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与供应链管理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
资源ID:35019858
资源大小:22.3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B课程代码:08410034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管理学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次)供应链设计与管理、大卫.辛奇-利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3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物流与供应链管理B是工商管理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 课。主要研究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与运作问 题;目的是使供应链物流运作者能合理、有效的组织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活动,通过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把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一个虚拟的整体,通过 信息共享,实行横向一体化的管理,使整条供应链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理论,具备物 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手段,树立起全球竞争意识,并能结合企业的 供应链管理实践创造性地运用这些基本原理与方法,从而提高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 绩效并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课程目标1:正确理解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课程目标2:掌握供应合同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合同匹配。课程目标3: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网络重构的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进行流程的重构。课程目标4: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目标 毕业要求孤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具有较好的人文社 会科学素养、较强 的社会责任感、良 好的职业道德H具有一定的组织协 调能力、表达能力 和人际交往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 有较好的听、说、 读、写能力,具有 国际视野和跨文化 的交流、竞争与合 作能力HHII有良好的自然科学 基础知识,掌握机 电产品制造工程基 本技术熟悉经济建设和企 业管理的有关方 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管理科学的基 础理论和应用技 术,较好地掌握系 统工程和信息技术 方面的知识与方法HH具有扎实的工业工 程基本理论和专门 知识,了解现代工 业工程的理论前 沿、应用前景和发 展动态受到应用工业工程 理论与方法去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专业训练,具有从 事工业工程工作所 必须的调查、分析、 表达、写作的基本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效果和 效率、标准化和持 续改善、局部和整 体、人性化与创新 等意识HH掌握文献检索、资 料查询及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 信息的基本方法MMMM具有较强的学习能 力和知识能力,具 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和开拓创新精神M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o二' 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介绍(-)课程内容本章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开发链;供应链管理的困难点;及其本书的主要涵盖主题:库 存管理、网络规划、供应合同、信息的价值、供应链整合等内容作了论述。(二)教学要求帮助学生理解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的密切关系;理解开发链的含义,及其与供应链管理的 相互影响;探索什么原因使得寻找全局最优一体化方案非常困难;了解供应链管理的演化过程;了 解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全局最优一体化方案非常困难的原因;供应链管理的演化过程。1 .难点1、供应链的组成环节:DELL供应链案例分析2 、供应链管理的风险:Furniture. com案例分析第二章库存管理和风险分担(一)课程内容对库存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介绍;库存管理的三条原则;讨论基本的单阶段库存模型;以及初始 库存对于库存的影响;讨论一个集中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模型;探讨集中预测技术。(二)教学要求掌握需求确定及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的单阶段库存模型;及初始库存对于库存的影响;多次订货 的库存策略;了解风险分担的作用;集中化与分散化系统的区别;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 掌握基本的预测技术。(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1.重点1 .单阶段库存模型:例题分析、课堂讨论.多次订货模型:例题分析、课堂讨论2 .难点.集中管理下的库存模型1 .预测技术第三章物流网络规划(一)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规划并结合网络设计、库存策略、资源分配等提出物流网络规划的重要性;介绍库存 点的决策和工厂的配送策略模型;讨论网络变化对总体库存的影响;实验介绍物流公司执行物料采 购、配送发货的业务过程。(二)教学要求理解网络设计含义;了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运输费率的分类;掌握里程估计和仓储成本的计算 方法;掌握物流网络配置模型的构建方法;掌握物流公司的配货发送流程。(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网络设计模型的构建:例题解析.难点物流公司的业务过程第四章供应合同(一)课程内容为了确保充足的供应和及时交货,买方和卖方通常会签订供应合同。这一章主要讨论这些合同 可以作为有效的工具用来完成全局优化、更好地管理大宗商品成本和风险之间的权衡及激励供应链 合作伙伴传递真实的客户需求的预测;实验介绍供应商的业务过程。(二)教学要求了解战略性元件的供应合同种类;面向库存生产以及面向订单生产供应链的合同;信息不对称 下的合同;非战略性元件的供应合同种类;了解供应商的业务过程。(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回购合同、收益共享合同、全局优化.难点供应合同的收益和风险权衡第五章信息价值(一)课程内容牛鞭效应意味着随着向供应链上游前进,需求的变动程度增加,从而导致显著的无效率作业。 本章找到减小牛鞭效应的具体方法:信息共享;分析供应链各阶段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信息如何 能够用来减少许多权衡问题的必要性;实验啤酒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牛鞭效应。(二)教学要求了解牛鞭效应的影响;处理牛鞭效应的方法;掌握信息共享和激励机制的密切关系;讨论全局 优化的价值。(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牛鞭效应;及其缓解办法.难点信息共享的手段第六章供应链整合(一)课程内容主要讨论不同的供应链战略,包括推动、拉动、推-拉式系统战略;及一个将产品和行业与供应 战略相匹配的框架模型;介绍需求驱动的供应链战略;讨论互联网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二)教学要求了解推动、拉动、推-拉式系统的供应链特点;提前期对供应链战略的影响;理解不同行业的供 应链战略。(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推动、拉动、推-拉式系统的供应链特点2,难点供应链战略与产品类型的匹配:Sport Obermeyer时尚滑雪服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第七章配送战略(一)课程内容本章重点研究配送功能,讨论各种可能的配送战略:物品被直接从供应商或制造商运送到零售 门店或者终端客户手中;另一种是物品经过一个甚至多个的临时库存中转站;介绍库存的多种用途。(二)教学要求了解供应链中的配送战略:直接装运战略、转运战略、调运;掌握集中系统和分散系统中的库 存策略;以及不同配送战略对于风险分担、运输成本等的影响。(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三种配送战略的优势和劣势.难点集中系统和分散系统中的库存策略对比分析第八章战略联盟(-)课程内容本章分析如何更有效管理供应链的各种伙伴关系类型。讨论企业确保解决供应链特点问题的不 同方法;讨论一个战略联盟框架帮助选择解决特定物流问题的方法。探讨第三方物流、优缺点;RSP 类型、实施中的问题;分销商一体化类型以及风险分担的问题。(二)教学要求了解企业实现物流业务职能的几种方法;掌握战略联盟与企业的匹配性;了解第三方物流、优缺点;RSP类型、实施中的问题;分销商一体化类型。(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第三方物流、RSP、分销商一体化的概念和特点.难点战略联盟战略的适用性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如课程不含实验,该项可不填)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要求支撑的课程目标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 “要求”填必做、选做。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 验上 机课程 实践小 计绪论11讲授法1第一章23讲授法1第二章69讨论法、演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2、3第三章312讨论法、演示法1、2、3第四章416讨论法、演示法、研 究型教学方法2、3、4第五章420讨论法、演示法、研3、4究型教学方法第六章424讲授法、讨论法4第七章428讲授法、讨论法1、4第八章432讲授法、讨论法1、2、4合计3232注:1 .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大作业19%期末考试考试方式(开卷)71%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2 .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3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4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供应链设计与管理(英文),大卫辛奇-利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版1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论,姜阵剑,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1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马丁.克里斯托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1版七、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要求学生能比较全面地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 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章布置1-2次作业,每章交一次。完成作业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2017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