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docx
-
资源ID:35001400
资源大小:24.4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2.docx
第一单元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几分之一。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5、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率)用1÷总份数;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详细的数量,用一个数÷另一个数。6、分数的大小比拟:分母一样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就大。分子一样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一样),再进展比拟。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7、由整数局部与分数局部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8、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局部,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9、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局部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10、分数的根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根本性质。1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12、两个数的公因数与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全部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13、互质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4、两个数互质的特别推断方法: 1与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2与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不一样的两个质数互质。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状况下),一般状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1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16、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1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与它相等,但分子与分母都比拟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肯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可以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19、两个数的公倍数与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20、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1、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 互质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22、约分与通分的根据都是分数的根本性质。23、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表示非常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需约成最简分数。24、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存几位小数。(一般保存两位小数。)25、推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 推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假如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假如分母中除了2与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假如分母中含有2与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26、= 0.5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各有4条,分别平行并且相等)3、长方体的特征: 面: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别状况下最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有8个顶点。4、正方体的特征: 面: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一样。 棱: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有8个顶点。一样点不同点面棱长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正方体5、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6、长方体的棱长总与=(长+宽+高)×4 7、正方体的棱长总与=棱长×128、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9、外表积:一个物体外表全部面的面积之与叫做外表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10、长方体的外表积: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长方体的外表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bh)×2特别长方体的外表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两个面完全一样,其余四个面完全一样。11、正方体的外表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 S= 6a212、外表积的常用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m2 =100dm2 1 dm2 =100 cm2 1 m2=10000 cm213、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14、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截断一次会增加两个截面,所以这时的两个物体的外表积大于原来物体的外表积。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外表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外表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1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就是看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16、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 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 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m3 =1000dm3 1dm3=1000cm317、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18、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19、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20、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Sh S= V÷h h= V÷S21、容积:容器所能包容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容积单位有: 升(L)、毫升(ml) 1 L = 1000 ml22、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关系: 1 L = 1 dm3 1 mL = 1 cm323、容积的计算:长方体与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所以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2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25、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上升那局部水的体积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局部水的高度。计算方法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26、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外表积增加了,体积不变。第三单元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干脆相加、减。3、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展计算。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依次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依次一样。在一个算式中,假如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假如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5、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6、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2、a×a可以写作a·a或a2 ,a2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3、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4、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样的数(0除外),等式依旧成立。5、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的格式要求:必需写“解”并打上“:”。全部“=”对齐。自觉进展验算。6、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与=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与-另一个加数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7、全部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肯定都是方程。8、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计算过程。9、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验算,写出答语。第五单元 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肯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折统计图的特点: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增减改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