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13 文言文阅读.docx
-
资源ID:35046433
资源大小:182.50K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类汇编:13 文言文阅读.docx
202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3文言文阅读一、(2022北京市)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面两那么论语,完成1-3题。(共8分)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达官显贵B.洛阳纸贵 C.物以稀为贵D.春雨贵如油 2.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以下选项中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3.根据两那么论语及下面两那么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材料一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 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那么心泰, 心泰那么无缺乏,无缺乏那么富贵贫贱处之一也。(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二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日:“士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 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 “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他们倡导的人生 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局部。二、(2022重庆A)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项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 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十四、(2022湖南常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嚏!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 C.予谓菊/秦王谓唐雎曰D.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晋陶渊明独爱菊.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 .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依据上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何晏七岁,明惠假设神,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 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选自世说新语)【注】明惠:聪明,“惠”通“慧J 画地令方:在地上画了一个方框。5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合适的内容。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骂,所在有大勋。 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选自明史,有删减)【注释】南服:指南部疆土。闾峡澳:地名。乞归:请求退休。负奇节:有着奇特的气节操 行。所在:所到之地。1 .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 “贼走陶山”中的“走”本是“跑”或“小步快走”之意,此处引申为“逃跑”。B. “遁”有“逃跑”“隐匿”“欺骗” “失去”“放纵”等义项,“自黄浦遁出海”中的“遁”应为“选 跑”之意。C. “谥武襄”中的“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 号。D. “以古贤豪自期”与“不期而遇”中的“期”含义相同。2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B.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C.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D.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3分)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3 .在本文及前面俞大献写的诗舟师中,俞大猷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5分)十六、(2022湖南娄底)文言类。(17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顼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抵,为屿,为睢,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假设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 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1 .以下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伐/竹取道B.其岸势/犬牙差互C.教然后/知困D.今齐地方/千里.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日光下澈(清澈)B.可百许头(可以) C.凄神寒骨(凄凉)D.怡然不动(的样子) 3 .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下了 备受后人推崇的“永州八记二B.第段开头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 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C.文章三段中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对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细致描绘,渲染出幽僻凄清 的气氛。D.柳宗元在游览小石潭的过程中,寓情于景,奇丽的小石潭风光中始终流淌着喜悦之情,表达了 作者对永州山水的热爱。4 .将以下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文段中蕴含着一个人生准那么,请你概括出来。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一准那么的理解。(3分)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氐鸟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千 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那么致千金居官那么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 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于是自谓陶朱公。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K注I范蠡:春秋战国时期越国人。陶:地名。4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乃:间:5 .用给以下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居家那么致千金居官那么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以下对原文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范蠡乘船到齐国,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B.经过长期不懈的辛苦劳作,范蠡父子积累了数千万家产。C.范蠡辞相的原因是他认为位高权重、久负盛名是不祥之兆。D.从“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可以看出范蠡是一个不重名利的人。十八、(2022湖南株洲)古文阅读(共20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电。春冬之时,那么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3分)A.自三峡七百里中 B.至于夏水襄陵C.虽乘奔御风D.林寒洞肃自:在 襄:冲上 奔:飞奔 肃:肃杀略无阙处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属引凄异阙:同“缺”,缺口绝:隔断素:素雅引:延长.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 .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特征。(3分)(1)第段,作者化用李白的诗句写出了夏水 的特点。(2)第段,作者分别用四个字的“”和“”概括描写了三峡春冬和 秋季的景象,语言凝练俊雅。司马光邵佰温荆公欲变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参 知政事,用温公为枢密副使,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帝必欲用公,召知许州,令过阙上殿。方下诏,帝谓监察御史里行程颗曰:“朕召司马光,卿度光 来否? "颗对曰:“隆下能用其言,光必来;不能用其言,光必不来。"帝曰:“未论用其言,如光者 常在左右,人主自可无过。”公果辞召命,乞西京留司御史台,以修资治通鉴。帝与左丞蒲宗孟论 人才,及温公,帝曰:“如司马光未论别事,只辞枢密一节,朕自即位以来,惟见此一人。“帝之眷礼 于公不衰如此。(节选自邵伯温那氏闻见前录) 注释:荆公:指王安石 温公:指司马光。2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B.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C.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D.温公坚求/去帝不得已/乃除端明殿/学土知永兴军。5 .把文中画模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6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王安石想改革祖宗的法律制度,实行新法,司马光没把它当回事。B.皇帝已经猜想到司马光不会上殿朝见,可见并非真心要任用司马光。C.皇帝想任命司马光为许州知州,司马光因为修撰资治通鉴拒绝了。D.皇帝直看重且礼遇司马光,认为如果他常伴身边,自己可以无过失。十九、(2022江苏苏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2分)留园记出阔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那么皆曰有。盖是园也,在嘉庆 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娃其园而曰刘园也。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 吴下名园之赳。及庚申、辛酉间,大乱涛至”,吴下名园半为墟莽。而所谓刘园者那么居然独存。同治中,芜 秽不治。至光绪二年,为毗陵”盛旭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平之、攘之、剔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 而清流通。凉台焕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通相属。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而都人士女或持 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闾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方伯求余文为之记。余曰:“仍其旧名乎?抑肇锡 以 嘉名乎? ”方伯曰:“否,否。寒碧之名至今未熟于口,然那么名之易而称之难也。吾不如从其所称而称之。 人曰刘园,吾那么日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余叹曰:美哉斯名乎,称其实矣! 夫大乱之后、兵燹之余,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 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选自中华百年经典散文,作者清代俞械,有删节)【注】游(jidm)至:相继而至。毗(pi)陵:今江苏常州市。肇:开始;锡:通“赐二.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盖是园也B.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 *C.嘉树荣而佳卉茁D.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斯是陋室(陋室铭)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清荣峻茂(三峡)公问其故(曹刿论战).下面括号内对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2分)A.芜秽不治(污浊)B.迤通相属(曲折连绵) C.方伯与宾客觞咏其中(饮酒赋诗) D.兵燹之余(战火焚毁破坏)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2)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3 .文中哪句话从侧面表现了留园的景致之美? (1分).如果你陪同外地的亲戚去留园游玩,请根据文章内容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向他们介绍留园。 (3分)二十、(2022江苏宿迁)文言文阅读。(14分)王舆,合涧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临战,本视贼水栅,局部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 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 ”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 ”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 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进,贼大溃。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遣使械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日: “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参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 复起耳至老不耳贵亦无瘢痍。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 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注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唯唯:应答声。烈祖: 指南唐皇帝李鼻(bidn)。械:特指枷锁、镣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瘢痍(bdn yi):创伤后留下的瘢痕。1.给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文博拿不准,请你用“/”标出来。(限三处)(3分)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腿亦无瘢痍2.文中有三个词语,文栋不理解,请你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只写出词义)(3分)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文雅觉得不大好懂,请你翻译。(4分)方法指引文中语句字词解释【借助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惮:1.ddn畏难, 害怕。敬,敬畏。通“瘴二劳苦。2. da惊惧。尔惮往耶 *惮:【课内迁移莫不异之”中的“异”,根据桃花源记 中“渔人甚异之”的“异”,可理解为“对感到惊 异”的意思。遂排栅入 遂:(2)【成语推断】“舍而趋彼何为"中的“趋”,可以根据成语 “趋之假设鸾”中的“趋”推断为“奔向,奔赴”的意思。不暇为他谋 暇:舆少参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4.文栋认为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你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4分)二十一、(2022江苏徐州)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4题。(14分)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日:“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 “使者 不说,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日:“不然,苟无岁, 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 ”乃进而问之日:“齐有处土日钟离子,无恙邪?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 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 补缺乏。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邪?彻其环殡至老不嫁以养父母。是 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土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注岁:收成。彻:除,摘下。环琪(tian):古代垂挂在冠冕两侧的玉质饰物。1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彻其环填至老不嫁以养父母。2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书未发无从致书以观 B.使者不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使内外异法也 *陈涉乃立为王C.臣奉使使威后 *D.何以王齐国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6分)(1)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4.以下分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赵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如何,老百姓情况如何,最后才问到齐王是否无恙。这充分显示了赵威后 作为一位政治家的民本思想。B.从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批评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她的重用贤人、赏罚清楚的政治文化见解。C.全文围绕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国使者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而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 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D.钟离子、叶阳子和婴儿子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国治理的有德之人,却没有得到重用。赵威后 以“无恙邪(乎)”发问,弦外之音是对齐王的指责。二十二、(2022江苏扬州)文言文阅读(13分)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 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中,与使臣偕来。 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 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日: “果吾儿,那么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 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选自明史孝义)注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2)屡讽王入贡() (3)那么耳阴有赤痣()(4)闻者异之() 2 .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翻译句子。(4分)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3 .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 (3分)二十三、(2022江苏镇江)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4题。(共13分)节度使王忠嗣,少以勇敢自负,及守一方,专以持重安边为务,常日:“太平之将,但当抚循训练 士卒而已,不可疲中国之力以邀功名。“军中日夜思战,忠嗣多遣谍人伺其间隙,见可胜,然后兴师,故 出必有功。每互市,高估马价,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由是胡马少,唐兵益壮。与吐蕃战,皆大捷。 以部将哥舒翰为副使,李光弱为兵马使。上欲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非杀数万人不能克,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俟其有衅, 然后取之。”上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上命忠嗣助之。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 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日:“大夫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 夫。”忠嗣日:“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吾志决矣,子勿复言。”光弼日:“向者恐为大夫之累,故不敢不言。今大夫能行古人之事,非光弼所及也。”遂趋出。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沮挠军计。 上怒,贬忠嗣汉阳太守。上以哥舒翰帅兵,攻石堡城,获吐蕃四百人,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王忠嗣之言。(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有改动)【注释】持重:谨慎,稳重。抚循:安抚慰问。上:指唐玄宗。衅:缝隙,间隙,破绽。副:相称,符合。大夫:中唐以前,称将帅为大夫。制:帝王的命令。沮:阻止。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唐兵益壮()不如俟其有衅() 实夺其谋也()向者恐为大夫之累()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诸胡争卖马于唐,皆买之。(2分)忠嗣岂以数万人之命易一官乎!(2分).哪些事情表现了王忠以“持重安边”为首要任务?请简要概括。(3分)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悟出的道理。(3分)二十五、(2022内蒙古包头)阅读下文,完成14题。(10分)快说(节选)金圣叹夏七月,亦无风,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飞来。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 不可得吃。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 木如洗,不亦快哉!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夜来似闻芒人奇心,明日试往看之,入其门,窟其闺,见所谓某人方据案面南看一文书。顾客入来, 默然一揖,便拉袖命坐,曰:“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笑。日影尽去,既已自饥,徐问客日: “君亦饥耶? ”不亦快哉!坐小船,遇利风,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忽逢褊舸疾行如风。试伸挽钩,聊复挽之,不意挽之便养, 因取缆,缆向其尾,口中高吟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桔柚”之句,极大笑乐,不亦快哉!(选自黄卓越编闲雅小品集观有改动)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1)顾客入来(2)相与欢笑 2 .翻译卜而的句子。(3分)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3 .通过阅读本文,你能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2分).仿照本文写法(可不使用文言文),描写一件你感到“不亦快哉”的趣事。(3分)二十六、(2022青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0分)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粪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 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 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 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先驱曰:天子且至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A.许:杂然相许*B.且:年且九十C.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D.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B.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D.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2 .文章最后一段以神话故事结尾,有什么作用? (2分)3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礼赞“三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创新开展、攻坚克难 的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愚公具有的“三牛”精神。(任选其中一牛分析即可)(2分) 二十七、(2022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4分)欧阳公多谈吏事张芸叟初游京师,求谒先达之门,每听欧阳文忠公、司马温公、王荆公之论,于文史为多,唯欧 阳公多谈更事。既久之,不免有请“大凡学者之见先生,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今先生多教人更 事,所未谕也。”公曰:“不然。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 物。吾昔贬官夷陵,彼非入境也。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无以遣日, 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且夷陵荒远偏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矣。 当时仰天誓心曰,“自尔遇事,不敢忽也。迨令三十余年,出入中外。忝尘三事,以此自将。今日 以人望我,必为翰墨致身:以我自观,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是时,老苏父子间亦在焉,尝闻此语。 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或问之,那么答曰:“我于欧阳公处学来J(选自宋代吴曾能改斋漫录,有改动)注释张芸叟:官至吏部侍郎,是欧阳修的晚辈。“莫不”句:没有不把道德文章作为最想听 的。吾子:对别人的一 “种尊称。及物:造福社会。枉直乖错:冤屈错误。迨(dai):至,到。 出入中外:指在朝廷和地方担任官职。忝(tian)尘三事:很惭愧位列三公。以此自将:拿这句 誓言自勉。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亮,通“谅”,确实。报,回应,应合。(1D任:担任,胜任。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1)不免有请()(2)所未谕也()(3)尝闻此语() A.学者之见先生B.无以遣日*C.我于欧阳公处学来D.或问之,那么答曰*2 .以下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唐雎不辱使命)不效,那么治臣之罪(出师表).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方壮年,未厌学,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也。3 .以下属于“亮是当年一言之报也”中“一言”所指代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莫不以道德文章为欲闻者B.吾子皆时才,异日临事,当自知之C.大抵文学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D.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5.作者在文末写“其后子瞻亦以吏能自任”有什么用意(3分)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 .以下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从。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B.“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C.“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D. “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怡然不动,俶尔远逝。3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 景物。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 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C.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4.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 分对小石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5分)【链接材料】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 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 不游尽妙境。(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概括:评析:三、(2022重庆B)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5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 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 .以下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峙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由此可知,“可爱者甚 蕃”中“蕃”的意思为“多”。A. “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 蔓”的意思。B. “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力口”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力口” 的意思。D.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栽种;竖立;生长。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 “植”是“竖立”的意思。二十八、(2022山东泰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 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 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春运于渤 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要有遗男,始就,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 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变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其如上石何 安求其能千里也B.汝心之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D.惧其不已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2 .以下对各句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B.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判断句)C.帝感其诚。(被动句)D. 一屠朔东,一厝雍南。(省略句).以下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愚公“聚室而谋”说明他对移山底气缺乏,在大家“杂然相许”后才信心大增。B.智变作为旁观者,对愚公移山“笑而止之”,这种笑是嘲笑,是轻蔑,既傲慢又武断。C.选文第一段极言山之高大,是为下文写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衬托愚公决心之大。D.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3 .以下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愚公”中的“公”是敬称;“智叟”中的“叟”那么是一般的甚至带有一丝不敬的称呼,这一安 排反映了作者的感情倾向。B.选文随着情节的开展人物形象愈加突显,愚公由一般人眼中的“愚蠢”形象到最后的“大智假设 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C.文中的“孀妻弱子”除了与“智叟”形成比照外,还突出了愚公移山鲜有人助,势单力薄。增 加了愚公移山的悲剧色彩【注】千总:清武言名称尼:阻止。趣:促。勖(xi):勉励。置:停。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3分)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性:及: 咸: 却:2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性刚果(2)及东炮台陷。(3)弹丸咸集于西炮台。(4)曾不少却.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2)焉有食国之禄,而选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3 .选文中的钱金玉有哪些珍贵的品质?请分条概括。(4分)三十、(2022山西)诗文佳作脍炙人口,名楼古亭情韵悠悠。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16题。黄鹤楼崔颍昔人已乘黄鹤去, 黄鹤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娜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以下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1)芳草萋萋鹦鹉洲()(2)云归而岩穴暝() 2. 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以下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名之者谁大名鼎鼎B.假设夫日出而林霏开豁然开朗 C.野芳发而幽香整装待发D.朝而往朝思暮想 3.完成以下语句的翻译。(3分)(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翻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o(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翻译:天高气爽,霜色洁白,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4.比拟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匡衡选文黄鹤楼醉翁亭记关键词选取乐内容概括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的所见所 想,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情,表达 了思乡的愁绪。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 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 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 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衡邑人有言诗者,衡从之与语质疑。邑人挫服倒屐而去。衡追之日: “先生留听,更理前论。”邑人曰:“穷矣。”遂去不返。(选自西京杂记。有改编)注不逮:指烛光透不过来。大学:很有学问的人。解人颐(yl):让人欢笑。屐(jl):有齿或无齿的木 底鞋。更理前论:再把前面说的梳理一番。5 .古时没有标点符号,称文辞停顿的地方叫句或读。请用“/”标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停顿处。(标3 处)(3分)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6 .文中两处写到他人佩服匡衡的具体行为:“时人”的行为是“为之语”,“邑人”的行为是“” 他们的行为侧面衬托了匡衡的 o (3分)三十一、(2022四川成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分)刘海峰先生传清姚鼐刘海峰先生,名大槌,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如其意而善效之。年二十余,入京师。当康熙末,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槌,乃 今世韩欧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