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选考复习知识点总结非常好.docx
高中物理学问点总结学好物理要记住:最根本的学问、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展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胜利)X(艰辛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根底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晰(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留意思索、留意总结、擅长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学问和解题实力变成自己的学问和解题实力,并养成标准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肯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志向的成果!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根底学问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解答物理题必需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答题技巧:“根底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奢侈;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简洁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力的种类:13特性质力 这些性质力是受力分析不行少的“是受力分析的根底力的种类:13特性质力有18条定律、2条定理1重力: G = mg (g随高度、纬度、不同星球上不同)2弹力:F= Kx 3滑动摩擦力:F滑= mN AB4静摩擦力: O£ f静£ fm (由运动趋势和平衡方程去推断)5浮力: F浮= rgV排 6压力: F= PS = rghs 7万有引力: F引=G 8库仑力: F=K(真空中、点电荷)9电场力: F电=q E =q 10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F= BIL (BI) 方向:左手定那么11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f=BqV (BV) 方向:左手定那么 12分子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都随间隔 的增大而减小,随间隔 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更得快。13核力:只有相邻的核子之间才有核力,是一种短程强力。5种根本运动模型1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态问题;2匀变速直、曲线运动以下均为非平衡态问题;3类平抛运动;4匀速圆周运动;5振动。1万有引力定律B2胡克定律B3滑动摩擦定律B4牛顿第肯定律B5牛顿第二定律B 力学6牛顿第三定律B7动量守恒定律B8机械能守恒定律B9能的转化守恒定律10电荷守恒定律 11真空中的库仑定律12欧姆定律13电阻定律B 电学1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B1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6楞次定律B17反射定律18折射定律B定理:动量定理B动能定理B做功跟动能变更的关系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及特征,力的变更及做功状况等。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更及能量变更等。最终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根本规律进展定性或定量的探讨。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匀速直线运动 F合=0 a=0 V00 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及V0的方向关系) 但 F合= 恒力 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晰是什么力供应作向心力)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波动及共振;分子热运动;(及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分)类平抛运动;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状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物理解题的根据:1力或定义的公式 2 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 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几类物理根底学问要点:但凡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不表示加减速; a的正负只表示及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如何推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如何推断加减速运动;如何推断超重、失重现象。如何推断分子力随分子间隔 的变更规律根据电荷的正负、电场线的顺逆(可推断电势的上下)电荷的受力方向;再跟据挪动方向其做功状况电势能的变更状况V。学问分类举要 F2 F F1 1力的合成及分解、物体的平衡 ú求F、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 合力的方向及F1成a角: tga= 留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定那么。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ú F1F2 ú £ F£ú F1 +F2 ú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åF=0 或åFx=0 åFy=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那么这三个力肯定共点。按比例可平移为一个封闭的矢量三角形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随意几个力的合力及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肯定等值反向三力平衡:F3=F1 +F2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mN 说明 :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m为滑动摩擦系数,只及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及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及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 O£ 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及正压力有关)说明:a 、摩擦力可以及运动方向一样,也可以及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及运动方向成肯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及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力的独立作用和运动的独立性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加速度,就象其它力不存在一样,这特性质叫做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一个物体同时参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运动时,其中任何一个运动不因其它运动的存在而受影响,这叫运动的独立性原理。物体所做的合运动等于这些互相独立的分运动的叠加。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和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可以分解速度和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建立牛顿第二定律的重量式,常常能解决一些较困难的问题。VI.几种典型的运动模型:追及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及类似的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根本公式(规律): Vt = V0 + a t S = vo t +a t2 及几个重要推论: (1) 推论:Vt2 V02 = 2as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2)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Vt/ 2 = 假设为匀变速运动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3) 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s/2 = Vt/ 2 = VN £ Vs/2 = 匀速:Vt/2 =Vs/2 ;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t/2 <Vs/2(4) S第t秒 = St-S(t-1)= (vo t +a t2) vo( t1) +a (t1)2= V0 + a (t)(5)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在1s末 、2s末、3s末ns末的速度比为1:2:3n; 在1s 、2s、3sns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2;在第1s 内、第 2s内、第3s内第n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末速度比为1:(6)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先考虑减速至停的时间).“刹车陷井试验规律:(7)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点(或频闪照像法记录在底片上)来探讨物体的运动规律:此方法称留迹法。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只要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就具有下面两个很重要的特点: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Ds = aT2推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运动的根据。中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 运用可快速求位移是推断物体是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Ds = aT2 求的方法 VN= 求a方法: Ds = aT2 一=3 aT2 Sm一Sn=( m-n) aT2 画出图线根据各计数点的速度,图线的斜率等于a;识图方法: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试验:以下图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晰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 。或相邻两计数点间t/s0 T 2T 3T 4T 5T 6Tv/(ms-1)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间隔 s1、s2、s3 BCDs1s2s3A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记数周期:T=5×0.02s=0.1s利用上图中随意相邻的两段位移求a:如 利用“逐差法求a: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图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留意: 点 a. 打点计时器打的点还是人为选取的计数点间隔 b. 纸带的记录方式,相邻记数间的间隔 还是各点距第一个记数点的间隔 。纸带上选定的各点分别对应的米尺上的刻度值,周期 c. 时间间隔及选计数点的方式有关(50Hz,打点周期0.02s,常以打点的5个间隔作为一个记时单位)即区分打点周期和记数周期。d. 留意单位。一般为cm试通过计算推导出的刹车间隔 的表达式:说明马路旁书写“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原理。解:1、设在反响时间内,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大小为;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小为,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由以上四式可得出:超载即增大,车的惯性大,由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状况下刹车间隔 就会增长,遇紧急状况不能刚好刹车、停车,危急性就会增加;同理超速(增大)、酒后驾车(变长)也会使刹车间隔 就越长,简洁发惹事故;雨天道路较滑,动摩擦因数将减小,由<五>式,在其他物理量不变的状况下刹车间隔 就越长,汽车较难停下来。因此为了提示司机挚友在马路上行车平安,在马路旁设置“严禁超载、超速及酒后驾车以及“雨天路滑车辆减速行驶的警示牌是特别有必要的。思维方法篇1平均速度的求解及其方法应用 用定义式: 普遍适用于各种运动; =只适用于加速度恒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巧选参考系求解运动学问题3追及和相遇或防止碰撞的问题的求解方法:两个关系和一个条件:1两个关系: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2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间隔 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推断的切入点。关键:在于驾驭两个物体的位置坐标及相对速度的特殊关系。根本思路:分别对两个物体探讨,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列出方程,找出时间、速度、位移的关系。解出结果,必要时进展探讨。追及条件:追者和被追者v相等是能否追上、两者间的间隔 有极值、能否防止碰撞的临界条件。探讨:1.匀减速运动物体追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两者v相等时,S追<S被追 恒久追不上,但此时两者的间隔 有最小值假设S追<S被追、V追=V被追 恰好追上,也是恰好防止碰撞的临界条件。S追=S被追假设位移相等时,V追>V被追那么还有一次被追上的时机,其间速度相等时,两者间隔 有一个极大值两者速度相等时有最大的间距 位移相等时即被追上:同向转动:wAtA=wBtB+n2;反向转动:wAtA+wBtB=24利用运动的对称性解题5逆向思维法解题6应用运动学图象解题7用比例法解题8巧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这段时间中时刻的即时速度 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为一个恒量位移=平均速度时间解题常规方法:公式法(包括数学推导)、图象法、比例法、极值法、逆向转变法3竖直上抛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对称) 分过程:上升过程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过程初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过程: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1)上升最大高度:H = (2)上升的时间:t= (3)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t =2(4)上升、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加速度一样,而速度等值反向 (5)上升、下落经过同一段位移的时间相等。(6)匀变速运动适用全过程S = Vo t g t2 ; Vt = Vog t ; Vt2Vo2 = 2gS (S、Vt的正、负号的理解)线速度: V=wR=2f R 角速度:w= 向心加速度: a =2 f2 R= 向心力: F= ma = m2 R= mm4n2 R 追及(相遇)相距最近的问题:同向转动:wAtA=wBtB+n2;反向转动:wAtA+wBtB=2留意:(1)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向心力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圆心.(2)卫星绕地球、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供应。 (3)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库仑力供应。: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1运动特点:a、只受重力;b、初速度及重力垂直尽管其速度大小和方向时刻在变更,但其运动的加速度却恒为重力加速度g,因此平抛运动是一个匀变速曲线运动。在随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更相等。2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程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程度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分运动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等时性3平抛运动的规律:证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随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肯定经过此时沿抛出方向程度总位移的中点。证:平抛运动示意如图设初速度为V0,某时刻运动到A点,位置坐标为(x,y ),所用时间为t.此时速度及程度方向的夹角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及程度轴的交点为,位移及程度方向夹角为.以物体的动身点为原点,沿程度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依平抛规律有: 速度: Vx= V0 Vy=gt 位移: Sx= Vot 由得: 即 所以: 式说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随意时刻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肯定经过此时沿抛出方向水总位移的中点。“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物体从顶点开始无初速地沿不同弦滑到圆周上所用时间都相等。一质点自倾角为的斜面上方定点O沿光滑斜槽OP从静止开始下滑,如下图。为了使质点在最短时间内从O点到达斜面,那么斜槽及竖直方面的夹角等于多少?7.牛顿第二定律:F合 = ma 是矢量式 或者 åFx = m ax åFy = m ay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同体性 (5)同系性 (6)同单位制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时,产生加速度,物体做变速运动假设合外力恒定,那么加速度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匀变速运动的轨迹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物体所受恒力及速度方向处于同始终线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力及速度同向或反向,可以进一步断定物体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或匀减速直线运动;假设物体所受恒力及速度方向成角度,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及速度方向垂直的外力作用时,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外力仅变更速度的方向,不变更速度的大小物体受到一个及位移方向相反的周期性外力作用时,物体做机械振动表1给出了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的力学和运动学特征综上所述:推断一个物体做什么运动,一看受什么样的力,二看初速度及合外力方向的关系力及运动的关系是根底,在此根底上,还要从功和能、冲量和动量的角度,进一步探讨运动规律:及牛二及运动学公式1思路和方法:卫星或天体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F心=F万 (类似原子模型)2公式:G=man,又an=, 那么v=,T= 3求中心天体的质量M和密度由G=mr =mM= ()=(当r=R即近地卫星绕中心天体运行时)=M=V球=r3 s球面=4r2 s=r2 (光的垂直有效面接收,球体推动辐射) s球冠=2Rh轨道上正常转: F引=G= F心= ma心= m2 R= mm4n2 R 地面旁边: G= mg GM=gR2 (黄金代换式) mg = m=v第一宇宙题目中常隐含:(地球外表重力加速度为g);这时可能要用到上式及其它方程联立来求解。轨道上正常转: G= m 【探讨】(v或EK)及r关系,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时,v第一宇宙=7.9km/s (最大的运行速度、最小的放射速度);T最小沿圆轨道运动的卫星的几个结论: v=,T=理解近地卫星:来历、意义 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 r最小时为地球半径、最大的运行速度=v第一宇宙=7.9km/s (最小的放射速度);T最小同步卫星几个肯定:三颗可实现全球通讯(南北极仍有盲区)104km(为地球半径的5.6倍) V同步V第一宇宙w=15o/h(地理上时区) a2运行速度及放射速度、变轨速度的区分卫星的能量:r增v减小(EK减小<Ep增加),所以 E总增加;需抑制引力做功越多,地面上须要的放射速度越大卫星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及重力有关的试验不能进展应当熟记常识:103km 外表重力加速度g=9.8 m/s2 月球公转周期30天结果缘由缘由受力力学助计图 有a v会变更受力典型物理模型及方法1.连接体模型:是指运动中几个物体或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斥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络在一起的物体组。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整体法和隔离法。整体法是指连接体内的物体间无相对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组作为整体,对整体用牛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是指在须要求连接体内各部分间的互相作用(如求互相间的压力或互相间的摩擦力等)时,把某物体从连接体中隔离出来进展分析的方法。连接体的圆周运动:两球有一样的角速度;两球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单个球机械能不守恒)m1m2及运动方向和有无摩擦(一样)无关,及及两物体放置的方式都无关。平面、斜面、竖直都一样。只要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记住:N= (N为两物体间互相作用力), 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的分子m1F2和m2F1两项的规律并能应用探讨:F10;F2=0 N=m2m1F F10;F20N= (就是上面的状况)F=F=F=F1>F2 m1>m2 N1<N2(为什么) N5对6=(m为第6个以后的质量) 第12对13的作用力 N12对13=2.水流星模型(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探讨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的状况,并且常常出现临界状态。(圆周运动实例) 火车转弯 汽车过拱桥、凹桥3飞机做俯冲运动时,飞行员对座位的压力。物体在程度面内的圆周运动汽车在程度马路转弯,程度转盘上的物体,绳拴着的物体在光滑程度面上绕绳的一端旋转和物体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翻滚过山车、水流星、杂技节目中的飞车走壁等。万有引力卫星的运动、库仑力电子绕核旋转、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偏转、重力及弹力的合力锥摆、关健要搞清晰向心力怎样供应的1火车转弯:设火车弯道处内外轨高度差为h,内外轨间距L,转弯半径R。由于外轨略高于内轨,使得火车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合供应向心力。 (是内外轨对火车都无摩擦力的临界条件)当火车行驶速率V等于V0时,F合=F向,内外轨道对轮缘都没有侧压力当火车行驶V大于V0时,F合<F向,外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合+N=当火车行驶速率V小于V0时,F合>F向,内轨道对轮缘有侧压力,F合-N'=即当火车转弯时行驶速率不等于V0时,其向心力的变更可由内外轨道对轮缘侧压力自行调整,但调整程度不宜过大,以免损坏轨道。火车提速靠增大轨道半径或倾角来实现2无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状况:受力:由mg+T=mv2/L知,小球速度越小,绳拉力或环压力T越小,但T的最小值只能为零,此时小球以重力供应作向心力. 结论:通过最高点时绳子(或轨道)对小球没有力的作用(可理解为恰好通过或恰好通不过的条件),此时只有重力供应作向心力. 留意探讨:绳系小球从最高点抛出做圆周还是平抛运动。能过最高点条件:VV临当VV临时,绳、轨道对球分别产生拉力、压力不能过最高点条件:V<V临(事实上球还未到最高点就脱离了轨道)探讨: 恰能通过最高点时:mg=,临界速度V临=;可认为距此点 (或距圆的最低点)处落下的物体。此时最低点须要的速度为V低临= 最低点拉力大于最高点拉力F=6mg 最高点状态: mg+T1= (临界条件T1=0, 临界速度V临=, VV临才能通过)最低点状态: T2- mg = 高到低过程机械能守恒: T2- T1=6mg(g可看为等效加速度) 半圆:过程mgR= 最低点T-mg= 绳上拉力T=3mg; 过低点的速度为V低 = 小球在及悬点等高处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a=2g及竖直方向成q角下摆时,过低点的速度为V低 =,此时绳子拉力T=mg(3-2cosq)3有支承的小球,在竖直平面作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状况:临界条件:杆和环对小球有支持力的作用 当V=0时,N=mg可理解为小球恰好转过或恰好转不过最高点恰好过最高点时,此时从高到低过程 mg2R= 低点:T-mg=mv2/R T=5mg ;恰好过最高点时,此时最低点速度:V低 = 留意物理圆及几何圆的最高点、最低点的区分: (以上规律适用于物理圆,但最高点,最低点, g都应看成等效的状况)2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1明确探讨对象,必要时将它从转动系统中隔离出来。2找出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平面,从中找出圆心和半径。3分析物体受力状况,千万别臆想出一个向心力来。4建立直角坐标系以指向圆心方向为x轴正方向将力正交分解。53离心运动在向心力公式Fn=mv2/R中,Fn是物体所受合外力所能供应的向心力,mv2/R是物体作圆周运动所须要的向心力。当供应的向心力等于所须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作圆周运动;假设供应的向心力消逝或小于所须要的向心力时,物体将做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即离心运动。其中供应的向心力消逝时,物体将沿切线飞去,离圆心越来越远;供应的向心力小于所须要的向心力时,物体不会沿切线飞去,但沿切线和圆周之间的某条曲线运动,渐渐远离圆心。3斜面模型搞清物体对斜面压力为零的临界条件斜面固定:物体在斜面上状况由倾角和摩擦因素确定=tg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或静止 > tg物体静止于斜面< tg物体沿斜面加速下滑a=g(sin一cos) 4轻绳、杆模型绳只能受拉力,杆能沿杆方向的拉、压、横向及随意方向的力。如图:杆对球的作用力由运动状况确定只有=arctg()时才沿杆方向 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最低点时的速度,杆的拉力Em,qL·O 假设小球带电呢?假设单B下摆,最低点的速度VB= mgR=整体下摆2mgR=mg+ = ; => VB=所以AB杆对B做正功,AB杆对A做负功 通过轻绳连接的物体在沿绳连接方向(可直可曲),具有共同的v和a。特殊留意:两物体不在沿绳连接方向运动时,先应把两物体的v和a在沿绳方向分解,求出两物体的v和a的关系式,被拉直瞬间,沿绳方向的速度突然消逝,此瞬间过程存在能量的损失。探讨:假设作圆周运动最高点速度 V0<,运动状况为先平抛,绳拉直时沿绳方向的速度消逝即是有能量损失,绳拉紧后沿圆周下落机械能守恒。而不可以整个过程用机械能守恒。求程度初速及最低点时绳的拉力?换为绳时:先自由落体,在绳瞬间拉紧(沿绳方向的速度消逝)有能量损失(即v1突然消逝),再v2下摆机械能守恒例:摆球的质量为m,从偏离程度方向30°的位置由静释放,设绳子为志向轻绳,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A时绳子受到的拉力是多少?5超重失重模型 系统的重心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或此方向的重量ay)向上超重(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F=m(g+a);向下失重(加速向下或减速上升)F=m(g-a)难点:一个物体的运动导致系统重心的运动1到2到3过程中 (1、3除外)超重状态 绳剪断后台称示数 铁木球的运动 系统重心向下加速 用同体积的水去补充a图9qFm 斜面对地面的压力 地面对斜面摩擦力 导致系统重心如何运动?6.碰撞模型:两个相当重要典型的物理模型,后面的动量守恒中专题讲解7.子弹打击木块模型:8.人船模型:一个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系统,在系统内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在此方向遵从动量守恒方程:mv=MV;ms=MS ;位移关系方程 s+S=d s= M/m=Lm/LM载人气球原静止于高h的高空,气球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假设人沿绳梯滑至地面,那么绳梯至少为多长?20mS1S2MmOR:F=-Kx (X、F、a、v、A、T、f、EK、EP等量的变更规律)程度型或竖直型:T=2 类单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11.波动模型:特点:传播的是振动形式和能量,介质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旁边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各质点都作受迫振动, 起振方向及振源的起振方向一样,离源近的点先振动,没波传播方向上两点的起振时间差=波在这段间隔 内传播的时间波源振几个周期波就向外传几个波长。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更, 波速v=s/t=/T=f 波速及振动速度的区分 波动及振动的区分:波的传播方向质点的振动方向同侧法知波速和波形画经过t后的波形特殊点画法和去整留零法0Ftt或s12.图象模形:识图方法: 一轴、二线、三斜率、四面积、五截距、六交点明确:点、线、面积、斜率、截距、交点的含义中学物理中重要的图象 运动学中的s-t图、v-t图、振动图象x-t图以及波动图象y-x图等。电学中的电场线分布图、磁感线分布图、等势面分布图、沟通电图象、电磁振荡i-t图等。试验中的图象: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要用到a-F图象、F-1/m图象;用“伏安法 测电阻时要画I-U图象;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要画U-I图;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要画的图等。在各类习题中出现的图象:如力学中的F-t图、电磁振荡中的q-t图、电学中的P-R图、电磁感应中的-t图、E-t图等。模型法常常有下面三种状况(1)“对象模型:即把探讨的对象的本身志向化用来代替由详细物质组成的、代表探讨对象的实体系统,称为对象模型也可称为概念模型,实际物体在某种条件下的近似及抽象,如质点、光滑平面、志向气体、志向电表等;常见的如“力学中有质点、点电荷、轻绳或杆、轻质弹簧、单摆、弹簧振子、弹性体、绝热物质等;(2)条件模型:把探讨对象所处的外部条件志向化.解除外部条件中干扰探讨对象运动变更的次要因素,突出外部条件的本质特征或最主要的方面,从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称为条件模型(3)过程模型:把详细过理过程纯粹化、志向化后抽象出来的一种物理过程,称过程模型志向化了的物理现象或过程,如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有些题目所设物理模型是不清晰的,不宜干脆处理,但只要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视次要因素,恰当的将困难的对象或过程向隐含的志向化模型转化,就能使问题得以解决。谛视物理情景 构建物理模型 转化为数学问题 复原为物理结论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为如下两类:对象模型质点、轻杆、轻绳、弹簧振子、单摆、志向气体、点电荷、志向电表、志向变压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点光源、光线、原子模型等过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运动、简谐波、弹性碰撞、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物理模型物理解题方法:如整体法、假设法、极限法、逆向思维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法、物理图像法等 学问分类举要 力的瞬时性产生aF=ma、运动状态发生变更牛顿第二定律1力的三种效应:时间积累效应(冲量)I=Ft、动量发生变更动量定理空间积累效应(做功)w=Fs动能发生变更动能定理2动量观点:动量(状态量):p=mv= 冲量(过程量):I = F t动量定理:内容: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更。 公式: F合t = mv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I=F合t=F1t1+F2t2+-=p=P末-P初=mv末-mv初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守恒条件、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内容:互相作用的物体系统,假如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探讨对象:互相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守恒条件: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志向化条件)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互相作用力。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全过程的某一阶段系统受合外力为零,该阶段系统动量守恒,即:原来连在一起的系统匀速或静止(受合外力为零),分开后整体在某阶段受合外力仍为零,可用动量守恒。例:火车在某一恒定牵引力作用下拖着拖车匀速前进,拖车在脱勾后至停顿运动前的过程中(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短时间的作用,也适用于长时间的作用。不同的表达式及含义(各种表达式的中文含义):PP 或 P1P2P1P2或 m1V1m2V2m1V1m2V2(系统互相作用前的总动量P等于互相作用后的总动量P)P0(系统总动量变更为0)PP(两物体动量变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假如互相作用的系统由两个物体构成,动量守恒的实际应用中的详细表达式为m1v1+m2v2=; 0=m1v1+m2v2 m1v1+m2v2=(m1+m2)v共原来以动量(P)运动的物体,假设其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动量(P),是导致物体静止或反向运动的临界条件。即:P+(P)=0留意理解四性:系统性、矢量性、同时性、相对性系统性:探讨对象是某个系统、探讨的是某个过程矢量性:对一维状况,先选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速度方向及正方向一样的速度取正,反之取负,再把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引入正负号转化为代数运算。不留意正方向的设定,往往得出错误结果。一旦方向搞错,问题不得其解相对性:全部速度必需是相对同一惯性参照系。同时性:v1、v2是互相作用前同一时刻的速度,v1'、v2'是互相作用后同一时刻的速度。解题步骤:选对象,划过程,受力分析.所选对象和过程符合什么规律?用何种形式列方程(先要规定正方向)求解并探讨结果。动量定理说的是物体动量的变更量跟总冲量的矢量相等关系;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存在内部互相作用的物体系统在作用前后或作用过程中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保持不变的关系。7碰撞模型和8子弹打击木块模型专题:碰撞特点动量守恒 碰后的动能不行能比碰前大 对追及碰撞,碰后后面物体的速度不行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弹性碰撞: 弹性碰撞应同时满意: 这个结论最好背下来,以后常常要用到。探讨:一动一静且二球质量相等时的弹性正碰:速度交换大碰小一起向前;质量相等,速度交换;小碰大,向后返。原来以动量(P)运动的物体,假设其获得等大反向的动量时,是导致物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