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湖南文艺出版二年级音乐上全下册教案.docx
第一课多快乐呀多幸福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难点: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1=C 2/41 2 3 4 |5 11 5 |5 16 3 |3 15 4 3 2 | 1 1| 小朋友们好,你 好 你好,于老师你好! 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1=C1=F3/41 3 5 6 |511 666 6| 1 55 5 5| 64 3 2 1|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小河在唱歌,la la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三、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西藏的师:丁丁画了哪几种动物?师:你们觉得丁丁的画怎么样呢?师:哪里画错了?我们一起来找找吧!三、节奏训练1、出示丁丁的几幅画。(1)导入(2)认识附点师:有没有小朋友认识我们音乐中的这些小圆点?它有什么作 用?师:这些小圆点叫附点,它是延长前音符时值的一半。(3)读节奏师示范,学生跟读,注意附点的作用。(4)随乐唱四、学唱歌曲。1、师:让我们听一听别人是怎么来说丁丁的?要求学生带着诙谐,快乐的心情听赏。(连续两遍)2、师范唱,生评价。3、跟老师的琴声唱歌曲。(呜提出要求:声音和谐、自然、统一、 不喊唱。)4、请小朋友说说自己觉得最难唱的,一起学唱。5、分组唱一唱。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声音最美、最动听。6、请学生上台表演唱。针对学生唱得不够准确的进行纠正,注意声音的优美。要求其他 学生做文明小观众。五、改画,改歌词。1、帮助丁丁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吧。(1)改画,师:我们发现了丁丁的缺点,应该怎么做呢?(生:帮助他)展示正确的画(2)改歌词2、用新歌词演唱。第三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唱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能跟着音乐有表情的进行 律动。2、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和舞蹈创作。3、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感受音乐美以及和他人合作的快乐。重点难点:有表情演唱、表演,并且进行简单的歌词创作教学过程:一、洋娃娃的舞会邀请(导入)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个活泼善良的洋娃娃,住在美丽宁静的大森林里, 她有一座漂亮的小木屋。每天早晨,她都会邀请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和 她一起跳舞,大家都过着快乐的日子。今天早上,洋娃娃要举行盛大 的舞会了。她向所有的小动物和朋友们发送了舞会的邀请卡。我们来 看看有关于舞会的说明吧!正在这时,洋娃娃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 阵轻轻的哭声,原来是一只小熊正在草丛边伤心的哭泣呢。小熊为什 么会哭呢?原来呀,小熊一直觉得自己很笨,平时都不敢和大家一起 唱歌跳舞,生怕别人笑他。今天看到大家都收到了洋娃娃的舞会邀请 卡,自己却没有,多伤心呀。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熊吧,让他 学会唱歌和跳舞,和我们一起参加舞会好吗?二、舞会任务学唱舞会主题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第一段并能边唱边做动作表 演。要求:第一遍请小朋友们认真感受歌的旋律听完以后举手说一 说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受?1 .听赏: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词内容(1)初听:学生听赏回答下列问题(高兴活泼快乐);再听第二遍, 要求:这一次要请小朋友们边听边看书找一找歌词中出现的两位小主 人是谁?他们在做什么?(2)复听:老师播放歌曲录音带 学生看书 听赏回答下列问题(洋娃 娃和小熊在跳舞)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问题:小熊是怎么做的?(点点头)洋 娃娃看见小熊做的很好于是就。(笑起来啦)接下来,洋娃娃和小 熊要请小朋友们帮个忙,有两段好听的旋律,可是它们有着不同之处 我们来帮洋娃娃和小熊找一找吧首先我们先来听一听洋娃娃唱的两 段旋律 要求:听两遍 找一找不同的地方在哪里2 .解决重难点:区别13 5和13 1的音高唱准其音高区别音高:听辨旋律找出不同之处(两分钟)A.老师弹琴用洋娃娃的声音“la”唱前两句旋律学生听辨找不同举 手回答第一段旋律:12 34 | 55 543 I 44 432 | 13 5La la la第二段旋律:12 34 | 55 543 | 44 432 | 13 1B.老师弹琴用小熊的声音“bang”唱后两句旋律 学生听辨找不同举 手回答第一段旋律:66 654 | 55 543 I 44 432 | 13 5Bang bang bang第二段旋律:66 654 | 55 543 | 44 432 | 13 1原来洋娃娃和小熊唱的两段旋律结尾的地方是不同的一句的结尾 是do mi sol另一句的结尾是do mi do。爬音阶楼梯练习,把这两个不 同的地方唱得更准确一些,要求:请同学听琴声,看老师的手提示, 跟我唱一唱.学唱歌曲:要求:请小朋友们用双手打节拍跟我一起有节奏的看书朗读歌词(1)回顾歌词:老师示范拍手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学生看书拍手跟读(2)巩固歌词:(3)完整的演唱歌曲:A.第一遍:老师范唱要求学生听老师弹琴唱可以小声跟唱B.第二遍:问答接龙唱要求老师弹琴逐句问唱学生听旋律看歌词答 唱C.学生唱要求强调学生注意唱准“一二一”处的音高1 3 5和1 3 1D.第三遍:表现歌曲活泼快乐的情绪要求加快速度唱边唱边拍手 打节奏E.第四遍:有表情有感情的唱要求边唱边微笑拍手.创编歌词:请小鸭来和洋娃娃跳舞边唱边做动作洋娃娃和小鸭跳舞,跳呀跳呀,嘎嘎嘎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嘎嘎嘎小鸭小鸭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嘎嘎嘎小洋娃娃笑起来呀,笑呀笑呀,哈哈哈B.学生创作:学生思考创作老师指导选出优秀的几组展示三、洋娃娃的舞会(学习成果表演展示)四、离开教室,下课第二课时布娃娃弹琴教学目标:1、学生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2、能用动作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认识四分休止符、圆滑线并了解 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热爱集体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 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教学重点:学生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会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休止符、连线在歌曲中的合理运用。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师:小朋友跳的真好!有了小朋友们的参与,布娃娃的舞会变得特别 热闹,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感谢,布娃娃弹起了她心爱的钢琴,还唱起 了动听的歌,你们听!1、师:你们听见她都唱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举手回答)2、师生一起范念歌词(配布娃娃弹琴的伴奏)。3、听教师范唱(配伴奏),学生跟着歌声击拍。4、听音乐,听到“叮叮咚、叮叮咚”,学生编动作。5、听音乐,听到“布娃娃”,学生编动作。6、听音乐,听到“在弹琴”,学生编动作。7、教师教唱歌曲三、课堂小结第三课时 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仔细聆听、表演、歌唱、图谱等教学活动,正确把握乐 曲的基本情绪,想象和观察能力得到提高。2、通过聆听,身体动作学生能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3、通过两首乐曲的比拟,学生能区分乐曲的速度、情绪的不同。教学难点与重点: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感受圆舞曲的特点及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教学:初听跳圆舞曲的小猫(第一遍)师: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猜一猜她是谁呢?老 师有个要求,请你静静的听,如果谁猜出来千万不要说出来,等音乐 完了之后告诉大家。生:初听乐曲,并做抢答。师:原来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猫,你平时观察的小猫它有什么样的特 占?八、生:可爱、走路轻轻。复听乐曲师:这只小猫叫咪咪,美国有一位作曲家安德森就为小猫咪咪写了这 一首曲子跳圆舞曲的小猫。原来,这还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猫,它 是一只会跳圆舞曲的小猫。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当你听到乐曲有 变化的时候,你想一想小猫是怎么样来跳圆舞曲的?你又能联想到什 么呢?老师也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3、感受乐曲你们觉得乐曲有怎样的情绪变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小猫一开始是悠闲的跳舞师:乐曲在活泼的时候,小猫是怎样来跳舞的?乐曲在抒情的时候小猫是怎样来跳舞的?谁来表演?生:表演4、分段欣赏(1)唱一唱师:这么优美动听的乐曲是几拍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乐曲的第一局部/生:三拍子师:好,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谱例)跟着老师唱。(要求学生边唱边画旋律线)师:老师给它加上了歌词,我们一起把歌词加进去唱一唱。生:学生演唱。(2)动一动师:小猫在跳舞的时候会印出许多不同样式的脚印,大家看“。”表示什么?知道是怎么印上去的吗?生:好象掂脚尖师:好。让我们也来学一学小猫,印一个漂亮的小脚印吧。(提示学生用拍腿、拍肩的方法)(3)听一听1、教师:请大家注意听,这段音乐你们熟悉吗?和哪段相似?生:第一局部师:好 的当你听到与第一段相同的乐曲时就用小猫最有特点的动作 象大家示意。2、听尾声乐曲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况?谁能来说一说? 生:小猫被主人叫走了。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欣赏中,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完全相同的,在音 乐中我们用A+B+A来表现,结束局部称为尾声。师:我们再完整的欣赏一遍第一段时候请你跟着乐曲演唱,第二段时 跟着小猫一起印一下小脚印,第三段与第一段相同,边唱边做小猫典 型的动作向大家示意。,5、拓展、比照欣赏(1)、师:可爱的小猫的精彩表演引来了邻居家的小狗,这只小狗可 顽皮了,请大家一起和老师欣赏一下这段小狗的圆舞曲,我有几 个问题1、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2、这首乐曲的速度与小 猫圆舞曲相比有什么不同?生:欣赏(2)、听奏小狗圆舞曲,想一想:这只可爱又活泼的小狗伴随着 乐曲的情绪变化,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老师演奏时用表情、 语言提示)三、小结第四课 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萧。2、指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正确地运用已学过的 歌曲技巧。3、通过紫竹调,培养学生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歌声唱好萧教学难点:听音接龙。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声音的练习三、学唱歌曲1、教师先向学生出示“萧”的实物或挂图。然后放一首萧吹奏的小 曲给学生听。2、教师范唱3、学唱歌曲前,让学生用节奏乐器分声部为乐曲伴奏,以到达熟悉乐曲 的目的。如用小铃敲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铃鼓敲八分休止符和八分 音符组成的节奏。1、听歌曲。2、听范唱。四、总结:1、教师进行教学评价。2、说说你的收获。第二课时紫竹调小朋友觉得自己可幸福了,所以他们高兴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我们 来听一听。1 .老师范唱;.带唱歌曲;2 .用lu音模唱歌曲;.按节奏读歌词;3 .跟琴轻唱歌词;.齐唱歌曲。四、总结下课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这首歌,并能用声势动作为歌曲 伴奏。教学重点:学会唱多快乐呀多幸福。教学难点: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欢乐、活泼的情绪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音乐进教室1 .师生问好1 =C 2/41 2 3 4 |5 11 5 |5 16 3 |3 154 3 2 | 1 1| 教学目标:1、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其分类;2、能够记住紫竹调的音乐主题,便能感受民乐独奏的韵味和魅 力,并参与紫竹调“加花”技法的创作,开展自身的创造力。 重点与难点听赏紫竹调“加花”的创作与表现。教学过程:1、看一看,玩一玩,听一听。同学们注意到你们面前的一些乐器, 请拿在手上,该吹的吹,该敲的敲,该弹的弹。大家看一看,玩一玩, 听一听,还可以互相换着玩。玩的时候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会儿老师 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些问题。2、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你能站起来告诉大家你手中拿的是什么乐 器,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多听一些 民乐独奏曲,我们就能熟悉它们的声音。下面,我们要听赏的这首曲 子,是一支江南丝竹名曲,叫紫竹调。请大家静静听赏,细细品 味,充分体验音乐为我们描绘的美好情景,请同学们记录一下,这支 乐曲由几个段落组成,说出每一段分别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听一遍全 曲)师:(1)描绘一下你从乐曲中感受到的情境,或体验到的情绪。(2)乐曲分段与演奏乐器。4、复听片段(主题、笛、二胡)(1)视唱主题。先播放主题音乐一至二遍,然后学生在音乐伴奏下, 视唱曲谱,用“啦”字唱,想一想,这段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形式 来表现的?(2)复听笛子,二胡片断,引导学生注意它与主题的不同之处。(教 师分别播放两段曲子)5、学生答后,教师总结:听一遍大家听出来了,笛子演奏与二胡演 奏的曲子跟主题曲是不些不同,表现在笛子、二胡演奏时,曲谱变繁 密了,它们都在主题的基础上加了许多音进来,这就是民乐演奏的一 种传统技法,叫“加花”。你们试一试吗?6、创作与表现(1)启发:(2)试一试:教师选择、设计几段谱子,学生自由创作,填写“加花”变奏的旋律, 每组编2-3小节,然后组成一条旋律。一组:6.1 5 3 16.1 5 3 I 二组:2.3 216 1 1- |三组:3 1 6513.5 6 1 | 5- I(3)听一听:(表现)师:这是咱们自己编的曲子,大家来试一试,看好不好听。学生口唱自编的谱。分2-3组,配打击乐伴奏,节奏随机编配,由学 生自定。教师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进行鼓励、指导。第三课时排排坐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广东民间儿歌的风格,按节奏朗读童谣,用活泼欢快的 情绪来演唱排排坐,并进行歌词创编活动。2、练习用木鱼和其他打击小乐器为歌曲演唱伴奏。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广东音乐,经过对本课的学习,能更进一步了解广东。教学难点歌曲排排坐中附点节奏的准确演唱。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听音乐排排坐进入课室。2、用课件出示图画,看图说话。3、分小组把一幅幅图串起来编讲故事,并为故事起名,看看那一组 讲得最好。4、老师也编一个小故事排排坐,说说你喜欢故事里的哪个小动物? 为什么?(小猪、小狗拉柴烧火做饭给姑婆吃,小猫拿凳子给姑婆坐, 小老鼠看戏让位给小猪等)二、学习新课1、听听歌曲,朗读童谣,跟着老师做动作。2、提示注意聆听歌曲,让学生学着创作一些新的动作或姿体律动来 配合歌曲。3、试一试看看能否一边动作一边学唱歌,先用lu来哼唱,熟悉旋律 后再唱歌词。(注意:唱得不好的地方要分乐句来练一练,特别是有切分节奏和附点的地方)4、自由在课室里走动,模仿故事里的情节,一边表演一边演唱。三、“石门知多少”,“我为石门添光彩”1、出示水果图片,准备一些适时的水果,每一组一分,尝一尝,说 一说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当中哪些是我 们石门的特产吗? ”2、“你还知道湖南些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把结果用简单的图 画表示出来。3、哦,石门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吃的、好用的、好玩的、好看的,还 有许多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风俗等,教师可以补充说明,简单介绍 给学生。3、假设你是一个设计师,你会为石门设计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让 石门人生活工作更加舒服和方便?用画笔把自己的设计方案用简笔 画画出来,并作说明。四、为歌曲创编歌词1、(教师语:排排坐真好,可以吃果果,出点子)听一听老师敲木鱼 (XXX|XX; XXX),说一说那种方法比拟适合排排坐,大家也来敲一敲,唱一唱。2、看看谁能即兴最后一句编创新歌词。(乐呵呵、笑哈哈、幸福多、 添光彩、)3、听着排排坐的音乐,唱着自己喜欢的歌词走出课室。第五课 咏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 味。2、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一一悠闲自在。教学难点: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1、出示美丽的鹅图画。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2、齐读古诗咏鹅师: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师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板书: 四分休止符)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二、学唱歌曲。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师: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教唱歌曲。(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3)师根据学生唱的缺乏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4)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三、巩固学习。1、师生接力唱(2遍)。2、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3、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师:同学 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四、创作表演,自我感受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体会鹅 的悠闲自在。1、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围成圆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2、画一画,创作表演,展现鹅的美。五、课堂小结:1 .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咏鹅。2 .一边唱歌一边跳着离开音乐教室。第二课时老爷爷赶鹅教学目标:1 .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地节奏和合作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 协调能力。2 .能用自然的声音、较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二声部轮 唱。3 .能与他人合作探索轮唱的方法,不断提高协调能力和多声部听 觉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和与他人 合作的能力。难点:二部轮唱时,学生容易产生“喊唱、赶拍、串调”现象。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学唱歌曲师:我们先来唱一唱“鹅叫”的乐句,听老师唱一遍。同学们唱的时 候一定要注意“0嘎嘎嘎0”小节,最后的“嘎”音比拟高,要注意 音准。我们来练习一遍。学生合着伴奏练习“0嘎嘎嘎0”小节。师:大家唱得很好,我们来练习最后四个乐句。(学生练习最后 四个乐句)师:我们来完整地学唱这首歌曲吧。前八个乐句老师唱一句,同 学们唱一句;后四个乐句我们一起唱。(师生一起练习)师:同学们可以自愿组合小组练一练、唱一唱。师:同学们唱得很认真,演唱方法也很正确,大家合着伴奏一起 来完整的演唱一遍吧。三、轮唱练习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分组来合作读歌谣吗?同一旋律先后演 唱,形成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称为轮唱。请几位同学跟 我一起试着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一遍,你们听他们唱到哪老师才开始唱 的?生:老师是从同学唱到第二小节时开始的。师:咱们试一试,左边同学跟着他们几个来演唱,右边同学跟着 老师来演唱,用手指轻轻点手心来击拍。生:(一局部学生随老师唱,另一局部学生跟随几个学生唱)师:你们觉得我们的轮唱效果好不好?生:不好,声音太大了,太吵了。师:老师也有同感,我还看到有几个同学捂着耳朵,这是为什么?生:我怕受他们干扰。我怕跟他们跑了。师:原来是这样,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当一次小指挥,左 手指挥第一局部,右手指挥第二局部。你来想一想怎样唱就不会乱 了?生:(随老师一起,跟着范唱磁带指挥。)通过指挥我发现节拍要 准确,每声部要整齐;速度要一致;要抓住强拍师:你们说得太好了!谁来给我们指挥一次,咱们再来试着唱一 唱。生:(由学生指挥,学生进行轮唱。)师:你觉得这次效果怎么样?生:整齐多了,如果各声部声音再小一点就更好了!师:是呀,如果我们的声音再轻一些,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的声音,并且不影响自己的演唱,这样就容易唱好了。 老师指挥,咱们再来试试。生:(随指挥演唱歌曲)师:这一遍大家的进步真不小。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唱好轮唱的?生:我注意了把节拍唱准,声音轻一些;我自己唱时还注意别人 唱师:老爷爷赶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有对话,有鹅叫声, 我们练习了用轮唱的形式演唱这首歌。你们还能结合其它形式演唱这 首歌曲吗?各小组练一练。师:哪个小组先来展示?大家看他们是用 什么形式表现歌曲欢快、幽默的。生:(小组展示、评价,集体学唱)师:大家都会唱两只老虎这首歌吧?请小组长带着你们组同学用 轮唱的形式唱一唱,要设计好开始和结尾。师:哪个小组来展示?看 他们两个声部配合得怎么样?生:(小组展示后,集体轮唱,学生可自选声部)师:下面,请你们欣赏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片段,这部 作品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以黄河为中华民族 的象征,描绘了中华人民坚强不屈的抗日精神。你听一听轮唱形式的 保卫黄河给你什么感觉?生:(欣赏片段,谈感受)师:还有一首歌小宝宝睡着了,咱们也试试轮唱,效果怎么样?生:(随指挥轮唱)歌曲应该安静、甜美的,轮唱的形式不适合。师:所以,不是每一首歌曲都适合用轮唱形式,什么样的歌曲适合轮 唱呢?以后我们再探讨。师:有趣的歌谣,有趣的歌曲,有趣的演唱方法,音乐真是太神奇了, 又到了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再见吧。第三课时欣赏小天鹅舞曲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小天鹅舞曲这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曲子,感受乐曲 的情绪。2 .了解乐曲的故事背景,体验乐曲的故事情感。3 .随着乐曲击打节奏,提高对节奏的把握能力,感受乐曲的节奏 情感。4 .运用打击乐器一一响板,掌握此乐器的节奏打击方法。5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6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教学重点:欣赏小天鹅舞曲这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曲子,感受乐曲的情绪。教学难点:了解乐曲的故事背景,体验乐曲的故事情感。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好,你 好 你好, 老师你好!二、基础练习发声练习1=C一1=F 2/4|5 17 6|5lu lu lu lu lu|5 17 6|5lu lu lu lu luli li li li li15 4 3 211 111234|5小朋友唱u6543|2小朋友唱u小朋友唱i小朋友唱a、新课教学师: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里,都觉得自己很幸福,那这首多 快乐呀多幸福,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唱呢?1、指导学生带感情地演唱歌曲;2、请同学上来表演唱;师:我们曾学过用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这首歌你们也能试试吗?3、指导学生用书上的声势动作伴奏;.引导学生自创声势动作伴奏;师:下面,我们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吧!4 .指导学生进行歌表演;.请同学上来表演;5 .请全班同学随音乐自由表演。把握乐曲节奏,提高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语三、教授新课.讲一讲乐曲的童话背景。师:故事的名字叫:天鹅湖美丽的奥杰塔公主到山上采花,不幸遇到恶魔。恶魔要娶她为妻, 遭到她的拒绝,于是恶魔恼羞成怒,用魔法把公主和她的女伴们全部 变成了天鹅。她们白天在湖面上游来游去,只有到了深夜,才能上岸 显现人形。姑娘们多么希望恢复自由,还原为人啊!但是,只有忠诚 不渝的爱情才能战胜魔法。可谁也不知道这些天鹅是姑娘们变的呀! 因此,希望渺茫。潼金恩金恩这天晚上,齐格弗里德王子在湖边发现了变成人形的奥杰塔公 主。奥杰塔向王子倾诉了自己和同伴们的不幸遭遇。王子发誓永远爱 她。公主和女友们多高兴啊!因为这样就有可能破除魔法,使他们恢 复人形,与家人团聚啦!最后,他们齐心协力战胜了恶魔,幸福地生 活在一起。1 .播放录音,欣赏乐曲,体验乐曲的故事情感。师:故事听完了,现在大家以最快的速度翻开课本,翻到第25页。 看着这幅图,结合我们刚刚听到的童话故事,我们来共同欣赏一首非 常优美的曲子小天鹅舞曲。师:告诉我这个曲子让你体验到什么样的感情!师:同意欢快、高兴的情绪情感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师:有没有人认为这是忧伤、或是愤怒的呢?(如果有,为什么呢?)2 .欣赏四小天鹅舞蹈。师:现在我倒是很想看看,那个“小天鹅舞蹈”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的呢?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啊?生:想看!师:原来我们想到一块儿去了呀!那好极了!我们现在就一块来看 一看“小天鹅舞蹈”。大家一边看,一边和老师一起为这个舞蹈来和 着音乐来打出节奏。要求:轻轻地拍手,要和上音乐,速度均匀。师:这类舞蹈是芭蕾舞。同学们说说看,舞蹈是不是跳得很轻快, 很活泼呢?生:是!师:还有没有什么词语可以来描述一下当时小天鹅们的心情?举 手回答!生:3 .节奏的练习,响板的运用。师:大家还记得这个打击乐器叫什么名字么?生:记得,响板。师:再次来为音乐打出节奏,跟刚刚的要求一样,我看看谁打得最准 确,最认真。我会在谁的桌角上悄悄地放上一个响板,但是,老师没 有让你去动它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动哦!否那么啊,它就会“嗖”地一 声老师就会收回你的乐器,你就没有啦!。(1)听音乐,跟着老师进行节奏的练习。(2)介绍响板的打击方法。师:把响板放在左手的手掌上,带小锤子的一面在上,口子朝外, 右手轻轻地拍打。(3)听老师口令,集体进行响板练习。(4)听音乐,打出乐曲的节奏。(5)收乐器。小组长收,看哪一小组可以轻轻地而且速度又最快。4 .大胆演绎。评出最正确演员和最正确观众。四、课堂小结五、宣布下课阿里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 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教学过程: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歌曲学习1、学习歌词(1)你们去过云南吗?(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4)听歌曲一遍(5)你们喜欢听吗?(6)播放歌曲(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2、学习旋律(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2)(阿里里,撒小秧)(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3、学唱歌词(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2)老师示范声势(3)学生模仿(4)学生分句接唱(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 (6)集体演唱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 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教学过程:一、欣赏阿西跳月(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2)(课件播放音乐)(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5)出示课题二、学习主题音乐(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2)我们在来听听!(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6)我们一起来吧!(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8)课件出示521(9)学生模唱三、参与表现(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四、全班分四组表现(1)声音:嘿嘿(2)拍手跺脚(3)伴奏乐器五、综合表现(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评价(3)课堂小结金色的秋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2、律动摘果子.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基础训练1、发声练习1=C1=F3/41 3 56| 5|1 66 6 6 | 1 55 5 5 | 6 4 3 21|秋风在唱歌,gulu lulu lu gulululu In gulu lululu.小河在唱 歌, 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2、节奏训练2/4 XXX|XX|XXXX|XXX XX | X X | X X X x I x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2/4 XXX|XXX|XXXX |XX|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2/4 XXXX|XXX|X X | X |三、新课教学(出示课件一一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3、带唱歌曲;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1、教唱摘果子;2、律动摘果子。五、总结下课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教学难点: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一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三、新课教学1、初听全曲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2、再听全曲A、哼唱它的主旋律1=C 2/415 3 | 1 3 5 | 1 3 54 6 6 63 5 5 52 4 3 21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C、简单介绍歌曲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 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 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四、参与表现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 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五、总结下课阿凡提骑毛驴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能用轻快、诙谐、幽默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 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 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 象。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教学难点: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音乐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渲染气氛1、律动激趣。播放音乐大风车,师生律动。【设计意图:以游动画城为主题线索拉开有序的音乐课堂,建立良好的音乐 气氛,律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2、训练节奏。播放课件,出现一扇大门,门上有一首节奏。X X X X X X | X X X X I X - | |咕噜噜噜噜请 把门翻开 吧!【设计意图:以“翻开动画城的大门”为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会暗号的欲 望,进行节奏训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把难点解决。】二、听唱结合,教授新歌1、初识旋律出示课件,让学生玩“摘音乐果”游戏。动画城小主人:Hi!小朋友们好!我是动画城的小主人SNINA。欢迎你们 来到动画城。今天,我将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度过愉快的一天,首先请小朋友们玩 一个摘音乐果的游戏。老师示范摘音乐果。请学生摘音乐果。老师弹奏旋律,让学生唱出旋律。老师按小毛驴歌谱顺序弹奏,请学生排列。【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让学生掌握歌谱的练习,为后面 学习歌曲作好铺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2、能力目标: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能用轻快、诙谐、幽默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 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教学过程:旋律接龙1、分组接龙唱旋律。、用“啦”(或其他字)演唱旋律。学生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设计意图:通过接龙唱记住歌谱,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欣赏歌曲、动画城小主人:同学们刚才表现都不错哦!现在我们玩第二个游戏,就是学 唱一首动听的歌。2课件播放歌曲小毛驴,欣赏歌曲,请同学们议一议,歌曲里讲了怎样一件 有趣的事?讨论:请学生说说讲了怎样一件有趣的故事。3、范唱歌曲让学生边听边用手拍打节奏念歌词。4、理解歌曲配节奏朗诵歌词,感受小毛驴行走的节奏。请一局部同学朗读歌词,一局部同学 用手拍打节奏模仿小毛驴行走的节奏声。5、听唱歌曲引导学生进行边唱边拍打节奏的练习。7、研唱歌曲、边听歌曲边拍手感受歌曲节奏的行走特点。、让学生轻声跟老师唱后讨论歌曲的处理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来处 理歌曲演唱的速度。8、巩固歌曲鼓励学生个人试唱、挑战式试唱等。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2、能力目标: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能用轻快、诙谐、幽默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 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 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音乐果教学过程:一、创编动作,体验乐趣1、激发学生创编愿望。动画城小主人:同学们刚才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