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
资源ID:35028204
资源大小:14.6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国舞蹈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docx
中国舞蹈史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中国舞蹈史作为舞蹈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面向舞蹈专 业的学生,亦可作为大学的通识课程,面向全校的艺术学生。梁 启超曾说:“所谓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最切要者,国民之民镜, 爱国心之源泉也”。而“爱国”正是激发爱国热情是开设中国舞蹈 史最主要的目的。研习中国舞蹈史,首先是坚定文化自信。通过 对中华民族舞蹈历史的悠久传统和丰厚遗产的认知,增强民族自 尊、文化自信和爱国热情。其次,研习中国舞蹈史重在了解中国 舞蹈的历史脉络及其全貌,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舞蹈史的 知识体系,丰富和开展舞蹈理论,同时为学生理解中华文化、中 华精神、中华审美提供应有的理性思考和理论指导。另外,通过 中国舞蹈史的学习,还能帮助学生创作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 念的作品提供历史参照和借鉴,使之正确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创作出反映中华文化精神和时代风貌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中国舞蹈史的研究对象是中国舞蹈从原始社会直到当下的发 展过程及其规律。但作为大学的通识课程,宜以不同历史时期的 舞蹈活动、舞蹈作品为主线梳理中国舞蹈的历史进程。通过对每 一个历史阶段舞蹈的实践及现象,来认识和体会舞蹈所反映的时 代意识、社会风气、审美趣志和价值意义。二、课程挖掘的思政资源分析中国舞蹈史的课程贯穿着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国舞蹈有灿 烂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2014年2月25 日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之路,每走一 步,都有舞蹈的足迹。从原始时代迷狂率真的图腾舞蹈,到夏商 时代销魂荡魄的奴隶“女乐”;从西周庄严虔诚的“雅舞”,到 汉代豪拙舒张的“百戏”舞蹈、魏晋清丽飘逸的“清商”舞蹈; 从唐宋辉煌精美的燕乐舞蹈,到元明清意象鲜明的戏曲舞蹈;从 近现代为人生而舞的“新舞蹈”,到当代欣欣向荣的剧场舞蹈, 无不显示着中国舞蹈文化的高度文明。可以说,只有通过整体性 地学习,才能架构起学生对中国历史对中国舞蹈历史的整体把握, 来真正理解舞蹈如何以它独特的形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生命与活 力以及舞蹈因中华文明而多姿多彩。中国舞蹈开展的历史,可以划为二个大的分期:古代为第一 分期,近代、现代和当代为第二分期。课程既以历时性的时序梳 理中国舞蹈开展的二大分期,也以共识性的切面分析每一时期所 反映的时代意识和社会风气,特别是结合“思政”视阈下的案例 融入课程中,提高课程的思想高度和深度。在第一分期中,重在 学习礼乐文化下的中国舞蹈,儒道学说下的中国舞蹈,佛教义理 下的中国舞蹈,文艺思潮下的中国舞蹈以及审美风气下的中国舞 蹈,才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和礼乐之邦的风采,体会周代舞蹈 的“敬天保民”,汉代舞蹈的“神仙幻想”,唐代舞蹈的“包容 乃大”以及明清舞蹈的“兼收并蓄”,最终体认中国当代舞蹈与 古代舞蹈的一脉相承。近代和现当代舞蹈相对于古代舞蹈而言,呈现出一种腾飞的 状态。既要梳理历史中的舞蹈现象、舞蹈实践和舞蹈开展,也要 对国家大力弘扬舞蹈艺术予以关注,融入和强化思政的相关知识 和内涵。比方,要了解近年来国家正在努力做什么,为什么要使 舞蹈进入学校的美育课堂。国家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 施了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长期计划。此举措是推动舞蹈进校园、 大力开展美育、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向真、向善、想美、 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要让学生了解近年来非物质文化 遗产概念下的“传统舞蹈”是如何保护、传承及开展的,要了解 国家层面对“传统舞蹈”的保护是为了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 秀传统文化。另外,也要让学生明白专业舞蹈创作一定要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反映他们的劳动生活、思想情怀,热情歌 颂其奉献精神和崇高品质,这样的作品才能是实现新时期文化繁 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优秀作品。例如舞剧戈壁青春冬古拉马情,群舞马兰花魂筑梦苍穹等,这些优秀 作品从不同角度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艺举措:“书写 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 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 勃迈向未来。”古代的历史,了解民间的习俗和国家的气象,了 解民族的精神和审美风气。中国舞蹈史的课程既从历时性时序的学习中,了解中华舞蹈 的精神、气质、审美,从共识性切面的学习中,理解舞蹈为中华 民族文化书写的绚丽篇章,以及它对社会的开展和人们精神生活 所起的作用。而在课程具体的学习方法中,可以通过主题的学习, 如“走进博物馆看中国舞蹈”来学习文物考古中的舞蹈历史;也 可以通过专题的学习,如“敦煌壁画乐舞中的唐代乐舞”来学习 唐代乐舞的形态、特点和风貌以及在民族交往交流视阈下的舞蹈 思想。一句话,通过学习中国舞蹈史,可以了解远去的历史和当 下的社会,了解民间的习俗和国家的气象,了解民族的精神和审 美风气。舞蹈是国人的精神肖像,是中华民族群体文化的身体表征。 悠久的中国舞蹈,与古老的中华文明同生共进,记录下中华民族 五千年的精神历史、心灵经历和美的历程。正如美学大家宗白华 所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通过对中国舞蹈的 学习和把握,能够感受整个中国传统艺术的根本特征,真正感悟 我们伟大民族的精神文化,并最终落实在学生爱国热情的激发, 学生民族自尊的增强和学生文化自信的坚定上。三、案例信息1.理解中国舞蹈在改革开放后繁荣开展的背景和原因教学 2.说出中国当代舞蹈的探索和开拓创新表达的主要方面目标3.分析并写出“新时期舞蹈艺术”的作品及其特占八、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 开展时期,这一时期( 19781999)被称为“新时期舞蹈艺 术”。改革开放后,思想解放、经济腾飞、社会开放、翻开国 门。国家重视,重提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 用的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这一切都为中国舞蹈 创造了繁荣开展的好机遇。因此,探索和开拓创新是中国当代 舞蹈开展的一个重要基调。这一时期,在市场经济和文化艺术体制改革带来的活力 教学内 下,芭蕾舞中国化开拓,民族舞蹈和舞剧跨越式开展,现代舞 容分析 和当代舞本土化拓展,舞蹈作品多元化开展,这一欣欣向荣的 舞蹈景观表达了中国当代舞蹈的探索与开拓创新。在1980年的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后,舞蹈新作井喷式涌 现,在民间舞作品中出现了追求时代风貌、时代精神的水 奔腾黄土黄一个扭秧歌的人;在现代舞作品中出 现了反映现实题材新视角的希望绳波有爱再见 吧,妈妈;还有在舞剧中出现了歌颂革命烈士憧憬未来的 刑场上的婚礼新婚别踏着硝烟的男二女二在希 望的田野上等优秀的作品。“新时期舞蹈艺术”的作品反映 了人们解放思想,拓展题材视角,突破舞蹈观念变革,重视中 国舞蹈优秀传统以及创新舞蹈语言风格来追求时代脉搏、当 代风气的舞蹈特点。课堂组织与实施主要分为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在教师 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导读,了解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的历史 现实和社会背景以及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当代舞蹈的开展风 貌。同时,在学生活动中,学生要边阅读边做笔记,梳理出中 国当代舞蹈开展和开拓创新的主要发面,并以思维导图的形 式做出。之后,教师会以点名提问的方式,选出几名同学,说 课堂组'出他们的总结和认识,再在被提问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 织与实这个答案,具体地分析中国当代舞蹈的探索和开拓创新表达 施的主要方面。其次,在教师活动中,教师会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收集 “新时期舞蹈艺术”的作品都有哪些,并选择有代表性的作 品进行播放,要求学生积极有效地观看视频,并以分组的形式 进行讨论,分析“”作品的特点并形成结果。最后在学生活动 中,学生展示各自小组的结果,并进行自评,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师评价并分析和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主旨。教学效果分析确立学习目标,会使学生明确和清晰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主题内容的同时,通过让学 生自己独立阅读、思考、讨论、做笔记和展示,是为了深化学 生的认识,深化他们对中国当代舞蹈为什么繁荣开展根本原 因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这一问题及“新时期舞蹈艺术”作 品的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理解文艺作品是国人的精神肖像,是 反映历史时期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