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护理标准.docx
恶性淋巴瘤一、定义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 ML)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其发生 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值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是免疫 系统的恶性肿瘤。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组织病理学上 将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二、病因1 .病毒感染 常见病毒:EB病毒、反转录病毒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 Kaposi肉瘤病毒。2 .免疫缺陷宿主的免疫功能也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3 .细菌感染4 .环境因素三、治疗要点以化疗为主、化疗与放疗相结合,联合应用相关生物制剂的综合治疗,是目 前淋巴瘤治疗的基本策略。1 .化学治疗 HLIIK HLIV期和NHL低度恶性HI、IV期以及NHL中高度恶 性即使临床分期I、H期病人均以化疗为主,必要时局部放疗。表1淋巴瘤常用联合化疗方案HL方案药物MOPP氮芥前8/痛,静注,第1、8天长春新碱ISmg/m;静注,第1、8d甲基茉脱TOmg/n?分次口服,第114d泼尼松40mg / ID2,分次口服,第114dABVD阿霉素2535n)g/m2,静注,第1、15d博来霉素lOmg/n?,静注,第1、15d长春新碱L4mg/n2,静注,第15d氮烯咪胺375mg/n2,静注第1、15dNHL方案药物COP(每3周重复1疗程,共6个疗程)环磷酰胺600rng/m2,第1天,静注长春新碱l.4mg/n2,第id,静注泼尼松Mmg/nA第15d, 口服CAOP(每3周重复1疗程)环磷酰胺750哨/痛,第静注阿霉素50nig/m2,第id,静注长春新碱L4mg/m2,第Id,静注泼尼松lOOmg / ml第15d,分次口服BACOP(每 疗程为28d,可连续治疗,共计6疗程)博莱霉素lOmg/ml第15、21d,静注阿霉素Mmg/nA第1、8d,静注环磷酰胺MOmg/nA第1、8d,静注长春新碱l.4mg/in2,第1、8d,静注泼尼松的哨/卡,第1528d,分次口服CVAP(每疗程间歇14d)环磷酰胺MOnig/mM第1、3、8、10天,静注长春新碱1.4叫/疗,第1、8d,静注阿糖胞昔50mg,第2、4、9、11天,肌注泼尼松Mmg/nA第114天,分次口服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有扩大及全身淋巴结照射两种。扩大照射主要用于 HLIA和HA病人,疗效较好。NHL对放射敏感但易复发,但假设原发病灶在扁桃 体、鼻咽部或为原发于骨骼的组织细胞型,局部放疗后可以获得较满意的长期 缓解。放射剂量为30-40Gy, 3-4周为1疗程。3 .生物治疗(1)单克隆抗体:凡细胞免疫表现为CD20+的B细胞淋巴瘤病人,主要是 NHL病人,均可用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375mg/ m2)治疗。(2)干扰素:是一种能抑制多种血液肿瘤增值的生物制剂。其作用机制主 要是与肿瘤细胞直接结合而抑制肿瘤增值和间接的免疫调节作用。4 .造血干细胞移植5 .手术治疗包括剖腹探查及脾切除。四、资料收集及评估(一)一般资料:入院2小时完成“成人评估单”,饮食状况、家族史。(二)主诉资料及评估:贫血、高热、胸闷、皮肤瘙痒、骨痛(三)查体资料及评估1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及心理状态。2 .评估患者有无纵隔淋巴结肿大引发的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3 .评估患者有无骨骼破坏、骨痛、病理性骨折的情况。4 .评估患者有无远处转移情况。5 . 了解血常规、肝肾功能、B超、CT、磁共振、病理等检查结果。五、护理诊断(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对机体的消耗或放、化疗有 关。(二)体温过高与肿瘤本身或感染有关。(三)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放疗引起局部皮肤烧伤有关。(四)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忧疾病预后等有关。(五)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响六、护理措施(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 .鼓励患者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并富含铁、钙及维生素的食物、高维生 素饮食,食物应新鲜易消化,不宜选择生冷、油炸、辛辣、浓茶等刺激性食 物,切勿酗酒、吸烟。2 .提供清洁的进食环境,并注意变换食物的色、香、味,增进患者的食 欲。以少量屡次进食高营养饮食为宜。3 .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以维持病人营养需要。4 .化疗导致的食欲减退,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适当减少脂肪、蛋白含量高 的食物,多食绿色蔬菜和水果,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遵医嘱及时给予止吐剂, 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病症,以保持患者的摄 入量,注意出入量平衡。(二)体温过高1 .休息 卧床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减少机体的消耗,必要时吸氧。2 .补充营养及水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 餐,补充足够水分,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液。3 .降温高热病人可先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降温 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体温与脉搏的变化,防止发生虚脱。4 .病情观察与诊治配合定期检测体温并记录,协助医生做好检测,遵医 嘱正确使用抗生素,观察不良发应和预防。(三)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1 .病情观察:评估患者放疗后的局部皮肤反响,有无发红、瘙痒、烧灼感 以及渗液、水疱形成等。2 .照射野皮肤护理:(1)选用全棉柔软内衣,防止粗糙衣物摩擦;(2)照射野用温水和柔软毛巾轻轻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或水浸浴;(3)局部皮肤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防止冷热刺激如热敷、冰 袋等;(4)照射区皮肤禁止剃毛发,禁作注射点,禁止贴胶布、膏药等,防止损 伤皮肤造成感染;(5)外出时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应予遮挡;(6)局部皮肤不要搔抓,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破;(7)保持照射野画线清晰,以确保放疗定位的准确性。3.放射损伤皮肤的护理:(1)局部皮肤有发红、痒感时,及早涂油膏保护皮肤。(2)皮肤为干性反响,表现为将局部皮肤灼痛,科给予0.2%薄荷淀粉或 氢化可的松软膏外用;为湿反响,表现为局部皮肤刺痒、渗液、水泡,可用2% 甲紫、冰片蛋清、氧化可的松软膏外用;局部皮肤有溃疡坏死,应全身抗感染 治疗,局部外科清创、植皮。(四)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忧疾病预后等有关。1 .加强与病人的沟通,给病人以精神上的支持,提供舒适条件,满足患者的 合理需求。2 .了解病人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提供正确而简明的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及 检查的信息、考前须知,及时回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各种疑问。3 .随时评估病人的焦虑/恐惧病症,鼓励病人说出心中感受,以减轻病人 对疾病的恐惧,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4 .引导病人家属在情感上多关心病人,使之能从情感宣泄中减轻沉重的心理 压力。5 .限制陪人,并维持环境平安,提供病人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维持活动 与休息时间之平衡,保持劳逸结合。(五)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响1 .胃肠道反响护理(1)化疗前耐心向病人讲解化疗的目的和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响,使 病人正确认识和会带化疗,减少紧张、焦虑及抑郁,提供心理支持,减轻预期 性恶心呕吐。(2)按医嘱准确及时给予止吐药,一般化疗前半小时应用,必要时使用镇 静药。可在化疗前给予抑制胃酸的药物如奥美拉嘎等,能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 用。(3)呕吐时应协助患者取侧卧位以防呕吐物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 息。(4)患者出现持续呕吐或喷射性呕吐,应立即通知医生。(5)呕吐后应协助患者漱口,并注意呕吐的量及性质,必要时留检,警惕 有无胃肠道出血的可能。(6)遵医嘱记录出入量,正确评估患者脱水情况,根据医嘱定期检查血常 规及电解质情况。(7)根据患者个体需求,鼓励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少油 腻、易消化的食物。无恶心呕吐的患者不宜进食过多,以免诱发恶心呕吐。(8)保持房间干净整洁,减少不良刺激。2.白细胞降低护理(1)给予保护性隔离,减少陪人,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注 意保暖,预防感冒。每日用消毒剂擦洗地面、窗台、桌椅等。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2)给易消化、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3)注意休息,作好心理护理。(4)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口腔护理2次,动作轻柔,防止牙龈出血。(5)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保持床铺整齐干燥,勤更换内衣,勤 翻身勤按摩。(6)定时复查血象,每周复查1-2次,当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时每周检查 2-3次,直到恢复正常。(7)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药物应用,同时给抗生素预防感染。(8)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和增强免疫治疗。(9)发热病人按发热的护理,如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血小板降低护理(1)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磕碰。(2)宜穿柔软宽松的衣服,防止紧身服装。(3)不可用力抓挠皮肤、挖鼻孔及用力揉眼睛。(4)用软毛刷刷牙或用漱口水漱口。(5)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小板的变化。(6)注意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侵入性护理操作时如皮下 注射、肌肉注射,应迅速、准确,拔针后延长按压时间,防止皮下出血。(7)注意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头痛、呕吐等情况,警惕颅内出血情况的 发生。(8)注意观察大、小便颜色,及时发现有无消化道出血。(9)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升血小板药物及血小板制品,注意做好用药指导及 输注血小板考前须知。4.红细胞减少的护理(1)评估并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的病症,如虚弱、乏力、皮肤、甲床、粘 膜、口唇苍白,心悸,头晕,脉率曾狂,血压下降等。(2)监测并注观察患者血红蛋白、全血细胞比值。(3)嘱患者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吸氧(4)给予患者饮食指导,可进食红枣、阿胶等补血食品。(5)遵医嘱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及成分输血等,并做好用药和输血的 观察与护理。七、健康指导(一)饮食指导食物应多样化,防止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多吃新鲜食品;防止 进食油腻、生冷和容易产气的食物及大量饮酒,戒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 分睡眠。(二)出院指导(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2)指导患者减少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摄入,适量食用含单不饱和脂 肪酸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炸、油煎的食品。增加食物纤维的摄入,多吃富含 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主食量不变,用局部粗粮替代细粮。补充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日常饮食注意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应新鲜易消化,可少食多餐。(3)定期复查血常规,出院后每隔3-4天复查血常规,当血小板(100- 300) X 109/L,白细胞 (4-10) X 109/L,立即联系主管医生,遵医嘱应用相 应的药物治疗,以免发生危险。预防感冒。(4)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参考资料: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