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35039924       资源大小:84.7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时利和里:天地人三郭6.环(huan) :8.池:粟.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字句基础过关,看我一网打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之城,七里 之郭,环 而 攻之 而不胜。夫环而攻之,虬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虬韭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篆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 日:域 民不以 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瓦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 重助。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多助之全,天下限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B组:基础过关检测一、读准字音郭() 兵革(二.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解释。7.城非不高也:9 .兵革:o10 .坚利:O11 .米粟(s£i) :12 .委:o13 .去:。译文及注释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 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 包 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 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 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 内部团结啊O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 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 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环(huan):包围。之:代这座城而:连词表转折。夫:句首发语词,不译。而:连词表递进。是:代词,这故:所以。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以:凭借。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固:使巩固。国:国防。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是:这。也:表判断语气,是。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池:护城河。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 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米粟(sti):粮食。多:充足。委:抛弃。而:然后去:离开。之:代词,代城。山溪:山河。险:险要的地理环境。威:威服。以:凭借,依靠之意。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 事。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 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寡:少。之至:到达极点。畔:通叛,背叛。之:意思是“到、到达。至:意思是"极点顺以之胜归顺,服从。凭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取得胜利。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故:所以。有:要么,或者。通假字(1)畔(p*n),通:叛,背叛。古今异义(1)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3)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4)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5)亲戚古义乏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 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一词多义(1)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6)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7)域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8)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10)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2)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3)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季节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时候(4)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春和景明:和煦(5)去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28 .之至:o29 .畔:o30 .顺:o(二)古今词语异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城池委国亲去域是兵 、 12345678910、然而古义:(三)词类活用现象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感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四)一词多义归纳。(1)利天时不如地利:O(2)之三里之城:O 天下顺之:O(3)时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4)和地利不如人和: (5)去委而去之:(6)胜环而攻之而不胜: 日出江花胜红火: (7)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以怪之矣: (8)亡亡羊补牢:(9)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10)而环而攻之而不胜:环而攻之而不胜:(五)通假字r一三三三今今今今今今今今人-7兵革非不坚利:O多助之至:O 环而攻之而不胜:O长风破浪会有时:O 四时之景不同:O 春和景明:公然抱茅入竹去: O予观夫巴陵胜状: OO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国恒亡:0O城非不高也:“畔”通, O三、特殊句式整理: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译文: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译文: )四、理解默写精选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o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 是:O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 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O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o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o6、“战必胜”的条件是:-7.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 是:;孟子认为“”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 此推出“”的结论。c组:走近中考(一)、(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 者何先?"日:“去兵。”子贡日:“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日:“去食。自古皆有 死,民无信不立。”译文(乙)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 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1、解释以下加点的字。兵革非不尖利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足兵() 民信之矣() 2、将以下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4、你认为甲、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二)、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 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 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孟子曰:"桀、纣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 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 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始也。【注释】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与:同“为,替的意思。(3)尔也:而已。 疗(kuang):原野。乙译文孟子说:“桀、纣之所以失天下,是因为失去了天下的人民;失天下人民,是因 为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方法:得天下人民,就得到了天下。得人民有方法:得民心,就得到 了人民。得民心有方法:他们想要的就替他们收集,他们厌恶的就不要给他们。人民归附仁德 的君主,就如同水往低处流,野兽向旷野上奔跑。”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寡助之至()(2)亲戚畔之() 所恶勿施尔也()(4)兽之走蚌()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 翻译。(3分)句子:翻译: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什么?4 .乙文中说到了 “桀、纣”失天下的原因,请用甲文中的句子来解释。5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 o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 解。(三)、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 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 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 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縻 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病,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 以私兵战,遂败魏师。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字:(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追者反曰() 2 .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攻/亲戚之/所畔 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子奇/必能/治阿 D.出仓縻以/赈贫穷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译文:4 .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阿县大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答:5 .乙文中“ ” 一句,形象地印证了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道理。(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 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那么易治也,民贫那么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那么安 乡重家,安乡重家那么敬上畏罪,敬上畏罪那么易治也。民贫那么危乡轻家,危乡轻家那么敢陵上 犯禁,敢陵上犯禁那么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 治之。(选自管子)【注释】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犯禁:触犯 禁令。【译文】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 治理。凭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尊敬皇上而畏惧 刑罚,尊敬皇上、畏惧刑罚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 轻家就敢于对抗皇上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长久富裕,乱 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 10 .以下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环而攻之/而不胜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得道者/多助D.民贫那么/危乡轻家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奚以知其然也?12 .理解填空。(3分)两段选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甲】文从 的角度来论述,【乙】文那么从 的角度来论述。(五)比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 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 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span孟子二章【乙】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此言天地和那么万物生,君臣和那么国家平,九族和那么动得所 求,静得所安,是以圣人守和,以存以亡也。吾,楚国之小子也,而早丧所天,为二兄所诱养, 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今但贫耳;贫非人患,惟和为贵,汝其勉之!录自三国志蜀书向朗传注引/span襄阳记【注释】传:左传。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 天:指所依存或依靠,这里指父母。诱:教导。13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以天下之所顺 传称师克在和不在众 克: 13,以下句中加点字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o (2分)A.天时不如地利使其性行不随禄利以堕B.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吾,楚国之小子也C.环而攻之而不胜而早丧所天D.生,亦我所欲也此言天地和那么万物生14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5 .从内容看,甲乙两文都强调了“”的重要性。甲文以战争为例,强调了 “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乙文那么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用原 文中的词语填空乂2分)16 .从写作目的看甲文希望统治者;乙文那么是告诫子孙。(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A组字词一网打尽(略)B组:基础过关检测字音字形郭(gu。) 兵革(g6)亩米粟(su)域(yu)畔(p*n)二.重点汇总(一)重点词语解释。1.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3.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5,郭:外城。7.城非不杳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非:不是。9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10 .坚利:坚固精良。利:精良。12 .委:抛弃。14 .故:Wo16 .以:凭借。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6.环(huan):包围。8.池:护城河。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1.米粟(sfi):粮食。13.去:离开。15.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17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封疆:疆界、边境。18.固:使巩固。20.山溪:山河。22.威:威服,威慑。19.国:国防。21.险:险要的地理环境。23.以:凭借,依靠之意。24.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25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27 .寡:少。29 .畔:通叛,背叛。31.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有:要么,或者。(二)古今词语异义(1)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6.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28.之至:到达极点。30.顺:归顺,服从。33.胜:取得胜利。(2)池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3)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4)国古义:国防今义:国家(5)亲戚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 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 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6)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7)域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8)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10)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三)词类活用现象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回国不以山溪之险3、感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四)一词多义归纳。(1)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2)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3)时天时不如地利: 气候,时令长风破浪会有时:时机,机会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四时之景不同:季度,季节(4)和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春和景明:和煦(5)去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五)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三、特殊句式整理:判断句: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美妙日出江花胜红火:胜过,超过(7)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8)亡亡羊补牢:丧失国恒亡:灭亡(9)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10)而划、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划、向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6)胜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四、理解默写精选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 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失道者寡助。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7.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 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 道者寡助”的结论。C走近中考(一)、1、兵器 限制 士兵、军备(军队)信任,信用2、译文:所以君子不战那么已,战就一定能胜利译文:从古到令人都有一死,(如果)不 取信于民,国家就无以立足。答: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无信不立(或“自古皆有 死,民无信不立”)4、答:甲文重点强调的“人和”(“得道”)与乙文重点强调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 有密切的相关性。“民信”(“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条件(或“内容”)之一。(二)、1、极点 同“叛”,背叛 所厌恶的东西(事情)跑所以君子不战那么已,战就一定胜利。3、答: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始也。4、答: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三)、【答案】1、这里是限制的意思通“返(返回)2、C 3、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4、把兵库里的武器融化后制造农具,给百姓使用;翻开粮仓救济贫苦的 人5、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四)、9.委:放弃域:限制为:治理富:使富裕10.D11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根据什么知道这个道理呢?12 .以民为本(或“人的重要性)施仁政 富民。5、答: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 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五)比拟阅读文言文(10分)12. (2分)每题1分。(1)以:凭借。(2)克:战胜,取胜。13. (2分)B14. (2分)其中四字必译出一一域、以、固、威。译文:管理百姓(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 到别的地方去)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威 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15. (2分)每空0.5分。和天地君臣九族16. (2分)每空1分。施行仁政 不要担忧和害怕贫困,而应努力做到“和”(此题只答后半局部或“以和为贵”得0.5分;只答前半局部不得分)。

    注意事项

    本文(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