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docx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驾驭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是下节课“除法估算”和后面“笔算除法”教学的根底,因此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特别重要。 本节课教学内容比拟简洁,主要是让学生驾驭一位数除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一位数乘整十数及整百数口算的根底,多数 学生应用学问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实行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方法进展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从学生汇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用的“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洁的算法上想方法计算,没有想到利用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展展示,扶植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洁,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连续,如:记时竞赛、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到达了稳固练习的训练要求。 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应状况看,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更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根底上进步速度,即口算练习常抓不懈。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能结合详细的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 本节课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练习了几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题,接着又复习了几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从复习题的练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今日学习的内容确定和“估算”有关,我顺势引出并板书出课题。 从今日第一节课的教学状况看,301班多数学生根本驾驭“依据除数来估出被除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但对于教材中提到的“将估算及准确计算结合起来”的教学 策略学生驾驭状况却并不志向。反思其缘由,主要是自己在教学后一种估算方法是,没有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这一环节教学过快。针对第一节课出 现的问题,第二节课重点局部的教学我临时进展了调整。 在教学第二种估算方法时,我放慢了教学节奏,先让学生想一想124÷3是不是只能把124估成120来进展估算呢?有没有离准确值更接近的估算方法 呢?这个问题抛出以后,教室立即就沉静下来,学生个个陷入到深思状态。过了一会儿,最终有一个学生发觉剩下的4箱每人还可以分1箱。汲取上节课失败的原 因,此时我留了一点时间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运茄子的过程,过了一会儿,学生们纷纷的开场点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又顺势请了两名学习中等的学生说一说。 为了进一步扶植学生稳固接近准确值的估算方法,在教学做一做第1题260÷4时,我也重点增加了这种方法的训练。 通过改良了教学方法以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第一节课。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之一,这局部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重要根底。本节课是“笔算”这一内容 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及学习了口算除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驾驭竖式的书写方法和格式;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算理。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进展教学例1:42÷2=?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理解笔算算理从而驾驭竖式的书写格式;例2:52÷2=?主要是要学生理解“分完4捆还剩1捆,怎样分?”的问题。 在教学时我将动态的分小棒的操作及理解竖式中的每一步的意义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驾驭竖式的书写方法,较好的打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如:在教学例1时,我通过请学生上台分小棒,不仅使学生知道为什么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场除的缘由,同时也明白了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数的数位对齐的道理及竖式计算过程中“除、乘、减”每一步的意义。 再如:在教学例2时,我再次请学生上台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学生发觉5捆小棒平均分成了2份以后,还多的1捆要把它拆开变成10个一和剩下的2根合起来再 接着分,刚好每边还可以分6根。多好的想法啊!多么有价值的操作啊!这一操作过程让我轻松的就打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中为什么十位 余下的1个十要和后面个位落下来的2一起除的道理。 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要在理解的根底上驾驭新知,本节课我利用小棒操作不仅顺当的打破了教学难点,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适当的动手操作可以让自己豁然开朗。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根底上学习的,其困难之处在于:一是,被除数的位数增加;二是,试商的难度增加了,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 本节课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通过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复习238÷6估算的结果,同时还要驾驭其笔算的方法。课前我细致研读教材,发觉 在做一做中还出现了“商是三位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材这样设计的目的何在呢?通过进一步的探讨,我又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在重点教 学完238÷6的笔算方法后,还增加了一个变式题“假设他们一共有678张照片,咱们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又通过比照两道笔算试题发觉推断一位数除三位数“商的位数”的方法。 由于我增加了这两个教学环节,所以学生不仅能快速推断出一位数除三位数商的位数,而且还在比照中进一步强化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过程一样,只是试商存在区分。 本节课之所以增加“试商”的练习,更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推断商是几位数”其实也是检查自己笔算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培育学生检查的习惯。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其教学目的首先是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然后再运用它进 行计算,并驾驭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及0占位的学问,为后面新知的复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例5时,我实行让学生自己看图讲故事,从而引出0÷3=0,进一步发觉“0除以任何数都得0”,在次根底上我又出了一个5÷0=?,学生思索片刻后发觉根本找不出这个数,因为没有一个数和0相乘能得5。所以学生再次将刚刚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完善。 对于例6的教学,我则实行的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己试算,然后请两名学生就自己的算法进展讲解,再让其他学生对他们的两种不同算法进展比拟,从比拟中发觉简便算法更优化。 本节课的练习我也是分层设计,首先进展根本的计算练习、然后是推断改错、最终是思维拓展。思维拓展题的设计不仅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更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的打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是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没有0,但商的中间或末尾却有0的笔算除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并驾驭当商的哪一位不够商1时,就要在那一位商0占位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我也实行的是先让学生试算,再在比拟中发觉简便算法的教学方法。在学生讲解计算过程时扶植其他学生理解“不够商1就要商0”的道理。 本节课我还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发觉在什么样的状况下会出现商中间有或末尾有0。即:先让学生举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例子,再从这些例子中发觉其中的奇妙。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对于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如何会出现0的关系更明确了。 统计 教学反思横向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在本单元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搜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能用简洁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整理统计的数据,并能对其进展简洁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根底上进一步相识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 引入新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再次经验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我提出:这个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学生很快就想到了好可以横着画,自然的进入新课的教学。 在教学横向条形统计图我重点让学生相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学生由于已经相识了纵向条形统计图,所以读图并不困难。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从图中你知道 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怎么依据统计图进展简洁数据分析,培育学生分析数据的实力。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今日对于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天,更是收获的一天在毫无打算的状况下承受了特级教师郭教师的听课和指导。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较以往比 较不同的是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多个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会看起始格及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样的条形统计图,并会进展简洁的分析;教学难点 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始格为什么要用折线表示。 在新知的教学时,我先及学生一起简洁的分析了复试统计表中的一些信息,然后再重点就这几个学生的身高进展分析。首先请学生思索:假设将他们的身高制成一个 统计图,你认为每一格表示几厘米?这一个问题如同“一石”,激起了千层浪。生1说:“当然是1格代表1厘米。”这个学生的答复明显是基于以往的阅历,没有 细致深思。他的答复立即得到了大家共同的反对:那确定不行,1格表示1厘米,那最多的要画143格,确定不行。生2说:“那就1格代表两厘米。”大家停下 来估计了一下,这样也要画70多格,认为还是不行。生3说:“那就1格代表10厘米吧!这样画起来便利。”大家都点点头,正在大家都认为已经找到答案时, 我又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再看这些数据,138和139、142和143,每两个数之间只相差1厘米,又该怎样区分呢?”从学生紧锁眉头的表情我知道他们 已经发觉每1格表示10厘米也不适宜。正在学生觉得“山穷水尽”时,我又给学生一些提示:细致视察这些数,它们都在多少以上?生:130以上。师:这组数 据中最小的是多少?最大的呢?我们比拟的数是在多少至多少之间?生:138143之间。师:那138以下的数咱们须要比拟吗?生:不须要。师:那你觉 得138以下的数咱们可以怎样?生:放到一起。师:因为这一格及其他格表示的单位不一样,因此我们就画一段折线以示区分。师:那上面的一格表示几厘米呢? 生:因为他们相差1厘米,那就还是1格表示1厘米吧。学生如今真是“柳暗花明”啊! 对于体重的教学我则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由于本节课还要培育学生分析数据的实力,所以在后面教学“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我也特别重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觉信息,课堂上还出现了意外的生成。本节课我预留了充分的时间给学生完成作业,当堂反应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得到了郭教师的确定,但也存在着一些缺乏。如:在教学让学生感受用折线表示起始格产生的必要性放得不够开。郭教师提出:可以先让学生看书自 学,自己发觉今日学的统计图及以前学的统计图的不同之处,然后再依据我今日的设计进展教学,这样表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一些。 虽然今日郭教师指导的是一节常规课,但也让我收获不少。他的指导让我明白:数学教学中,确定要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特别抽象。新教材较重视让学生在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根底上再应用于实际。基于这一点,我在设计中突 出了让学生在详细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留意选取学生熟识的教材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拟、视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 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理解它的价值。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识的妈妈给两个孩子不公允的分铅笔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分东西要公允,生活中很多时候须要平均分,即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须要。 在第二个层次如何得到“平均数”,我则实行让学生自己在分铅笔的过程中发觉“移多补少”和“先求总数,再重新平均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这两种方法。 “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就选取学生熟识的各门学科的考试分数来进展教学。教学时不仅让他们理解“平均分”是如何计算出来的,让他们 体会到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再此根底上我又进展了拓展延长已知三门学科的平均成果及其中两门学科的成果,让学生计算出剩下一门学科的分数。因为这 个例子学生特别熟识,所以很快他们就找到理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于比拟抽象的学问点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动身,选取他们熟识的素材进展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单元、年、月、日制作年历教学反思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开展存在两个互相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思维、才智过程;另一方面是感 受心情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行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无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苦痛的事 情,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首 先应当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开心地学习。主动向上的学习情感、安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学问更重要。本 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挚友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例如:“教师和大家一起来相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 得这位小挚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吗?”教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劝慰和鼓励。学生安康向上的人格培育和良好行为的习惯的 养成就这样浸透到课堂教学的微小之处。 2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开展,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面对“将来”、重在开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渐渐转向更多关切学生 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留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缺乏的教师, 而做可以扶植及关切他们的好挚友,用鼓励的语言,扶植他们树立信念,供应应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努力后获得胜利。 教师在施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当从观赏每一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做起。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励,学生 做错了,退步了,更应鼓励,鼓励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事,而在于鼓励、唤醒和鼓舞。 3严密联络学生生活实际,改编教材备课,上课。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洁地“教教材”,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当依据学生的状况来处理教材。教 师要创建性地运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才智,对教材学问进展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 的学问激活,形成教师特性的教材学问。 教材是学问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学问点的前提下,敏捷处理教材内容,这也是课程改革的意图之一。本节课的设计表达了这一点: 课一开场,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入一般记时法,使得学生更深地理解一般记时法,并为后面更好地区分24时记时法及一般记时法作了铺垫,接着支配了及学生生活严密联络的电视节目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索,让学生在感爱好的现实场景中,唤起已有的生活阅历。 在探究认知阶段,我首先出示敲响新年钟声,时针指着12,说明了旧的一年完毕了,新的一年降临。并切合钟面的演示,时针转了2圈,引导学生感知一天中有 24个小时,能更直观地相识24时记时法。另外联络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这样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体会24时 记时法的实际用途。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一)导入兴趣化,唤起学生已有学问阅历。 数学的起点是培育学生以数学的目光从现实生活中发觉问题、解决问题、增加应用意识。因此, 我一开场就依据自己从丽水市回到缙云县的2个时刻,让学生进展记录,然后抛出问题,究竟这里用了多少时间呢?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自主化,给学生供应求知的时机。依据学生的表达,引出一般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在分析2者的区分以后,出示书上5面的例题1,让学生尝试解决,然后再组织沟通。在这一活动中,培育了学生独立思索、表述的实力,增加及同学合作沟通的意识。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质疑、解疑。 (三)数学生活化,学问在理论中得到升华。在练习环节中,我从学校的作息时辰表入手,进展2种不同时间的记录竞赛,计算在校时间,然后让学生出自己的生活中关于计算时间的问题,让学生能敏捷的运用 所学的24时记时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溢着数学。促使学生以主动的心态投入学习,在理论活动中理解学问、稳固学问,树 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年月日教学反思年月日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之间的根本含义以及内在联络;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 学问;判别平年、闰年的方法;每季度所包含的月份等学问。本节课融学问性、兴趣性、探究性为一体,围绕教学重点“讲清时间单位年、月、日等学问”,记住各 月,平年、闰年及各季度天数,驾驭推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扶植学生建立一个完好的学问体系。 教学重点是相识年、月、日,并驾驭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觉并驾驭推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 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展反应,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 30天。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记忆法,这种方法虽然简洁,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爱好,于是我采纳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 十一天总不差,来扶植他们记忆,这一内容原来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学问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殊是对于 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平年和闰年的推断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纳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让他们去发觉、去探讨。我让他们视察1997年到2008年的二月的天数, 探讨为什么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年份的2月是29天,学生经过探讨得出哪些年份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探讨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 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又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毫不犹豫的答复是29天,我告知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 到很惊奇,利用这种新奇心,我告知学生,遇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需被400除没有余数,再算一算1900年是什么年,2月是几天,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 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新奇心,采纳他们感爱好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制作年历教学反思对数学理论活动课理解的不够,选这一节做为此次活动沟通课的内容。越备课更加觉活动课很难上。对于如何把数学学问和理论活动有机的交融、学生的组织、制作 学问的教学、以及学生是否理解驾驭并制作出正确富有创意的年历。在课前这些都是我留神的内容。当然还有一点也是特别留神的,那就是时间我怕一节课来不及。 孩子们喜爱上活动课,数学综合理论活动也盼望在开放、情境试的教学中,让孩子们欢乐地学数学。我设计了“年历制作梦工厂”聘请学生做为设计员这样的情境。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制作年历的理论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稳固所学的年月日的有关学问,加深对所学学问的理解。知道年历的构造,懂得看年历,初步驾驭年历的制作 方法,会用简洁的推理方法制作年历。通过活动,培育学生动手实力和合作精神。也结合美术剪纸等学科,实现课堂上多位一体。活动目的根本到达,活动重点也较 为突出。课上我留意用鼓励的话去鼓励这节课中发挥好的学生或小组,当然这种鼓励是实事求是的,让学生觉得自己因了不得的本事得以表达才得到教师的表扬,让 他们的“虚荣心”得到短暂的满意,让他们产生下次更须要团结、合作的动力。 在这节课中最大的缺憾是时间的把握始终有点紧,有的环节仓促了些,我也始终在思索教案中是否有须要修改的地方,让时间合理支配。对于最终一个环节学生汇报 沟通自己小组的作品时,我也无视了一个重要的细微环节,过分留意学生的创意而无视了学生的年历是否制作正确。其实在这里我应当把重点放在检查每个月天数,特殊 是二月天数是否做对上。平年、闰年的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究、思索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特性。在本节课中,我以学生熟识的生活素材为背景,激发 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爱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培育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力。同时,使视察、比拟、思索、合作、沟通等多种方式始终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 中。但是在本节课教学中,由于内容比拟多,时间支配不够合理,所以在后面的推断平年和闰年这个环节讲得比拟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展稳固性练习,深化新 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清,这是本节课留我的缺憾。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需细致反思,争取在不断胡反思中,走出怀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驾驭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口算。 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根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因此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即:先让学生自己视察情境图发觉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 相应的数学问题,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展相乘,再在后面添上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依据乘法的意义进展计算”,最 后进展沟通。今日课堂上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实力。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解决了问题。 今日的课堂教学效果证明,像这样比拟简洁的教学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两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快速正确的估算。 本节课始我首先复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为新知的教学做好铺垫。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视察情境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让学生分析此题选择什么方法比拟适宜,不仅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的教学,同时还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知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困难,由于他们之前已经驾驭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所以学生很快就发觉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估近似数”的估算方 法。在此根底上,我又引导学生思索:还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吗?学生很快就发觉还可以“把其中随意一个因素估成近似数”,只要便于口算就行了。 “估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驾驭其估算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估算的意识和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还增加设计了应用 估算的解决问题,学生反应效果还不错。信任,只要我始终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实力确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驾驭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笔算乘法并不生疏。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驾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日所要探讨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须要多少钱,最终让 学生先独立思索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沟通。通过沟通,学生很快就发觉了口算方法,即24×10=240 24×2=48 240+48=288(元)。当学生发觉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 本节课我特殊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应的状况看,多数学生已经驾驭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刚好进展课后辅导。笔算除法(进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驾驭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驾驭进位的方法。 本节课我首先复习了及新授教学有关的加法口算及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不仅唤起学生的旧知,同时也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打算。 由于本节课19×19乘的依次及计算过程及前面不进位的一样,只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了进位,所以新课的教学,我主要是采纳学生自学的方式,首先学生试 算,然后在组内互相沟通自己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收获,最终在全班进展集体展示。从学生汇报中,我发觉学生已经驾驭了计算方法,就是在计算准确性方面 存在问题,所以在后面的教学中,我重点加强了对学生计算细心方面的教化。 本节课我还充分让学生进展不同形式的练习,进步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如:森林小医生、夺红旗、今日我最棒!等等。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一、优点:(1)备课时把握住了学问的前后联络。两位数乘一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开场,两位数乘两位数是笔算乘法的关键。(2)教学中胜利创设了问题情景。教学时,我充分的利用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他们创设生动的情境,在学生入迷的听讲中,顺势提出数学问题,教学效果特别好。(3)有效的培育了学生细致书写乘法竖式的习惯。A、教师的板书做到以身作则;B、要求明确,包括数字间的间距、一样数位如何对齐以及横线的画法;C、严格要求,作业修改中要求学生按要求书写。D、效果明显。二、缺乏:(1)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驾驭,结果导致局部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2)没有考虑到学生口算实力的薄弱。学生出错的另一个重要缘由是口算出错,缘由之一是乘法口诀背错;缘由之二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出错。三、今后改良方面(1)教学中既要创设学生感爱好的现实情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又要关注数学学问本身的逻辑联络,充分的利用已有学问学习新知。(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可以实行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第六单元、面积教学反思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拟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扶植学生理解并驾驭新知。 本节课我认为对于“面积”这个概念的提醒还是比拟胜利,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识物体的外表及体验封闭图形(及不封闭图形的比照)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 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介绍,再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并用它们分别来比拟身边接近大小的物体的面积,最终 我展示课前打算好的1平方米的白纸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大小。这一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经验了由理解体验理解,充分在头脑中建立了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照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通过视察、比拟,明确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联络及区分。由于这两个概念比拟抽象,因此课堂上我实行让学生从“画”中感受到:长度单位是一条线段,它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它则可以用来测量物体或图形面积的大小。 学生从“画”中感受它们的区分,只是初步感知,为了进一步强化,我紧接着设计了很多“填单位名称”的练习,扶植建立表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相识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依据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动手理论、合作探究和沟通,让学生在轻松开心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进展“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时,我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通过计算自己课前打算好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觉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学生通过理论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由长方形及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正方形的公式。 通过让学生“做”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一次尝试运用导学案上课,整体感觉没有料想效果好。不管是从学生自主学习还是从师生协作方面均不志向。 导学案的设计是将预习放在了课前,课堂上重点是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并进展整理和测评。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找到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进率的规律,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的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先让学生重点探讨“平方分米”和“平 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在此根底上再让学生推导出“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最终再拓展出“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重点探究“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我主要让学生结合刚刚学习的正方形的面积进展“做数学”让学生将1平方分米平均分成100个1平 方厘米,从而发觉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了这个先画、再分最终想的过程,学生深入理解了之间的进率。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即使是在小 组合作中进展的,学生个体表现的意识也较强,没有表达出团结合作精神。 本节课虽然教学内容完成了,但很明显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力还有待接着加强。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于学生来说特别抽象建立“公顷”好“平方千米”的概念。基于这一点,所以在课前学生预习时,我不仅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还为学生供应了一些学生熟识的便于理解的实例。 本节课由于学生预习工作较为充分,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在经过一节课的教学后根本建立了这两个较大土地面积单位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是结合学生熟识的咱们校园的占地面积绽开教学的。我校的占地面积约为8350平方米,这一资源为我扶植学生建立1公顷的教学供应了有力扶植。通过实际感受,学生在头脑中比拟清晰的建立起1公顷面积大小的概念。 在学生充分建立起1公顷的概念后,我又选择学生较为熟识的“东湖的面积”进展平方千米的教学,扶植学生建立其概念。 在课后的课堂反应中,我发觉虽然还是有学生没有建立这两个面积单位的概念,但多数学生已根本建立其概念,并能正确选择适宜的单位。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相识教学反思相识小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虽然学生在商场、超市等地见过小数,但学生也只仅仅知道其书写形式,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扶植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采纳导学案执教,首先让学生汇报预习结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探讨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见过用“元”作单位表示商品的价格,所以首先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小组探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由于长度单位相对于学生来说比拟抽象,所以我分层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第一个层次先让学生借 助分数理解1米以内的小数的一样,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身高来进展探讨,最终再就某一个学生的身高拓展学生理解“1.40米”及“1.4米”的关系。 本节课探究新知局部,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沟通,然后分小组汇报展示,整个过程充分表达了以学生为主。比拟小数的大小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驾驭比拟一、二位小数的大小。由于本学期学生都是在详细的情境中相识和理解小数的(如:借助人民币或长度单位扶植学生理解小数),所以本节课我也采纳让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发觉并驾驭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 本节课我还是尝试用导学案进展教学的,由于教学内容比拟简洁,而且学生可以通过整数大小的比拟方法迁移到小数大小的比拟方法上来,所以本节课我实行的是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教学形式。 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比拟本小组内全部伙伴的身高”这一活动,学生个个不仅爱好盎然,而且在详细的情境中很快就发觉了比拟小数大小的方法。在这一活动中, 我还收获了一个意外的精彩有一个小组在汇报时提出1.3米和1.30米比拟,谁高?这不正是我下一步要进展的拓展教学吗?抓住这一契机,我再次让学生 进展重点探讨,一阵剧烈的沟通后,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的汇报自己的想法,有的认为1.30米高一些、有的认为1.3米高一些、还有的认为一样高,在他们你 一言我一语的争论中,学生们最终达成共识1.30米表示1米30厘米,1.3米表示1米3分米,30厘米=3分米,所以1.30米=1.3米。虽然在 这一刻,课堂纪律有点乱,但我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真理是越辩越明”。 总之,虽然还是处于试行导学案的时间,但我觉得本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状况下还是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简洁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反思这局部内容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根底上教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及生活严密联络,数学来源于生活,而 又效劳于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学生在购物时已经有了小数计算的经验及自己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到超市购物这一情景,来共同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本节课我利用学问的正迁移,首先复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意义,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发觉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由于学生已经具备确定的购物阅历,所以多数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把小数点对齐”的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为了进步学生计算主动性,我将后面的课堂练习也都设计成“购物”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第八单元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含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能初步用除法解决简洁生活问题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找寻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进步他们解决问题的实力。 “解决问题”这一教学内容,新老教材区分很大,新教材特殊重视将局部信息藏于图中,让学生自己将图文结合找寻信息并进展解答。这一理念在本节课表达尤为明 显。教材中只出示了一个信息和一个问题,而将剩余的两个信息藏于图中。为了能更好的扶植学生理解并驾驭新知,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两点:1、能正确全 面的找出题中信息。2、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接着尝试用导学案教学,在独立预习阶段,我请学生先将不懂的疑问记录下来,然后大胆提出,全班解决。 在沟通自己遇到的问题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例2这题能不能这样算:60÷(2+5)?”这个问题提的特别有价值,带着这一问题,学生进入了例2的合作探讨。 为了开展学生思维,我不仅重视学生对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