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6页).doc
-
资源ID:35063379
资源大小:25.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6页).doc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三、复习重难点、关键(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三) 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注意: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 )=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第三单元 统 计 1、 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2、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2、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一)年、月、日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2、 每年有(12)个月,其中(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4、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 第二季度 91天7、8、9月 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8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9 、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1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1年是62周年。(2011-1949=62)10、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小时 = 60分 1分 = 60秒 1日=24小时 1周 = 7天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7 月 31天 31天8 月 1日-17日 17天 ( 合计:19+31+17=57天 )(二)24时计时法:1、 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 2、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 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 12 加单位 )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6、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计算、比较、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第六单元 面积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 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长 = 周长÷2宽 长 = 面积÷宽 宽 = 周长÷2长 宽 = 面积 ÷长 (周长长×2)÷2= 宽 (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面积÷边长 4、 背 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6 、面积单位换算: 进率100: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7、 注 意:(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2、小数读写法: 读法 汉字形式; 写法 阿拉伯数字。3、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4、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尤其注意:123.9 ; 98.3 等题的计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1等) 第8单元 解决问题 做应用题时: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 2、从图中找条件;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 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5、画出关键词; 6、列综合算式时: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 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2、 等量代换: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