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

    • 资源ID:35073627       资源大小:199.99KB        全文页数:17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病理生理学习题集第一、二章绪论,疾病概论一、 选择题178 / 178【A型题】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揭示疾病的机制和规律 B鉴定疾病的类型 C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 D描述疾病的表现 E诊断和治疗疾病2病理过程的特点包括:A不同疾病中可存在共同的病理过程B只代表疾病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C病理过程中不一定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D一种病理过程只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E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3整体死亡的标志是:A心跳停止B脑死亡C呼吸停止D瞳孔散大 E脑电波处于零电位4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创伤性休克 C呼吸衰竭 D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E水肿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红斑性狼疮B青霉素过敏C关节炎D艾滋病 E哮喘6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包括:A酸碱平衡的调节B损伤及抗损伤反应C炎症和抗炎反应D健康和疾病E分子和细胞改变7以下属于病因学治疗的有:A给外伤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B结核病患者增加营养C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补液治疗D用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E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治疗8以下关于分子病的不正确描述是:A分子病是由遗传变异引起B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C其共同点是蛋白质异常D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E酶缺陷所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9血友病患者缺乏哪一种因子? A血浆蛋白过多 B凝血因子缺乏 C凝血因子缺乏 D凝血因子缺乏 E组织蛋白缺乏10及遗传性因素无关的疾病是:A两性畸形B糖尿病C血友病D精神分裂症E先天性心脏病11能够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内因C疾病的外因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条件12枕骨大孔以上全脑的死亡称为:A,植物状态B濒死状态C临床死亡D生物学死亡 E脑死亡13有关健康的正确概念是: A不生病就是健康 B是指体格健全 C精神完全良好状态 D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是指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1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 B及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 E疾病转归的规律1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16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体液机制B神经机制C组织细胞机制D分子机制E内分泌机制1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病毒B细菌C四氯化碳D立克次体 E疟原虫1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1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2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一类? 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 B受体病 C细胞膜上离子泵功能障碍所致的疾病 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 E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21转基因动物属于: A基因工程动物模型 B细胞模型 C数学模型 D离休器官模型 E整体动物模型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 A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 D疾病发生的原因 E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一般规律23疾病发生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数量及强度 B存在诱因 C机体的抵抗力 D损伤及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4下列哪项不属于机体的内部屏障?A黏膜屏障 B白细胞屏障C肝屏障D血脑屏障 E胎盘屏障25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 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E机体通过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26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 A心跳停止 B自主呼吸停止 C脑神经反射消失 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27植物人状态是指: 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颅神经反射消失D持续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固定28疾病的简单提法是: A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B疾病是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C疾病是指机体出现了症状和体征及社会活动异常D疾病是机体不舒服的感觉E疾病是病因引起自稳调节紊乱的异常生命过程29不完全康复是指: 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劳动能力恢复正常D机体的自稳态恢复正常E疾病时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0所谓分子病是指: 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C由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31所谓受体病是指: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C由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32所谓基因病是指: A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的疾病B由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C由遗传性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而致的疾病D由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而致的疾病E由基因本身突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2345678910AABCDBABCE11121314151617181920DEEABECEBC21222324252627282930AEDEEADEEC3132DE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一、 选择题【A型题】1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激素醛固酮是一种: A丘脑下部视上核分泌的多肽激素B肾入球小动脉壁近球细胞分泌的蛋白水解酶C存在于心房肌细胞浆中的多肽激素D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E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糖皮质激素2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B促进髓袢降支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C促进髓袢升支和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D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E促进近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3的主要作用不包括哪一项: A抑制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B减少肾素的分泌C抑制醛固酮的分泌D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E拮抗醛固酮得滞钠作用4细胞内外液间渗透压的关系是: A细胞内高于细胞外B细胞内低于细胞外C血浆低于组织间液D组织间液低于细胞内液E细胞内、外液基本相等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B体液C细胞外液D血浆E淋巴液6决定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是:A2+ BCDE7细胞内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A B2+C2+ D E2+8血浆中含量最多的阴离子是: A3 - B42-C D42- E9正常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 A40B50C60D70E8010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A4B5C6D7E811新生儿的体液约占体重:A40B50C60D70E8012正常成人每天最低尿量:A1000B800C500D300E10013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钠离子B钾离子C有机酸D蛋白质E尿素14高钠血症是指血清钠浓度大于: A140B150C160D120E13015低钠血症是指血清钠低于: A140B135C130D125E12016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慢性水中毒C等渗性脱水D高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17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慢性水中毒C等渗性脱水D高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18伴有细胞外液减少而血钠浓度正常也可称为: A原发性脱水B慢性水中毒C等渗性脱水 D高渗性脱水E低渗性脱水19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出入水量约为:A25003000 B20002500 C15002000 D10001500 E500100020水的生理功能有:A良好溶剂 B调节体温 C生化反应场所 D润滑作用 E以上都有21全身性水肿患者出现: A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低钠血症B血钠浓度正常的细胞外液增多C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高钠血症D伴有细胞外液减少的高钠血症E伴有细胞外液增多的低钠血症22低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血钠<130C失钠及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血钠130150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23高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血钠<130C失钠及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血钠130150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24等渗性脱水的特征是: A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B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280,血钠<130C失钠及失水成比例,血浆渗透压280310,血钠130150D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E失钠<失水,血浆渗透压>310,血钠<15025尿崩症患者易出现: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26极度衰弱的病人易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27代谢性酸中毒中的过度通气可产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28高渗性脱水时体内出现: 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明显增多B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正常C细胞内液明显减少,细胞外液也减少D细胞内液明显增多,细胞外液明显减少E细胞内液正常,细胞外液减少29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C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D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组织间液E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均明显丢失30等渗性脱水的体液变化特点是:A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变化不大B细胞内液变化不大,细胞外液减少C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增多D细胞内液增多,细胞外液减少E细胞内液减少,细胞外液减少31等渗性脱水如未经处理可转变为: A等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低钾血症E水中毒32盛暑行军时只大量饮水可发生: A等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33最易发生脱水热的水及电解质紊乱类型: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34高热患者不作任何处理,易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35大量体液丢失后只滴注5葡萄糖液会导致: A水中毒B高血糖症C高渗性脱水D低渗性脱水E等渗性脱水36最容易发生休克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低钾血症37低渗性脱水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溶液B等渗溶液C0.3溶液D高渗溶体E渗透压为等渗液渗透压的1/21/3溶液38可导致局部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急性水中毒E脑水肿39高渗性脱水的主要部位是: A细胞外液B细胞间液C细胞内液D血浆E透细胞液40低渗性脱水的最明显部位是: A血浆B组织间液C透细胞液D细胞内液E细胞外液41高渗性脱水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A5葡萄糖B0.9C先3液,后5葡萄液D先5葡萄糖液,后0.9液E先50葡萄糖液,后0.9液42急性重症水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脑水肿、颅内高压B急性血容量增多,血管破裂C肾脏负担过重D急性肺水肿E低钾血症43肾小管酸中毒病人可发生: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肿E水中毒44高渗性脱水患者最早出现的表现: A外周循环衰竭B尿钠减少C血清钾浓度降低D口渴E细胞内液量增多45钾的生理功能有:A维持细胞的新陈代谢B维持细胞静息膜电位C调节细胞内渗透压D调节细胞外液酸碱平衡E以上都有46低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A1.5B2.5C3.5D4.5E5.547高钾血症是指血清钾浓度高于:A3.5B4.5C5.5D6.5E7.548成人失钾最重要途径是:A经胃失钾B经小肠失钾 C经结肠失钾D经肾失钾E经皮肤失钾49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 A急性酸中毒引起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 B血管内溶血使从红细胞内释放入血 C缺氧时细胞内K释放至细胞外液D肾脏排钾减少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50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 A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 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低镁血症51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 A大量出汗导致钾丧失 B醛固酮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D结肠分泌钾的作用加强E细胞外钾大量转入细胞内52经肾失钾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B型肾小管酸中毒 C远端肾单位小管液流速增加D低醛固酮症E长期使用安体舒通利尿剂53关于水通道蛋白()正确的说法是: A及水通透有关的细胞膜转运蛋白B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界 C家族有13个成员 D每种有其特异性的组织分布 E以上均是54原发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是: A摄入钠过多 B排出钠过少 C醇固酮分泌减少 D渗透压调定点下移 E渗透压感受器阈值升高55低钾血症时出现肌肉松驰无力的机制是: A负值,不变,距离 B负值,不变,距离 C负值不变,距离 D负值,距离E负值,距离56高钾血症时肌肉兴奋性升高的机制是: A负值,不变,距离 B负值不变,距离 C负值不变,距离 D负值,距离E负值,不变,距离57关于钾代谢紊乱错误的说法是: A血清钾浓度低于3.5L为低钾血症 B血清钾浓度和体内钾总量一定呈平行关系C高钾血症可导致血液降低 D急性碱中毒常引起低钾血症 E严重的急性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呼吸肌麻痹58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 A兴奋性升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B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E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59高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是: A兴奋性先低后高,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B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升高 C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升高D兴奋性降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升高,收缩性降低E兴奋性先高后低,传导性降低,自律性降低,收缩性降低60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尿呈酸性 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尿呈碱性 C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正常,尿呈中性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尿呈酸性E、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尿呈碱性61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 A细胞内外均酸中毒,尿呈酸性 B细胞内外均碱中毒,尿呈碱性 C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正常,尿呈酸性D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尿呈酸性E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尿呈碱性62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 A反常性酸性尿 B反常性碱性尿 C中性尿D正常性酸性尿E正常性碱性尿63反常性碱性尿常见于: A乳酸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 C缺钾性碱中毒D高钾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64过多的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 A水肿B积水 C稀血症 D水中毒E脱水65过多的体液积聚在体腔称为: A水肿B积水 C稀血症D水中毒E脱水66细胞内外液均增多而血浆渗透压降低称为: A水肿B积水 C稀血症D水中毒E脱水67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 A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B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 C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D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渗透压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68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 B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 C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D毛细血管的平衡血压E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静压69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淋巴回流不足 C静脉端的流体静压下降D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增高E血管口径增大70使组织液生成增多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晶体透渗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D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增强71低蛋白血症引起水肿是由于: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E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72使淋巴回流障碍而发生水肿的原因是: A营养不良B丝虫病 C慢性感染D肾病综合症E各种炎症73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产生钠水潴留是由于: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B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升高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E淋巴回流障碍74使近曲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加的因素是: A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B利钠激素分泌增多 C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D醛固酮分泌增多E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75. 下列哪一项不是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发病因素: A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B肺泡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76能导致有效滤过压增高的因素是: A静脉回流受阻 B血浆蛋白浓度升高 C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D淋巴回流受阻E组织间液增多77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是由于: A降低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D醛固酮分泌增多E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78心性水肿时: 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79肝性水肿时: 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80肾性水肿时: A水肿一般先出现于面部和眼睑 B水肿一般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 C水肿部位压之不凹陷但体重减轻D全身水肿不明显但常有腹水E水肿只见于妇女,以中年妇女多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12345678910DDAECBACCB11121314151617181920ECDBCEDCBE21222324252627282930BBECAAACAB31323334353637383940BCAADBBACB41424344454647484950DABDECCDDD51525354555657585960ECEEAEBAED61626364656667686970EADABDEEDA71727374757677787980BBDCEABBDA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的最佳指标?A BC02 DE2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酸是指: A乙酰乙酸 B磷酸 C乳酸 D碳酸E丙酮酸3血浆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 A323 B C2424DE224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缓冲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 C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蛋白质缓冲系统5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缓冲系统是: 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B磷酸盐缓冲系统 C血浆蛋白缓冲系统D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6阴离子间隙是指: A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减去可测定阴离子量的差值 B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减去未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 C血浆中未测定阳离子量减去未测定阴离子量的差值D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量减去可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E血浆中可测定阴离子量减去可测定阳离子量的差值7呼吸性酸中毒时,呼吸性因素指标变化是: A B C D>E<8>表明可能有: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高代谢性酸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9呼吸性碱中毒时,呼吸性因素指标变化是: A> B< C DE10能反映酸碱平衡呼吸因素和代谢因素的指标是: A2B C DE11血浆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2血浆3代偿性增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3血浆H2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4血浆H23代偿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5血浆3代偿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6血浆H23原发性降低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7血浆H23代偿性升高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8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负值2B负值2 C. 负值2, D. 负值2, E. 2 N19. 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负值2B正值2 C. ,正值2, D. 负值2, E. 2 N20呼吸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 负值2,B,正值2, C. ,正值2, D. 负值2, E. 2 N21呼吸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基础是:A负值2,B负值2, C. 负值2, D. 负值2, E. 2 N22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体液缓冲B呼吸代偿 C肾脏代偿D骨盐缓冲E组织内缓冲23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体液缓冲B呼吸代偿 C肾脏代偿D骨盐缓冲E细胞内外离子交换2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增加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C肾小管泌H、泌3增加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E肾重吸收3减少25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分解代谢加强,生成2增多 B肺泡通气量降低 CH向细胞内转移D血浆钙离子向细胞内转移E肾小管泌H、重吸收3减少26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快的缓冲和代偿调节方式是: A细胞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 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27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主要代偿方式是: A泌H、泌3及重吸收3-减少 B泌H、泌3及重吸收3-增加 C泌H、泌3增加,重吸收3-减少D泌H、泌3减少,重吸收3-增加E泌H、泌3不变,重吸收3-增加28不是乳酸性酸中毒的原因是:A饥饿 B肺水肿C心脏停搏 D休克E. 严重贫血29轻度或中度肾功能衰竭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 B磷酸、硫酸等在体内蓄积 C肾小管泌H减少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肾重吸收3-增加30严重肾功能衰竭可引起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其主要发病环节是: A肾小管泌3增加 B肾小管泌H增加C固定酸阴离子排出减少D碳酸酐酶活性增加E重吸收3增加31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见于: A低氧血症 B长期饥饿 C严重腹泻D水杨酸中毒E严重肾功能衰竭32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见于: A肠吸引术 B糖尿病 C肾小管酸中毒D应用乙酸唑胺E应用盐酸精氨酸33代谢性酸中毒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由于: A脑内5羟色胺减少 B脑内氨基丁酸增多 C脑内多巴胺增多D脑内乙酰胆碱增多E脑内谷氨酰胺减少34酸中毒时血钾变化规律是: A升高B不变 C降低D先升高后降低E先降低后升高35判断是否有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界限是: A>10 B>12 C>14D>16E>1836盐水反应性碱中毒见于: A全身性水肿 B严重低血钾 C应用利尿剂D综合症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7盐水抵抗性碱中毒见于: A剧烈呕吐 B胃液吸引 C髓袢利尿剂D噻嗪类利尿剂E全身水肿38下列哪种酸碱平衡紊乱时尿液呈酸性: A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B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C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D高钾性代谢性酸中毒E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39能使血浆3,及2在正常范围内的酸碱失衡是: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40在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中不可能出现的类型是: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1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并发心力衰竭时会发生: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42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应用利尿剂不当时会发生: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发生严重呕吐时会发生: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44糖尿病患者伴有发热时会发生: 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5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剧烈呕吐时会发生: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46呼吸性酸中毒的治疗关键是:A吸氧B改善肺通气功能C降低血钾D呼吸中枢兴奋剂E应用治疗47某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7.49,26.4(48),336L,该患者酸碱失衡的类型是: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以上都不是48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7.47,2 4.5,3- 19.3,应诊断为: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代谢性碱中毒 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49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7.30,2 4.5,3- 16,血清142,104,此患者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是:A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B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C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50慢性肺心病伴有幽门梗阻,反复呕吐患者,血气指标: 7.41,2 10.7(80), 2- 49.4, 应诊断为: A酸碱平衡基本正常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D

    注意事项

    本文(病理生理学习题集整理后.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