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肖邦故园教案.docx

    • 资源ID:34986814       资源大小:19.5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肖邦故园教案.docx

    一、导入课文  在世界乐坛上有一位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天才音乐家,虽然他半世坎坷,命运多舛,虽然关山阻隔,有国难投,但是他始终饱怀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创作了一曲曲激昂人心,号召人民起来抗拒异族统治的曲子,激励着那些仁人志士为自由、民主、华蜜而前赴后继,即使在临终前仍叮嘱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他就是波兰音乐家肖邦。 肖邦故园 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学习目的】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思索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学习建议】文本研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精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雅一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波兰当代出色的诗人和小说家,也是特别优秀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自成一格,自然流畅,真实中见精神,朴实中有华彩。本文笔调亲切平和,抒情美丽,感情深邃沉稳,真挚感人。作为肖邦的同胞,作家雅一伊瓦什凯维奇对肖邦怀有深深的敬意,他选取肖邦故园为切人点,介绍了作曲家肖邦故居的历史和现状,追叙了肖邦不平凡的一生,尤其着重表现了肖邦对祖国的眷恋,那种无法割舍的深厚的爱。 雅- 伊瓦什凯维奇(18941980) ,波兰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乌克兰农村一个爱国家庭,19121918年在基辅一所高校学习法律和音乐。1919年发表第一部诗集,同时在华沙和杜维姆、斯沃尼姆斯基等组织“斯卡曼德尔”诗社。19271932年在外交部门工作,曾游历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这期间发表的诗集白天的书和黑夜的书(1929)、回到欧洲(1931)、1932年的夏天(1933)等记述了诗人游历国外的各种感受,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艺术观。长篇历史小说红色的盾牌(1934)以波兰11世纪社会为背景。剧本诺汉特之夏(1936)、假面舞会(1939)分别写肖邦和普希金的生平。他战前的作品常表现出孤独感,以一般人的遭遇来反映时代的相貌,有时流露出悲观主义情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任波兰议会议员、保卫和平者委员会主席和作协主席。他的诗集另外的生活(1938)、奥林匹克颂(1948)揭露德国法西斯屠杀各国人民的罪行。秋天的辫子及其他诗歌(1954)、阴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节(1963)、一整年(1967)等,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生活、大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酷爱之情。中短篇小说集以新的爱情及其他短篇小说(1946)、老砖瓦厂(1946)、意大利短篇小说(1947)、1918至1953年短篇小说集(1954)、菖蒲及其他短篇小说(1960)、关于狗、猫和魔鬼(1968)等写得较为胜利。中篇小说圣女约安娜(1943)描写17世纪波兰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编成电影。长篇小说荣誉和赞扬(19561962)描写波兰贵族地主和其他阶层人物的命运,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波兰的生活。此外还著有关于肖邦和巴赫的评传等。他的作品语言朴质、流畅,情节引人入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他曾三次获得波兰国家文学奖一等奖,1969年获得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授予的约里奥居里金质奖章,1970年获列宁奖金。【预习思索】 (1) 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2) 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络 一、自学评价 根底字词 马厩 jiù 夙愿 sù 通衢大道 qú 茕茕孑立 qióng jié 瘠薄 jí bó 缱绻 qin qun 命运多舛 chun 玲珑剔透(t) 天籁 lài 簌簌 sù荒谬不经 茕茕孑立 玲珑剔透 浪迹天际 通衢大道 li寥寥无几 缱绻 雾缭烟绕 促膝谈心 隐藏 二、文本研习 1、作者花如此多的笔墨去描写肖邦故园,文中描写肖邦故园特征的词句有哪些? 明确:肖邦诞生在一个“简朴”“清寒”“简陋”的小屋里,这个说明肖邦诞生卑微,来自于劳苦群众,为后文中肖邦能创作一系列的爱国主题的钢琴曲埋下了伏笔。 2、经过岁月的洗涤,肖邦故园在波兰人民甚至整个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那么肖邦故园 如今有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文本第二节说肖邦故园是“波兰人朝拜的圣地,实行精神宴会的殿堂,参观巡游的古迹,喷射创作音乐的不竭源泉”,肖邦的故园从某种层次上已经不再是详细的,实在的,有形的一个故居,而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象征,一个连接波兰民族的凝合力的符号,一个音乐拓荒者的桥头堡,肖邦的音乐之路,人生之路就是在这里起航的。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肖邦故园虽然“简朴,清寒,简陋”,但是由于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肖邦故园的意义也不再局限是肖邦的诞生地。 3、既然肖邦故园因为肖邦和他的音乐而著名,那么肖邦故园和肖邦的音乐有什么内在联络? 明确:通过描写肖邦故园的“简朴”“清寒”“简陋”来突出比照肖邦音乐的宏大,同时示意肖邦故园孕育了肖邦的音乐风格,即:热切,激情的爱国主义。用文中的话说是“最早的孩提时代曾拨动过他的心弦的每一个旋律,而且,在他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往往半自觉地,有时则完全是不自觉地展示出儿时之国同创作成熟时期的渊源关系”。 4、肖邦、肖邦音乐和肖邦故园对世界的影响? 肖邦被后世称为神童,“音乐诗人”,是第二个莫扎特,是始终心怀祖国的爱国者。他的音乐是后世音乐家创作的清流源泉,能给人以最大的精神享受,更是一蹲“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它已经浸透进了波兰民族的最深层,可以这样说,肖邦的音乐已经成为民族的最坚韧的纽带,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根底,作为一种斗争武器有不行估量的威力。肖邦故园在这里已经不在是波兰的文化遗产,它已经超越了欧洲,甚至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宏大的艺术作品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成为一种那些客居他乡,漂泊异地者的精神家园和归宿,已经是一个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图腾,被后人所景仰和膜拜。 三、问题讨论 1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络 明确:肖邦对这片故土的酷爱。从诞生地,到少年时代的探望故里,青年时代的故园辞行,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予自己对祖国的满腔酷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倘如此刻我们听到,或者亲自弹奏宏大作曲家临终前的最终一组玛祖卡曲,我们必能从中听到从前国内歌声的淡淡的旋律。由于他半世坎坷,命途多舛,也由于关山阻隔,有国难投,这一组玛祖卡曲好像是被万种离情、一怀愁绪所滤过而净化了,跟乡村的质朴相距甚远,但它们无疑是出自故里,跟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络。” 2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的 明确:春天的娇嫩色彩,酷似一首最温顺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快的速奏;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的风光,犹如F小调叙事的开头几节;秋天的落叶,就像悲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冬天,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宁静,只有音乐长存。 3人们为什么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朝拜肖邦故居这座圣地 明确:这美妙的音乐有时也是斗争的武器;是藏在花丛中的大炮。作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根底的宏大艺术具有何等不行估量的威力。人们从小屋及肖邦音乐中获得了精神力气。1、作者为什么不以"肖邦故居"为题? 故园包含的内容包括故居、家乡、祖国和精神家园。2、结合教材插图,朗读2027节,讨论:肖邦故园的四季景物与肖邦音乐的关系把四季风光与肖邦音乐交融在一起。故园 四季春 嫩黄色的栗树新叶 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 旭日东升时的一片云彩 最温顺的曲子 轻快的速奏 故园 四季夏白色和黄色的睡莲水面散发了阵阵清香很昏、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整整齐齐、有条不紊簌簌声、芳香的香味 故园 四季秋 金黄的树冠 宁静的草坪花园的林荫小道 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的沙沙声悲伤的奏鸣曲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故园 四季冬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马、雪橇 无边的清寂没有狐裘、关女只有微弱的琴声母亲、姐妹 他还在这里学习9-12节,思索:哪些地方表现出肖邦对热那佐瓦沃拉这片故土的酷爱?1830年11月2日,萧瑟的寒风增加了华沙的秋意,更增加了离别时的苦痛。肖邦承受了友人们赠送的一只满盛祖国泥土的银杯,它象征着祖国将恒久在异邦伴随着他。更使肖邦感动的是,当亲友送行到华沙郊外肖邦的诞生地沃利亚时,他的教师埃尔斯纳和华沙音乐学院的一些同学们,竟已等候在那里,并演唱了埃尔斯纳特地为送别肖邦写的一首合唱曲。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的音乐被人们酷爱的缘由或许是:它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悲伤,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炙热的爱国之情。1849年10月17日,肖邦走完了他39岁的人生历程,弥留之际,他对姐姐和身边的挚友说:“在我死后,让我长眠在意大利作曲家、我崇拜的贝里尼身旁吧,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生前我不能回到妈妈的怀抱,死后我也要回到祖国的土地。我要告知波兰,我的心脏为波兰而跳动!” 1849年10月30日,在莫扎特安魂曲的旋律,人们把肖邦始终带在身边的用银杯装着的波兰泥土,撒在肖邦的坟墓旁。一、教学目的 1.理解肖邦的相关文学常识。 2.进一步理解故园的文化内涵,提升爱国主义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1. 肖邦音乐对后世的影响。 2. 思索肖邦故园和肖邦音乐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爱国主义思想这根纽带。 三、课时支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 重点字词 马厩  夙愿 瘠薄  缱绻 天籁 簌簌 命运多舛 通衢大道 玲珑剔透  茕茕孑立 2 近义词 年轻 年青     留恋 眷恋 痴迷 简介  肖邦(1810 - 1849)波兰最宏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对波兰的民间音乐特别熟识和宠爱。,并且从小就显示出特别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并能作曲。6岁开场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并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八岁时,举办了第一次公开演奏,被誉为“波兰的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与贝多芬、海顿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当时的欧洲报纸上有这样一句话:“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却把肖邦赐给了波兰。” 在16岁时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出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亲密。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成就,许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遇沙皇俄国践踏的年头,所以,肖邦这时期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思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回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叮嘱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劝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他的音乐具有显明的特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扬雄壮、气概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加了夺目的光荣,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宏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实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竞赛”,这是国际上程度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竞赛之一。 肖邦在少年时代,还接触到波兰城乡的民间音乐以及不少波兰爱国人士的进步思想。1826年,成为音乐学院学生。肖邦还常常去乡间度假,他观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夫的歌颂、奏乐,参与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31年肖邦去巴黎,并很快在巴黎成名,被称为“波兰的帕格尼尼”(当时意大利最出色的小提琴家,名扬全欧。) 1835年,肖邦相识了一位波兰贵族的女儿,肖邦向她求婚,但由于不是贵族,而遭到回绝。1836年底,肖邦相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始终到1847年两人才关系分裂而分手。 肖邦常常和聚集在巴黎的各国著名文艺家交往, 如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法国文学家雨果、巴尔扎克,德国诗人海涅,法国画家德拉克罗瓦,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等。 1849年,肖邦逝世后,遗体被安葬在巴黎彼尔·拉什兹墓地,而心脏则运回到了他一心憧憬的祖国,安葬在培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肖邦创作的主体是钢琴作品。主要代表作有第一叙事曲、降A大调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 降b小调奏鸣曲,以及写于早年的两部钢琴协奏曲。他的作品中的哀情,如同他自己说的,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的心声;他的作品的战斗气质,就象舒曼高度评价的那样,是“埋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四、课文小结 本课意在突出肖邦的爱国主义热忱,通过肖邦故园这个线索,引导学生对肖邦的祖国波兰以及他的传奇人生经验、音乐创作有个详细深入的相识,以此来突出肖邦故园对肖邦音乐创作的影响,明确肖邦的爱国主义激情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音乐的影响已经超越了波兰,而是影响了欧洲甚至世界上全部的被压迫的民族。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过去           如今         影响               简朴           圣地       清流源泉 肖邦故园   小小           殿堂       精神享受 清寒           古迹       斗争武器 简陋           摇篮       最坚韧的纽带                                   课文分析:第一局部(第12段),对肖邦故居的历史回忆。第二局部(第38段),阐述肖邦故居及故居四周的环境以及四季的风光与肖邦创作的亲密联络。第三局部(第912段),这一局部是文章的重点,作者满含深情地写了肖邦对这片故土的酷爱。从诞生地,到少年时代探望故里,青年时代辞行故园,再到在异国他乡的梦中思念,直至用音乐来寄予自己对祖国的满腔酷爱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第四局部(第1319段),写肖邦故居的现状,人们从这座小屋以及肖邦音乐中所获得的精神力气。使主题得到升华,强调了肖邦之家已经成为波兰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坚韧纽带。第五局部(第2027段),这是本文中最华美的乐章,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肖邦故园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并把它们与肖邦的音乐交融在一起,如诗如歌如画,令人沉醉、回味不已。 肖邦故居位于华沙西北约50公里的幽静小村热拉佐瓦沃拉。如今的肖邦故居纪念馆是二战后重建的。一排白色的小屋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故居外的庭院风景如画,种植着由波兰各地捐献的珍贵花草树木,院内直立着肖邦的雕像。室内保存着当年的风貌,存放着肖邦少年时代的作品和他曾经运用过的“长颈鹿”竖式钢琴。每到周日,这里都要实行音乐会,由世界各地著名的钢琴家弹奏肖邦的作品。溪水潺潺,琴声飘飘,这里悠美的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休闲、漫步。

    注意事项

    本文(肖邦故园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