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完整版pdf.docx
心理学复习范围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 是非推断题, 问答题, 实例分析题与论述题。同学们对学问点要融会贯穿, 举一反三,留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第一章绪论一, 心理学的探讨对象(P:15)心理学是探讨人的心理现象与其发生, 发展变更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特性心理。1.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 发展的过程。依据心理过程的形成与作用,可将其分为相识过程, 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相识过程:相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得学问与运用学问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 想象等。感觉:是人脑对干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干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阅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在感知, 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学问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留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确定的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相识是情感与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相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化剂;人的意志对相识, 情感也起着调整作用。总之,情感与意志都是在相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与意志对相识也起着调整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2.特性心理:特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 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 比较稳定的, 带有确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与,是一个人区分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特征。特性心理特征:特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 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 性格与实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特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特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确定着人对现实的看法, 对相识活动对象的趋向与选择。主要包括须要, 动机, 爱好, 志向, 信念与价值观。特性倾向性与特性心理特征在个体身上独特的稳定的结合,就构成了个体区分于他人的特性心理。第二章心理的实质一, 唯物主义的心理观(P:2324)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 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二,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P:3844)1.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与源泉2.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与发展的3.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4.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社会历史制约性目的性:人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自觉性:人对客观世界是能够相识的创建性: 就心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来说,它具有能动性, 创建性的特征。而能动性, 创建性的特征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1第 19 页人能有目的, 有方向地反映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人是四周现实的主动活动者,他一旦相识了事物的特性,驾驭了社会的阅历,就能有目的, 有支配地来变更现实与变更世界。人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人能把在现实中所获得的干脆印象,通过词的概括,并同已有的学问, 阅历联系起来,经过思维加工,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与彼, 由表与里,从而相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人能相识自己, 改造自己: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仅能相识与改造客观世界,而且能相识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总之,人的心理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主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进行的,是主动能动的反映。所以,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 感觉的类别(P:48)1.依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所进行的分类: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觉)与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 运动与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肌肉运动感觉, 平衡感觉, 内脏感觉)2.依据刺激能量的性质:电磁能的, 机械能的, 化学能的与热能的3.依据临床须要:特殊感觉:视, 听, 味, 嗅与前庭等感觉体表感觉:触压觉, 温觉, 冷觉, 痛觉深部感觉:肌肉, 肌腱, 关节等感觉与深部痛觉与深部压觉内脏感觉二, 感觉的规律(P:4852)(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1.确定感受性与确定阈限感受性:人脑对刺激的感觉实力感受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确定时间的刺激量确定感受性:指刚刚能够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实力确定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确定感受性 E 与确定阈限 R 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E=1/R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实力叫差别感受性。(二)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更的现象(三)感觉后像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逝,还能保留一个短短暂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短暂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四)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更的现象(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六)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丢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七)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与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三, 知觉的种类(P:5356)1.物体知觉:对物的知觉,即对自然界中机械, 物理, 化学, 生物等现象的知觉(1)空间知觉: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详细指物体大小, 距离, 形态与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形态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与距离知觉, 方位知觉(2)时间知觉:对事物发展的持续性, 依次性的知觉,详细表现为对时间的辨别, 对时间的确认, 对持续时间的估量, 对时间的预料。(3)运动知觉:指物体在空间的位移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2.社会知觉:对人的知觉,对由人的社会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人的外部特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别人的知觉2自我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中,自己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知觉。人际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与彼此作用的知觉社会知觉效应:。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在人际知觉中,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总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晕轮效应,也称光环作用:指对人的某些品质, 特征形成的清楚, 显明的印象,总会掩盖对他其余品质, 特征的知觉。“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刻板印象,或刻板化,也叫定型化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与猛烈的影响四, 知觉的特性(P:5759)(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四)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2.形态恒常性3.明度恒常性4.颜色恒常性第四章留意一, 留意概述(P:6971)(一)留意的概念:留意是心理活动对确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是留意的两大基本特性(二)留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整与监督功能(三)留意的外部表现 1.适应性动作的产生:表现为身体与感官微微地朝向留意对象2.无关动作的停止:当留意集中时,一个人会自动地停止与留意无关的动作3.呼吸运动的变更:人在留意时,不仅多余动作停止,而且呼吸变得略微而缓慢二, 留意的规律与应用(P:7277)无意留意1.无意留意概念: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 不须要付出任何意志努力, 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留意2.影响无意留意的因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产生无意留意的主要缘由)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更刺激物的新异性人的主观缘由:须要与爱好心情与精神状态学问阅历与期盼有意留意1.有意留意概念: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 必要时还须要确定的意志努力的留意2.影响有意留意的因素: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 依靠间接爱好的支持 抗干扰的实力(1)实行措施,消退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2)培育坚毅的意志,发展自我限制实力有意后留意1.有意后留意概念: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须要付出意志努力的留意2.有意后留意形成的条件:对活动深厚的爱好活动的自动化三, 留意的品质(P:7781)留意的范围1.留意的范围的内涵:留意的范围也叫留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2.影响留意的因素:留意对象的特点:留意的范围因留意对象的特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变更活动的性质与任务:活动的任务不同,留意的范围也不同个体的学问阅历:留意对象越具有内在联系,越为个人阅历所熟悉,留意范围就越大3.探讨留意范围的现实意义:扩大留意范围,可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输入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提高工作与学习效率。留意的稳定性1.内涵:留意的稳定性也叫留意的许久性,是指人的留意许久地保持在确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它反映3的是留意的品质的时间特征。2.影响留意稳定性的因素:留意对象的特点主体的状态留意方法留意的支配1.内涵:留意的支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留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2.留意支配的条件:必需有一种活动达到了相对“自动化”的程度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需有内在联系3.留意支配的意义:留意的支配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从事困难劳动的必要条件留意的转移1.留意转移的内涵留意的转移是指依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留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是心理活动随意性, 主动性, 灵敏性的表现。2.影响留意转移的因素:从前留意对象的专注度新留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的神经类型与自控实力第五章记忆一, 记忆的概念(P:82):是人脑对阅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角度来看,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 贮存与提取的过程二, 感觉记忆(P:8788):又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使感觉信息得到短暂停留的第一个记忆系统。它将来自各个感官的信息保持几十到几百毫秒1.感觉记忆的容量2.感觉记忆的特点: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特殊短,假如没受到留意或加工会很快消逝感觉记忆的信息是显明, 形象的,未经加工的感觉记忆的信息假如受到留意或加工就会进入短时记忆三, 短时记忆的编码, 短时记忆的容量(P:8890):听觉编码与视觉编码四, 长时记忆(P:9296):是指信息在大脑中储存时间超过一分钟的记忆1.长时记忆的编码:语义编码与视觉编码2.长时记忆信息的储存:双重存储系统, 层次网络模型3.保持量的测量4.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长时记忆提取的形式再认: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再次出现时,可以识别与确认回忆:指过去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的重新复现,可分为干脆回忆与间接回忆,有意回忆与无意回忆干脆回忆:指不依靠任何中介与线索干脆从记忆库中提取有关信息间接回忆:指通过一系列中介性联想与提示线索才能达到的回忆有意回忆:指有预定的回忆目的与任务,自觉主动地进行的回忆无意回忆:指没有明确的回忆目的与意图,也不须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影响长时记忆提取的因素:对信息的组织时间间隔思维活动的主动性心情, 爱好干扰人格差异五, 遗忘的规律, 系列位置效应(P:100)遗忘的规律:识记后在头脑中保持的材料随时间的前进是递减的,这种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殊快速,即遗忘较多,随时间的进展,保持量是渐趋稳定地下降,遗忘的速度也缓慢下降,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这也是记忆的遗忘规律。六, 有效的记忆策略(P:104109):指有效地记忆材料的一般技术或方法,详细讲就是记忆的三个过程中对信息的接受, 加工, 保持与提取的有效方法1.复述策略单一复述:指按材料出现的次序,逐一重复累积复述:指尽可能按依次复述全部已出现过的项目部分复述:指当一个项目出现时,在复述这个项目的同时复述在此之前出现的至少一个项目42.复习策略复习的时间支配与时复习分散复习支配复习变更复习复习的次数支配复习的详细方法(1)尝试回忆法(2)整记与分记相结合(3)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4)集体复习(5)联想法(6)谐音法(7)归类法(8)纲要法第六章思维与问题解决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其内在规律的概括与间接的反映。一, 思维的特征, 思维的种类(P:113116)1.思维的特征:概括性, 间接性, 对阅历的改组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与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思维的间接性:指人脑借助确定的媒介与确定的学问阅历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2.思维的种类依据思维的凭借物可分为动作, 形象与抽象思维动作思维:又称操作思维, 实践思维,是凭借直观感知与实际动作所进行的思维形象思维:是以事物的详细形象与表象为支柱所进行的思维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是利用概念, 推断与推理的方式进行的思维依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可分为阅历思维与理论思维阅历思维:是依据日常生活阅历所进行的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 定理, 定律等理论为依据,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推断的思维依据思维过程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可分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直觉思维:也称非逻辑思维,它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的新问题, 新事物与新现象,在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的状况下,快速理解并作出推断与结论的思维方式分析思维:是严格遵循逻辑规则,通过逐步分析与推导,最终得出合乎逻辑的正确答案与结论的思维依据思维探究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 集中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将问题所供应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辐射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动身,沿着各种可能的方向去思索与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依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常规思维与创建性思维常规思维:又称再造性思维,是人们运用已获得的学问阅历,按现成的方案与程序,用惯常的方法或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创建性思维:指以新异与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3.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详细化与系统化二,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23127)(一)动机与心情:动机是推动与维持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内部缘由(二)学问阅历(三)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与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四)定势:又叫心向,是个体在从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五)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六)特性特征三, 想象的概述(P:127128)1.内涵:想象也是一种高级的困难的相识活动,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想象的功能:预见功能补充功能代替功能四, 想象的种类(P:129132):依据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与有意想象5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 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中典型与极端的状况)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 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创建想象:是在开创性活动中,依据确定的目的与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建新形象的过程。影响创建想象的因素:社会实践要求与人的创建性须要学问阅历与表象的储备思维的主动活动原型启发灵感的作用幻想:是创建想象的特殊形式,是指向将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第七章意志一, 意志的特点(P:134135)1,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表现2, 意志通过行动表达3, 意志能调控行动4, 意志的自由程度具有相对性二, 动机的冲突(P:136)1, 接近接近型冲突: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具有吸引力,但却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像这种不得不择其一而放弃其他的冲突心理状态,被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也称双趋冲突。2, 回避回避型冲突: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却又必需接受其中一种才能回避其他的目标时,就产生回避回避型冲突,也称双避冲突。3, 接近回避型冲突:有时,一个人可能对同一目标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想要实现它,并且为实现它而努力;另一方面又害怕实现它,并且竭力回避它,像这种对同一目标兼好恶的冲突心理状态,被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也称趋避冲突。4, 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与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洁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需进行多重选择。由此引起的动机冲突叫做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三, 失控后的应对(P:144145)1, 合理认知2, 改善情境3, 总结阅历4, 调整志向水平5, 寻求扶植四, 意志品质的含义(P:1146147)意志行动在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有所不同,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就是意志品质。表现:(1)自觉性:指一个人的意志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深刻相识的基础上的,有的清楚明确的行动目的,有的完善合理的实现途径与方法,其行动不是一时的冲动与偶然举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坚决性:坚决性是一种明辨是非, 能快速而正确地做出确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执行这些确定的品质。(3)自制力:指擅长驾驭与支配自己行动的实力,包括自觉, 灵敏地限制自己的心情与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与语言等。(4)坚韧性:指一个人在执行确定时,以足够的精力与坚韧的毅力,百折不饶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原委的品质。第八章心情与情感一, 心情与情感的内涵(P:151154)心情: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看法,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 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须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心情与情感的区分:61.心情出现早,并且更多是与人的生理须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情感出现晚,更多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体验2.心情带有情境性, 不稳定性,它往往是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一旦情境变更,就会很快消逝;情感即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与长期性3.心情具有冲动性与较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更多是内心的体验,比较深厚与内隐,很少有冲动性心情与情感的联系:1.心情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心情的本质内容2.心情的变更又往往受情感的倾向性, 深刻性所制约二, 心情与情感的类别(P:155158)心情的种类:1.快乐:指一个人渴望与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心情体验2.生气: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心情体验3.恐惊:是企图摆脱与躲避某种紧急情境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心情体验4.哀痛: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志向与愿望破灭时产生的心情体验心情状态的种类:1.心境:是一种微弱, 安静与许久的心情状态。具有弥散性与长期性2.激情:是一种爆发猛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心情状态。具有爆发性与冲动性3.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惊惶与紧急状况引起的心情状态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是用确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与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相识与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是用确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三, 心情表现(P:158161):也称表情,指心情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一)心情表现的先天遗传性(二)心情表现的社会制约性(三)言语表情与非言语表情四, 生活压力与心情(P:168170)(一)生活压力与心情的关系(二)身体健康与心情第九章须要, 动机与价值观一, 须要概述(P:178179)须要的概念:须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惊惶状态。须要的种类:1.生物性须要:是指保存与维持有机体生命与持续种族的一些须要2.社会性须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须要劳动须要 交往须要二, 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P:179181)马斯洛认为人是一体化的整体,人类的基本须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气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的须要层次。1.生理须要:对于食物, 水分, 氧气, 性, 排泄与休息等的须要2.平安须要:对于稳定, 平安, 秩序, 受爱惜的须要,免受恐吓, 焦躁与混乱的熬煎等的须要3.归属与爱的须要:如须要挚友, 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4.敬重的须要:自己对自己的敬重(自尊)与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承认5.认知与审美须要:6.自我实现的须要三, 动机的功能(P:184185)(一)激活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二)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确定的对象或目标(三)维持与调整功能四, 动机的种类(P:187188)1.依据动机的起源:生物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72.依据动机的内容:高尚的动机与卑劣的动机3.依据动机的影响范围与持续作用时间:长远的, 概括的动机与短暂的, 详细的动机4.依据动机对活动的驱动作用:主导动机与次要动机5.依据引起动机的缘由:外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五, 几种常见的动机(P:193197):成就动机与学习动机第十章性格一, 性格的内涵(P:204205)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稳定看法与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核心愿义的特性心理特征。(性格是特性中最具有核心愿义的部分,干脆影响着气质, 实力的表现特点与发展方向)二, 性格的外部表现(P:205206)(一)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二)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三)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三, 性格的结构与特征(P:206209)(一)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看法特征:对待社会, 集体, 他人看法的性格特征对待劳动看法的性格特征对待自己看法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方面有被动感知型, 主动视察型, 详细罗列型与概括型在想象方面有幻想型与现实型,主动想象型与被动想象型在思维方面有独立思索型与盲目仿照型,灵敏型与刻板型,创建型与保守型3.性格的心情特征:是指一个人心情活动的强度, 稳定性, 持续性以与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行为目标方面的性格特征对行为自觉限制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在经常与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二)性格结构的特征:1.性格结构具有完整性与冲突性2.性格结构的稳定性与可塑性(性格的稳定性指的是一个人对四周事物所持有的恒常的看法倾向)3.性格结构具有困难性与主导性4.性格结构具有表层与深层的特征四, 性格的形成(P:218221)(一)遗传的作用(二)家庭的作用(三)学校教化的作用(四)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五)社会实践活动对性格的作用(六)自我教化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五, 性格的培育与塑造(P:221222)(一)重视早期性格习惯培育 (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三)与时进行个别指导 (四)激励学生的自我教化第十一章气质一, 气质的内涵(P:223):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二, 气质与性格(P:225226)(一)气质与性格的区分(1)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早期阶段,主要表达神经系统的基本特性;性格则更多地受生活环境的制约,是在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与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2)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则有主动的性格特征与消极的性格特征。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行为内容无关;而性格具有社会性,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具有好坏善恶之分。(3)气质表现的范围较窄,它局限于神经活动的强度, 速度, 平衡性, 灵敏性, 稳定性与指向性等8方面;而性格的表现范围较广,人心理活动的较稳定的特点几乎都与性格有关。(4)气质与性格都具有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特点,气质的变更慢,不简洁变更;但性格的可塑性相对较大,变更要简洁一些。(二)气质与性格的联系(1)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与发展速度(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方式(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一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三, 四种气质类型的特征(P:230232)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在情感方面,无论是兴奋还是生气,体验都特殊猛烈,反应快速,情感明显外露,言辞猛烈,动作有力而意识限制水平较低。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敏性,但有粗枝大叶的倾向。工作行为上有活力,但不太留意方式,易急躁。概括地说,胆汁质的人是与急躁, 直率, 热忱, 易冲动, 精力旺盛, 反应快速为特征。整个心理过程带有突发性与外向性的特点。多血质:多血质的人,心情易表露也易变更,体验较强。活泼, 语言思维灵敏,反应快速,留意与爱好易与变更,擅长交际,易适应变更的环境,但有时轻率。概括起来,多血质的人以活泼好动, 行动灵敏, 擅长交际, 灵敏多变为特征粘液质:粘液质的人,心情兴奋性不强,心理比较平稳,变更缓慢,擅长克制自己,心情不易外露。宠爱深思,留意稳定而转移困难,对问题思索较细致, 较慢,对习惯的事物常表现出很高的热忱与毅力,不易适应新环境。概括的说,粘液质的人以安静稳重, 缄默寡言, 反应迟缓, 擅长忍耐为特征,具有内倾性。抑郁质:抑郁质的人,心情体验深刻,有高度敏感性,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对生活中的波折简洁产生抑郁的情感,并持续较长时间。很少表现自己,不宠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概括起来,抑郁质的人以感情深刻稳定, 细致敏感, 缄默迟疑, 动作迟缓, 行为孤僻为特征。四, 气质的应用(P:236240)(一)正确相识与评价气质的应用1.气质不能确定人的价值观,不能确定人的特性倾向性的性质,它仅使特性带有确定的动力色调。2.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类型都具有优点与缺点。3.气质可以影响人的活动特点与效率,但不能完全确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与成就。(二)气质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1.个人的气质特点应适应职业的须要2.在选拔人才与支配工作时,要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三)气质在教化活动中的应用1.发挥气质的主动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培育良好的品质2.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实行不同的教化方式与方法3.依据学生的不同气质特征,进行学问, 技能的教化4.要留意与预防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5.教化学生完善自己的气质第十二章智力一, 智力的概念(P:242):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 在完成活动中表达出来的综合性心理实力,包括抽象思维实力, 学习与问题解决实力, 适应实力等。二, 智力测量的类别(P:253256)(一)一般智力测验一般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认知活动中最一般的, 最基本的实力,包括抽象思维实力, 学习实力等。1.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商(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X 100 2.韦氏量表(二)特殊智力测验(三)创建力测验三, 正确对待智力测验(P:256)9首先,应从正规渠道接受标准的智力测验。其次,智商只有参考价值,它与学习成果的相关很有限,也难以预料将来成就,而且智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四, 智力的发展与培育(P:256267)智力的发展:1.智力发展的一般概况2.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智力水平凹凸与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类型的差异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1.遗传与环境对智力的交互作用2.个体的心理须要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内因智力的培育:1.创设合适的环境2.进行科学的教化:珍视与正确对待早期教化充分发挥学习教化的主动作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树立正确的教化观与学生观敬重与合理利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提倡合作学习3.通过元认知训练培育智力4.创建力的培育培育创建力的意义:(1) 培育创建力是信息时代的要求(2) 培育创建力是各国教化改革发展的趋势(3) 培育创建力是为学生负责的表达培育创建力的途径(1) 创设自由, 民主, 宽松的环境(2)进行创建性教学(3)进行好用创新技法的训练:缺点列举法, 渴望点列举法, 特征点列举法, 头脑风暴法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