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34950734
资源大小:247.2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面积优秀教学设计.docx
相识面积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2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相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驾驭周长计算方法。在这些阅历的基础上,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摸物体的表面,比较物体表面及平面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进率,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基础。教材特别重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直观的黑板、电视机、数学书表面到抽象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封闭图形,通过摸一摸物体的表面、说一说等活动,初步感知什么是面积,然后通过比较面积大小,拓展学生对面积的感性相识,丰富面积概念的表象,深化理解面积的意义,并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大小的活动,丰富面积的表象,理解面积的意义。2经验面积大小的比较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化。3让学生主动参与视察,比较,沟通活动,在活动中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实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相识面积及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由于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实力还很薄弱,对“面难把握,因此我主要通过用手摸一摸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面积的含义。再经验比较各类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结合嬉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相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育。由于三年级学生思维处于详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再加之本课内容是由线到面,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感知与理解面积的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三、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一张绿色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初步相识面积1结合生活实际,引入“面”的概念。(课件出示主题图)(1)想一想:打扫卫生时,假如两个同学以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大,国旗面小。(2)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 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预设:找一找:可能会找到数学书封面、课桌面、凳子面、地面、脸面、球面摸一摸:请学生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体的面比一比:请学生说一说两个物体的面哪个面大?哪个面小?(3)结合实例相识面积。老师示范: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面的面积(板书:相识面积)学生举例说明物体表面的面积。(动作与语言相结合,先说说身边物体的面积;再通过想象,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2相识图形的面积。(1)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相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圆等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课件出示相识的平面图形)预设:这些图形也有大小。(2)这些图形也有大小,谁来说说它们的面积?预设:正方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三角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3及时练习。(1)完成第61页“做一做”。(课件出示)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2)为学生供应一个苹果,请学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苹果的面积。(3)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变化。(二)比较面积大小,发展度量意识1提出问题,引发思索。(1)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课件出示,同时为学生供应下面两个图形的纸片)(2)学生自主比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2沟通比较方法,引发认知冲突。(1)让学生思索: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个面积大?(2)用重叠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结果吗?(3)小结:用视察、重叠的方法,都不太简单一下子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方法呢?3探讨度量单位,培育度量意识。(1)你还能想到其他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吗?预设1:学生想到用学过的图形去度量。预设2:假如想不到,可以一起听听小精灵的建议。(课件出示)(2)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学具在长方形中摆一摆。(3)沟通反馈,确定度量单位。 组织学生反馈,说说自己选择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摆的。(学生边说课件边演示)预设1:用圆形作单位。预设2:用三角形作单位。预设3:用正方形作单位。组织学生结合以上三组图形思索:用这些图形作单位能否比较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假如要精确测量出某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用什么图形作单位最合适?为什么?预设:能,用正方形最合适,因为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且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在摆放时不受摆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老师介绍:国际上就是规定用正方形作面积的单位。(三)应用所学,感受单位价值1完成第62页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四的第1、2、3题。(四)全课总结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关于面积你还想知道些什么?教学反思: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既生疏而又熟识的内容。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习了“周长”,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及其计算已经驾驭。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相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可以这样来说,面积是重点更是难点。 本课教学目标确定的比较准,能够依据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创建性的运用教材,另外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相识和体会面积。感知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首先从导入这块通过布置劳动任务,让学生引发冲突,感知面的大小,初步感知面,通过让学生摸一摸,视察感知面的大小,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摸画中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画字典封面让学生理解封闭图形的面积的概念。在比较面积大小时,对学生布置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熊主任指出整堂课设计特别好,创设擦黑板擦展板很好,涉及到老师没讲学生就已经知道面积,这时候老师应当表扬激励,不必要纠结。学生会描述面积就行,不必非强调表面。这个是生活中的面积,接下来有一个动作特殊好,由实物字典的封面画到黑板上,这就是由生活转到平面,转点很好,很奇妙。刚才已经摸过了,这样过度过来比较自然。可以再加一个侧面引申一步熊主任点拨比较面积大小时,抓生成不太到位,指出老师应当边演示边叙述,老师的学具袋都有什么,我们应当怎样摆,引领学生去比较大小。但是同时指出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把一种图形去掉,选择图形去摆,给学生想象和创建的空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寻到正确答案。选择不同图形无法比较,必需是同一标准。抓住课堂生成环节,融错,在错误中让学生自己生成知识点,那么这堂课就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