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校公开课).docx
-
资源ID:35054954
资源大小:18.8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深圳七年级语文部编版初一上册《论语》十二章导学案(校公开课).docx
课题:论语十二章班级: 姓名:【自主预学】感悟与反思(一)预学导航.积累文言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识记作家作品。1 .品析语录体散文语言的特点。2 .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 法,提高自身修养,学习为人处世之道。3 .学会分析文中的句式、古今异义。5.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6资料链接:,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万世师表”、“千古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 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论 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二)预学反馈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论语()不亦逸乎(三皙() 好之者(使不习乎( )一篁食(2 .古今异义可以为师矣(古义: 有理自远方来(古义:不亦君子乎(古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义: 温故而知新(古义:3 .词类活用) 愠( ) 亶子() 怠() 园() 如斯夫(今义:今义:今义:今义:今义:)笃志()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就( 饯不习乎()吾旦三省吾身()()饭疏食,饮水(择其善者而从之(【合作研学】教师评价感悟与反思(一)研学一1 .检查课前预习:分组朗读,根据文意读准节奏。2 .字词翻译: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佳不习_乎()(三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不逾更()(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曲肱而枕之()逝者如斯去()(三军可夺帅也()切问而近思()3. 一字多义不亦说乎()吾旦三省吾身()()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直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从心所欲()温故而知新()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日()( )博学而笃志()(1)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2)人不知面不愠(学面时习之(博学面笃志(3)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4)不亦乐乎(好之者不如生之者()(二)研学二3.翻译句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三)研学三回答:(1)孔子和弟子在学习上有何观点?选取一章,结合生活实际回答。(2)孔子和弟子在品格修养上有何观点?选取一章,结合生活实际回答。【探究促学】课外阅读:顷岁(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云: “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世人患(4)作文字 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 待人指摘(5),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 有味。【注释】(1)顷岁近年来。(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 工精,妙。(4)患毛病、弊端(在于)。(5)指摘挑剔, 批评。1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的词和句子。尝乘间以文字问之()无它龙()即求过人()庭病不必待人指摘( ).翻译句子。(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2)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3)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2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教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