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浙教版).docx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1a10,n是整数,有效数字。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肯定值是距离,非负数。4数轴:定义“三要素;点及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假设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那么每个非负数均为0。5非负数:正实数及零的统称。表为:x0(1)常见的非负数有:6去肯定值法那么:正数的肯定值是它本身,“+ ;零的肯定值是零,“0”; 负数的肯定值是它的相反数,“-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那么,定律,依次要熟识。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11. 1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一样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13.指数:n个a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称底数,n称指数, 称作幂。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14. 幂的运算性质:am an=am+n; am÷an=am-n; (am)n=amn;( ab )n =anbn ; 15.分式的根本性质 = = m0;符号法那么:16.乘法公式:a+ba-b=a2-b2; (a+ b)2= a2+2ab+b2; a2-b2=a+ba-b; a2+2ab+b2 = (a+ b)217算术根的性质: ; ; (a0,b0); (a0,b0)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 假设 , , , , ; 那么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19.概率:用来预料事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1P必定事务=1;P不可能事务=0;0P不确定事务A1。2树形图或列表分析求等可能性事务的概率: ;3嬉戏公允性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的大小是否相等(“牌,球嬉戏中放回及不放回的概率是不同的)。20.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2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3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到处相等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5)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1.性质: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22.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2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24.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判定: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5.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随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第三边大于两边之和,小于两边之差;重心:三条中线的交点; 垂心:三条高线的交点;外心:三边中垂线的交点; 内心:三角平分线线的交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该边一半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逆定理也成立。30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Rt中,等于斜边的一半的边所对的角是300。26.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条件:SSS、AAS、ASA、SAS、HL。27.等腰三角形:在一个三角形中 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三线合一; 有一个600角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8.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29.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0,外角和为3600,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等于 。30.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条对角线相互平分。判定: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两条对角线相互平分。31特别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及正方形。32.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梯形可分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33.梯形常用协助线:34.平面图形的密铺镶嵌:同一顶点的角之和为3600。35.轴对称:翻转1800能重合; 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度能重合。36.命题题设和结论、定义、公理、定理; 原命题,逆命题; 真命题,假命题;反证法。37. 轴对称变换: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平移:对应线段,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在同始终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平移方向和距离是它的两要素。图形的旋转: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一样方向转动了一样的角度,随意一对对应点及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的方向、角度、旋转中心是它的三要素。位似图形:它们具有相像图形的性质外还有图形的位置关系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个点位似中心;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比就是位似比,对应线段的比等于位似比,位似比也有依次;图形的位似图形有两个,在位似中心的两侧各有一个。位似中心,位似比是它的两要素。38.相像图形:形态一样,大小不肯定一样放大或缩小。1判定平行;两角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2对应线段比等于相像比;对应高之比等于相像比;对应周长比等于相像比;面积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3比例的根本性质:假设 , 那么ad=bc;d称为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假设 , 那么 。b称为a、c的比例中项;c称为第三比例项(4)黄金分割:线段AB被点C黄金分割AC<BC,点C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C及AB的比叫做黄金比:5相像根本图形:平行,不平行;变换对应关系作出正确的分类。39. 三角函数:在RtABC中,设k法转化为比的问题是常用方法。(4).俯、仰角:2方位角: 3坡度:30°45°60°sincostg1定义:2特别角的三角函数值:记忆碎片 sin300= , tan300= .3三角函数关系:sin(90°-)=cos; tan=sin/cos; sin2+cos2=140. 方程根本概念:方程、方程的解根、方程组的解、解方程组1一元一次方程:最简方程ax=b(a0);解法。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多数多对。3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4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的求根公式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 公式法; 开平方法; 配方法。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去分母分式方程整式方程5分式方程: ;分式方程有增根,必需要检验。应用题也不例外。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审题;设元未知数;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的量;找寻相等关系列方程(组);解方程及检验;答案。41.1不等号:、。 2一元一次不等式:axb、axb、axb、axb、axb(a0)。3不等式的性质:a>ba+c>b+c a>bac>bc(c>0) a>bac<bc(c<0)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传递性a>b,b>ca>c a>b,c>da+c>b+d.用文字怎么表达?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乘除负数要变方向,但要留意乘除正数不要要变方向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数轴上表示解集42.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相互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1坐标平面内的点及一个有序实数对之间是一一对应的。2两点间的距离: AB=Xa-Xb ; CD=Yc-Yd ; 。3X轴上Y=0;Y轴上X=0;一、三象限角平分线,Y=X;二、四象限角平分线,Y=-X。4P(a, b)关于X轴对称P(a, -b); 关于Y轴对称P(a, -b); 关于原点对称P(-a, -b).43.函数定义: 44.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45.自变量取值范围:分母0;被开方数0;几何图形成立;实际有意义xoy(k>0,b>0)xoy(k<0,b>0)xoy(k>0,b<0)xoy(k<0,b<0)46.正比例函数y=kx(k0) 图象:直线过原点性质:k>0,k<0,47.一次函数定义:y=kx+b(k0)图象:直线过点0,b-b/k,0性质:k>0,k<0,48.反比例函数定义: (k0)。图象:双曲线两个分支支性质:k>0时,图象位于,y随x;k<0时,图象位于,y随x; 两支曲线无限接近恒久不能到达坐标轴。49.二次函数解析式: 特别型:1 及x轴的交点y=0,开平方法,2图象:抛物线“五点一线要记住3性质: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当x= ,y有 值,是 ;a<0时,在对称轴左侧,右侧;当x= ,y有 值,是 。(4)平移原那么:把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左+右-;上+下-。5a开口方向,大小;b对称轴及a左同右异;c及y轴的交点上正下负;b2-4ab及x轴的交点个数;ma+nb对称轴及常数比;a+b-c点看(1, a+b-c)。50.1圆有关概念:弦、弦心距、半径、直径、圆心;弧、优弧、劣弧、半圆;等弧、等圆、同圆、同心圆;圆心角、圆周角;点及圆,直线及圆、圆及圆的位置关系。2不在同始终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3垂径定理及其推论: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4在同圆或等圆中,假如两个圆心角、两个圆周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留意一弦对两弧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6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7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8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9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0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1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51.(1)视点,视线,视角,盲区;投射线,投影,投影面(投影类的题目常及全等、相像、三角函数结合进展相关的计算。)(2) 中心投影:远光线太阳光线;平行投影:近光线路灯光线。3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看不见的轮廓线要画成虚线,线段要保持原长或标明比例尺。52.53.面积问题:同底或同高,面积比等于高或底之比;相像图形的面积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54.尺规作图:线段要截,角用弧作,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须熟记,外接圆、内切圆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