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政医管工作总结模板.docx
2022年医政医管工作总结模板1 .分级诊疗成效持续提升。一是加强服务能力提升,强化基层首诊。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硬件 条件,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 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2021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规范化建设比例到达100%,建成国家住院医师规培基地2个, 培养全科医学本土人才37人,规培住院医师103人,继续医学 教育8600余人次,县级医院医务、护理和院感职能科室人员到 市级医院挂职锻炼90余人,下派专家到县区开展传帮带47人。 县域内就诊率到达90. 0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 量比例58. 53%O二是加强医联体建设,强化优势互补。3月份市政府办公室出台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开展的实施 方案,全面启动了以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疗共同体、专科联 盟、远程医疗协作网为主要形式的医联体建设,一大批跨区域专 科联盟建设成效凸显。各市级医院以本院的省市重点专科为基 础,分别组建了多学科跨区域专科联盟,积极引进优质资源。全 年共带教40人次,开展学术讲座60余次,开展瓣膜、大血管、 bentall,搭桥、肿瘤、食道超声定位下房室缺封堵术、小切口 下房室缺修补术、二次瓣膜成型术三维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等高难 度手术600余例,推动技术创新30余项,填补广元技术空白。 利州区以区第一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牵头建成了覆盖区、乡、村 三级远程医疗协作网。朝天区人民医院与39互联网医院组建了 远程诊疗和教学平台,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医疗、远程 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三是明确功能定位,强化资源配置。落实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 充分发挥医保杠杆作用引导转诊分流,制定差异化的报销比例, 推进家庭医师签约服务制度。截至2021年10月底,已签约156. 01 万人,签约率达59.21队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 病等重点人群签约106. 25万人,签约率达83. 14%,有偿签约1. 87 万人。四是加强双向转诊,强化上下联动。规范转诊程序与流程,明确 双向转诊的病种,建立患者双向转诊无缝对接机制。加强双向转 诊的考核与监管,对于上转的病人严格掌握上转指针,并实行逐 级审批制度,将下转病人数纳入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目标考 核,逗硬执行目标绩效奖惩制。(开展办)2 .医疗控费工作纵深推进。一是完善控费制度建设。科学制定控费目标,制定了下发了 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下达2021年公立医院有关控费指标的通知(广卫函2021) 193号),对平均住院天数、耗 占比、药占比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定期通报控费情况。每季度对公立医院控费情况进行通报,对增长过快的县级公立医院进行约谈。三是继续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全市30家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 品加成(含企业医院),建立和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城 市公立医院按照“9: 1”的补偿比例,县区执行“7: 2: 1” 补偿比例。出台了第一批227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进 一步优化医院收入结构。1-11月,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为 25. 29%,控制在省上规定的30%以下;100元耗占比为21.04 元;门诊次均费用98元,较去年上升13.95%住院次均费用 5548元,较去年降低0. 38%。3 .医疗监管力度持续加强。一是不断完善医疗机构监管机制。印发了关于成立市医疗机 构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通知,组建了医疗日常监督管理委员会。 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实行“上划一级”监管,今年全市县以 上医疗机构“上划一级”到市监管增加至7个。三医”监 管平台对我市民所有医疗机构门诊、住院诊疗行为和费用开 展全程监控和智能审核,做到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审 核。二是规范医疗行为。充分利用医疗三监管平台,加强对不规 范医疗行为的监管。积极参与国家满意度调查管理平台测评, 不断完善我市行风政风满意度测评工作。三是医疗废物处置管理不断规范。成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 小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的通知、关 于开展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集中整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 加强医疗废物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省级环保 督察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对各县区和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 专项督导检查。全市7个县区投入资金以片区新建、改扩建 集中贮存站(点)49个,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部与医疗 废物处置单位签订了医疗废物处置委托协议,截止12月 底全市所有医疗机构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了化学性医疗废物 的转运及处置工作,基本实现了医疗废物规范化、集中式处 置。(医务科、医废总务科)(二)持续改善医疗服务行动1.完善医院工作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制度。制定了广元市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三年行动 方案(20212023年)(广卫发2021) 85号)。二是积极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开通了微 信、 等方式的预约诊疗服务,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约为50%o 实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局部医疗机构开通了 网上支付、微信支付,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滞院候诊时间。(门 诊办)三是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建立完善市、县、乡、村 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融合我市现有的医学影像、心电B超等 诊断中心,建立疑难重症远程会诊机制和沟通机制,积极开展远 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等服务,有效服务于全 市患者。共完成义诊近40次,示教手术100余次,教学查房152 次,疑难病例讨论近200例,开展管理知识、医疗技术专题讲座 88次。(教学办)四是积极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 例,扩大临床路径管理病种覆盖范围和入径比例,实现临床路径 “医、护、患”一体化。目前,我市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达 200余种,2021年1-11月,我市进入临床路径管理18545例, 完成18068例。(医务科)五是积极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充分 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计量监督检查,各医疗机构通过相关专 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同级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实行 互认;(医务和J1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医务科)不断完善质控制 中心管理方法和考核细那么,44个医疗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定期 开展质量工作专项督导。逐步完善院科两级管理制度和医疗质量 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各种医疗行为,医疗质 量管理目标及考核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优化,医院内部行动 制度更加流畅,科室职责充分得到发挥,医疗质量得到提升。2 .加大重点专学科建设力度。(学科推进办)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24个,市级重 点专科42个。2021年完成市级立项评审25个,在建验收2个, 动态评估5个;省级重点专科立项验收4个,在建评审4个、动 态评估2个。将呼吸、心脑血管、肿瘤、神经、产儿科、老年病 科等短缺专学科列入重点专学科优先开展方向,积极推动多学科 联合诊疗模式,加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 儿救治五大中心建设,减少患者域外就医,吸引域外患者到我市 就医。3 .强化院感管理和环境保护。(院感科)一是加强院感防控。 委托市院感质控中心对各医疗机构每季度进行一次院感防控质 量检查和指导,每半年一汇总、一追踪、一通报,确保院感防控、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县区级医疗机构同时加强对 辖区下级医疗机构指导职能(含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实行 季度逐级督导制度,按照辖区、片区负责原那么,切实做好对县、 乡、村、个体诊所等院感防控管理的全履盖工作。二是严防环境 污染。结合环保督查,定期组织开展医疗废物管理专项检查,对 各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平安防护、废弃 药品外包装处置等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严格依法管理,防治环境 污染,确保群众健康平安。4 .加强抗菌药物和重点药品管理。(药学部)一是统一组织开展培训。委托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全市 开展合理用药的培训工作。二是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各医疗机构建立落实了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制度,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 确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三是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各医疗机构能按规定通过四川 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管平台采购挂网限价抗菌药物,对采购量 出现异常增长的抗菌药物重点监控,对不合理现象及时采取干预 措施。四是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各医疗机构认真开展处方 点评,对前10名合理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的医生进行公示,并对 超常处方重点监控,视情况予以处分,至到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是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市、县级医疗机构认真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及时采 取干预措施。六是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均开展 了细菌耐药监测,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 息。4. 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输血科)一是建立平安用血法人负责制。各医疗机构落实以法定代表 人为第一责任人的临床用血平安责任制。二是完善临床用血评价制度。建立以单病种为基础的临床用 血评价制度,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三是制订临床用血计划。按要求对红细胞和血浆制订年度、 月份用血计划。常规单采血小板、特殊血型血液使用必须提 前三天预约。四是制定血液应急保障方案。各用血单位制定应急状态临床 用血方案,市献血办、市中心血站制定广元市血液应急保 障预案,临床用血进入应急保障状态时,按计划分配用血, 缓解用血紧张。五是推广合理用血新理念。通过运用微创、自体血回收、血 液保护等新技术,节约血液资源,提高血液使用效率。5.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高压态势。(宣传科)一是丰富宣传形式。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通过张贴 通告标语、播放宣传广告、举办宣传活动等老百姓喜闻乐见 的形式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气氛,引导发动广大人民群 众积极主动参与到扫黑除恶治乱专项斗争中来。二是加强先进典型及打击处理实效的宣传,鼓舞士气,凝聚 社会正能量。在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扫黑除恶工作 专栏,设置专项斗争热点话题,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