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及答案(校级教研公开课).docx
-
资源ID:35070211
资源大小:16.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及答案(校级教研公开课).docx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七()班学号:姓名:课题世说新语二则书写评价:学习目标:1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2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3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 德。知识链接: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 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 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 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 “言语” 一门。基础积累:咏雪1 .请给下面的生字注音。骤()絮()奕()谢道镉().积累下面文言字词。儿女: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因:2 .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3 .注意文中的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1 .读准下面这些字的音。不()惭().请你解释下面这些文言字词。期行:舍去:乃:则:顾:君:尊君:家君: 尊君在不:2 .自由朗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3 .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 不至,己去。”课文探究:咏雪自由朗读课文,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1 .文中“寒雪”“内集” “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2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镉的身份,有什么用意?3 .拓展延伸:请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陈太丘与友期行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思考下列问题。1 .“日中”这个时间概念是否科学,古代没有精确的定时仪,怎么判断迟到?2 .友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3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质疑问难: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还 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2.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 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阅读推荐:学习了这两则小故事,你是否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你试着去读下面 的小故事。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洛阳)。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官名)。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以清雅著名)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日:“我 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日:“君与仆有何亲? ”对日:“昔先君仲尼 与君先人伯阳(李伯阳,即李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 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官名)陈魅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魅日:“小时了 了,大未必佳。”文举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题大跛躇(cuji,恭敬而不 安的样子)。自我练笔:结合陈太丘与友期行的学习感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段话,谈谈 你对诚信的认识与看法。参考答案:基础积累:1 .骤(zhou)絮(xti)奕(yi)谢道镉(yun).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地。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2 .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白雪/纷纷/何所似(3)撒盐/空中/差可拟(4)未若/柳絮/因风起(5)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 .注意文中的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句: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何”作“似”的宾语,原顺序 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2)状语后置句:撒盐空中差可拟(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陈太丘与友期行不(fbu)惭(cdn)2.期行:约定同行。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去,离开。乃:才。 则:就,便,那么。顾:回头看。君:对别人的尊称。尊君:对别人 父亲的尊称。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尊君在不:“不”通“否”4.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友)去,(陈太丘)去后(友)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元方)答日:“(家君) 待君久不至,已去。”课文探究:咏雪.营造了和谐、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1 .表示一种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镉的才气。3. (1)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一一韩愈春雪(2)北风卷地百 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一岑参白雪 歌送武判官归京(3)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4.六出飞花入户时, 坐看青竹变琼枝。陈太丘与友期行L古代的定时仪器较为简陋,有木表、漏壶等,它不可能有精确的时段划分。这 里的“日中”是当时约定俗成的时间概念一一中午。这个友人错过了双方约定 的时限,所以迟到了。2 .课文中,友人与陈太丘“期日中”,结果“不至”,可以看出他言而无信,不 守信用;到来之后,问元方“尊君在不? ”表现得较为有礼;当得知陈太丘 已先行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粗野蛮横,十分无礼,可以 看出他是一个缺乏修养、没有礼貌的人;在元方一番义正严辞的批评后,他“惭” “下车引之”又表现得较为诚恳,有知错勇改的精神。3 .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 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 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质疑问难:1. (1)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 接 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 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 一 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 一喻所缺的 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 在有意象。(2)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来比喻雪。2. (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 成 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 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 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 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自我练笔:示例: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 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