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最新】.docx
-
资源ID:35061701
资源大小:40.85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优质教案【最新】.docx
11宇宙生命之谜【课前解析】为了解决“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这个疑问,一位同学找到了 宇宙生命之谜这篇文章。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除地球外,其他 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文章语言严谨、准确,逻辑性强,文中 又不乏一些生动的描写,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关注课文中的批注课文有六处随文批注。这六处批注不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以一位学习伙伴的身份 呈现了他带着疑问阅读文章、解决困惑的思考过程。六处批注首先展示了怎样根据疑问一步 步阅读的过程,同时也分享了 “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具体阅读方法:浏览、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提取重要信息、概括主要意思、查找资料。关注阅读策略本文课后有两道思考题,第一道是对“带着疑问阅读时你是怎么做的? ”进行提问,并 分享了一位同学的阅读做法,做法中既有对阅读过程的梳理与小结,又有对文中的批注进行 补充说明,带给学生启发。第二道是安排了两个新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带着疑问阅 读”的方法再一次进行阅读实践,实现对阅读策略的巩固练习。关注综合运用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有目的地阅读”要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 还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同时,像浏览、提取重要信息、寻找中心句 等方法,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已经学习过了,加上课文批注的补充说明。这些对于深入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将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于阅读方法的恰当选用, 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怎样使用这些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 .会写“谜、尚”等14个生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2 .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能根据阅读目的,选择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主要讲科学家对火星的探索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第四部分(第910自然段):告诉我们太空有可能存在生命,但是还需要人类继续探索。(2)教师提示说明文常见的写作顺序:提出问题(质疑)分析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结论)。3 .提出质疑,师生交流。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 .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结合课前导语、课后习题和旁批阅读)。3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宇宙未解之谜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第二课时二课时g标1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 问题讲了哪些科学知识。2 .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并激发他们从小热爱科学、热爱地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球、保护环境。童;占 rr.八、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 讲了哪些科学知识。难点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并激发他们从小热爱地球、保护环境。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 .再次提出课文的主要问题: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学生交流)2 .教师过渡,导入新课。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 .确定阅读重点: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1)学生自主阅读,标示相关语句。(2)教师引导学生留意课后习题第1题,归纳阅读方法。与问题相关的内容仔细读,必要时多读几遍。与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的段落大致浏览。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是正确的、有用的,要通过对比筛选,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2 .理解课文,寻找答案。(1)学生讨论: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第一,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第二, 必要的水分;第三,适当成分的大气;第四,有足够的光和热。)(2)借助上面的探讨,思考: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的其他星球有无生命存在?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教师按离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画出围绕太阳运动的八大行星的示意图: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学生阅读第4自然段,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 存在。(指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交流示例:水星,因为它离太阳最近,向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所以不可能有生命存在。(3)重点探究火星。学生阅读第58自然段,分析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火星上可能会有生命存在?(从理论角度思考)为什么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从科学事实角度思考)小组一汇报交流。两个猜测:火星表面有很多纵横的黑色线条一可能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火星表面的颜色随着季节而 变化一火星表面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火星与地球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自转一圈的时间接近;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角接近,昼夜 长短相近,都有四季。所以火星上可能会有生命存在。小组二汇报交流。探测器对火星进行观测发现:所谓“运河”,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所谓“颜色的四季变 化”,是风吹动尘土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火星非常干燥,水汽含量极少;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且大 气层中没有臭氧层;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综合这些因素,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教师出示关于火星的最新研究成果,学生快速阅读,了解相关知识。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小结。三、读法探究,梳理阅读任务3 .带着任务自主阅读。(1)明确阅读任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 (2)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3)学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交流示例:生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阅读的内容是第2自然段,采用的阅读方法是寻找关键句。生2:为了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我阅读的内容是第34自然段,采用的阅 读方法是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生3:针对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一问题,我阅读的内容是第7自然段,采用的阅读方法是查找 资料。生4:第1自然段与了解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没有关系,可以跳过去;后面的部分需要细读,有些专 业术语不影响理解内容,也可以跳过去。(4)抓关键语句,指导朗读。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 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存在着生命。 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2 .交流总结“有目的地阅读''常用方法。(浏览内容法、勾画关键句、概括段意法、提取关键信息、 比对筛选法、查找资料法等。)3 .运用阅读方法。(1)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阅读任务一: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着重阅读第38自然段)阅读任务二: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细读第7自然段)(2)总结方法,迁移巩固:同一篇文章,阅读目标、任务不同,那么相应关注的内容就不同,采用的阅 读方法也会略有不同。逐一够理板慢宇宙生命之谜提出问题 一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六大行星 火星六大行星 火星r不可能存在生命存在必分析问题<备四个条件探究结论一未解之谜有待探索本文介绍了科学家探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艰难历程,说明到目前为止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 在,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学习这篇课文,目的是理解、学习科学家追求真知、不断探索的精神,激发学 生爱科学、学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在课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了银河系、 太阳系、火星、生命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制作了包含银河系、太阳系、火星图片的课件,同时课前安排学 生阅读有关宇宙的资料,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作了准备。学生收获很大。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写“谜、尚”等14个字,会写“发达、理论”等22个词语。2 .学习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3 、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1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总会产生很多疑问,当你产生了疑问会怎 么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中学习小伙伴的疑问,以及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吧!(出示课件4)我们的学习小伙伴有一个这样的疑问:“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 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就是学习小伙伴的阅读目的,要达到这个阅读目的,我们应该怎 样做呢?教师板书:阅读目的预设1: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教师板书:阅读内容预设2: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教师板书:阅读方法2 .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科普说明文,一起去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内 容和阅读方法吧。揭示课题宇宙生命之谜,板书课题:宇宙生命之谜,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3 .初读课文(出示课件5)(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根据阅读目的,你详读 了哪些内容,略读了哪些内容?(2)学生自由度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3)汇报交流预设:详读第29自然段,略读第1自然段。4 .学习字词(1)(出示课件6)出示词语:蟠桃 分析 辐射 轨道 土壤 陨石 猜测 起源 氧 气能源昼夜神秘观测拍摄斑点枯萎沙漠磁场抵御因素考察培养沧海一粟指名读词语,注意纠正字音,了解沧海一粟的意思是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2)(出示课件7)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 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出示课件8)重点指导“御”字的书写:右半部分的“卸”,其左半部分最后一笔是 提,注意提的左边要出头。(出示课件9)重点指导“斑”字的书写:“斑”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注意中间的“文” 最后一笔要变成点。三、阅读重点段落,提取关键信息1.(1)(出示课件10)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29自然段,找出每段的中心句。 没有中心句的段落,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或者勾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2)学生默读第29自然段,并勾画相关内容。(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1、12)预设1:从第2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预设2:从第3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天体上有生命生存必备的四个条件。预设3:从第4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水星等六大天体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预设4:从第5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预设5:从第6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探测器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预设6:从第7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预设7:从第8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预设8:从第9自然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陨石上的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2.(出示课件13)教师提出问题:根据以上主要信息,你能否回答学习提示中的疑问? 预设:其他星球可能也有生命存在,还需要人类的不断探索和研究。四、梳理阅读方法1 .(出示课件14)这篇文章提供的材料只到1975年,距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我们如 果想了解最新的探索和研究情况该怎么办?预设:查找相关的资料,核实材料中的数字是否准确,核实材料中的例子是否真实,对 比材料中的研究成果。2 . (1)(出示课件15)教师提出问题:为了达到阅读目的,你运用了怎样的阅读方法?请你尝试填写下表。阅读内容我运用的阅读方法(2)学生总结方法,尝试填写表格。(3)汇报交流阅读内容我运用的阅读方法第2、5、8、9自然段寻找中心句第3自然段图画关键词第4、6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段意第8自然段查找相关资料3.(出示课件16)教师过渡: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中的阅读小伙伴和课后练习题给我们提 供了哪些方法吧。预设1:通过阅读小伙伴的批注我知道他运用了浏览、寻找中心句、圈画关键词的方法。预设2:(出示课件17)阅读小伙伴还运用了提取关键信息、对比、查找资料的方法。预设3:课后练习题向我们提供了筛选主要内容以及查找资料,筛选信息的方法。4.(出示课件18)师生总结“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浏览内容法、勾画中心句、段意 概括法、提取关键信息、对比筛选法、查找资料法。教师板书:浏览/筛选 查找资料 勾画中心句 段意概括法 对比筛选法 提取关键信 息(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收获阅读方法,有效拓展学习途径,为下节课 的问题分析作好铺垫。)五、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9、20)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巩固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2)教师提出问题:在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预设:浏览内容法、勾画中心句、段意概括法、提取关键信息、对比筛选法、查找资料法。教师过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吧。二、借助课后练习,巩固运用方法1.(出示课件23)教师围绕课后练习二提出问题:如果要探究这两个问题,需要阅读哪些内容?又要用到哪些方法呢?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2.(出示课件24)解决问题1: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要阅读第39自然段。教师提出要求:默读第39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2)学生默读相关段落,并圈画关键词句。(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5)预设1:第3自然段中“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 “必要的水分”“适当成 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是生命生存的四个必要条件。(出示课件26)预设2:第4自然段中按照四个条件排除五大行星。预设3:第5自然推测火星可能存在生命。(出示课件27)预设4:第68自然段分别通过近距离观测、根据因素推论、着陆取样 分析判断出火星表面也没有生物存在。(4)方法总结(出示课件28)教师提出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是怎么阅读文章的?预设:先筛选内容,然后以科学家为主体,重点阅读关键词句,根据科学家的判断过程 总结判断方法和结果。3.(出示课件29)解决问题2: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要阅读第58自然段。教师提出要求:默读第58自然段,圈画关键词句。(2)学生默读相关段落,并圈画关键词句。(3)汇报交流交流第7自然段内容(出示课件30)预设L生物生存需要合适的温度,火星表面的温度很低。预设2:生物生存需要必要的水分,火星表面水汽含量极少。预设3:生物生存需要适当成分的大气,火星氧气含量极少。预设4:生物生存需要足够的光和热,火星表面温度很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根据以上条件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交流第8自然段内容(出示课件31)预设: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生物的 存在。这说明目前人类还不能移居火星。三、总结体会(出示课件32)教师提出问题:学完这篇课文后,你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怎样更深刻的体会?预设:同一篇文章,想要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选择不同部分的内容来阅读。四、主题概括,拓展延伸1 .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4)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 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研究和探索。2 .拓展延伸(出示课件35、36)飞碟关于飞碟的故事,首先是从美国传开的。1947年6月24日,美国的一位飞行员驾驶着 飞机正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有几个巨大的圆盘形的东西向华盛顿州的莱尼尔峰飞去。据他 估计,这个“怪物”的直径有30多米。消息一传出去,马上成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因为 这个“怪物”是圆盘形,所以被人们称为“飞碟”。“飞碟”究竟是何物?它来自何方?人们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最吸引人的一种 看法是:飞碟是外星人的飞船。对于这种看法,科学家们持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赞同的,另一种是怀疑甚至否定的。 1969年,美国的一个专家调查小组发表了长篇报告。根据对一万两千多起飞碟案例的调查, 表明绝大多数不是“外星船”,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误会。看来,所见的“飞碟”肯定不都是 “外星船”,但是否里面有外星船?对此,至今还没有确凿证据。五、课堂演练,课后作业1 .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7、38)2 .课后作'也(出示课件39)你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产生过疑问,请你运用今天学到的阅读方法,查找资料,解决你 遇到的问题。【板书设计】浏览/筛选宇宙生命之谜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查找资料勾画中心句段意概括法对比筛选法提取关键信息【教学反思】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方法的指导和运用,而不是对课文本身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我按照提取关键信息、梳理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方法的顺序来讲解本课。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初步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阅读目的是什么。让学生明确要想达到阅读目的,要选择适当的阅读内容和合适的阅读方法。根据本节课的阅 读目的,让学生明确详读和略读的内容,尝试运用找中心句、概括段意、勾画出关键词、提 取关键信息等方法,回答学习提示中的疑问。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小伙伴的批注及课后练习的 提示,总结阅读方法。学会方法之后还要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方法,我结合课后第二题内容, 让学生带着两个不同的问题再次回到课文中,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11宇由生命之谜工 ,妙析教材;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主要介绍了科学家对“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的 研究和探索。课文先由古代神话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接着从理论上猜测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然后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先指出生命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 再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得出太阳系中唯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是火星;然后利用探测器在火星登陆,对火 星作近距离的观测,进行分析测试);最后说明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但科学家仍然 相信那里存在着生命。因此,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谜。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内心世界较为丰富,对宇宙之谜怀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 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比较容易。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法,比如浏览课文、寻找中心句、 圈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但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比较、判断的能力还 有待提高。因此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相关问题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法,从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阅读效率。本课的教学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运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前的学习提示,明确阅读目的; 再带着阅读目的自主阅读,尝试找到答案,并交流阅读方法;接着引导学生关注旁批,看看学习伙伴是如 何进行阅读,完成阅读任务的;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对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进行梳理;最 后根据课后提出的两个问题,采用适当的策略阅读本文,寻找答案。【知识与技能】1 .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够区分说明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的差异。3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4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 .朗读课文与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宇宙生命、外星人、太阳系、火星、载人航天技术等资料相结 合。2 .展示相关图片、录像资料与学习说明方法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重占1 .掌握本课的重点生字、词语。2 .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解决问题。难点通过了解宇宙生命之谜,培养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并激发他们从小热爱科学、热爱地球、 保护环境。教师:准备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的资料、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的资料。2课时第一课时1 .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占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难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师:播放宇宙音频、微课宇宙之谜,让学生说说看完后的感受。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可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在地球之外的茫 茫宇宙中,还有没有生命存在呢?这一直是一个谜。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生命之谜,跟随作者一同 去探讨这个谜团吧!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 .学生大声地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生字词。借助拼音将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把句子读通顺。2 .小组合作学习,识记生字,读通课文。(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让学生观察生字的写法,找出难写、易错的生字。(2)小组内互相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3)教师重点指导“揭、斑、御”等字的写法,学生临写。(4)合作读课文,互相指正。3 .集体汇报。(1)由学生自己点将“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学生当裁判。(2)出示本课生字词,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好的识记方法。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阅读课文导语与侧栏旁批,确定阅读重点,思考问题。(1)请学生在圈内填上合适的词语,训练整理信息的能力。(出示课件)(2)自读自悟。标上段序,了解课文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引导学生读旁批“每个自然 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我要注意找出来”,试着运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 容。)示例:从神话引入,提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话题。从理论上猜测地球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天体上有生命存在必备四个条件。经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和火星之外的六大行星都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火星与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宇宙飞船对火星的观测推翻了人们的猜测。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从落地在球上的陨石中找到有机分子,说明太空可能存在生命。总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仍需要人类继续探索。2 .在了解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和写作顺序。3 1)理清文章脉络。小组合作,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出每一层次写了什么。层次梳理:4 一部分(第12自然段):引出“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话题并从理论上提出猜测: 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列出生命存在的四个必要条件,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太阳系中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