国,中国也是我们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在加速,就是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农村的很多数字都说明所谓农村人口、农业人口或者说农民工它实际上也就是80%、90%的人不是指意义上的农民工,他本来就没有务过农,没干过农活,他就到城里来了。这是中国的情况,在全世界都是跨地区、跨国家的人口在加速。因为穷国很穷、富国很富。那当然穷国就要往富国跑,这样的一个贫富鸿沟又伴随着全世界的进程而意义凸显,通过现代传媒和流动人口的影响富裕国家高收入、高福利的诱惑超过国界,在交通发达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形成了空前强劲的跨国迁移动力。我家有一个邻居好久没见了,然后他最近见到他中年的妇女,他说我生了老二,我到美国去生的,我在这儿不让生,我就跑到美国去了,然后在美国买了房子,当然家里都比较富裕,但是实际上现在这样到外国去生孩子、甚至到美国生孩子人口在周围可不算不少,因为什么?他说那个地方比如说,我说那你的孩子老二不就是美国人吗?是啊,很骄傲,因为在这儿生孩子生下来就是按照人口的出生率来定国籍的,将来孩子就是美国人,这是小孩的一个例子。像中年人,像我这样年龄的人有很多人把孩子送到国外去,为什么呢?因为觉得人家那儿福利待遇好,政策相对容易。怎么知道在那儿挣钱相对容易、福利好呢?通过电视,通过互相之间的联系,通过传媒,过去几十年前有这个想象力吗?有这个可能性吗?没有,现在全球化了,我们国家也开放了,我们出去的人就多了。比如说我们国家开放出去人多,朝鲜将不开放的国家跑到我们这儿来、跑到韩国的人也越来越多。当时说伊朗,伊朗管得也挺严,但是这个孩子从中学,更不用说大学说到国外读书到欧洲去读书,然后到海外去工作也是非常多。全球生活在“非本人出生国”的人口或者叫“国际迁徙者”总数在2005年的时候就达到1.91亿,2011年将达到2.1亿,约占全世界总人口的3%,还将继续增加。大家不要小看这3%,3%你要到一个具体的、比如说到北京或者到上海、巴黎、纽约这样的大都市可就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因为很少有人从老远的地方跑到一个国家比较落后、贫困的地方,他总是要跑到最繁华、最热闹、生活水平最高的地方,比如说外国人要来,也不会跑到比较少的跑到长沙,更少的可能跑到贵阳,多数跑到北京、上海、广东。这种流动人口也是许多国家所需要的,需要发达国家东亚国家正在努力吸收国际新移民,为什么呢?因为人口生育率下降、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就是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加重。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相对是宽松的,就是说如果想要跑到美国、法国、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去工作、去移民,比几十年前是要容易得多。但是欧洲发达国家的移民移到美国、加拿大,移民问题也日益严重、日益敏感。而北非和西非的国家人口急剧膨胀,很多人甘冒生命危险偷渡到欧洲,成为非法移民,这也是一种不稳定因素。最近的例子就是利比亚出事,突尼斯、埃及也不稳定,在那儿的人又觉得自己社会不稳定,本来就想往外跑,那么更要跑了,而且又不得不跑,因为那儿战乱了,就在海上出艘,满载移民的船只就是出海难等等都在报纸上存在层出不穷。对于俄罗斯、日本这样的人口缺少的国家怎么回事?就是日本的应该说移民是控制的相当严的,但是近几年来因为日本的人口下降、劳动力短缺,它也开始吸收一些移民比如中国过去的。还有一个大家不太清楚,不太听说的就是伊朗的人有很多人在日本打工的,菲律宾的人去做女佣也越来越多。日本也就有了“睁一眼闭一眼”,在这一次日本大地震海啸的过程中间也暴露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包括中国的一些到那边移民的,青年学生也有遇难的,也有无家可归的,也有跑回来的。俄罗斯的情况更为复杂,俄罗斯从2002年到现在减少600多万人口,但是它自己也移民政策必须得放松,从1994年到2006年俄罗斯从接受外来移民546万人,也就是说我们说它少了600万人,它增长了500多万人,500多万人从哪里来呢?主要还是从前苏联的其他一些国家,而且从南部,而且好像穆斯林。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俄罗斯你看现在“恐怖事件”频发了,包括在莫斯科这样中心地带飞机场、火车站都要出事,这里跟移民的情况相当有关,就是移民去了以后它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就出现了一些中小低端势力和民族分离的思潮。日本从1990年开始放松对技术移民的限制,2005年到现在外来移民的总数已经达到200万人,这个绝对数还是不少,韩国的劳动力移民也在迅速增加,也是有中国不少人跑到韩国去。随着发达国家对人口人才需求和吸引力的增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知识型移民已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就是我们经常在每天在报纸看到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等等,只要有钱你去,这个很多人跑去。近年来加拿大吸收的移民中49%都是技术移民或者商业移民,也就是说投资移民,这个有相当多的人从中国跑过去。大规模的流动造成人才需求和吸引力,就是因为发达国家对人才需求和吸引力增强,那么造成了技术移民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外流,所以在我们大专院校可以看得很清楚,学习成绩最好的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往往就跑到国外去,当然我知道他们不是去阿巴基斯坦,不是去尼泊尔,而是去美国跟欧洲还有日本。人口大规模的跨国流动使实行传染病毒不断蔓延。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出现流行传染病,几个小时到几天就会将病毒传到世界各地。这不是一个很可怕的事,飞机场为什么老有防疫在那儿,一会儿就要查,一会儿稍微松一点,就是看流行病的情况。乘坐飞机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大概有21亿人次,现在还得继续增长,而艾滋病传染病的患病人数和死亡率已经超过战争和冲突造成的破坏,在未来1015年将继续攀升。我们在报纸上看的经常看到好像就是到处有战争、冲突,美国打赢了一样,但实际传染病的死亡率占人口冲突更可怕。同时如果恐怖主义捣乱人手里头有生物武器或者生活恐怖的做法将大大增加传染病或者战人损害。非法移民和最严重的国际难民问题出现在欧洲和非洲,许多都是因为战争和动乱所引起。这是第二大趋势就是跨国的流动人口急剧增加,相当确定的因素。(三)民族分离主义上升与宗教复苏第三个相当确定的因素就是民族分离主义上升与宗教复苏。目前世界各地频发的民族宗教冲突,在未来的1015年还要呈现加剧趋势。而在“民族自觉”、“宗教自由”、“人权保护”“反抗暴政”、“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之下,若干群众社会将从现有主权国家分离出来。我们近几年来已经观察到很多这样的事情,如果联系起来看那这个问题的可能还会继续升华,继续往严重的方向发展,比如说科索沃,大家还记得“科索沃”战争,科索沃打完了以后就科索沃就自制了,北约军队撤走了以后现在还有一些围堵部队在那儿,他自己宣布独立了。塞尔维亚当时没有同意也没有承认,但是它现在没法实施直接统治,中国也没有承认科索沃独立,欧盟的主要国家都已经承认,美国也承认了。俄罗斯没有承认,塞尔维亚没承认,中国没承认,也有很多国家不承认,但是你不承认是一回事,你承认就说明它没有国际法上的主权国家的利益,但是久而久之怎么办?我觉得做一个大胆的预言久而久之也没办法,你还得承认它是主权国家,这个事情实际上是从第二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独立的情况大量独立国家、主权国家出现,跟它是连在一起,还有一些历史的渊源。也是在我最近我去一趟孟加拉国,年龄大一点的人还会记得,反正我是记得清楚,我是在内蒙古茶座的草原上贫穷的一个所谓的孟加拉国1971年的时候印度,说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然后苏联发生主义支持印度,所以中国就支持东巴基斯坦反抗印度的统治,实际上就是现在孟加拉国。为什么?因为我当时看了孟加拉国历史的展览,它从1948年独立出来就是从英国统治、殖民统治出来的时候就有东巴基斯坦、西巴基斯坦,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可是因为英国人可能使坏它就弄一个巴基斯坦弄两边,把印度跟巴基斯坦分开,然后巴基斯坦又弄得东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人说孟加拉语,现在的巴基斯坦当时说的西巴基斯坦,一会儿说摩尔多语,两种语言完全不同,种族完全不同,虽然都是伊斯兰教,可是当时的巴基斯坦的领导者、统治者就说我定一个国语,大家都必须说,就是摩尔多语,孟加拉语就不干了,说你让我那么老远的语言我有跟我一个语言,然后不干,必须孟加拉语也说国语,同等对待才行。巴基斯坦当时领导人不干、不同意,不同意孟加拉国就闹事,一直闹闹,从48年一直闹到70年代初,最后到冲国大战结束,据孟加拉国人说死了两三百万人,在争取到独立。独立以后当然中国不久到了后来也只好承认了,这是印度应该说支持孟加拉国的,印度得到了很多的好处,直到现在孟加拉国人还很感激印度,当然对中国也就不说过去的事,现在挺友好的关系。还有最近的例子就是苏丹一分为二,南苏丹出来了,90%以上的南苏丹的人都说我想要独立,国际上也不好不承认,现在又承认了。独立了以后中国早晚要跟它建立外交关系。究竟哪个“脆弱”的国家什么时候会出现分裂,变数很大国家分离在我们眼里当然不好,那会造成暴力的行为引发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主动或被动的干预,但是恐怕是未来相对一段时间会频繁发生的一个国际现象。这是民族问题那么就涉及到宗教。而宗教在发展中国家成扩张的趋势,这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在美国几乎是一个90%的美国人会说我有一个宗教信仰或者是基督教或者是天主教、伊斯兰教还有信佛教还有印度教等等,这是美国的情况,它基本上是恒定的。但是美国国内信伊斯兰教的人越来越多,这又是另外一个发展的因素,在欧洲,欧洲人信宗教的人数不但没有增加而且在减少,主要是指向欧洲传统制。可是在发展中国家宗教成扩张的趋势,包括中国在内,而穆斯林人口激增,因为刚才我讲了世界上大多数青年“膨胀带”里头有很多国家大多数国家是穆斯林,也就是说穆斯林的人口增长得很快,基督教的人口增长速度会比较慢,因为发达国家信基督教的人多,而基督教徒一想到本来印象中间基督徒是白人,现在向非白人转变,很多的非洲黑人、很多的亚洲人,包括一些中国人在内,都是信仰基督教,而信仰基督教非白人逐渐比白人多了,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打着伊斯兰旗号的极端势力成为破坏世界稳定和制造民族分裂严重的威胁,这不用多说,而锡克教和印度教的极端势力也在发展,导致南亚地区族群、教派对立和冲突。大家知道信印度教的人在印度是占大多数,其实在尼泊尔,在其他一些南亚国家也是蛮多的,这是指民族宗教。(四)水、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需求超过供给,总体价格上涨第四个大的趋势就是处于粮食、能源和其他资源的需求超过供给,总体的价格在上涨。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而全球资源的供给,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供给,将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围绕资源开发和供给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全球化使能源和许多资源产品的定价越来越具有全球性。也就是说中国的油价是跟着世界油价的生或降的价格,因为全球化,所以世界上的油价大多数国家在降,我们也在降,其他的资源供给也是这样。我先讲水资源,水资源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由于人口增长、气侯变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恩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都在增加,到2030年,全球城镇人口比例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二,造成城市用水急剧增加,缺乏清洁用水和卫生设施的现象严重,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将有30亿人口面临缺水。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人口,三分之一的人口将面临缺水问题,都在北京工作,在郊区的那些地方工作我们都知道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情况我们不用多说。这是全世界的情况。水资源缺乏和污染引发了国际国内纠纷和冲突愈演愈烈,各国所采取的增加淡水供给的措施远远不能缓解目前的形势,包括我们的南水北调也是困难重重。世界粮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粮食需求量的增长,世界粮食库存量和消费量的比值下降。水资源、耕地资源都是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再增加耕地粮食产量也抵消不了耕地的损失。水资源采取各种各样的淡化,供应淡水的办法,比如说像水资源的大量消化,于是乎粮食供应偏紧,将长期推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但是从短期来看,我们就知道什么是蔬菜价格下降,对于我们来说农民问题、蔬菜问题、农产品的问题对我们来说都是相当难以解决的,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难以解决。如果我们想一想,说其实中国粮食生产偏紧的话我们就去买,好像世界上一买就能买到,你要看到全世界都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你买就得花更多的价钱,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问题不好解决。世界渔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明显低于消费增速,过渡捕捞问题非常严重。我们现在大量使用海产品、海鲜,跟钓鱼岛就挂上钩,为什么呢?我们传统你在近海捕鱼捕不着到,跑到老远跑到日本的附近去,钓鱼岛是我们的没说的,但是你这个鱼很多的协定不一定对我们十分有利,那么渔民我们也不能说因为我们跟日本有什么渔业协定,不让我们的渔民到那边去捕鱼,实际上我们还是有一些相当多的限制,但是人家不听的话我们只能支持我们,我们能把我们说的、干的不对的这就出事了。这会温总理到日本去就说我们要防止海上冲突,各种各样的,实际上也是暗示着日本祖国,我们不希望发生这样的事情。问题是这不是说一个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全世界渔业生产的增长幅度赶得上我们对海鲜这种需求吗?就中国人吃海鲜不得了,大家如果到新疆、西藏去,你都能说我这里有新鲜海鲜,你从哪儿弄,新疆、西藏哪能弄海鲜,但是你想需求确实是在增长,跟全世界鱼怎么那么多,但海底水就是深海的已经捕多了,也已经捕得差不多了。所以这个问题也是严重的,这种严重短缺你是补不回来的,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必然,这是一个常见的趋势。石油仍然将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品种,占世界总量35%,当然有不同的说法,其次是煤炭对于中国来说是主要,对美国、对印度来说不主要,再次是天然气,这些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而再生能源的的比例将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这个提高相当的慢,世界电力需求将以每年2.5%的速度增长,但是这个永远远远比不上世界电力的增长永远赶不上需求的增长。可以明确地说化石燃料也就是说刚才第三大主要的燃料品种石油、煤炭、天然气,它这个供应有限性决定了其价格上涨的必然性,也就是说价格上涨来说必然上涨,而石油价格上涨幅度要超过煤炭和天然气。不少油气资源丰富、产量高的国家内乱频发,支持国际能源竞争更加激烈,石油你要是不断地开采总有枯竭的一天大家也明白,但是也有很多人说还远着呢,世界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开采石油,是的,但是容易开采的地方在减少,而容易开采的地方,像利比亚,出事了,中国各种产业咱们我们回落了3万多人,据说还有3万多人在那边,这个事不是一个小事,你就已经损失了大概200亿美元,200亿人民币左右的经济损失已经造成了。不少油气资源,像伊朗也是很有石油、天然气占世界第二,仅次于俄罗斯,石油占世界第二,仅次于沙特阿拉伯,这么丰富的油气资源的国家想跟我们做买卖,我们也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天然气已经进入伊朗了,但是伊朗天天跟美国闹翻,使我们也比较不能容易,因为我们跟伊朗打交道,美国西方国家都不高兴,所以我们都制裁我们也参与。我们为什么参与制裁?这个事情很复杂。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是世界能源需求增加主要推手,也就是说我们对石油、对煤炭、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的幅度,增加的速度大大高于其他国家。非能源矿产品也有问题,三分之二需求来自发展中国家,需求猛增就包括我们对铁矿石、铝矿石、铜矿石、锡,核电的油,还有我们自己也生产锡土,这些价格都会大幅度攀升,未来1015年世界各国对矿产资源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比如说我们现在跟澳大利亚铁矿石这个事就扯不清楚,我们的价格长期的、短期的,这个事就越闹越大。中国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专家有人说,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以用的水资源,黄河、洞庭湖、鄱阳湖 这些缺水缺得厉害。粮食安全状况,生态的状况都很堪忧。(五)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全球财富和权力格局将出现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将出现更大的分化趋势第五就是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挡。全球化财富将出现重大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将出现更大的分化。今天给我布置讲座的主题之一是全球化。全球化是阻挡不住的,虽然有反全球化的运动,全球化的潮流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经济民族主义或者说贸易保护主义阻力而受到阻挡。这一个长期的趋势就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全球信息流通将更为便捷。2010年全球2/3的人有50亿的人拥有手机,以前不能想象,现在农民工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没有手机的民工都不多。1/4以上的人可以上网,信息流通的趋势将继续发展。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点正在向新兴经济转移,新兴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也迅速扩大。于是乎制造业、资本、技术、工作机会由发达国家到法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就是说因为新兴国家的发展速度大,而发展中国家的速度慢,当然制造业就要往这方面发展。未来15年里,服务业的全球化同制造业的全球化将同步发展,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将保持明显优势。怎么说呢?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制造业到2020年前后,包括汽车、电脑、手机这些看起来原来是属于高级产品,和许多商业、服务业都在产生高增长,而对于中国、印度这些国家来说,垄断制造业几乎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就是说造电脑在美国还有多少家在造电脑?造汽车中国现在已经是造的实际上最多了,你发展下去,印度也会造更多汽车。然后造车、汽车制造将要中国、印度这些国家发展,也就是说从日本、美国由原来的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低工资,其他的资源也发展便宜,包括电力、基础设施、交通都比较便利,这样增加除了中国、印度发展中国家以外,还有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突尼斯等国家,就是你以后看到世界上去买商品,你就几乎别想买美国生产的衬衣,或者说欧洲生产的小手工艺品,都别想。这里有什么情况呢?就是新兴国家在经济总量、市场规模、外贸、制造业、自然资源开发等方面逐渐占有优势,但是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高端人才的资源、商业品牌、金融产品的信用等方面发达国家仍然遥遥领先。就是说我们生产的东西挺多,但是你生产钥匙链毕竟还发不出什么品牌来。最有品牌效益的东西现在除了发达国家以外,日本、韩国也在,比如说三星的电子产品。中国到海外去不过是奇瑞也有,但是都打不出太大的牌子。还有电冰箱海尔,也打出品牌来,这个还需要时间,这些东西。但是还有一条,弄来弄去这些品牌我们还是制造业。银行、金融这些方面的商业品牌、金融产品、信誉等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这一趋势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改变不了。另外新兴大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是某些国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经济衰退、社会溃败、政治失控等等将会持续。就是说出乱子的地方还是出在不发达国家,大部分在发展中国家。比如说一些国家在未来的10-15年里难以见到起色,而也就是说可能还发生一些重大的让人不愉快的事件,发生内战、内乱,比如说索马里、津巴布韦、乍得、苏丹、阿富汗,这些国家听起来好像挺遥远,这些不发达的地方我还去的不多,津巴布韦去过,而被世界被称为最混乱、最不安全地方之一,我确实没有感觉到没什么不安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条件非常好,但是政治上的风险就很大。苏丹跟中国的石油买卖做的很大,但是苏丹现在发生动乱,分成南苏丹。阿富汗就在我们旁边。二、不够确定的全球趋势(一)气候变化好了,我就把比较确定的因素讲完了,然后下面讲不确定因素。我在讲不够确定的全球趋势,刚才其实确实全球趋势里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只是说作为一种比如人口的发展趋势这是确定的,然后资源短缺这是确定的,人口继续流动这是确定的,然后发展中国家还要发展,比发达国家可能发展的快,这些都是确定的因素。但是也有一些不够确定的全球趋势,比如说第一就是气候的变化。可以确定的是人类活动中当代气候的变化相关性很明显,但是就这种相关性很明显也有人有不同意见,说那是西方人造就的阴谋,说气候变化不是人造出来的。行,这也是一说,但是我收到一个研究气候变化的人的影响的书里头,我就不说具体是什么书了。这个书里头有这么一个比喻我觉得挺恰当,就是说你得了病了,你去医院看病,看了十个大夫有九个都说这是癌症赶紧动手术,还有一个人说不一定,别着急,还不一定是什么,也许就是你身体有某种跟你有产生的,另外九个大夫可能想要骗你钱,他就造阴谋可能是想给你造手术把你的钱诓去,所以你千万别去。行!那你作为普通人你是信那九个还是信那一个?大家都很清楚,我肯定信绝大多数的人说的话。气候变化就是这么回事,就是绝大多数相关领域的科学家都认为现在的气候变化跟人的因素相关性非常大,也就是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目前的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也有少数科学家持不同的观点,而我们就有人说了这就是西方人的阴谋,你可别信,咱们就什么都别干,就等着吧,我不信那个少数,我信那个多数。我觉得你即使是少数人他也不能确切地说他就没有关系,你只是从心里想这是西方人造的阴谋不让我们中国人发展,我们就别进行经济发展的方式转变了,咱们接着原来的干吧,行不行?我觉得不行。即使气候变化不是跟人类相关的,但是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不是在继续增长?这是确凿无疑的。然后再来我们生态环境的恶化,这是不确实的,这些是确实的,我们就接着对这个论题有严重的关注。更不用说确实在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的气候事件频发,造成的缺水、干旱、洪水这些东西越来越多。你看这几年的情况,中国的情况、世界的情况还在加剧之中,如果我们不做点事,那你就看着吧。那么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更严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刚才说的你用石油、天然气、水等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在大量的消耗,于是乎气候变化的不利后果对我们这些国家造成比对美国、欧洲、日本造成的更为严重。难以确定的是什么?到什么时候人类才惊醒,说确确实实气候变化跟经济增长方式有关系,我们人类得提高日程上来了,全球的国家一致行动起来相互谴责,这个不清楚。气候气体排放大,我能否切实履行日前的国际承诺,包括中国在内能不能使我们在“十二五”中间的定的那些的指标能不能实现?这不是确定的。气候变化引起的北极航道重组、北极水下资源、跨国河流水资源会不会引发更多的国际冲突,这也不是很确定的。北极航道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因为北极原来都是冰冻地方,现在气候变化以后很多航道都可以开通了。北极水下资源,包括矿产资源也可以开发了,跟北极有关的这些国家加拿大、美国、俄罗斯都吵起来了,中国也有兴趣,这些问题会不会在未来引发国际冲突,冲突不会很严重,不会打起来但是争执会有的。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能否取得有效的突破性的进展,哥本哈根这样的会议可能还要开,将来怎么开发,这也不确定。这是关于气候变化。(二)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过去经济增长点在哪?过去几年大家想想就知道了,手机是不是?互联网是不是?大家都是个钱。最近看一个资料网上也传了很多,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这个,人家说我还挺新潮我有iPhone4,那么7%的,就是生产装备都是在我们这,但是利润只有7%留在中国,钱都是人家赚的,但是过去的10年、15年,电脑、再往前点互联网、手机等电子技术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也包括给我们带来了增长。未来的10-15年会有什么新的突破?不知道,技术专家也不清楚,但是清洁能源可能释放,现在也是我们需要很多这样的项目,低碳技术、智能电网、超高速的互联网、生物技术、制药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商业最为引人注目。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最关心的是身体健康,最关心的是制药技术有没有什么突破,这些人能不能活的长远,结果如果真有突破,你有某种产品,不能说长生不老吧,但是增强抵抗力什么的我就抢着买,有点钱往那搭,也不去买高级汽车、手机之类的,是不是这么回事?如果是,那么这方面的经济增长点就会非常容易突破。那么从哪出来?经济增长点从哪出来?那就是哪个国家的扶持,哪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科研的投入大,当然就可能出现在这些国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教育基础好、科学家和技术人才密集、研发(R&D)投入大,所以取得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前提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据我所知,中国同美国的科技水平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原因很清楚。第一我们的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来说比美国小的多,第二我们最好的人才都跑到美国去了。不能说都去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清华、北大、中科院这些的中国科技大学最好的学生是不是那跑了?还有很多人已经到了中年了,已经有所成就也跑了。如果技术创新,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在中国,我们就很自豪,但是我对这点没有信心。这不很明摆的事实嘛,你人都跑了,然后技术都外流了,经济增长点多数都跑到人家那去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潮流,我们刚才说作为经济增长点我们要密切的关注有很多人,尤其像我们这样的老太太对社会科学方面的技术问题一窍不通,但是我觉得要提醒我们自己注意大的方面,要讲经济增长点,要看。(三)地区经济一体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第三是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贸易保护主义。这个也是不大确定的因素,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趋势,地区经济一体化也是一个趋势,两个相互平行,是不是先有地区一体化才有经济全球化呢?显然不是这样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先有亚洲经济或者东亚经济一体化才有经济全球化呢?显然不是。欧洲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先有欧共体,再有欧盟,然后欧盟也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这个过程也是相互并行的,但是它结成的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体,一直到一个政治体,可是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很清楚,就是未来我们的东亚区域一体化什么的,能不能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比如中、日、韩之间的,现在不是首脑会谈嘛,温总理也去日本了。日本、中国跟韩国将来能不能形成一个更明确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的机制?如果不能,那么别的比如说加入美国、澳大利亚或者怎么样,就很复杂了,我就不在这展开说了。就是说我们东亚的一体化不清楚。上海合作组织在我们西边,中国还有一些中亚国家,还有俄罗斯在促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不是很明确,主要是现在反恐,这些国家在一块合作,在经济方面还是很分散,包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还有往西看、往欧洲看、往北看,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现在闹得很厉害,很多国家比如希腊还在等着救援呢。拉动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比较充足,可能有比较快的进展。可是,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原因引起的经济摩擦是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阻力,在未来的10-15年内可能是上升的。比如说美国人对我们到美国去投资,大型国有企业到美国去投资是充满了警惕的,而美国人也有指责我们说执行什么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的科技政策故意的不去买美国的产品,这种情况会在未来的10-15年内可能还会上升。为什么?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复苏缓慢,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所以他们也要保护自己。发达国家的新兴经济崛起的警惕和保护措施,比如说我刚才提到的美国的中欧企业在美国投资并购的防范,他们防范我们主要是在哪?因为我们的国有大型企业往往都是资源型的,或者是技术很敏感的,比如说电子行业到美国去投资的,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他们国家造成的损害,我们石油一到美国去投资,中海油已经碰了钉子,而我们其他的东西往往是中小企业到美国去投资,但是也欢迎,但是投资量很小,清洁能源可能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现在技术还没有完全突破。发展中国家的相互竞争,比如拉丁美洲国家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措施,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投资的限制等等都很明显。巴西跟我们好像很好吧,“金砖四国”,但是巴西的总统就是原来的卢拉,在国内还跑到非洲到处去讲,要警惕中国,中国可是掠夺你们资源的,不像我们巴西,我们巴西有的是资源,我们到这里来都是双方有好处的。这跟我们有竞争关系。此外,西方国家对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歧视和经济制裁也同自由贸易原则相冲突。世贸组织多方合作谈判可能相当困难。(四)联合国改革与建设全球治理机制的进展缓慢下一个趋势就是联合国改革跟建设全球治理机制的进展缓慢。现在的全球治理机制或者说国际组织都是在二战以后建立起来的,比如说联合国、国际货币资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都是以前建立起来的,现在的一些新问题,比如说气候变化、能源等问题没有足够的国际机制来进行制约和限制。联合国改革,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扩大、大国否决权的问题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可能性不大。实际上非常老实讲中国是不愿意别的国家再进来,因为要进来的话都不能我们所喜欢的,德国进来问题不是很大,已经有两个欧盟国家了,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德国进来跟我们闹人权,又多一个不定数。我们当然不喜欢日本进去,处于非常明显的原因,我们喜欢印度进去吗?也不喜欢。唯一可能没多少顾虑是巴西,但是他不可能指望巴西进去其他国家不进去吧?所以这事不好办,其实我们心里就想着就这样多好?在这个圈里我们有否决权,已经干了几十年了就这样干下去吧,你要是人家也有否决权了,不那么好办。美国心里怎么想?美国表面上支持那几个国家,心里他也不愿意。所以已经既得利益者他不愿意人家再深一只脚进来,但是这些国家呼声又很强烈,你又没有很绝对的理由不让他进。不让日本进是前两年咱们闹过,说日本不承认战争的罪行之类的,在全世界讲,也是发了很多的政治资源,人家心里并不那么认同我们。非洲的一些小国发点钱,说点好话就这么干吧,以后还不老这么干。印度,你有什么理由,或者德国有什么理由说你这个国家不够常任理事国的资格。心里头是不愿意的,就是说不出来。所以有的时候说的难听一点,说好好好,你去吧,不是我不想让你去,是不够公平、合理、大家得协商一致、没有取得共识之前不要随便动。咱们就说一说,反正我看未来这事且托着呢。联合国没什么大的进展。好了,我们继续往二十国集团,二十国集团我们觉得挺好,八国集团把请进去以后搞两套的东西,八国集团原来的七国,西方七国好像挺得意,我们中国好像做家访被夹进去的,二十国集团不一样。如果二十个人我自己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个政治局,那总的有一个常委吧,咱们肯定是常委级的。你要有三个国家、五个国家就有中国一个吧,咱们在二十国集团里面说话相当的有分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但这二十国集团它不是一个非正式的机构,他不是世界的政治局,咱们也不是政治局常委。所以这个事我们要想使劲的往前推,但是很多国家也不买账,也不那么高兴,二十国以外的国家觉得不公平,所以二十国将来能成什么气候不是很清楚。(五)核扩散与军事竞争难以阻止,国际安全机制面临调整还有核扩散和军事竞争难以阻止,国际安全机制面临调整。核

    注意事项

    本文(当代世界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国际环境.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