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4页).doc
-
资源ID:35032444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情景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14页).doc
-情景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情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特点是通过情景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的注意力。 情境教学法用潜意识调节意识,用情感和审美来调节意识。情境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特点是可以使学生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入境”。即让学生心悦诚服地跟定教师,饶有兴趣地去亲身体验为教学活动提供的特定境界。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使用的主要方法是游戏。游戏法是指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运用的各种各样的游戏的方式。游戏法的特点是:有一定的情节和思想性,能引人入胜;它同时具有竟争性和娱乐性;虽然 1 有一定的规则,但是,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智慧;又有较大的运动负荷。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 设置情境引发运动兴趣体验情节运动乐趣还原 案例1 教材分析 小学低年级教材“单双足连续跳”,这个动作很简单,做起来很方便又不费时间,而锻炼效果又很好。可以发展弹跳力和增强下肢的力量,不仅可以列为跳跃的准备活动内容,而且还可以适当安排在课的基本部分集体进行练习。情境教学选用“小青蛙捉害虫”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小青蛙捉害虫”这个游戏,发展弹跳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促进学生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培养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兴奋的情感体验,小青蛙经过努力,捉住了害虫,就立刻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兴奋喜悦的情绪就会笼罩全部身心,成功后就会产生一种内心的满足感。所以学生们就愿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这种冒险行动,这就是学们在游戏中始终处在兴奋、愉快情绪之中的原因。 2 游戏前教师设置情境 导入游戏“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同时让学生转变“角色”,几名学生变成“小青蛙”,同时其余学生变成“害虫”。一开始,就有学生说:“老师,我不做害虫,我要做益虫小 青蛙。”还有些调皮的学生就说“老师,我做害虫,”这些调皮的学生就想这个时候来故意撞撞同学,这时我就正确引导他们,这是为了上课的需要,同时警告一些调皮的学生,不准乱来。场地布置 画一个排球场地大小的长方形为“稻田”。 教学过程 “害虫”在稻田里用双脚跳跃,“小青蛙”在稻田里也用双脚跳跃追拍小虫,被拍者与“青蛙”互换角色。在活动中大家可以边做边唱儿歌:“小青蛙,呱呱呱,小虫见了就害怕,它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大家保护它。” 规则:大家都要用双脚跳,不要跳出界,追拍时不能推拉。 案例2 教材分析 急行跳远是跑几步,一脚起跳,双脚落地的一种身体练习。在低年级掌握了“跳单双圈”和立定跳远动作之后,本次课学习上几步单脚起跳和双脚落地技术,基本完成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几个基本环节。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下肢力量。 学生分析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喜欢体验动 3 物角色,因此,本课采用情境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欢快、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教育与启迪。 教法分析 本节运用的方法是游戏法。游戏的名称是“小猫钓鱼”。游戏根据同名故事改编。“小猫钓鱼”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可 以集“育体与育心”为一体,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认真做事、专心致志的良好品德。教师在游戏中扮演“老猫”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具“鱼杆”的制作应形象逼真,让学生触景生情,跃跃欲试。教学过程 准备活动是“小猫做操”基本部分是“小猫钓鱼”,结束部分是“小猫回家”。 体育情境教学模式适应的条件是:小学中低年级且有适宜的教材。这是因为,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在意识水平的发展上还不够成熟,对“造境”造出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区分不清,因此“心甘情愿”地“入境”。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意识水平的发展上比较成熟了之后,一般是不会轻易“跟随”老师“入境”的。 体育与健康学科立定跳远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两脚同时起跳,落地平稳。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两个问题: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跃姿势,为儿童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2.学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强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1.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小兔子、大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的基础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协调用力和落地轻巧上。 2.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熟悉学习环境,能通过合作,共同参加身体练习,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并相互交流。 三、设计理念 1.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求,让儿童在富有情境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健康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应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运动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学目标。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积极活泼地参与体育,并表现出全身性的活动。 2.运动技能目标: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 1.“大风吹,小风吹”:学生想像大风、小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教师变化口令,学生练习。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反复几次)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开始体育课,完成热身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及表现力,在活动中表现出“动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情”。“风停了,站如松”,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姿势和组织纪律性。 2.天、地、球:教师根据自己的手势分别作出“指天、指地、成球”动作,学生随老师边喊边做。当老师手成球状,学生立即下蹲成球。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反应力和注意力,调节运动负荷。 3.拍皮球:教师扮演卡通人,学生模仿小皮球,师生按儿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 师: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 生:跳一跳,跳一跳,(边喊边做) 师:红的绿的都会跑(教师追逐学生,学生四处逃散) 设计意图: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双脚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同时练习了奔跑、追逐、跳跃、躲闪等身体活动,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发展活动 1.小兔子回家:设计情景,一只大灰狼在小兔子家门口睡觉,小兔子怎样回家?(引起学生思考,跳跃时落地轻巧。)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设计意图落地轻巧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情经验,在游戏中让学生去体验落地动作,并掌握落地的方法,将教学重点内化在情境中。 2.讨论尝试:(1)怎样跳,才能和小兔子一样落地轻?(2)各小组利用小垫子进行练习,目标是落地轻,落得远。 3.发表分享:请各组做做看,选出最好的小组和个人带领练习,相互交流,为完成目标而努力。 4.展示归纳:设计陷阱(将小垫子纵放),小兔子越过“陷阱”,评比,各小组以过得多者为胜。 设计意图:立定跳远是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分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地给他们创造自我设计、自我展示和交流探讨的机会。 (三)综合活动 1.想像生活中还在什么情况下用跳跃动作,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试着练练看,并做到落地轻巧。 2.用小布球尝试进行各种投掷练习。 3.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表情歌舞:用动作、表情表现“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内容。 六、自我点评 1.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大风吹、小风吹”,“拍皮球”,“小兔子回家”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小兔子过陷阱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能力强的学生一下就过了陷阱,而能力弱一点的学生,通过连续的跳跃也能过“陷阱”,这是学生大胆创造的结果。教师对此没能及时加以引导,说明应变能力不够。(孙 勇) 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