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说课稿.docx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说课稿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一一坚持“健康快乐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 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 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 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因材施教,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也可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二、教材分析篮球运动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具有极高的竞技价值,也具有很好的健身、 娱乐和欣赏价值,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发展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形成良好 的个性和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是建立在运球与 投篮的基础上,它对跨步与接球的同时性要求非常高,是篮球比赛得分的一种重要手段,把 其作为重要内容对高中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篮球练习的成功感,对于其它技战术 的学习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的安排,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篮 球的学练情趣和学习主动性,为今后的篮球学习和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素质“寻宝”游戏, 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自 学的能力。三、学情分析: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经验是一种课程资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通 过初中四年的学习,在练习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学练中已经具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自控能力。但由于学生受传统教学 形式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出现“老师教、学生学”的依赖心理,也有可能出现厌学现象C 所以在本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意启发诱导, 鼓励学生自学、自评、互学互练。用游戏引趣、激趣、促趣,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四、重点与难点A、重点:运球:运球时臂腕指协调用力;三步上篮:运球与投篮相结合。B、难点:运球:手眼身三配合;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合理利用和动作的协调、连贯运用。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奥运会和篮球有关知识。明确运球动作和三步上篮技术要领2、技能目标:90%学生掌握三步上篮技术,60-70%学生可以自己运球三步上篮。3、情感目标: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发扬奥运精神、团结帮助同学,认识自身的价值与能力, 学会欣赏他人,增强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六、教法、学法设计:1、教学方法:1、讲解示范法一一:语言精炼、讲解适度;应用规范优美的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 兴趣。2、指导、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应用全面与个别指导、纠正错误相结合的 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规范优美的动作。3、游戏法:将教学内容融合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无形中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同时提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C、讨论、归纳法一一讨论是以如何掌握运球与三步上篮为中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 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学所感进行讨论、归纳,2、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本课采用自学法、自练法、分组合作法,讨论法、竞赛法。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 正成为课的“主人”,充分体现体育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七、教学过程:(一)课堂常规(1分钟)A、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B、师生问好C、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D、宣布本节课的任务和要求(二)导入阶段(2分钟)我通过提问奥运和篮球知识,加强学生对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渗透;列举NBA中比较 有名的球星,利用学生对球星的崇拜心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想法。(三)激发求知欲阶段(热身部分):听音乐师生共同做行进间徒手操一-原地球操-行进间球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快乐活跃的课堂气氛,并让学生有展示的平台。同时在玩的过程体会动作,通过以表演 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性。(四)基本部分:1、运球接力比赛:巩固和提高学生控制球的能力,为三步上篮的教学服务。2、主动参与阶段:先观看事先准备好的技术图片,接着讲解动作要领,然后练习徒手三步 上篮,让学生先掌握脚步动作,再让学生练习手持球三步上篮动作,最后再对篮框做三步上 篮,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层层深入。3、分层次教学:让学生开展自主练习,小组合作,小组长发挥骨干作用。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自由选择不同内容的三步上篮动作,使每个学生“吃好、吃饱”, 教师通过巡视,纠正错误动作。4、成功展示教学:学生互相观摩学习,让技术掌握较好的同学展示动作,体验成功乐趣、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五)结束部分:1、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放松操,在优美的乐曲中下课。2、小结: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3、师生道别,收回器材。八、教学用具篮球场,录音机一部,学习卡片数张九、教学效果预设1、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2、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能力。3、同学间能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提高。4、预计整节课练习密度在45%左右,平均心率在125-130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60次/ 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