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
资源ID:34985672
资源大小:521.28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docx
新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全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第一章 走进试验室) 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6分)1、我国从2011年12月份开场,发布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中的PM2.5监测数据,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_(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达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而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间隔 远,因此对人体安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一般分子的直径约为3×10-10m,由此可推断PM2.5颗粒_单个分子。(选填“是”或“不是”)2、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cm。3、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细致想想:你平常走路的步幅约为50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_ 。(填上适宜的物理量单位)4、五名同学先后对一物体的长度进展五次准确测量,记录结果分别是:14.72 cm,14.71 cm,14.82 cm,14.73 cm,14.73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其中有一次记录结果是错误的,它是 ,本次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5、运用刻度尺前要留意视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 一张纸的厚度约70m m测同一长度时经常采纳屡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小 。6、一个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子测量壹圆硬币的直径,四次结果依次为:2.51cm、2.53cm、2.5cm、2.51cm,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 _,错误的缘由是_,硬币的直径应当记为_。7、一把一般钢尺的刻度比标准的刻度间隔大一些,那么用这把刻度尺测得的长度值将会比实际值 用这把钢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夏天测得的长度值比冬天测得的长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8、 是科学发觉的重要环节。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需首先规定它的 。二、选择题(每空? 分,共? 分)9、妈妈要给小亮网上买衣服,用卷尺量他胸围。小亮则找条塑料带, 在同一位置绕了一周,然后用米尺测这一周的长度,测量结果与妈妈一样。小亮用了物理学一种重要的方法,这方法是A.等效替代法 B.微小放大法 C.限制变量法 D.模型法10、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11、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适宜() A 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 量程10 m,分度值1 dm C 量程30,分度值1mm D 量程3 m,分度值1 mm12、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13、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肯定一样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其中至少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的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可能都正确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屡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数值肯定一样 14、下列关于运用刻度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C记录结果时,要写上数值和单位 D测量时,只要按操作规则细致测量就不会产生误差三、简答、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15、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测量硬币的直径和周长?请协作示意图说明。16、如图所示的是“日晷(音gui)”,它的主要用处是什么?面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一宏大的独创,你肯定感慨不已,请用12句话谈谈你的感想。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你肯定还见过另外一些古代劳动人民的宏大独创吧,请你再举出一例。学17、 “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从中卫县南长滩(A)入境,至石嘴山市头道坎(B)出境,流经宁夏12个县市。根据简化的宁夏地图,估测黄河流经宁夏的长度L。已知图中单位长度表示60km。估计L约为 km。四、试验,探究题(每题8分,共16 分)18、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_;(2)_。假如用这把刻度尺进展正确测量,则可以到达的准确程度是_。19、某同学为测定物理书的纸张厚度,实行如下步骤:选学生用三角尺,检查零刻度是否磨损取物理书内100页叠齐、压紧量出一叠纸的厚度L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上述步骤中有一步是错误的,它是第 步,应改为 。五、探究题(每题8分,共24分)2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试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严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错误的步骤是_,应当怎样改正:C. _。(2)试验步骤的合理依次应是_。21、一个瓶内装有体积为V的酒,现给你一把直尺,如何测出酒瓶的容积大约是多少 22、小明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1)小明想到自行车轮胎充气缺乏时很难骑快,猜测:足球充的气越足,滚动就越 (2)如图所示,小明在一处斜坡上进展试验,他测出足球在A处从静止释放,滚动10m到B处所用的时间为8s;将足球用球针放掉一些气后,在B处从静止释放,测出足球滚动10m到C处所用的时间为14s.小明在试验时须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 (3)小明试验中存在缺乏之处,请你指出一点: 。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把正确选项前面的字母代号写在各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的是( )A春天,柳絮飞物 B夏天,槐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2.一根纱线容体拉断,一根铜丝不简单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 )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a(图1)aaaD纱线内分子间互相作用力比铜丝间互相作用力小3.图1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 C表示用手指碰一下棉线的左边;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试验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决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肯定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肯定不动的;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挪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肯定不动的。 5.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 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 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 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 A、9:8 B、8:9 C、2:1 D、1:2 7.站台上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上的人发觉乙车动了,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甲车开场开动 B、甲乙两车开场向相反的方向开动 C、乙车开场开动 D、上述状况都有可能 8假如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9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动身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觉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竞赛采纳一样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竞赛采纳一样路程比时间的方法10.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行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运用的能源也不尽一样。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生物能 核能 电能 太阳能 化学能. . . .11.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 A.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 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12.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球上煤、石油、自然气等能源都来自太阳能B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地球上能源永不枯竭C能源的利用过程,本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D在发电机发电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请把答案干脆填在题中横线上的空白处,不要写出演算过程。13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 组成的。(图2)14.小青把驱蚊片放到电驱蚊器的发热板上,通电一段时间后,整个房间里就能闻到驱蚊片的气味,这种物理现象是_现象;假如驱蚊片不加热,在房间里就很难闻到驱蚊片的气味,可见,_ _ 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明显。15.如图2所示,把两块外表很平且干净的铅块压紧,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_ _ _。16.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请你写出三种根本运动形式:_ _ _、_、_。17.商场的自动扶梯载着陈明同学缓缓地向楼上运动,陈明所做的运动可以近似的看成是 _ 运动;陈明看到商店里的全部商品都在动,是以 _ 作为参照物的.1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速度分别为:V甲=3.6km/h、V乙=5m/s,V丙=120cm/s,其中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_ _ _。 19.目前一般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快速列车设计速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间隔 为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比一般列车缩短 h.西大桥8km40图320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 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图3所示的标记牌,在不违背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记牌到西大桥最快须要 h。21.一辆汽车作变速直线运动,从甲地前进540米到达乙地,用了3分钟;从乙地再前进180米到达丙地,用了1.5分钟。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_,从乙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_。 22某段铁路由长度为L的铁轨一根接一根地铺成。一列火车在匀速前进,车内一位旅客要测量火车的运动速度。他测出了火车经过铁轨接缝时连续发生N次振动的时间间隔为t,则计算车速v的关系式v=_ _。23.说明下列过程中能量转化 给蓄电池(俗称电瓶)充电 ; 植物进展光合作用慢慢长大 ; 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跳动 。24.目前干脆利用太阳能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如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种是把太阳能转化为 能,如太阳能电池。25.人们运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一是_,二是_,运用煤气、自然气比运用煤、石油对大气污染_.三 试验与探究题:(共17分)26.如图4所示甲、乙两图是课本中的两个演示试验的示意图. (3分) (图4)则图甲演示中呈现的现象可以验证_;图乙演示中呈现的现象可以验证_;这两个试验呈现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图5)乙甲(图5)27.小明为了讨论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5甲、乙试验:(1)让质量一样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场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程度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程度面上挪动一段间隔 后静止,如图甲所示;(2)再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场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程度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程度面上挪动一段间隔 后静止,如图乙所示。(分)上述甲、乙两组试验中:(1)能得出动能与物体质量有关的图及所限制的变量是_;(2)能得出动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的图及所限制的变量是_.(图6)28.图6是一辆在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_km/h,以这样的速度行驶40km,需_h. (4分)29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程度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7所示。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登记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7所示。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6分)(图7)vAB=_;vBC=_;vAC=_。四、综合应用题:(共21分)30.同学们做作业时常会用透亮胶带,把写错的字揭去,操作是往往要把胶带用力抹一下,使之与纸紧贴,才能揭干净,这是为什么?(5分)31我国研制胜利的超音速反舰导弹“飞龙7型”可以从飞机上放射,能以超过声音速度飞行,其速度可达500m/s,射程为32km,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大,故很难拦截。若用它打击15km处的敌舰,则敌舰最多只有多少防卫时间?(8分) 32如图8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8分) 求:(1)轿车从A地到B地用多少小时(图8)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接着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须要多长时间第三章单元测试一、填空题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 、 。 2古代人们在原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推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学问 3弹奏钢琴上B调的“1”音键与C调的“1”音键相比, 调“1”音键弹奏的钢丝振动的频率大。4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它的物理意义是 。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缘由是 ;用大小一样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缘由是 ;用大小一样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缘由是 。6 的声音为0dB,一般状况下,人的脉搏随着噪声强度的增加而 因此噪声被称作“ ”, dB以上的噪声将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7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 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8现代城市的主要干道旁常设置一个指示装置。上面不断闪耀着变更的数字,数字后面跟着符号“dB”。这个装置的作用是 。9图B11中的甲和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 是音乐的波形。 甲 乙图B1110一阵消沉的闷雷震得人心里发慌;远处似乎有人在拉胡琴;一声刺耳的尖叫声使热闹的人们陡然宁静下来。上述三种声现象中所强调的声音的特点依次是 、 和 。11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宏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内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 。二、选择题 12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干脆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干脆对话,必需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展沟通,其缘由是 (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便利 B声音的传播须要物质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13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互相间能听到掌声 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 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 14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变更 ( ) A音响 B响度 C音色 D方言、土语 15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 ( ) A声音轻了 B声音响了 C声音没有变更 D声音消逝了 16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马上开场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 ( ) A14.29秒 B14.00秒 C13.71秒 D无法确定17以声消声原理 ( )A利用声波的密部与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加强B利用声波的密部与密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C利用声波的疏部与疏部相遇,它们就会互相抵消D“以声消声”的方法也称作“有源消声技术18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 )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 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 D手臂振动19下列那句话不正确 ( )A火箭放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C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损害作用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剧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简单绕过障碍物。20如图B12所示,四个一样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假如能分别吹出“dou(1)” “ruai(2)” “mi(3) “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丙、乙、甲、丁 B12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21刚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大地空气水鱼 B空气水一一鱼C大地水鱼 D水鱼22关于声波的说法错误的 ( ) A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 B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问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 C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察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 D声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3手拨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下列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三、试验与设计题 24如何估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器材: 步骤: 25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实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同学利用同学们带去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美丽好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协助器材? (2)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6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试验,并简要说明试验步骤。 (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探究确定音调凹凸的因素,你猜测影响音调凹凸的因素是: 。设计试验验证你的猜测。四、阅读与简答 27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状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03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 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观赏 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小马在讲台前拍球 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辩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 。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限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28现代建筑中常运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请利用你所学的声音学问,来说明这种玻璃的优点。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测试题 班 姓名 成果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画出了光线射到空气与水的界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的四幅光路图,正确的光路图是A. B. C. D 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经常须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 航空摄影,若要运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间隔 为 A100 mm以外 B、50 mm以内 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3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4平行光线经如图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 A、会聚 B、发散 C、仍为平行光 D、无法推断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局部的筷子向上弯折了 B、从平面镜中看见自己的像C、在太阳光照耀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安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6下列关于折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 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肯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肯定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 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肯定变更。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间隔 u跟像到凸透镜的间隔 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挪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渐渐变小8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展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视察物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老人用放大镜看书;在岸上看水中的鱼;太阳灶烧水;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 B、 C、 D、10在放映幻灯片时,要使得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使幻灯机 A、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间隔 变大 B、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间隔 变大透镜像的性质A放大倒立实像B缩小倒立实像C放大正立虚像C、靠近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间隔 变小 D、远离银幕,并使幻灯片与镜头的间隔 变小11有A、B、C三块凸透镜,现用这三块凸透镜做成像试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间隔 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试验记录如下:由此可知A、B、C三个透镜的焦距关系为 A、fAfBfc B、fcfAfB C、fAfBfc D、fBfcfA12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奇妙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马上显现出活灵活现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缘由的讨论,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13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说明:“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澄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翱翔一般 A、湘江水原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 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实像C、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D、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底是虚像14如图所示,虚线框内的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通过透镜之后与MN交于Q点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透镜是凸透镜,间隔 OP小于焦距 B、透镜是凸透镜,间隔 OP大于焦距C、透镜是凹透镜,间隔 OQ小于焦距 D、透镜是凹透镜,间隔 OQ大于焦距15某同学在讨论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间隔 u跟实像到透镜的间隔 v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60厘米 B、40厘米 C、20厘米 D、10厘米1234567891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镜。A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摄像头(“靠近”、“远离”)。视察照片可以发觉,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楚,是因为车内的人,摄像头几乎无法成像。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17.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某一透亮物质的外表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光线与它们的分界面成30°角,且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 ,折射角是 。18.将一厚玻璃放在一枝铅笔上,斜着看上去铅笔似乎折成了三段,如图所示,这种“一笔三折”的现象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19.早晨,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拟大,这是因为露珠具有 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 、 像20如图,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透镜的 位置21.如X下图,夜晚,把桌子放在电灯下面,在桌面放一张白纸,然后再把凹透镜放在白纸上。当渐渐向上挪动凹透镜时,可以视察到:通过凹透镜的光束在白纸上所形成的光斑的面积会随着凹透镜挪动而渐渐变 (选填“大”、“小”),光斑的亮度则渐渐变 (填“暗”或“亮”)。22摄影师在给某班照集体像后,又给一名同学照半身像那么,应 (选填“减小”或“增大”)照相机镜头和这个同学的间隔 23.如图,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舍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胜利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一些(选填“深”或“浅”)。 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24. 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画出这束光传播的大致途径。25.如图所示,已知AB的折射光射到平面镜的O点上,试画出经过O点前后的光的传播途径ABB/A/26.如图A/B/是物体AB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C/是主光轴。请在图中作出凸透镜和焦点的准确位置。四试验与探究题 (每空2分,共32分) 27.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展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