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手术室部分 .pdf
-
资源ID:34879872
资源大小:408.8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手术室部分 .pdf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 提高医疗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在总结我国第一周期医院评审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等工作经验基础上,卫生部印发了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2 年版) (卫医管发, 2012? 2 号) 。为增强评审标准的操作性,指导医院加强日常管理与持续质量改进,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与评审工作提供依据,制定本细则。一、本细则适用范围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 年版)实施细则适用于公立二级综合医院,其余各级各类二级医院可参照使用。本细则共设置 7 章 69 节 357条标准与监测指标。第一章至第六章共63 节 321 条 583 款标准,用于医院自我评价与改进,并作为对二级综合医院实地评审。第七章共 6 节 36 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综合医院的日常运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评审后的追踪评价。说明:1. 二级医院是向含有多个社区的地区(人口一般在数十万左右)提供医疗为主,兼顾预防、保健和康复医疗服务并承担一定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综合或专科的地区性医疗机构;本细则中,“县医院”为政府举办的县域内医疗卫生中心,应结合当地疾病谱特点, 重点加强严重危及当地人民群众健康的疑难病救治及危急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并能快速甄别出本地区医疗技术能力不能诊治的疾病迅速转往有条件三级医院。同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2. 本细则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 编码采用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疾病分类与代码(修订版) 的通知(卫办综发,2011? 166 号) 。3. 本细则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 编码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 ,人民军医出版社,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08版(刘爱民主编译)。二、标准的项目分类(一)基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二级综合医院(含县医院) 。(二)核心条款为保持医院的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对那些最基本、 最常用、最易做到、必须做好的标准条款,且若未达到合格以上要求,势必影响医疗安全与患者权益的标准,列为“核心条款”,带有标志。(三)可选项目主要是指可能由于区域卫生规划与医院功能任务的限制,或是由政府特别控制,需要审批,而不能由医院自行决定即可开展的项目。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表 1 第一章至第六章各章节的条款分布名称节条款核心条款第一章医院功能任务6 27 29 3 第二章医院服务8 37 48 3 第三章患者安全10 25 26 6 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23 141 322 13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5 31 53 1 第六章医院管理11 60 105 7 合计63 321 583 33 三、评审表述式(一)评审采用A、B、C、D、E五档表达方式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E-不适用,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院功能任务未批准的项目,或同意不设置的项目。判定原则是要达到“ B-良好”档者,必须先符合“C-合格”档的要求,要到“A-优秀” ,必须先符合“ B-良好”档的要求。(二)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评分说明的制定遵循PDCA 循环原理, P即 plan,D 即 do,C即 check,A即 act ,通过质量管理计划的制订及组织实现的过程,实现医疗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由于标准条款的性质不同,结果表达如表2。表 2 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A B C D 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有持续改进,成效良好有监管有结果有机制 且能有效执行仅有制度或规章,未执行PDCA PDC PD 仅 P或全无四、评审结果表 3 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结果项目第一章至第六章基本标准核心条款类别C级B级A级C级B级A级甲等90% 60% 20% 100% 70% 20% 乙等80% 50% 10% 1O0% 60% l0%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第三章患者安全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1.2在诊疗活动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床号等两项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3.1.2.1 在诊疗活动中,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至少同时使用姓名、 年龄两项等项目核对患者身份,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手术、【C】1. 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采集供临床检验及病理标本、发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及操作前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方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陈述患者姓名。2.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3. 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履行相应职责。【B】符合“ C” ,并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下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A】符合“ B” ,并1. 各科室对本科执行查对制度有监管。2.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3.1.3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3.1.3.1 完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 手术室、 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手术、【C】1. 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2. 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3. 对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流程。4. 对新生儿、 意识不清、 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B】符合“ C” ,并1. 有规章制度和或程序规范各科室在任何环境和任何地点都必须持续地履行“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2. 各科室对本科制度的执行力有监管。【A】符合“ B” ,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3.1.4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主要针对ICU、新生儿科(室) ,手术室、急诊室等重点科室,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传染病、药物过敏的患者等。3.1.4.1 使用“腕带” 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 重点是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产房等部门, 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的患者等。手术、【C】1. 对需使用“腕带”作为识别身份标识的患者和科室有明确制度规定。2. 至少在重症医学病房(ICU、CCU 、SICU、RICU 等) 、新生儿科(室) 、手术室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B】符合“ C” ,并1. 对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推广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2.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A】符合“ B” ,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1. 正确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标识,持续改进有成效。2. 若是具备条件的医院,在重点(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室),手术室、急诊室、 产房等部门) 部门、 重点(意识不清、 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可使用条码管理。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3.1择期手术的各项术前检查与评估工作全部完成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3.3.1.1 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手术、【C】1. 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2. 择期手术患者在完成各项术前检查、病情和风险评估以及履行知情同意手续后方可下达手术医嘱。【B】符合“ C” ,并1. 各科室对本科制度的执行力有监管与评价。2. 术前准备制度落实,执行率95% 。【A】符合“ B” ,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3.3.3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工作流程。3.3.3.1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 ()手术、【C】1. 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2. 实施“三步安全核查” ,并正确记录:(1)第一步:麻醉实施前:三方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2)第二步: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3)第三步: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 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3. 手术院感风险评估表应在手术结束后填写。4. 手术安全核查项目填写完整。【B】符合“ C” ,并1. 制定规章制度和工作步骤来统一程序,支持在手术室之外的内科和牙科等部门的操作,确保正确部位,正确操作和正确病人。2. 手术核查手术风险评估执行率95% 。【A】符合“ B” ,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全部科室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4.2医务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3.4.2.1 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 ()【C】1. 对员工提供手卫生培训。2. 有手卫生相关要求(手清洁、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等)的宣教、图示。3. 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 。【B】符合“ C” ,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1. 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2. 洗手正确率 90% 。【A】符合“ B” ,并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率95% 。五、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5.1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药品名称相似、药品外观相似)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要求,要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高危药品如在病区储存,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品的标识。3.5.1.1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手术室【C】1.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和程序。2. 有制度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放射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识别标志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3. 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并遵循。【B】符合“ C” ,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A】符合“ B” ,并执行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相关规定,符合率95% 。3.5.1.2 对高浓度电解质、 易混淆(听似、看似) 、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如在病区储存, 则必须做到专柜加锁, 有高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 “警示标识”。手术室【C】1. 有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2. 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符合率 90% 。3. 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B】符合“ C” ,并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A】符合“ B” ,并在病区储存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品,必须做到专柜加锁,有高危药品的标识,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符合率 95% 。3.5.2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3.5.2.1 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 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手术室、【C】1. 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字。2. 有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相关制度。对于住院患者, 应由医师下达医嘱,由药学技术人员统一摆药,护士按时发药,确保服药到口。3. 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按药品说明书应用。4. 有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5. 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手术评审标准评价要点3.10.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如身份识别、手术部位确认、药物使用等。3.10.2.1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C】1. 邀请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或手术等有创诊疗前、或使用药物治疗前、或输液输血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2. 鼓励患者向药学人员提出安全用药咨询。【A】符合“ B” ,并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表达“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取得的成效。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2.3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每二年一次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考核。4.2.3.1 坚持“严格要求、 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强化 “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C】1. 有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2. 有根据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培训内容、要求、重点和培训计划。3. 有与培训相适宜的技能培训设施、设备及经费保障。4. 有指定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实施。【B】符合“ C” ,并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5% 。【A】符合“ B” ,并在岗人员参加“三基”考核合格率95% 。五、住院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5.6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指南与质量安全指标,对住院时间超过30 天的患者,进行管理评价,优化医疗服务流程。4.5.6.1 由科主任、 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手术【C】1. 由科主任、 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2. 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3. 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4. 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B】符合“ C” ,并1.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整改。2.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A】符合“ B” ,并有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体现持续改进成效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6.7做好患者手术后治疗、观察与护理工作, 并记录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中。4.6.7.1 制定患者术后医疗、护理和其他服务计划。【C】1. 有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1)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2)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3)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术或放化疗等方案。(4)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2. 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B】符合“ C” ,并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A】符合“ B” ,并术后有医疗、护理、转送等多部门协调服务计划内容完整、统一,有连续性。4.6.8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适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建立“非计划再次手术”与“手术并发症”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改进、控制体系。4.6.8.1 由科主任、 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C】1. 由科主任、 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2. 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3. 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4. 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价。5. 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的重点内容。6. 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B】符合“ C” ,并1.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2.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A】符合“ B” ,并有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体现持续改进成效。4.6.8.3 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C】1. 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2. 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3. 把“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再授权的重要依据。4. 对临床手术科室医师与护士培训。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手术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7.1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有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4.7.1.4 手术麻醉人员配置合理。【C】1. 人员配置合理,基本满足临床需要。2. 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B】符合“ C” ,并1. 麻醉科主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 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A】符合“ B” ,并1. 麻醉医师人数与手术台比例21。2. 手术室护士人数与手术台比例2.5 1。3. 每张手术台配备一名麻醉住院医师及一名主治及以上的麻醉医师。4.7.8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能用麻醉与镇痛质量和安全管理规章、岗位职责、各类麻醉技术操作规程、质量与安全指标来确保患者麻醉安全,定期评价质量,促进持续改进。4.7.8.1 由科主任、 护士长与【C】1. 由科主任、 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2. 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操作常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开展质量与安全管理。3. 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B】符合“ C” ,并1. 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对制度进行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1)术后随访制度。(2)麻醉不良事件无责上报制度。(3)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4)麻醉药品管理制度。2.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反馈。【A】符合“ B” ,并持续改进有成效。九、感染性疾病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9.3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并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理废物。4.9.3.1 为医务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与防护用品,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采取标准防护措施。手术【C】1. 有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的规定,防护措施适宜。2. 医务人员使用的消毒与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医用级标准,配置完整、充足,便于医务人员获取和使用。3. 凡接触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B】符合“ C”, 并1. 有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处置流程明确,并组织演练。2. 有职业暴露的完整登记、处置、随访等资料,并根据案例或阶段分析改进职业防护工作。3. 有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对落实情况监督检查。【A】符合“ B”, 并1. 相关人员对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95% 。2. 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4.9.3.2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规范处理医疗废物。手术【C】1.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制定医院医疗废物(包括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与处理规范。2. 各类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符合相关规范。3. 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人员知晓相关规定并能严格遵照执行。【B】符合“ C”, 并职能部门履行监管,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A】符合“ B”, 并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符合规范,监测合格,资料完整,通过环保部门评估。4.9.5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做好院内及责任区域内的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工作。4.9.5.1 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传染病处置演练。手术【C】1. 有全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计划。2.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包括:(1)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操作规范。(2)传染病流行动态、诊断、治疗、疫情报告、预防。(3)传染病的处置规范与处置流程。(4)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B】符合“ C”, 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根据传染病疫情,适时开展传染病处置演练,根据演练总结改进传染病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A】符合“ B”, 并1. 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5% 。2. 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95% 。十四、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4.2加强药剂管理,规范采购、储存、调剂,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保障药品供应。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 种。4.14.2.3 有药品贮存制度, 贮存药品的场所、 设施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手术、【C】1. 有药品贮存相关制度,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2. 药品贮存基本设施与设备符合符合卫生部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中“二级综合医院药剂科门基本标准”中相关条款的要求。3. 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效期药品先进先用、近期先用, 对过期、不适用药品及时妥善处理,有控制措施和记录。4. 有高危药品目录,各环节贮存的高危药品设置有统一警示标志。5. 防腐剂、外用药、消毒剂等药品与内服药、注射剂分区储存。6. 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置,并作明确标示。7. 实行药品采购、贮存、供应计算机管理,药品库存量及进出量、调剂室库存量及使用量定期盘点、账物相符。4.14.2.5 对全院的急救等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手术、【C】1. 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区)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室的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与领用、补充流程。2. 药剂科和各相关科室有急救等备用药品目录及数量清单,有专人负责管理急救药品,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B】符合“ C” ,并药剂科对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A】符合“ B” ,并各科室备用急救等备用药品统一储存位置、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障抢救时及时获取。十五、临床检验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5.6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能够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指标,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开展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对床旁检验项目按规定进行比对和质量控制。4.15.6.2 有完整的标本采集运输指南 . 交接规范,检验回报时间控制等相关【C】1. 实验室与护理部、 医院感染控制部门共同制订完整的标本采集运输指南,临床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方便获取。2. 实验室有明确的标本接收、拒收标准与流程,保留标本接收和拒收的记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9 页,共 19 页 - - - - - - - - - 制度。手术、3. 对标本能全程跟踪,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 )明确可查。4. 标本处理和保存专人负责,标本废弃有记录,储存标本冰箱有温度24 小时监控。5. 对临床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B】符合“ C” ,并1. 实验室与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有监管流程与记录。2. 根据监管情况,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A】符合“ B” ,并1. 标本采集、运送规范,标本合格率95% 。2. 标本交接记录完整,标本保存符合规范。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评价要点4.18.4开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实临床用血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执行输血前核对制度,做好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4.18.4.2 有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并保存。手术、【C】1. 有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实施记录及时、规范,且保存。(1)凡遇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并建议筛选不规则抗体。(2)按照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验项目:血型(包括RhD )交叉配血、输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等指标。(3)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介质或实验方法。(4)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献血血标本于2 6保存至少7 天。(5)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再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各项内容,执行双人、双核对、签字制度。2. 临床输血记录合格率和保存完整率为100% 。4.18.5开展血液质量管理监控,制订、实施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 ) (输血传染疾病、输血不良反应、输注无效)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4.18.5.3 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手术、【C】医院有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的血液管理制度:(1)医院要有明文规定流程确保患者在确认过程中、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的监测中的安全。(2)输血前须准确核实受血者和所用血液,而且必须于输血前在患者的床旁进行,必须有记录。由两名工作人员来核对。(3)明确规定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4)制定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和细胞过滤器)的操作规范与流程。(5)若使用血液复温系统在温度超出允许范围时,要用报警来提醒使用者。(6)明确规定只有法规明确可以加到血液中的药物或已有证据表明加到血液中是安全的、不会对血液成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某种药物才可以加到血中,否则,一般只有 0.9%的氯化钠可以加到血液或血液成分中。(7)为患者输血的护士须经输血过程的全方位培训。(8)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要全程监测患者,以及时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的征兆,记录在病历中。(9)输血操作者的姓名、输血时间、输用的血液成分类型和数量、监测患者的证据,以及任何输血不良反应都要记录在病历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0 页,共 19 页 - - - - - - - - - 第五章护理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一、确立护理管理组织体系全部评审标准评价要点5.1.1院领导履行对护理工作领导责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协调与落实全院各部门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具体措施落实到位。5.1.1.1 有在院长(或副院长)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C】1. 有在院长 (或副院长) 领导下的护理组织管理体系,定期专题研究护理管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2. 按照标准配置各层次护理管理岗位和人员,岗位职责明确。【B】符合“ C” ,并落实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对各层次护理管理者有考核。【A】符合“ B” ,并护理管理体系惯性有效运行。5.1.1.2 医院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C】1. 有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与医院总体规划和护理发展方向一致。2. 相关人员知晓规划、计划的主要内容。【B】符合“ C” ,并有措施保障落实护理工作中长期规划,有效执行年度计划并有总结。【A】符合“ B” ,并有对规划和计划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分析,达到持续改进护理工作。5.1.2执行二级(医院- 科室)护理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5.1.2.1 执行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C】有建立护理垂直管理体系的工作方案,执行二级(护理部- 护士长)护理管理。【B】符合“ C” ,并二级(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管理组织体系,有效运行。【A】符合“ B” ,并1. 与相关临床科室及职能部门至少每半年有一次联席会议或其他协调机制。2. 对开放床位大于300 张的医院,应执行三级(护理部 - 科护士长 - 护士长)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5.1.2.2 按照护士条例 的规定,实施护理管理工作。【C】1. 按照护士条例的规定,制定相关制度,实施护理管理工作。2. 依法执行护士准入管理。【B】符合“ C” ,并职能(护理部、人事部门等)部门对护士条例执行及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A】符合“ B” ,并对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行追踪与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5.1.3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对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1.3.1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 明确临床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C】1.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 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工作方案与具体措施。2. 护士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职责要求。3. 有统一管理的护士分级管理档案。【B】符合“ C” ,并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1. 有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规范明示,并有效执行。2. 科室能定期自查、分析、整改。3. 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监管检查的结果反馈和整改意见。【A】符合“ B” ,并1. 有事实证明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与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取得成效。2. 对存在问题与缺陷的持续改进有成效。5.1.4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落实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5.1.4.1 实行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职责明确。【C】1. 有全院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并实施。2. 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内容并履行职责。【B】符合“ C” ,并1. 科护士长负责落实本科护理管理目标及并按标准实施护理理管理。2. 护理部对科室护理管理目标、护理质量 / 数据执行有定期的检查、评价、分析、反馈,有整改具体措施。【A】符合“ B” ,并对护理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标准落实中存在问题与缺陷有追踪和成效评价,有持续改进具体措施。5.1.4.2 落实护理常规、 操作规程等,有相应的监督与协调机制。【C】1. 有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及时修订。2. 对护理核心制度(分级护理、查对、交接班、安全输血等制度)和岗位职责有培训、考核。3. 相关护士掌握上述内容并执行。【B】符合“ C” ,并1. 护理单元对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有自查、分析、反馈及整改。2. 护理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A】符合“ B” ,并1. 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护理核心制度落实到位。2. 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持续改进有成效。5.1.4.3 护理单元有专科护理常规, 具有专业性、 适用性。【C】1. 各护理单元有能体现专业性和适用性的专科护理常规。2. 护士掌握本专业的专科护理常规并执行。3. 有专科护理质控措施。 (见第七章第三节)【B】符合“ C” ,并1. 在实施专科护理常规过程中,定期补充、修改与完善。2. 相关人员均知晓,执行到位。【A】符合“ B” ,并1. 专科护理落实到位,能体现对质控措施落实有分析有评价。2. 对开展的新项目、新技术有相应的专科护理常规补充完善和培训。5.1.4.4 能提供体现适时修订并有修订标识的护理制度,修订部分均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C】1. 有修订制度、职责、常规等相关文件的规定与程序。2. 修订后的文件,有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有修订标识。【B】符合“ C” ,并1. 相关护理管理人员知晓修订规定与程序。2. 护士知晓修订后的相关制度。【A】符合“ B” ,并对修订后制度的执行情况有追踪与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5.1.4.5 定期开展护理管理制度的培训,有培训记录。【C】1. 有护理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并落实。2. 护士掌握相关护理管理制度。【达到“ B”级】符合“C ” ,并护理部对培训落实情况有检查和督促。【A】符合“ B” ,并对培训后的效果情况,有追踪与评价,有持续改进。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部评审标准评价要点5.2.1有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能力要求和工作标准,同工同酬。5.2.1.1 有护士管理规定, 对各项护理工作有统一、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有考评和监督。【C】1. 有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护士管理规定、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2. 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本岗位的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B】符合“ C” ,并1. 各护理岗位人员符合相关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的要求。2. 职能部门定期对护士的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包括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等内容。【A】符合“ B” ,并对护士管理工作有追踪和评价,持续改进有成效。5.2.1.2. 对各级护士资质进行严格审核。【C】1. 有各级护士资质审核规定与程序,并执行。2. 相关人员知晓资质审核规定与履职要求。【B】符合“ C” ,并1. 相关人员符合相关执业资质的要求。2 职能部门监管并执行。【A】符合“ B” ,并对护士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