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段(一)及答案.docx
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一)1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也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左传·僖公廿四年2.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清代嘉定籍闻名学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3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 吕氏春秋·疑似 4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君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注不谷:古代姓自称的谦词。5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都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歧,又虎视淮阴矣。于是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世说新语笺疏·识鉴6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人有获玉印遗刘原父,文曰“周恶夫印”。原父曰:“汉条侯印尚存于今耶?”或疑之。曰:“古亚恶二字通用,史记卢绾之孙他之封亚谷侯,而汉书作恶谷是矣。”闻者大服。 宋稗类钞(清)潘永因编注 汉条侯:汉朝周亚夫被封为汉条侯。他之:人名。7.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渑水燕谈录王辟之(北宋)注朋党:指为争权夺利, 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 8.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冯异为人谦退不伐,行与诸将相逢,辄引车避道。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升坐论功,异样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及破邯郸,乃更部分诸将,各有配隶,军中皆言愿属大树将军,光武以此多之。 后汉书·冯异传9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公曰:“何以察之?”对曰:“审择左右。左右善,则百僚各得其所宜,而善恶分。”孔子闻之曰:“此言也信矣!善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善进,则善无由入矣。”晏子春秋集释“文言翻译”专题训练答案 1.(1)介之推母亲说:“你为什么不也去求赏赐呢?”介子推说:“(知道是)罪过而去效法他们,那罪过就更重了。”(2)介子推说:“语言,原来是用来表明自身的行动的。自身将退隐,还用得着表明吗?”他的母亲说:“你能这样,我与你一起隐居吧。” 2.(1)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2)这(镜子)使我好苦痛(或:难过)。还安稳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美丽(或:还安稳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美丽的了)。 3.(1)城里有一个去集市喝醉了酒回家的老人。(2)我是你的父亲,对你莫非不慈祥吗?我醉了,你却在路上戏弄(熬煎)我,这是什么道理? 4. (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挚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2)我们国家也许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5.(1)在这紧急之时朝廷议定派谢玄统兵北伐,人们当中(对此)很有不同的看法。(2)人们都赞美郗超有先见之明,并敬重他不因个人爱憎埋没人才的品行。 6. (1)(印章上的)文字是“周恶夫印”。(留意“文”“曰”二字的译法) (2)史书上记载卢绾的孙子卢他之封为亚谷侯,但汉书上却写作恶谷就是这个道理。(留意“史记”, “而”, “是”三个字译法) 7. (1)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都都门(为范仲俺)饯行。 (2)范公是天下有才有德的人,只是我怎么敢奢望与他结为朋党。(句式正确1分。顾,只是,不过;望,盼望,奢望;之,与他结为朋党。) 8.(1)冯异为人处事,虚心退让,不夸耀自己。(2)军士都说盼望隶属于大树将军,光武帝因此非常推重他。 9. (1)靠什么明察这个问题?(重点词“何以”, “察”)(2)这话,的确啊!善的得到进用,那么不善的就无从进入(朝廷)。(重点在“也”, “信”, “进”, “入”, “无由”几个词) 第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