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社科院院考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 资源ID:34960075       资源大小:190.4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科院院考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一, 简述题1, 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参与西方经济学P25随着对某种商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也在增加,但边际效用却是递减的,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概念表示:人们在增加同一种商品或劳务消费的过程中,对其迫切须要的满足度会越来越小。2, 简述标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参与西方经济学P30符合理性公理的“标准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五个特征:1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即假如要增加对一种商品的消费,那么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必定要削减,以保证仍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2不管两种商品是怎样组合的,这些组合总是处于某一无差异曲线上,这一特点也称为无差异曲线的密集性。3无差异曲线向原点成凸状,这反映的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其商品组合的满足度越高,即对任一给定的无差异曲线来说,全部在其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都代表着更高的消费者满足程度。5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3, 简述消费者均衡及其条件。参考大纲P172, 西方经济学P4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当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此时消费者处于均衡。消费者均衡即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选择商品组合以实现效用最大化并将保持不变的状态。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经济学家通常把这一条件称之为消费者均衡条件。4, 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正确组合?参与西方经济学P78, 大纲P185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指依据这种组合,生产某确定量产品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本钱最低,厂商将获得最大利润。它包括:在厂商的本钱既定时,使得厂商产量最大化的要素组合;或在厂商的产量既定时,使得厂商本钱最小化的要素组合。 5, 简述边际酬劳递减规律。参与西方经济学P73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该规律并不是从各种定理中推导出来的,而是一种经验概括,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6, 简述到达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参与西方经济学P105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必需满足的条件实质上是对厂商的目标函数求极值的问题。这一目标函数定义为=Q=TR-TC其中,总利润为产量的函数,总收益TR和总本钱TC本身也是产量的函数。依据数学原理,令上述总利润函数在其一阶导数为零,即:d/d(Q)=d(TR) /d(Q)-d(TC) /d(Q)=0也就是MR MC=0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MR=MC。但是,MR=MC只是说明在Q这一产量水平上存在利润极值,既可能是最大利润,也可能是最小利润。因而,要保证这是利润最大的产量,还要求总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零,即:d2/d2(Q)=d(MR) /d(Q)-d(MC) /d(Q)<0也就是 MR<MC所以,利润最大化的充分条件是边际收益的变更率小于边际本钱的变更率。7, 一般均衡理论所要答复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参与大纲P221 应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重要前提是,必需证明在所考虑的经济中存在一般均衡状态。一般均衡理论的根本思想是考察全部市场同时均衡时相关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所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否存在一系列价格使全部市场同时处于均衡,这是一般均衡状态的存在性问题。及此相联系的问题还有,“假如存在一般均衡状态解,这种状态是否是唯一的?这是一般均衡状态的唯一性问题。此外,还需答复,“假如原有的一般均衡状态受到扰动,在扰动消逝之后,原有一般均衡状态是否会自动复原?这是所谓一般均衡状态的稳定性问题。8, 何为垄断?它一般会产生什么后果?参与大纲P230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 销售和价格进展操纵和限制。垄断首先可造成完全竞争市场所假定的条件得不到满足从而使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其次,垄断可能导致管理松懈;第三,垄断可能导致探讨及开发支出降低;第四,垄断可能导致寻租;第五,垄断产生的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一种不公允的收入安排。9, 简述要素价格的确定及收入安排的关系。参与西方经济学P133每一种资源或要素劳动, 资本和土地,都有各自不同的市场。这些市场的状况及厂商的目标和产品市场相结合,影响着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一种要素的价格和它被运用的数量影响着它的总收入。影响资源市场的任何变更也就影响到一种要素的收入,从而影响到收入在不同要素之间的安排。西方经济学对资源市场上要素价格的分析事实上也是一种功能收入安排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假如资源市场是竞争性的且运转良好的话,那么,每一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就来自其对生产的奉献,且等于它的边际产品。依据这种理论,以某种生产要素的单位价格乘以确定效率条件下即本钱最小化所运用的该种要素的数量,便可以得到该种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即收入的安排局部取决于要素的相对生产率。10, 为什么国民收入核算中总供应恒久等于总需求?参与西方经济学P319, 324在国民收入及产值账户中,用支出来度量的最终产品分为四大类:消费品, 投资品, 政府选购和净出口。因而有以下等式:GDP=C+I+G+X-M其中C代表居民消费支出,I代表企业用于购置机器设备, 厂房, 增加存货等的私人投资支出, 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净出口。用于购置产品的每一项支出都意味着销售者的同一数量的收入,因而通过计算要素全部者收入,即运用收入法计算的GDP值,在理论上自然应当同运用支出法计算的结果一样。用Y代表表现收入的GDP,即令Y=GDP,那么可得到国民收入及产值账户恒等式Y=GDP= C+I+G+X-M。即在国民收入及产值账户中,用收入度量的GDP值恒等于用支出度量的GDP值,也即收入恒等于支出。在上式中的收入方Y可理解为总供应,支出方E= C+I+G+X-M可理解为总需求。因此,在国民收入及产值账户中,总供应恒等于总需求。11, 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是负的,而LM曲线的斜率是正的?参考网络资料IS曲线是反映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及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所谓均衡状态就是I=S,即投资等于储蓄。因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当投资等于储蓄时,可导出国民收入是利率的减函数,表示这个关系的曲线就是IS曲线,那么它的斜率确定是负值。它表示 :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国民收入随利率的增加而削减。这个也可以这样说明:当利率上升的时候,投资会削减,投资的削减会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削减。LM曲线是反映当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及国民收入的关系。所谓均衡状态就是L=M。L是货币需求函数,是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函数,即随利率的上升而削减,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M是定值。所以当L=M时,可推出利率及国民收入是正相关的关系。即LM曲线的斜率为正。12, 请说明为什么在政府预算保持平衡的条件下,政府财政政策是扩张性的?参考网络资料中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保持财政收支平衡以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这里所讲的财政收支平衡,不应局限于年度预算的平衡,而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考察财政收支的平衡。在经济周期下降的阶段上,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削减税收,以增加消费和促进投资。这样从财政收支的比照关系上看,确定是支大于收,从年度预算来看必定会出现赤字。当经济已经复苏,在投资增加和失业削减的状况下,政府就可以适当削减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从一个年度预算看会出现盈余。这样就可以用后一阶段的盈余抵补前一阶段的财政赤字,即以旺盛年份的财政盈余补偿萧条年份的财政赤字。于是从整个经济周期来看,财政收支是平衡的,但从各个年份来看,却不确定平衡。13, 利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非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参见大纲P286货币工资的变动及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即物价及失业率或者说经济增长率反比!菲利普斯曲线是概括表示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之间此消彼长的置换关系的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58年依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提示出: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二者不行兼得,假如一个经济情愿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那么可以实现较低的失业率。14, 什么因素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其政策后果是什么?参与西方经济学P483货币供应的乘数理论是建立在打算率re和现金-存款率cu为常数的假定上。事实上,打算率和现金-存款率都不是常数,而是市场利息率, 贴现率, 法定打算率和银行存款流量不稳定性的函数,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货币乘数的不稳定。这说明限制货币供应量不仅仅是一个限制根底货币的问题,对根底货币的限制并不能保证对货币供应量的限制。15, 请简述中心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整货币供应量的详细过程。参与西方经济学P477现实中,在中心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中心银行的最重要资产是政府债券中心银行对政府的借贷。大多数国家是通过中心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变更根底货币量的。当中心银行在公开市场购置100万美元政府债券时,它用中心银行支票支付。出卖政府债券的公众把得到的中心银行支票存入自己的开户银行。公众在银行的存款增加100万美元,这是新增原始存款。银行把中心银行支票存入中心银行,该银行在中心银行账户中的存款打算金增加了100万美元。这就意味着根底货币增加了100万美元。在中心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在负债方增加了100万美元一般银行在中心银行的存款打算金;在资产方增加了100万美元的政府债券。由于一般银行的打算金增加量100万美元等于存款增加量100万美元,于是便可以进一步增加对公众的贷款,从而使货币创建的乘数过程接着进展下去。假如中心银行想削减货币供应,它便可以出售政府债券。当公众用自己开户银行的支票支付后,中心银行便相应削减其开户银行在中心银行的打算金,一般银行便需相应收缩其贷款,货币供应量将按乘数削减。16, 简述外汇贮存增加对一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参考网络资料外汇贮存增加会加剧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企业或个人赚取外汇后,为了在国内消费或投资,大多会兑换为本币,这样就造成市场上本币流通量的增加,物价随之上升,造成通货膨胀。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由于本币需求增大,会导致本币升值,从而加大出口和外来投资的本钱,进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国家,政府一般会实行提高利率的手段来抑制通货膨胀,这样同时也会抑制消费和投资,使经济开展速度减缓。17, 在弗莱明-蒙代尔模型中,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在什么状况下是水平的?参考百度百科“BP曲线 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呈水平是一种极端现象,当资本完全自由流淌时,资本流淌对于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弹性,既任何高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举额资本流入,使国际收支处于顺差;同样,任何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户导致巨额资本流出,使得国际收支处于逆差。18, 论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外贸的影响。参考网络“货币贬值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贬值对出口的影响:本币对外币贬值,因此产品的外币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增加了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增加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诱发国外居民增加对本国产品的需求,有利于一国增加出口。另一方面,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的价格那么会提高,影响进口商品在本土的销售,同时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开展,增加进口替代产品的供应,对进口起抑制作用。 2贬值对进口的影响:本币对外币贬值,使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更。进口商品是外国生产的,其外币价格不会因别国汇率的变动而变动。本币对外贬值,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折算本钱币就会使以本币表示的商品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商品的削减。 19, 何谓公共产品?参考百度百科“公共产品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效劳。如国防, 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化, 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供应。20, 何为“流淌性陷阱?参考百度百科“流淌性陷阱流淌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确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淌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变更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常,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应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二, 论述题1, 利用无差异曲线说明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及收入效应。参考百度百科“替代效应考察价格下降上涨反之时商品的替代效应及收入效应:x商品降价前,x及y两商品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表示,消费者到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在E0点,在该点预算线aj及无差异曲线U1相切。及该切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置量为q0,x商品降价后,预算线由aj变为aj2这条新的预算线表示x, y两商品的新的价格比率。新预算线及较高的无差异曲线相切,切点为E2点。E2点是降价后消费者到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及该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置量为q2。可见,x商品降价后,其需求量由q0变到q2。那么价格下降的总效应是q2 q0。 一种商品价格变更的替代效应是在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更,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状况下商品需求量的变更。这里所说的实际收入不变是指消费者维持在原来的效用水平上,但又要用新的价格比率由预算线aj2的斜率表示来度量这一不变的效用水平。降价后,为了使消费者效用水平不变,就必需画一条及预算线aj2,相平行, 但是及原无差异曲线U1相切的预算线,在图-1中,这条预算线是a1j1。a1j1及无差异曲线相切于E1点。及E1点相对应的x商品的购置量是q1。在图-1中,替代效应是q1 q0。 一种商品价格变更的收入效应是指在其他全部商品的名义价格及名义收入不变的状况下,完全由实际收入而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更。这纯粹是由实际收入的变更引起的。在图-1中,收入效应是q2 q1。2, 说明短期总本钱, 平均本钱及边际本钱之间的关系。参见大纲P189在短期内,厂商来不及对全部的生产要素作出调整,因而某些生产要素数量保持不变。为了便利起见,将厂商本钱分为可变本钱VC和不变本钱FC两类,那么短期总本钱TC=VC+FC。假定短期内总产量为Y,那么有短期平均本钱AC=TC/Y。边际本钱MC指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本钱量,对短期总本钱求导可得:MC=TC/Y=VC/Y。3, 论述造成长期平均本钱下降的主要因素。参见大纲P193长期平均本钱是长期中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本钱,在数值上等于长期总本钱除以产量。厂商的长期平均本钱曲线呈U型,这是因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劳动分工更合理,专业程度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此时对厂商的生产而言,存在着产量扩大快于本钱增加的现象,即存在着规模经济。但当厂商的生产规模扩大到确定程度时,管理低效率开场显现,如信息失真, 内部官僚等使得扩大规模所带来的本钱增加快于产量的扩大,即存在着规模不经济。在规模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本钱曲线呈下降趋势;在规模不经济阶段,长期平均本钱曲线呈上升趋势。因此,规模经济是造成长期平均本钱下降的主要因素。4, 试述在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供应曲线的确定。参见大纲P197在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为了追求最大利润,必定要按PMC的条件确定自己的产量,这样,厂商的产量总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更而沿着边际本钱MC曲线而增减,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本钱AVC曲线的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大,厂商就要选择停产。所以,在AVC曲线以上的MC曲线局部就是在短期竞争均衡条件下厂商的供应曲线。在这一局部中,厂商按PMC的条件确定自己的产量,如P=p1时,产量Y=y1。5, 论述福利经济学定理。参见大纲P227福利经济学第确定理:从交换的角度看,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对于随意一个消费者而言,对应于既定的市场价格,他所选择的两种商品的最优数量处于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比的组合点上。从生产方面来看,每个厂商都将把生产要素投入确定在最优组合点上,即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比。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由于产量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本钱,因而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应的价格比。因此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符合帕累托最优的条件,即完全竞争是有效率的。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同时,假如经济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可以存在一组一般均衡价格使得该价格恰好到达上述状态。6, 说明主流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利用AD-AS模型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参考百度百科“总需求曲线, 大纲P284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常,家庭, 企业, 政府和外国客户想要购置的物品和劳务量的曲线。它告知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常经济中需求的全部物品和劳务量。从图形上看,总需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这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一样的状况下,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下降会增加物品及劳务量的需求。相反,物价水平的上升削减了物品及劳务的需求。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由于总需求表现为货币数量,因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被说明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总需求增加包括消费需求, 投资需求, 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增加。依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在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时,总需求增加在对总收入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对价格总水平产生影响,但通常影响较小。当经济处于潜在或充分就业状态时,总需求增加AD就不确定能带来总收入的增加。因为总供应AS增加会遇到生产实力的限制。结果总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这就是需求拉动通货膨胀。7, 论合理预期理论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参考KNS5.0 数据库平台“合理预期论, 西方经济学P393合理预期理论是20世纪70年头初在美国形成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又称理性预期理论。合理预期论是把“合理预期假说同货币主义相结合而成的。因为这一理论的突出的特点是在经济分析中假定:经济行为的主体对将来事务的“预期是符合理性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经济行为主体如作为消费者的家庭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工商企业, 银行以及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在做出它们当前的行动决策时,除了考虑到当前有关经济变量如商品价格, 工资率以及各种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收益率等以外,还要对这些变量将来会有的状况做出预期。所谓符合理性的预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将来事务的预期总是完全精确无误地符合将来实际发生的状况,或者说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将及客观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相一样。合理预期学派认为,政府的财政, 货币政策特殊是后者是有可以识别的规那么的。因而,经济单位对政府政策规那么的预料将不会出现系统的偏差。由于政府不能使自己的政策出人意料之外,经济单位的相应行为将抵消政府政策的效力。因而政府政策是无效的。8, 运用弗莱明蒙代尔模型,分析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参见西方经济学P518弗莱明蒙代尔模型是开放经的最重要宏观经济模型,也是一个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可用于分析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如图:IS曲线: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及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LM曲线:描述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时,国民收入及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BP曲线:描述国际收支均衡时,国民收入及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首先我们探讨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图27-3中,设从均衡动身,增加政府开支,IS右移,我们得到E。由于收入水平增加,在货币供应不变的条件下,国内汇率必定上升。一方面,收入水平的增加导致贸易逆差,造成了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在图中我们已假定BP的斜率小于LM的斜率,对应于处于BP曲线上方的E点的利率将吸引足够外资流入,从而组中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由于国际收支顺差,市场上,出现本币供不应求 外汇供过于求,本币出现升值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持固定汇率,货币当局必需对外汇市场进展干预,向外汇市场注入本币以买进外币。这样,一方面是官方外汇贮存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因之LM向右移动直至及BP和IS交于E.由此可见,在固定汇率下,政府开支的增加导致收入水平由Y增至Y。换言之,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对应于E点,国际收支顺差到直本币升值和BP向上方移动。本币升值导致竞争力减弱,IS向左方回移,直至IS的位置上见图27-4。在E点上,货币和产品市场以及国际收支实现均衡。但可以看出,在浮动汇率下,财政政策的作用被减弱了。假如资本完全自由流淌,BP是一条水平线,对应的是r=r。在浮动汇率下,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的本国利息的上升降引起大量资本的流入。本币升值造成的竞争力减弱将使IS曲线快速向左回移,收入水平和利息率快速下降,直至国内利息率等于国际利息率从而资本流入停顿,包括汇率在内的全部变量复原到原有水平,见图27-5。下面我们探讨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在图27-6中,设从均衡动身,政府增加货币供应,LM右移。我们得到新交点E。由于利率下降,资本外流;由于收入增加,进口随之增加。上述两种变更导致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国际收支逆差造成对本国货币的贬值压力。在固定汇率下,货币当局必需出售外汇贮存购置本国货币,从而削减货币供应量,直至LM曲线回复到原位。这就是说,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无效。在浮动汇率下,本币贬值将增加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因而一而导致IS右移,BP也因本币的贬值而下移。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扩张效果得到双重加强。经济的均衡点由E移至E,在E点我们得到更高收入水平,利率的变更方向那么不愿定,它取决于各种参数的综合比照结果。同样,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收缩性货币政策的收缩效果也会得到加强。见图27-7。假如资本完全自由流淌,BP曲线是一条水平线,货币政策的变更将导致资本流淌的急剧变更,而这种变更又会导致汇率的急剧变更,并进而导致进出口的急剧变更。进出口的变更意味着收入水平的变更,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得到大大将强。9, 说明为什么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古诺模型又称古诺双寡头模型Cournot duopoly model,或双寡头模型Duopoly model,古诺模型是早期的寡头模型。需求曲线上的古诺模型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古诺于1838年提出的。是纳什均衡应用的最早版本,古诺模型通常被作为寡头理论分析的动身点。古诺模型是一个只有两个寡头厂商的简洁模型,该模型也被称为“双头模型。古诺模型的结论可以很简洁地推广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寡头厂商的状况中去。 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古诺模型中的双寡头厂商均衡就是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就是双方都坦白,给定甲坦白的状况下,乙的最优策略是坦白;给定乙坦白的状况下,甲的最优策略也是坦白。而且这里双方都坦白不仅是纳什均衡,而且是一个上策(dominantstrategy)均衡,即不管对方如何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坦白。因为假如乙不坦白,甲坦白的话就被轻判1年,不坦白的话就判2年,坦白比不坦白要好;假如乙坦白,甲坦白的话判5年,不坦白的话判10年,所以,坦白仍旧比不坦白要好。这样,坦白就是甲的上策,当然也是乙的上策。其结果是双方都坦白。囚徒逆境反映了个人理性及集体理性的冲突。其实,假如两个囚徒都不坦白,他们各判2年,比都坦白各判5年的状况要好。但这不符合个人理性,甚至即使这两个囚徒在被抓之前协议,被抓后拒不坦白,但是又有谁有遵守这个协议的主动性呢。 寡头垄断厂商常常发觉它们自己处于一种囚徒的逆境。当寡头厂商选择产量时,假如寡头厂商们联合起来形成卡特尔,选择垄断利润最大化产量,每个厂商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润。但卡特尔协定不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给定双方遵守协议的状况下,每个厂商都想增加生产,结果是每个厂商都只得到纳什均衡产量的利润,它远小于卡特尔产量下的利润.10, 论LM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参见西方经济学P353LM曲线的斜率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息率变更的敏感度,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度越高,LM曲线的斜率就越小,即LM曲线就越平缓。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无限大时,LM曲线就近乎成为一条水平线。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度较小,LM曲线的斜率较大,此时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度较大,LM曲线的斜率较小,此时财政政策的效果较弱,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

    注意事项

    本文(社科院院考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