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一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1.docx

    • 资源ID:34919605       资源大小:31.3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1.docx

    一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支配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主题的内容: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各主题的课文如下:浙江沿革:我们做嬉戏、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我的家、我是浙江人、杭州和西湖、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活动、过端午、牛郎织女的传闻。浙江环境:怎样洗手更干净、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齐、管好我们的物品、我是浙江人、乘车去杭州。浙江文化: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通骆宾王、家乡的古桥。浙江经济:我是浙江人、家乡的古桥。和谐浙江:相识新同学、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怎么办、下课了、走路的平安、乘车去杭州。二、编排特点教学内容的详细化。教学内容的详细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形式的羁绊,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建了儿童参及教学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同时,使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层面上施行方法指导,满意儿童的实际开展需求。三、教学目的(参照每课课时目的)四、教学措施1、自身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在加强根底学问教学的同时留意学生实力的培育。2、加强思想教化,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3、留意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课前预备,课后复习,学习时用心致志,平常擅长搜集家乡的资料等。4、拓展课程资源,进步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究地方课程,及班队活动、户外活动、体育竞赛、文艺演出等学校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有机整合。五、学情分析一年三班四班各49名学生,学生学问面较广,课外学问储藏丰富。而且一年级学生新奇心重,求知欲强,有较强的探究科学,探究微妙的精神,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爱好是比拟强的,学习看法也比拟细致,主动性较高,可以很好的和教师进展合作学习。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慧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开展,有所特长,上课时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供应熬炼的时机。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适应如今的学生,侧重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视察实力,以及及人合作的精神和学习。从而让他们走出社会时学会一点用武的本事。六、教学进度表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相识新同学第十四课时下课了第二课时我们做嬉戏第十五课时走路的平安第三课时玩小棒第十六课时我的家第四课时跳房子第十七课时我是浙江人第五课时挑花线第十八课时杭州和西湖第六课时踢毽子第十九课时乘车去杭州第七课时我们一样吗第二十课时我国的传统节日第八课时男孩和女孩第二十一课时清明节的活动第九课时怎样洗手更干净第二十二课时过端午第十课时垃圾箱在哪里第二十三课时牛郎织女的传闻第十一课时让教室更整齐第二十四课时张乐平和三毛的故事第十二课时管好我们的物品第二十五课时江南神童骆宾王第十三课时怎么办第二十六课时家乡的古桥第一课:相识新同学【教学目的】1激励一年级学生进展互相交往的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熟识和理解。2扶植学生学会几种及别人交往时自我介绍的方法。3扶植学生相识并简洁描绘自己的特点。【教学过程】1介绍自己。(1)怎样介绍自己?照镜子,找找自己的外貌特点,想想自己有什么爱好、特长、(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留意礼貌用语的应用。(3)让几个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刚好点评,指出优点,改正缺乏之处。然后分小组互相介绍自己。2我们来打 。(打算两个玩具 。)(1)怎样打 ,怎样接 ?(2)模拟打 和接 的场景。(3)分小组玩打 的嬉戏。3我也来玩。(1)三个人表演玩嬉戏,再请另一个人表演想跟他们一起玩。(2)想一想,怎么说比拟好?(3)叫几个学生尝试模拟,然后边尝试边评议。4向教师介绍自己。(1)设置情景:路上遇到教师,教师问我一些状况,我怎么答复?(2)表演几种可能出现的状况,如不敢答复,跑掉不答复,有礼貌地答复等,让学生探讨我们应当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3)模拟情景,让学生尝试体验,并进展评议。第二课:我们做嬉戏【教学目的】1 让学生感受传统嬉戏的魅力,吸引学生参及嬉戏。2 学会玩“石头剪子布”和“踢脚绊绊”两个嬉戏。3 学习按规则进展嬉戏,渐渐建立规则意识,从嬉戏中学习交往。【教学过程】1. 学习“石头剪子布”嬉戏。(1) 我们玩过哪些嬉戏?哪个嬉戏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入?(2) 讲解“石头剪子布”的嬉戏规则。(3) 两个人一组练习这个嬉戏,看看谁能获胜。2. 点将嬉戏。(1) 把全班分成4组,每组推选两个人,作为各自的“帅”,利用“石头剪子布”选出先后,分别进展点“将”。赢的人先选择一个“将”,输的人后选择,依次把一组的“将”挑完。(2) 根据选择的依次,进展“将”对“将”的竞赛,也用“石头剪子布”的形式,赢的则把输的一方的“将”俘虏过去,这样依次往下竞赛,直到完毕。(3) 统计哪一队的“将”多,最终“将”多的那队获胜。3 玩“踢脚绊伴”的嬉戏。(1)给每组打算一根小棒,讲解嬉戏规则。踢脚绊绊: 四五人坐于一排,各伸双脚。推一人边数同伴脚尖,边念儿歌。歌曰:“踢脚绊绊,绊过南山,南山北斗,鲤鱼开口。新伴上任,旧伴请进。”凡数至“进”字,被数者即将脚伸进。谁双脚最早伸进为胜,反之为负。(2)演示这个嬉戏,让学生有大致的理解。(3)背诵“踢脚绊绊”的童谣。(4)分组进展嬉戏,教师到各组进展指导。第三课:玩小棒【教学目的】1. 学会玩小棒的嬉戏,能在平常常常玩耍。2. 在嬉戏中开展学生的视察推断实力,熬炼手的小肌肉群。3. 在嬉戏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教学过程】先请玩过的学生介绍玩小棒的方法和规则,也可以大家商议制定新的规则。1. 嬉戏规则。(1) 把小棒握在手中,一端立在桌面上,轻轻松开手,让小棒散开倒在桌面上。(2) 假设有小棒掉落在地上,就失去这一轮捡小棒的时机。(3) 用手捡桌面上的小棒,也可以用一根小棒去拨开或挑开另一根小棒,然后捡起来。(4) 每捡一根小棒就得一分。(5) 捡小棒时,假设挪动了其他的小棒,就失去了再次捡小棒的时机,让给下一个人捡。2. 捡小棒的玩法。(1) 几个人一组,先熟识嬉戏规则。(2) 用“黑白配”或“石头剪子布”的方式确定玩的依次。(3) 每组玩几次。根据规定的计分方式计分,算算谁最终得分最多。第四课:跳房子【教学目的】 1. 学会跳房子的嬉戏,继承传统的嬉戏方法。2. 通过嬉戏活动,熬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跳动平衡的实力。3. 培育根据嬉戏规则进展活动的习惯。 【教学过程】1. 跳方格。(1) 把学生分成几组,围在跳方格的场地四周。(2) 教师讲解嬉戏规则,请事先指导过的学生示范怎么玩跳方格的嬉戏。(3) 请几位学生试试踢石子的嬉戏,指出其优点和缺点。(4) 分小组活动。2. 跳圆圈。(1) 方法和跳方格一样。(2) 让娴熟的学生先试试,然后可以自由组合活动。3. 嬉戏规则。(1) 扔石子时不能扔出目的方格之外,否则就失去本轮接着玩的资格。(2) 跳方格时不能踩线,否则也要失去本轮接着玩的资格。(3) 踢石子回到动身点时,只要不踢出两条边线之外即可。第五课:挑花线【教学目的】1. 学会挑花线的嬉戏,可以驾驭花线的根本改变。2. 通过嬉戏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实力。3. 通过各种改变,开展学生的创建性思维。【教学过程】1. 请一位会挑花线的学生给大家表演嬉戏。2. 教师示范最根本的挑花线形式,套在手上,让每个学生一步步地跟着教师学会最根本方法。3. 两人合作挑花线,最好是把会挑的学生和刚学的学生组合在一起。4. 三四人合作挑花线,互相学习挑花线的新把戏。5. 分组进展竞赛,看谁的把戏多。第六课:踢毽子【教学目的】1. 学会踢毽子,并能在平常常常进展这个活动。2. 通过嬉戏活动,熬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实力。【教学过程】1.制作牵线毽子。(1)教师出示一个牵线毽子,先自己演示踢牵线毽子,再请一位学生演示踢牵线毽子。(2)讲解牵线毽子的制作方法,演示。(3)学生制作牵线毽子,教师巡回指导。2.我们来踢牵线毽子。(1)请几位会踢毽子的学生表演题牵线毽子,并说说感受。(2)自己练习踢牵线毽子。(3)演示剪掉牵线之后怎样踢毽子。(4)练习踢剪掉牵线的毽子。3.踢鸡毛毽子。(1)教师演示怎样踢鸡毛毽子,要求用脚的内侧接触鸡毛毽子。(2)让会踢鸡毛毽子的学生进展演示。(3)每组供应一个鸡毛毽子,试试踢鸡毛毽子。第七课:我们一样吗【教学目的】1. 通过活动,让学生发觉自己及别人有很多不同之处。2. 学惯用比拟的方法找出不同之处。3. 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学过程】1. 我的手和你的手一样吗?(1) 我们的手有什么一样的地方?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们来比拟手的大小。手掌和手掌贴着比拟。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及同学描下的手比拟。)我们来猜猜哪只手是哪个同学的。看看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摸摸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2. 我们的头发一样吗?3. 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1) 我们来听听四个同学说话的声音。(2) 他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3) 我们来做嬉戏:猜猜这是谁的说话声音?4.说说两个人不同的地方。(1)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大家一起找找两个人不同的地方。(2)两人一组,找找自己和同学不同的地方。第八课时:男孩和女孩【教学目的】1. 知道自己的性别,知道男孩和女孩的区分。2. 能区分男孩和女孩,能区分公共场所男女的标识,并能在生活中应用。3. 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教学过程】1.我是个男孩还是女孩?(1)说说我是个男孩还是女孩。(2)我是怎么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3)我们来一起说:我们是女孩!我们来一起说:我们是男孩!2.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1)数数我们班有几个男孩,有几个女孩。(2)男孩在一起,我们来数一数。女孩在一起,我们来数一数。3.男女不同标识图的相识。(1)出示男女厕所的标识。问:这是什么标识?(2)生活中,哪些标识告知我们男孩女孩是不同的?4.我们来画一个男孩。(1)我们来画一个男孩。(2)画的是男孩吗?(3)男孩是怎样的呢?5.我来画一个女孩。(1)我们来画一个女孩。(2)画的是女孩吗?(3)女孩是怎样的呢?第九课时:怎样洗手更干净【教学目的】1. 学习洗手的方法,初步学会洗手,逐步养成常常洗手、讲究卫生的习惯。2. 通过比拟洗手的方法,知道用流水洗手的好处。 【教学过程】1.谁的手干净,谁的手脏?(1)看看自己的手。我的手脏吗?(2)看看同学的手。我们来比拟一下:水的手干净,谁的手脏了?2.我们来洗手。(1)给每个小组一盆清水。我们一起来洗手。(2)看看洗过手的水,看看洗过的手。(3)我的手洗干净了吗?3.我们来用肥皂洗手。(1)给每小组一块肥皂。我们来用肥皂洗手。(2)先把手浸湿,擦上肥皂,把肥皂放在肥皂盒里,两只手互相细致地搓擦着洗手指,洗手掌,洗手背。(3)再在清水里洗去肥皂。(4)细致地看看洗过的手,细致地看看洗过手的水。手变干净一点了吗?手变干净了。水变怎样了? 水变脏了。(5)探讨。手上沾着的水干净吗?手上沾着的水是盆里的水吗?盆里的水脏了,手上留下的水也是脏的。(6)我的手洗干净了吗?我们的手还没有洗干净。怎么才能把手洗干净呢?4.我们用流淌的水洗手。(1)用自来水龙头里流出的水洗手,或者用舀一杯水冲的方法洗手。(2)先用清水洗一洗。再擦上肥皂细致洗。把肥皂冲洗干净。最终把手洗干净。5.我学会洗手了吗?(1)在什么状况下我们要洗手?(2)我学会洗手了吗?(3)我们来把洗手的过程说一遍。第十课:垃圾箱在哪里【教学目的】1.懂得垃圾应扔到垃圾箱内,初步理解垃圾及环境卫生有着亲密的关系。2.初步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3.初步学会简洁的垃圾分类。【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关注教室内的垃圾箱。(1) 创设情景:教室里有很多纸团,怎么办?找找教室里的垃圾箱。(2) 检查自己座位下面有没有脏东西,捡起来扔到垃圾箱里。(3) 检查自己的抽屉里有没有纸屑、纸团等,扔到垃圾箱。(4) 保持座位下面、抽屉里的整齐是我们应当做的事。2. 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的垃圾箱。(1) 我们去找找校园里哪些地方有垃圾箱,一共有多少个?(2) 我们要保持校园里的清洁,不能随意乱扔东西,脏的、没有用的东西要扔到垃圾箱内。3. 引导学生关注四周的垃圾箱。(1) 教室里有垃圾箱,校园里有垃圾箱,那么我们四周其他环境中有没有垃圾箱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细致视察四周哪些地方有垃圾箱。(2) 细致视察垃圾箱上面的字,“可回收垃圾”“不行回收垃圾”。说说你知道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不行回收垃圾?(3) 探讨:要扔垃圾又找不到垃圾箱的时候怎么办?第十一课:让教室更整齐【教学目的】1、初步懂得爱惜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洁的清扫环境的方法。2、初步感受参及整齐美丽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教学过程】1.组织学生探讨沟通(1)整齐、美丽的教室是怎么样的?(2)我们的教室整齐、美丽吗?为什么?(3)怎样使教室更整齐美丽吗?为什么?让学生关切自己的学环境,提出我们可以详细做些什么?(重点说如何细致做好值日生工作)2.带着学生去参观本校那些整齐的教室或场所。3.分组探讨(1)保持环境整齐,我能做到哪些?可以两人或四人一组探讨,比照教材中八幅图,看看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了就给自己画一颗。(2) 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齐又美丽的教室环境,须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如今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第十二课:管好我们的物品 【教学目的】1. 知道自己的学惯用具有哪些,能进展整理和存放,带齐每天的学惯用具。2. 学会保管书本、铅笔、钥匙、小黄帽、胸卡等自己的学惯用具。3. 培育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的良好习惯,进步学生解决整理、存放学惯用具中遇到的问题的实力。【教学过程】1. 相识自己的学惯用品。(1) 说说自己有哪些学惯用品?它们有什么用处?(2) 对学惯用品进展分类。2. 指导学生管好自己的学惯用品。(1) 对于一样的学惯用具,怎么分辨出是自己的?(2) 怎样爱惜好我们的书本?怎样保持课本干净、整齐呢?在学生探讨的根底上,教师归纳:学习翻书的方法。包上书皮。把书本叠放整齐。把自己的课本、练习簿整齐地叠放在桌子上,比一比谁叠得快、叠得整齐?怎样叠,看上去最整齐?(小的在上、大的在下;书背朝向一样。)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往书包里装书。看一看他们的装书方法,哪些是值得学习的?哪些是须要改良的?(3) 橡皮的清洁。字写错了怎么办?用橡皮擦。看看自己的橡皮,引出橡皮脏了怎么办?小组探讨清洁橡皮的方法,介绍用水冲洗橡皮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试试。3. 管好我们的生活用品。(1) 在学校学习和生活,除了带学惯用品,我们还带了哪些物品呢?这些物品你是怎样存放的呢?(2) 小组探讨存放的方法,并派代表进展全班沟通,特殊对于学生普遍都带的一些物品,应作重点绽开,实在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第十三课:怎么办【教学目的】1. 说说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2. 尝试通过及教师、同学的沟通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 通过探讨、沟通,养成合群的性格,进一步进步自己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实力。【教学过程】 1.在学校里有时候也会遇到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挚友们在学习生活遇到了哪些问题?也可利用自己班上某某同学遇到过的问题或通过一则小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引导学生探讨遇到问题怎么办?2.说说自己遇到过的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遇到过的问题,包括生活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在小组沟通的根底上让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沟通,教师选择学生中遇到过的问题进展板书。3.我有了方法。同学遇到过那么多的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可针对一个个详细问题绽开探讨,让同学把自己的阅历或想法说出来,在此根底上引导同学探讨,形成比拟科学的解决问题方法。第十四课:下课了【教学目的】1. 知道下课了应当做哪些事、可做哪些事,能科学地支配课间活动。2. 初步具有及教师、同学交往的一些技能。初步养成乐于和教师、同学交往的合群性格。【教学过程】1. 下课了,我们要做哪些事。教师以提问导入:上节课是什么课,说说课间你做了哪些事。(1) 下课了,我们在教室里休息。通过及学生的沟通,理解学生课间在教室里做得对的事,赐予充分的确定,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做。(2) 下课了,我们在校园里玩。对学生在沟通中说出有益活动,同样赐予确定。2. 哪些活动须要和同学一起玩的。(1) 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哪些活动须要和同学一起玩的?(2) 假设同学不参与,你能开展此项活动吗?(3) 和同学一起活动,你感到欢乐吗?3. 怎么样才能和同学一起玩?(1) 让学生说说,怎么样才能和同学一起玩?(2) 在学生说的根底上,教师进展归纳。第十五课:走路的平安【教学目的】1. 知道靠右走,过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要在公路上玩耍等一些交通规则和平安常识。2. 在学校生活和上学、放学过程中,践行相应的规则,留意道路平安。3. 初步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教学过程】1. 靠右走。(1) 我们平常走路时靠哪边走的?(2) 公路上,各种各样的车辆时怎样行驶的呢?2.哪些小挚友做得对?哪些小挚友做得不对?让大家看书上的插图,请学生探讨。3.我们怎么过公路?(1)横穿公路要走过街天桥。过街天桥的图片。说旁边我们走过的过街天桥。(2)横穿公路要走地下通道。看地下通道的图片。说旁边我们走过的地下通道。(3)横穿公路要走人行横道。我们怎么通过人行横道?过公路先看看左边的公路,再看看右边的公路。我们来试试怎么通过人行横道(4)要留意避让右转车辆。第十六课:我的家【教学目的】1. 知道自己的家和学校所在地的市的名称。2. 学会及家人的沟通,敬重长辈,懂得在和谐家庭环境中安康成长的道理。3. 激发学生酷爱家、酷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我的家在哪里。(1)出示一个信封,你能找到小挚友的家庭住址吗?(2)模拟打 ,问对方的家在哪个位置,描绘家旁边的主要标记。(3)教师描绘自己家的位置和主要标记,让学生猜猜在哪个位置。2.请教师和同学到我家来做客。(1)学生介绍自己家的住址和家庭成员。(2)假设教师和同学到你家去玩,你先想到什么?(3)在课堂上模拟做客或者模拟家里的生活场景。第十七课:我是浙江人【教学目的】1. 知道浙江省在全国地图上的位置和相邻的省。2. 理解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名称,知道浙江省是一个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美丽的旅游大省。3. 进一步激发学生酷爱浙江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找找浙江省的位置。(1)你知道浙江省在全国的哪个位置吗?(2)在全国地图上找到浙江省的位置。(3)找找浙江省的旁边有哪些“邻居”?你去过吗?2.找找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1)打算一张浙江省行政区划图,11个地级市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再打算11张标明浙江省各地级市主要风景点的图片,。(2)浙江省的11个地级市是哪几个,能找出来吗?(3)供应学生11张风景图片,谁可以把风景图片贴到相应的市区?第十八课:杭州和西湖【教学目的】1.知道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杭州以风景秀丽著名于世,被誉为“人间天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教学过程】1.省会杭州。(1)说说杭州,你知道杭州的状况吗?(2)出示省人民政府大楼的照片,讲解并描绘省人民政府在杭州的位置和功能。(3)如今的省长是谁?你知道他在哪里办公的么?(4)说说你知道的西湖,它美在哪里?2.关于杭州的图片展览。(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西湖的照片、图片、整理成册。(2)按事先设计写说明、布置展览。(3)组织全班学生观看。(4)画画心目中的杭州和西湖。第十九课:乘车去杭州【教学目的】1. 知道去杭州的路途有很多:陆路、水路等。2. 学习一些乘车的平安事项。3. 指导学生要学会平安旅行,养成文明乘车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1. 不正规的车不乘。(1) 创设情景:一家人去旅行,路上遇到了超载车和没有营运资质的车,怎么办?(2) 模拟一家人乘车状况,进展点评。(3) 你知道为什么不能乘坐超载车?为什么不能做不正规的车?2. 乘车留意事项。(1) 演示几个乘车的场景。(2) 探讨怎样文明乘车,哪些行为担心全?(3) 讲解并描绘乘车时简洁发生的危急状况和防范措施。(4) 讲解并描绘担心全乘车造成损害的事例。第二十课:我国的传统节日【教学目的】1. 通过沟通、视察插图,理解我们主要的传统节日。2. 初步驾驭我国主要传统节日的时间、内容、意义及相应的重要活动。3. 培育学生酷爱、珍惜我们传统节日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1. 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1) 大家平常理解哪些节日?根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成传统节日及其他节日两类。(2) 你们还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教师随机浸透相关传统节日的学问。2. 看图理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1) 视察插图,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2) 师生沟通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内容和意义。(3) 让学生说说这些传统节日中有哪些重要的活动。3. 看谁猜的快。(1) 根据教师供应的主要活动,猜猜是哪一个传统节日。或根据传统节日说出主要活动。(2) 根据正确率,结合速度评出优胜小组。4. 看谁找得快?(1) 教师出示电子日历,结合教材插图(2008年春节在2月7日)随机教学如何查阅日历。(2) 找找今年的传统节日各在农历几月初几?(3) 沟通反应:明确这几个传统节日的农历时间是恒久不变的。5. 总结提升传统节日的深入内涵。(1) 喜爱过我们的传统节日吗?为什么?(2) 学了这课后,你有什么感想?(3) 教师总结: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局部,我们要酷爱、爱护、建立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第二十一课:清明节的活动【教学目的】1. 知道清明节时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一年中重要的祭祀节日。2. 理解清明节大约在每年的4月4日6日,理解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教学过程】1. 清明节在哪一天。(1) 看插图,细致查阅这三张不同年份的日历,你发觉了什么?(2) 沟通反应,教师总结:清明节大约在每年的4月4日6日之间。2. 理解清明节的活动。(1) 今年的清明节你是怎么过的,参与了哪些活动?(2) 同桌沟通后组织反应。(3) 看插图,你又理解到什么?(4) 教师总结: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拜祖宗、缅怀革命先烈的节日,也是人们植树和春游的好季节。3. 我会读古诗。(1) 借助拼音,把清明这首古诗读通顺。(2) 请几位学生朗读,教师作简洁指导。(3) 齐读清明。4. 做朵白花献英雄。在教师指导下作简洁的白花。第二十二课:过端午【教学目的】1. 通过看图、沟通等形式理解端午节的有关传闻,对诗人屈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2. 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主要活动,理解哪些活动和纪念屈原有关,以及其他一些辟邪驱毒的端午风俗。【教学过程】1. 理解端午节的传闻。(1) 每年过端午,家家户户要吃粽子,这是为什么呢?(2) 谁知道屈原,你还理解到了什么?(3) 看插图,理解人们吃粽子和纪念屈原之间的联络。(4) 教师详细讲解并描绘屈原投江的故事。2. 理解端午节的活动。(1) 过端午,人们除了要包粽子、吃粽子以外,还有哪些活动呢?(2) 学生答复后,再看插图。(3) 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赛龙舟,知道赛龙舟是怎样进展的么?(4) 教师适当补充:赛龙舟也和屈原有关。(5) 看插图,猜测端午节人们为什么要佩戴香袋、吃五黄。(6) 学生沟通后,教师可根据教学资源适当补充。3. 视察艾蒿和菖蒲。(1) 出示插图,理解艾蒿是有特殊气味的,虫子不喜爱这味道。菖蒲的叶子形态很特殊,像一把剑。(2) 每到端午节,好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插上艾草和菖蒲,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沟通后教师总结:主要是为了驱邪避毒。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全册人自然社会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