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复习资料.docx
心理学根底学问试题及答案(一)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须要确定意志努力的留意是(A ) B.不随意留意 C.随意后留意 D.无意留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异的实力称为( D) A.确定感觉阈限 B.确定感受性 C.差异感觉阈限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接受的方式是(C )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及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相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方法实行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化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A.追求利益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拟平稳而相对许久的心情状态是( B) A.热忱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 好动, 乐观, 灵敏,宠爱交挚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及信息的承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A.信息传播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卫方式称为( B) A.否认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果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接受了( B)这种心理防卫方式的表现。 A.升华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开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B ) A.增加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挚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途图来。认知开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 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项选择, 少选, 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10分) 1.留意的功能有( ) C.抑制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 D.间接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学问,如( )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C.性别倾向 D.性别看法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E.集中功能 7.心情及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心情具有( )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9.依据国内外的探讨及实践,人的心理安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 B.人格障碍心理 E.精神病 10.开展心理学的主要探讨方法有( ) B.封闭式探讨法 三, 名词说明(每题4分,共20分) 是探讨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是指个人运用感觉, 知觉, 思维, 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 事, 物变更的觉知 。 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 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想及推断的过程。 是以人已有的学问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 间接的反映。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实力。 四,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视察法的主要优点和缺乏。优点:能收集到被视察者客观, 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缺乏:(1)视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视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视察结果的记录及分析简洁受到视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开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到达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构造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开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3.人格构造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构造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承受自己。(3)能及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擅长调整及限制心情。(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实力。五, 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情愿承受不确定性, 惊惶乃至苦痛,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根底是须要层次理论。 须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须要, 平安的须要, 归属及爱的须要, 敬重的须要, 自我实现的须要。 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须要层次越低,力气越强大。 b.当低级须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须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须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须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2.试述遗忘的缘由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要点: 一, 遗忘的缘由的两种说明: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慢慢减弱以至最终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二, 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靠于以下因素(条件): (1)及编码信息联系的严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心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