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平时作业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作业1-4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平常作业1 第一章至第五章 一、填空题1“消费什么、“如何消费和“为谁消费是人类社会所必需解决的根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问题。2.市场经济及方案经济的差异主要表如今三个根本问题上,一是 决策机制 不同,二是 协调机制 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利用 。 价值推断 为根据,是实证方法及标准方法的重要区分之一。 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及需求成 同 方向变动。替代_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7.在供应及供应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应量变动,而消费技术的变动引起供应 的变动。 同 方向变动。 价格 机制来确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削减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有 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缺乏 弹性。11.假设穿插弹性为负值,那么两种商品为 互补 关系。12.可以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 富有 弹性的商品。13.假设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应富有弹性,那么税收就主要落在 消费者身上。 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承受的是 无差异曲线 分析法。15.假设把无差异曲线及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及多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消费者平衡 。 消费者剩余 。 投入的消费要素 及产量 的关系,经济效率是 本钱及收益 的关系。18.代理人在不违反合约的状况下,以违反托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 时机主义行为。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0. 边际产量曲线及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收益递增 到达最大。22.不同的等本钱线及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消费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诞消费扩张 线。二、选择题: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 决策者必需作出选择2以下哪一项属于标准方法的命题? D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4供应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 C 时,它的供应量 C : A.上升,不变B.上升,削减 C.上升,增加D.下降,增加5何种状况下会存在供应大于需求? C 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假设消费该种商品的消费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C A.平衡数量增加,平衡价格上升 B.平衡数量增加,平衡价格下降 C.平衡数量削减,平衡价格上升 D.平衡数量削减,平衡价格下降7下面哪一种状况说明存在着价格下限: A 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假设其供应曲线向左挪动,那么: C A.平衡数量增加,平衡价格保持不变 B.平衡数量削减,平衡价格保持不变 C.平衡数量保持不变,平衡价格上升 D.平衡数量保持不变,平衡价格下降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 B B.2.5C.4.5D.5.510假设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觉察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 D 11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B A递增B递减C先减后增D先增后减12当无差异曲线及原点成90°凸出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C 13现代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形式是: D 14.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B A.只要总产量削减,边际产量确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削减,总产量也确定削减 C.边际产量曲线确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及之相交 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5. 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挪动说明: B 三、推断题: 凹向原点说明了随着一种物品消费的增加,时机本钱在递增。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 3.2001年12月31日的外汇贮存量是流量。 × 4.世界石油价格下降有助于削减汽车的需求。 × 5.一场台风摧毁了某地区的荔枝树,市场上的荔枝少了,这称为供应削减。 6.全部商品的供应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 7.某种产品的价格上限确定高于其平衡价格。× 8.同一条线形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弹性系数是一样的。× 9.汉堡包及热狗之间的需求穿插弹性为正值。 10.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确定在增加。× 11.在无差异曲线及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到达最大。 12.工资的变动通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影响劳动供应。 13.当其他消费要素不变时,一种消费要素投入越多,那么产量越高。 × 14.无论哪个行业,企业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15.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三条不同的等产量线。 × 四、计算题:D3503P,供应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平衡价格和平衡数量。解:根据平衡时需求量等于供应量 即D=S 所以:350-3P=250+5P 解得: P=75 将P代入D3503P 得:D=S=350-3*75=125答:平衡价格为75元,平衡数量为125。元,销售量为800公斤,该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请问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什么变更?: Ed=2.4 P1=1.2 元 Q1=800斤 P/P=25%解:1由 得 即:销售量增加了60%那么降价后的销售量Q2 =800×1+60%=1280公斤2降价后的价格P2 3)降价前总收益TR1=P1×Q1 =1.2×800=960(元)降价后总收益TR2=P2×Q2 =0.9×1280=11524)总收益增加了:1152-960=192(元)答:该商品价格下降25之后,总收益发生了增加了192元3.假设某消费者有100元,X商品的价格为10元,Y商品的价格为20元。X商品及Y商品的边际效用为下表:X商品边际效用Y商品边际效用110012002902170380314047041105605806507408309201010消费者购置多少X商品及多少Y商品可以实现消费者平衡?为什么?解:M100,PX10元,PY10元,消费者平衡的限制条件为:PxQx+PyQy=M 那么100=10*QX+20*QY 消费者在购置X及Y商品时的组合方式,以及从X、Y中所得到的总效用如下:3分组合方式10×Qx + 20×Qy = 100及总效用QX=10,QY=0550QX =8 ,QY =1720QX =6, QY =2820QX =4,QY =3850QX =2,QY =4810QX =0,QY =5700从上表可看出,购置4单位X商品及3单位Y商品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因为:这时,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为:五、问答题:1. P31-P33,P39-P412.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说明需求定理。答1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及其本身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削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确定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边际效用是递减的。3消费者为购置确定量某物品所情愿付出的货币价格取决于他从这确定量物品中所获得的效用,效用大,愿付出的价格高;效用小,愿付出的价格低。随着消费者购置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这样,随着物品的增加,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在下降。因此,需求量及价格必定成反方向变动。3 . P97-P1044. P124西方经济学平常作业2一、填空题:1.会计本钱刚好机本钱之和称为 经济本钱 。2.短期边际本钱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 本钱总量 。3.短期边际本钱曲线及短期平均本钱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本钱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 收支相抵 点;短期边际本钱曲线及平均可变本钱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本钱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 停顿营业 点。4在长期边际本钱曲线及长期平均本钱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本钱 小于 长期平均本钱;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本钱 大于 长期平均本钱。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那么是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钱MR=RC 。6.根据 市场集中度 、 行业进入限制 、 产品差异 ,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 等于 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 大于 边际收益。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 确定者 ,它根据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 承受者 ,根据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9.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胜利取决于 产品差异 竞争。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 博弈 论来探讨寡头行为。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消费要素的需求取决于 消费要素的边际收益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 的曲线,这说明劳动的需求量及工资成 反方向 变动。13.由于资本而进步的消费效率就是 资本的净消费力 。14.经济租是指 消费要素全部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渴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别的工资,其特别性就在于 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收入再支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 税收 和 社会福利政策 。1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 主体 带来的影响。19. 价格管制是政府限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那么有三种,一是 边际本钱定价 ,二是 平均本钱定价 ,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本钱加这种回报率定价。20. 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扰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 道德紧急 。 政府失灵 。二、选择题1.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消费要素的时期 2短期平均本钱曲线呈U型,是因为 B A边际效用递减 B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C规模经济 D内在经济3.下面关于边际本钱和平均本钱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C A.假设边际本钱大于平均本钱,平均本钱可能上升或下降 B.边际本钱上升时,平均本钱确定上升C.假设边际本钱小于平均本钱,平均本钱确定下降 D.平均本钱下降时,边际本钱确定下降4. 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本钱的变动规律是 A A.先减后增 C.始终趋于增加 D.始终趋于削减5.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承受者,是因为 C A.它消费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B.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限制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6在垄断市场上,价格 C C.受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7.在垄断竞争市场上 B A.该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都考虑其竞争对手的行为 B.该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的产品及其他企业的产品略有差异C.该行业有很多企业,全部企业销售的产品一样D.但行业有少数几个企业,但是没有一个企业大到要考虑它的竞争对手的行为8.根据博弈论的分析,“囚徒逆境中的两个囚徒的优势战略是 C A.一方交代,另一方不交代 C.双方都交代 9.在以下四种方式中,工会为了进步工资,所承受的方式是要求政府 C C.限制女工和童工的运用 10经济租是指 D D.消费要素全部者得到的实际收入超过他们所渴望得到的收入11.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时的基尼系数为 D A. B.0.3 C. D.12.收入支配的同等标准是指 C C.按公允的准那么来支配国民收入 13.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 C A.有些人可以免费运用公共交通工具 B.有些人可以以低于正常本钱的价格运用公共交通工具 C.无法防止不情愿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 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应大于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事实上免费供应为止14.垄断之所以会引起市场失灵是因为 A A.垄断者利用对市场的限制使价格没有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B.施行反托拉斯法 C.价格管制 D.国有化15.逆向选择意味着 A A.为防被骗,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收取较高的保费 B.投保人掩盖自己的疾病,骗保险公司C.保险公司可以精确地意料风险 D.买保险的人是厌恶风险的三、推断题:1.企业用自有资金进展消费是有本钱的。 2.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不是一回事。 3.短期边际本钱曲线及短期平均本钱曲线的交点就是停顿营业点。 × 4.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本钱时,企业的正常利润到达最大化。× 5.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不管企业的收益能否弥补可变本钱,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进展消费了。× 6.垄断市场上,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企业均可获得超额利润。 × 7.电力部门对工业用电及民用电实行不同的价格属于二级价格卑视。× 8.现代寡头理论运用古诺模型和拐折的需求曲线来探讨寡头的行为。× 9.用先进的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会使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挪动。 10.地租上升使土地的供应不断增加。× 11.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一。 × 12.同等及效率是一对永久的冲突。 13.存在外部性时,社会边际本钱及私人边际本钱、社会边际收益及私人边际收益都相等。 × 14.不确定性和风险是一回事,都可以用概率的大小表示。× 15.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某种政策的产生确定符合整个社会的利益。× 四、计算题:1.填写全部的空格。解:短期总本钱TC = 可变本钱 VC+ 固定本钱 FC 平均固定本钱 AFC = 固定本钱 FC/ 产量Q平均可变本钱AVC = 可变本钱VC / 产量Q 平均本钱AC = 总本钱TC/产量 Q= 平均固定本钱 AFC + 平均可变本钱AVC边际本钱MC = 总本钱增加量 TC/ 产量增加量 Q = 可变本钱增加量VC / 产量增加量Q,其中可变本钱为劳动量乘以每单位劳动价格2000元。2在一个行业中,最大的企业市场占有份额为15,第二家为12,第三家为10,第四家为9,第五家为8,第六家为7,第七家为6,第八家5%,第九家为4,第十家为3。计算:1四家集中率;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解:1四家集中率:R=15+12+10+9=46%2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152+122+102+92+82+72+62+52+42+32=7493.假设暑假你有两份工作可以选择,一份是当家教,每月保证有500元收入,一份是当推销员,干得好每个月最多可赚3000元,干不好一分钱也没有。根据别人的阅历,赚3000元的概率为0.1,赚2000元的概率为0.4,赚1000元的概率为0.4,一分钱赚不到的概率为0.1。这两份工作的将来预期收入各是多少?解:当家教每月工作的将来预期收入保证有500元。当推销员每月工作的将来预期收入=3000×0.1+2000×0.4+1000×0.4+0×0.1=1500元4. P195五、问答题:1、P1582、P216-P2223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说明劳动的供应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答:1向后弯曲的劳动供应曲线指定工资上升,劳动供应增加,当工资上升到确定程度之后,随工资上升,劳动供应削减的劳动供应曲线。2劳动供应取决于工资变动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替代效应的作用,家庭用工作代替闲暇,从而劳动供应增加,同时,随着工资增加,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家庭须要更多闲暇,从而劳动供应削减,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应随工资增加而增加;当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劳动供应随工资增加而削减。3一般规律是,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当工资到达某个较高程度常,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因此,劳动供应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供应曲线。4说明市场失灵产生的缘由及解决的方法?答:1、市场失灵指在有些状况下仅仅依靠价风格节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2、市场失灵产生的缘由有公共物品、外部性及垄断。3、解决有公共物品的方法:1准公共物品可以使之变为私人物品由市场供应;2纯公共物品由政府供应公共物品。2解决外部性的方法:1在产权明晰的状况下,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2在产权不明晰状况下,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政府解决外部性问题方法有:A承受立法或行政手段,B经济或市场手段:征税和补贴,即对产生负外部性的企业征税,产生正外部性的企业进展补贴;C可交易的排污证制度。 3解决垄断的方法: 1价格管制,就是由政府限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其原那么有三种:一是边际本钱法,二是平均定价,三是确定一具合理的资本回报率2施行反托拉斯法,即反对垄断的法律;3国有化,即对垄断性的企业实行国有,由政府经营。西方经济学平常作业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一、填空题:1.国内消费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支出 法 、 收入法 以及部门法。2.GDP折旧 国内消费净值 。3.名义国内消费总值是指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消费总值 。4.物价程度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 通货 膨胀 自然 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 周期性 失业。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 资源 的增加,核心是 技术进步 。7. 消费一单位产量所须要的资本量被称为 资本-产量比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确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 技术进步 。9.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缘由是 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 正常的劳动力流淌 而引起的失业。 高于市场平衡工资 的工资。 右下方 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应曲线是一条向 右上方 倾斜的线。13. 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 利率 效应最重要。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及总供应 同方向 变动。15.根据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总供应不变时,总需求削减,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 削减 ,物价程度 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及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 收入等于消费 ,在简洁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 总支出等于总供应 。18. 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将来所带来的 收益的现值 及如今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洁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削减,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 削减 ;储蓄增加,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 削减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越小 。22.简洁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 总支出总需求 是确定平衡国内消费总值的最重要因素。二、选择题:1.在以下状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 2.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程度变动的物价指数C A.消费物价指数 B.消费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名义国内消费总值指数3.劳动力总量包括 A A.全部失业和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 B.总人口中除非工作年龄人口外的全部工作年龄人口C.总人口数 D.全部失业的工作年龄人口4.经济增长是指 B A技术进步 B国内消费总值或人均国内消费总值的增加 C制度及意识的相应调整 D社会福利和个人华蜜的增进5.假定资本量为100万,所消费的产量为50万,那么资本产量比率为 B 2 C.100万/100万+50万=0.67 D.50万/100万+50万6.货币中性论是指货币的变动 D 7.引起摩擦性失业的缘由: D 8.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及物价程度无关 C 对总需求的影响可以表示为 B A.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左上方挪动 B.沿同一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挪动 C.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挪动 D.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挪动10.技术进步会引起 A C.短期总供应曲线不变,长期总供应曲线向右平行挪动 D.长期总供应曲线不变,短期总供应曲线向左平行挪动总供应模型中,总需求削减会引起 D A.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增加,价格程度上升 B.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增加,价格程度下降 C.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削减,价格程度上升 D.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削减,价格程度下降12.引致消费取决于 C 13.在总需求中,引起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B B 15.在以下四种状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D 0.4 C三、推断题:1.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以前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消费总值。 × 2.居民购置住房属于投资。 3.某一年的名义GDP及实际GDP之比就是物价指数。 × 4.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5.新剑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是以加剧收入支配的不同等为前提的,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必定加剧收入支配的不同等。6.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程度越低,货币价值越大。×7.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人人都有工作。 8.物价上升时,利率效应使投资增加,总需求削减。 × 9.在短期内,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程度及总供应反方向变动。×10.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充分就业的国内消费总值。 11.短期总供应不变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同方向变动,物价程度反方向变动。 × 12.从消费函数的稳定性中可以看出刺激消费的政策特别有效。 × 13.经济旺盛及衰退的主要缘由都在于投资的波动性。 14.根据简洁的凯恩斯主义模型,45°线和总支出曲线相交时,收入及消费相等。 × 15.乘数发生作用是须要有确定条件。 四、计算题: 1.下面是一个经济中的有关资料,根据这些资料用支出法计算该国的GDP: 1购置汽车、彩电等耐用消费品支出1000亿元 2购置食品、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支出2000亿元 3雇用保姆和家庭老师支出200亿元 4企业投资支出包括厂房和设备2000亿元 5企业支付给工人的工资3000亿元 6企业支付的银行利息和向政府交纳的税收共500亿元 7今年初存货为1500亿元,年底存货为1000亿元。 8各级政府为教化和社会保障支出2000亿元 9中央政府国防及外交支出500亿元 10中央及地方政府税收收入2500亿元 11出口产品收入1500亿元 12进口产品支出1000亿元解:GDP个人消费支出C耐用品、非耐用品、住房租金、其他劳务私人国内总投资I厂房、设备、居民住房、企业存货净变动额政府购置支出G联邦政府支出、州及地方政府支出净出口NM出口X进口M。= 1000+2000+200+2000+1000-1500+2000+500+1500-1000= 7700亿元答:该国的GDP为7700亿元 2.假定1997年的物价指数为128,1998年的物价指数为136,那么,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少?解:通货膨胀率答:1998年的通货膨胀率是6.25%3.P275,计算时a+b=1,可以计算出b=0.4.4假设一个经济中总收入为2000亿元,储蓄为400元,当收入增加为2500亿元时,储蓄增加为5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乘数。假设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消费总值会增加多少? 解:1 Y1=2000亿元,S1 =400亿元,Y2 =2500亿元,S2 =500亿元。求 a 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MPC1-MPS=10.20.8乘数:2:AE=200亿元,求Y 根据公式: Y= a×AE = 5×200 = 1000亿元答:该经济的乘数是5。假设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消费总值会增加1000亿元 五、问答题:1. 简要说明确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答:经济增长是国内消费总值GDP或人均国内消费总值GDP的增加,确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制度。它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那么。确定人们的经济及其他和为,也确定一国的经济增长。制度的建立及完善是经济增长的前提。2资源。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产量是用各种消费要互消费出来的。各种消费要素是资源,因此,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资源包括劳动及资本。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分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及劳动力质量的进高。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及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又称有形势本,是指设备、厂房、存货等的存量。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指表达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程度,安康状况等。经济增长中必定有资本的增加。3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表达在消费率的进步上,即同样的消费要素投入量能供应更多的产品。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和学问的进展。2. P3133. P3144 用总需求确定原理分析我国政府提出的增加内需的意义。答:1总需求确定原理就是简洁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在总供应不变状况下,平衡国内消费总值由总需求确定,并及总需求的变动成同方变动,即总需求增加,平衡国内消费总值增加,总需求削减,平衡国内消费总值也削减。2总需求确定原理所说明:假设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在于消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这就说明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第一,要区分投资及消费的差异。应当把居民购置住房作为一种投资,并用刺激投资的方法拉动这项投资,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内需,带动经济。第二,在我国经济中,私人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当是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因此要为私人企业投资创立更为宽松的环境。西方经济学平常作业4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一、填空题: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打算金,这时的法定打算率为 0.2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立出的货币额为 5000 万元。2. 银行所创立的货币量及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 简洁货币乘数 ,货币供应量及根底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 货币乘数 。3.中央银行限制货币供应量的工具主要是: 公开市场活动 、贴现政策以及打算率政策。4.LM曲线向 向右上 倾斜,说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消费总值及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自然 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 周期性 失业。7.假设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那么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 15%8. 紧缩性缺口引起 周期性 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 需求拉上 的通货膨胀。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进步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 利润推动 的通货膨胀。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 失业及通货膨胀 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旺盛 的最高点,谷底是 萧条 的最低点。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 需求管理 、 供应管理 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政府支出及税收 来调整经济的政策。 中央银行 ,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 中央银行以外的其别人 。15.简洁规那么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须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 货币供应量 要不要政府干预 。 贸易余额小于零 。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 国内支出 净出口。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削减会使AD曲线向 左下方 挪动,从而使平衡的国内消费总值 削减,贸易收支状况 改善 。 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及国内消费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 溢出效应 。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消费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消费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 回波效应 。二、选择题:1.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打算金及存款的比率是 D A.简洁货币乘数 B.货币乘数 D.法定打算率2.中央银行进步贴现率会导致C B.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利率降低 3.在LM曲线不变的状况下,自发总支出削减会引起D A.国内消费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B.国内消费总值削减,利率上升C.国内消费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D.国内消费总值削减,利率下降4.由于总需求缺乏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C D.自然失业通货膨胀,那么 C 6.供应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总供应模型来说明C A.在总供应不变的状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挪动从而使价格程度上升B.在总供应不变的状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挪动从而使价格程度上升C.在总需求不变的状况下,总供应曲线向左上方挪动从而使价格程度上升D.在总需求不变的状况下,总供应曲线向右下方挪动从而使价格程度上升7.认为在长期及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及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 C D.新凯恩斯主义8.乘数一加速模型,引起经济周期的缘由是A 9.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C C.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削减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D.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支配同等10.在西方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是 A 11.当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时,应当实行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12.货币主义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是B C.限制利率和限制货币供应量两者并重 13.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增加将引起 B A.国内消费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B.国内消费总值增加,贸易收支状况恶化 C.国内消费总值不变,贸易收支状况不变 D.国内消费总值削减,贸易收支状况改善14.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常常工程的是C 15.清洁浮动是指 A B.汇率根本由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确定,但中央银行加以适当调控 三、推断题:1.企业债券的利率高于政府债券的利率。2. 货币供应量就是指根底货币的变动量。 × 3.在物品市场上,利率及国内消费总值成同方向变动。 × 4.根据I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