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课教案.docx
物态改变复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一、 学问与技能:1. 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改变:汽化与液化、熔化与凝固、升华与凝华,并能去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物态改变现象;2. 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并能区分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不同点;3. 知道沸腾的两个特点,并会对蒸发与沸腾进展比拟,找出它们的区分。二、 过程与方法:1. 在练习中尝试发觉问题、提出问题;2. 感知熔化与沸腾发生的条件,学习依据试验数据做出物理图像的方法;3. 回忆复习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三、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 尝试将生活中的现象与学问联络起来,与消费、生活理论相结合;2. 感悟物态改变在物质世界促进人类文明中起到的宏大作用。【教学重点】 对物态改变整章的学问进展建构。【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做到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反思导 入 部 分 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对第五章物态改变的学习,今日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对这章的学问做一个总复习。物态改变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严密的联络,并且是中考的一个重点局部。我们着重从三个专题来复习。对本章学问提起高度的相识,大致阅读题单上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开宗明义的方式导入,说明本章的重要性,可以有效进步学生的相识。专 题一:六 种 物 态 变 化 1.学问建构 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题单专题一的“物态改变三角形”: 2.对应练习 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第1题,老师来回走动,接收学生练习过程中反应的信息。1.完成题单上的专题一:“物态改变三角形”中的六种物态改变以及相应的能量转化关系,老师予以指导与订正。2.完成对应练习第1题。对六种物态改变的讲解根本到位,但是假如在加些生活中的例子协助,效果应当会更好。所花时间稍多,可以让学生分组做,使课堂更加高效。 3.例题评析 评讲练习题第1题,并对学生易错学问点加以重点讲解,订正其相识误区。 3.答复问题,反应信息。订正错误与相识过程中的误区。此处应当讲明“状态清,改变明”。专题二:熔化与凝固 1.学问建构(1)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2)熔化条件(3)对同一晶体:熔点凝固点 2.对应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题2、3、4 3.例题评析 对应评讲练习题2、3、4,重点强调3题中的各曲线所代表的含义,并在4题中补充说明“热传递” 1.对物质的熔化与凝固进展学问上的建构,补充完成题单上的学问点。 2.完成对应练习2、3、4 3.反应答案,听取老师评讲,补充学问,订正错误,做好相应的笔记。 熔化、凝固曲线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列入学问建构中,但在稍后的对应练习中会补充强调。例题的评析应当注意学问的拓展与发散,此处做的不是很好专题三:汽化与液化 1.学问建构 蒸发汽化 沸腾 降低温度液化 压缩体积 2.对应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对应练习5、6、7、8 3.例题评析 对应评讲例题5、6、7、8,重点讲解第6、7题 1.对“汽化与液化“学问点进展建构; 2.完成对应练习5、6、7、8。 3.反应答案,听取老师评讲,订正错误,作好相应的笔记。沸腾过程中气压对沸点的影响此处没有提及,缺憾。由于时间关系,习题评讲过程中学生参加度相对较少,使课堂效率打了折扣。板书设计:二、熔化与凝固晶体:有熔点(凝固点) 非晶体:无熔点(凝固点)三、汽化与液化(一)汽化: 蒸发与沸腾(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一、六种物态改变 物态改变复习课教学设计(2课时) 第二课时一、 六种物态改变固( )_( ) 凝固放热熔化吸热液气二、 熔化与凝固熔化(凝固)1. 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 非晶体: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_.2. 晶体熔化的条件:到达_,持续加热。只有晶体有熔点与凝固点。对同一种晶体,熔点凝固点3.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凝固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三、 汽化与液化(一)汽化(吸热)1.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 蒸发沸腾不同点发生条件在任何温度下进展在肯定温度(沸点)下进展发生部位只在液体外表在液体的_与_汽化程度_猛烈一样点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2.液体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持续加热。 3.液体在的沸腾过程中,温度_。气压减小,沸腾时的温度降低;气压增大,沸腾时的温度上升。(二)液化(放热)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与_。练习题1. 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物态改变用线连接起来。 河水结冰升华 露水的形成凝华 冰化为水 凝固 冰冻的衣服被晾干 熔化 雪的形成液化 放在阳台上的水渐渐变少 汽化 2.铁在渐渐的熔化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3.下列图像中,表示海波凝固的图像是( )时间温度O时间温度O时间温度O时间温度O A B C D4.把0的冰水混合物放在密闭的0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水凝固从而使冰增多B.冰与水都不会增多C.由于冰熔化从而使水增多 D.以上三种状况都有可能5.为了加快蒸发,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 )A.给酒瓶盖上盖子B.春季植树时剪除大局部枝叶C.给水果套上保鲜膜D.把湿衣服晾在向阳、通风的地6.如图右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酒精的沸点大约为75),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水与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甲试管内的水与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7.用扇子分别给枯燥的温度计与沾了水的温度计扇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枯燥的温度计液柱不下降,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下降B.枯燥的温度计液柱下降,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不下降C.枯燥的温度计与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都下降D.枯燥的温度计液柱与沾了水的温度计液柱都不下降8. 如图右所示是某试验小组在做“水的沸腾” 试验时,绘制的温度随时间改变的曲线,从图中可知水的沸点是_,由此可推断当地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