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安全管理学(Safety Management Science)课程代码:22410027学分:2学时:32(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安全科学基础适用专业:安全工程教材:安全管理学,吴穹;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年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安全管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原理和方法,探讨、揭示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的 一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学科渗透性和综合性。它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学生从事 本专业科研、管理工作必备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牢固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专业技能,了解我国安全管理等现状和世界安全管理等发展,为 我国安全生产法治建设、安全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提供指导和帮助,以改进和提高我国的安 全管理水平。.(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课程目标1: 了解我国和世界安全管理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掌握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 方法,掌握安全、安全管理等基本概念;课程目标2:掌握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熟悉事故统计分析等主要方法和指标,掌握事故报告、 调查和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事故预防和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课程目标3: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原则,熟悉应急救援体系与应急预案,掌握重大危 险源的辨识及其应急管理方法;课程目标4:掌握安全目标管理、6。安全管理、5s安全管理、安全标杆管理、风险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掌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课程目标5:掌握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管理体制、安全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安全 健康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企业安全管理实务知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Tm-n1 .毕业要求7-1:能够正确理解安全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2 .毕业耍求8-2:能够在安全工程实践中懂法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责任。3 .毕业要求9-1:能够理解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每个角色的职责及其对整个团队实现目 标的作用;4 .毕业要求11T: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课程目屋、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毕业要求7-1M毕业要求8-2M毕业要求9-1L毕业要求11-1HH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一)课程内容1 .安全的基本概念: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管理 的相关概念;安全管理的定义。2 .安全管理的现状:安全形势严峻;对安全管理的挑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安全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教学要求L 了解世界安全管理的现状;.熟悉安全的重要性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2 .掌握安全、安全管理、职业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等基本概念。(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安全、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及职业卫生等基本概念。1 .难点:掌握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的基本含义。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课程内容1 .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安全学的理论基础:事故及相关定义;事故的基本特征2 .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强制原理(二)教学要求1 .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熟悉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及相关理论;2 .掌握事故及相关定义和事故的基本特性;.掌握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和强制原理的相关原则及应用。(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安全学的基本理论和安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1 .难点:掌握安全管理学基本原理的相关法则及应用。第三章安全管理体制与法制(-)课程内容1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的确立和内涵;.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发展历程、内涵、安全监察、监督管理格局;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分类和体系、安全生产法、相关法律法规介绍;(二)教学要求1 .掌握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内容和内涵;.掌握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内涵和安全监察及监督管理格局;2 .了解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内容及内涵;1 .难点:掌握安全监察和“三结合”的监督管理格局。第四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课程内容L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企业各级领导的责任,各业务部门的职责,生产操作个人的安全生 产职责;2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编制计划的依据和原则,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范围、编制方法和实 施步骤,技术措施的经费来源;.安全教育制度:教育的对象、内容和形式;3 .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检查的内容和形式;.“三同时”安全审查制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审查;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概述、发展过程,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内容、特征以及建立方法。(二)教学要求.掌握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 .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加护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步骤;.掌握安全教育制度和检查制度;2 .掌握“三同时”安全审查制度;.掌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和建立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三同时”的安全审查制度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和运行方式;2,难点:掌握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和实施步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 容和建立方法。第五章安全管理方法(一)课程内容1 .安全目标管理:目标设置,内容和作用;. “0123”安全管理模式:内容、特征;2 .6。安全管理. 5S安全管理方法4 .安全标杆管理.安全评价5 .安全文化(二)教学要求1 .掌握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和作用;. 了解“0123”安全管理模式、6。安全管理、5s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标杆管理方法;2 .掌握安全评价的概念、评价方法和步骤;.了解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安全评价的定义、内容和评价方法;1 .难点:了解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和建设方法。第六章事故管理和统计(-)课程内容1 .事故分类:按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事故类别和伤害程度;.事故报告:程度和内容;2 .事故调查:事故调查的原则、工作程序等,事故调查组的组建和职责;.事故分析:现场分析,事后深入分析,原因分析,责任分析;3 .事故处理:处理的依据、内容;.事故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指标体系,常用统计分析方法;4 .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和计算: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损失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二)教学要求,掌握事故分类的方法,事故报告的程序和内容,事故调查的目的、原则;1 .了解事故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掌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和计算。(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事故调查的目的、作用和原则,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和计算;2,难点:掌握事故分析方法,事故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第七章应急管理(-)课程内容1.预警.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特点;分类和分级;应急响应1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的作用;体系;结构;编制过程.应急预案的演练:类型;参与人员;过程;评价(二)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现行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框架;1 .掌握应急救援和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了解应急预案的演练要求。(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 .难点:了解我国现行应急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内容。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四、课程考核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 堂 教 学实验上 机课程 实践小 计第一章绪论22讲授法课程目标1第二章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44讲授法课程目标1, 2第三章安全管 理体制与法制44讲授法课程目标5第四章企业安 全管理制度66讲授法课程目标4, 5五、安全管理方 法66讲授法课程目标4六、事故管理和 统计66讲授法课程目标2, 3七、应急管理44讲授法课程目标3合计3232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准时到课,认真听讲,积极发广10%平时作业准时完成作业,正确率高10%期末考试闭卷80%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北京:中国大百科 全书出版社,201 lo2 .安全原理(第二版),陈宝智,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o3 .安全管理学,田水承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o六、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1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2 .本课程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和一些思考题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3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