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八.doc
湖南广益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八年级物理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A.一张100元人民币的厚度约为0.1c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C.人步行速度约5m/s D.正常人正常体温约为38.42.小明骑着自行车上学,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小明背着的书包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3.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4.下列如图中物质在形成过程中能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 )A.蜡烛流的“泪” B.清晨的露珠 C.熔化的铁水 D.寒冬的树挂5.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日食形成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海市蜃楼6.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电影放映机原理相同B.可以看出汽车此时是靠近摄像头C.照片中车的外表很清晰,但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这是因为车内没有光D.夜晚,为了帮助司机开车看清仪表,车内的灯应亮着7.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9.小明在打乒乓球时,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的气体,没有变化的物理量是( )A.形状 B.体积 C.质量 D.密度10.某校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法制教育时放映幻灯片,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小了点,应怎样调节( )A.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B.放映机离屏幕远些,胶片离镜头近些C.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远些 D.放映机离屏幕近些,胶片离镜头近些11.现有三个质量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实际体积之比为1: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A.1:2:3 B.5:2:1 C.6:3:2 D.10:5:21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B.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C.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13.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延后 B.将提前 C.不变 D.某些区域将提前,在另一些区域将延后14.小聪和小明为了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对同种物质密度的影响”,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0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的数据,利用“描点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是不会随状态而发生改变的B.当0时,在冰变成水的过程中质量变大C.在0时,冰块的密度比水大D.当水从0上升到4的过程中,其密度逐渐增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15.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是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16.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_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17.杨安琪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填“内表面”或“外表面”)1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19.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上: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回家后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10kg/m,夏季0.8×10kg/m,煤气瓶容积0.015m,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_(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_元/瓶20.现有密度分别为、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_,;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_.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2分)21.如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cm.22.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23.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_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3)如图2所示,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_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4)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5)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24.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_的光斑。图1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_cm;(2)小明按图2组装好实验装置(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你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如图3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向左移动距离,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_S。(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四、 综合题(第25题8分,26题4分,共12分)25.一辆罐车装了40m3的石油,小聪想测量罐中石油的密度,从车罐中取出20mL石油,测得它的质量是16.4g.求:(1)石油的密度为多大?(2)这辆运油车所装的石油的质量是多少?26.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 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6g; 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50cm3; 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70cm3; 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16g,通过讨论得出,干燥软木塞的体积等于软木塞在水中占有的体积和软木塞在空气中吸水占有的体积之和,且软木塞吸水前后体积不发生变化. (1)软木塞吸收水分的质量. (2)干燥软木塞的体积. (3)干燥软木塞的密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