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环境规划复习资料.docx
环规一二章一、 填空题1. 环境规划的类型:按规划期分:长远环境规划, 中期环境规划, 年度环境爱惜规划。 按环境及经济的关系分:经济制约性, 协调性, 环境制约性。按环境要分:大气污染限制规划, 水污染限制规划, 固体废物处理及处置规划, 噪声污染限制规划。 2, 环境规划的根本特征整体性, 综合性, 区域性, 动态性, 前瞻性, 信息密集性, 政策性强。3, 从环境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物质, 实力和信息的联系角度,可以将环境承载力指标分为三局部:资源供应指标, 社会影响指标, 污染容纳指标。4, 环境本身是由一个社会, 经济, 自然组成的困难系统。5, 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性, 脆弱性, 可塑性, 髙产型, 地带性和综合性等特征。6.环境规划指标类型主要接受表征对象, 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分析,有环境质量指标, 污染物总量限制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及管理指标, 以及相关指标。7.环境预料类型按预料目的可以分为:警告性预料, 目标性导向性预料, 规划协调性预料。污染源和环境质量两大根本方面。9.国家环境爱惜十五方案确立的“33211工作重点指的是三河淮河, 海河, 辽河;三湖太湖, 巢湖, 滇池;两区酸雨和SO2限制区, 一市北京市, 一海 渤海。环境系统及人类社会相互作用。二, 名称解析1, 环境规划:为使环境及经济协调开展,把“社会-经济-环境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依据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和地学原理,对其开展变更趋势进展探讨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支配。2, “三同时制度: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技术改造工程,以及区域性开发建立工程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需及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3, 环境承载力: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实力的阈值。4, 环境容量:人群安康和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5, 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三, 简答题1, 简述环境规划的根本原那么。答:1, 经济建立, 城乡建立和环境建立同步原那么。2, 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方案总要求的原那么。3, 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那么。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那么。2, 我国环境爱惜的32字方针是什么?答:全面规划, 合理布局, 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 依靠集体, 大家动手, 爱惜环境, 造福人民。3、 简述环境规划的功能。答:4、 环境规划及环境管理的关系。答:5, 环境承载力的定量描述。答:环规三四章一, 填空题1.水质, 水量和水生态是目前水环境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内容。2.进展规划方案费用的比拟评价,通常可接受 和 等评价准那么。水体特征, 水质目标, 污染物特征有关。环境爱惜投资分析, 技术力气分析, 污染负荷消减实力分析和其他分析。环境质量指标, 污染物总量限制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及管理指标和相关性指标。6.依据环境爱惜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一般可分为重点爱惜区, 一般爱惜区, 污染限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 等。产品综合能耗, 能源利用率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8.有限方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类根本方法:矩阵法, 层次分析法。线性规划, 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10.噪声污染预料,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交通噪声预料, 环境噪声预料 。11.水体水质预料目前尚处于开展形成阶段,其方法可分为水质相关法和水质模型法。12.工业固体废弃物有不同的种类,应分别对其进展预料,常用的预料方法有以下3种:系统预料法, 回来分析法, 灰色预料法。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及再城市化。箱式模型, 高斯扩散模式, 多源扩散模式, 线源扩散模式, 面源扩散模式, 总悬浮颗粒扩散模式, 灰色预料模型。二, 名词解析1.环境预料:依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驾驭的信息, 资料, 阅历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将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开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更进展描述和分析。P102, 大气污染物总量限制:通过限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支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P253, 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根底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开展须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构造,环境状态和运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展合理的划分。P104, 水质相关法:将水质参数及影响该水质参数的主要因素建立相关关系,以此作为进展水质参数预料的方法。P155,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规划期内能源消耗量增长速度及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照关系。P14三, 简答题1.高斯扩散模式的四点假设。P14答:1, 烟气扩散时,烟流中心轴旁边污染物比它的外侧要高,浓度分布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呈高斯分布; 2, 在湍流扩散场中,平均风速不随地点, 时间而变更,流场是定常的; 3, 污染源为连续的, 匀整排放; 4, 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是保守的,即污染物在大气中不发生沉降, 分解和化合,地面对其起全反射作用,不发生吸取和吸附作用。2环境预料的主要内容 P13答:1, 社会开展预料:重点是人口预料,也包括一些其他社会因素的确定 2, 经济开展预料: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料, 国内生产总值预料和工业总产值对经济布局及构造, 交通和其他重大经济建立工程的预料及分析。 3, 环境质量及污染预料 4, 其他预料3.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根本程序 百度答:1.弄清问题 2.环境功能的分析 环境破坏的程度环境功能危害的关系 4.弄清各种对策方案改善环境的程度 5.计算各个对策方案的环境爱惜效益 6.计算各种对策方案的费用。环规五六章一, 填空题大气环境过程, 大气污染物排放, 大气污染物限制及城市生态。2我国的七大水系是指:海河, 辽河, 黄河, 淮河, 珠江, 松花江, 长江。煤烟汽车尾气为主,二氧化硫和烟尘是主要污染物。4.目前,固体废物处置有燃烧和填埋两大类。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遵循的原那么为减量化, 无害化和资源化。6.水环境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可从两方面开展分析:规划目标的可达性, 方案投资的可行性。7.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是一个环境系统工程,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区域污染源调查和评价, 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及数据分析 和 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评价。8.大气环境污染预料主要包括两个局部,一是污染物排放量预料,二是大气环境质量变更预料。9.能流过程主要包括4个过程,即能流输入过程, 能流集中转换过程, 能流支配过程及终端用能过程。10.水环境容量按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耗氧有机物, 有毒有机物 和 重金属。11.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可归纳未三个方面: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 和 加强绿化。气象气候指标, 大气环境质量指标, 大气污染限制指标, 城市环境建立指标, 及 城市社会经济指标。大气环境质量规划和大气污染限制规划 。14.依据探讨对象的不同,水资源规划可分为水污染限制系统规划水质管理规划和水资源系统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二, 名词解析在自考大纲里1.A值法:属于地区系数法,给出限制区总面积及各功能分区的面积,再依据当地总量限制系数A值就能计算出该面积上的总允许排放量。P252.AP值法:用A值法计算限制区域中允许排放总量,用修正的P值法支配到每个污染源的一种方法。P253.水污染限制单元:由源和水域两局部组成的可操作性实体。P214.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根本方法之一,其主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 支配, 运用的全过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 治理, 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方案。P235.大气(污染物)总量限制:通过限制给定区域污染源允许排放总量,并将其优化支配到源,以确保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方法。P25三, 简答题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应留意那几点?P24答:1, 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的区域 2, 应充分考虑规划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科学地合理的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 3, 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对不同的功能区实行不同大气环境目标限制对策 2. 大气环境规划的综合防治措施?P26答:1, 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实行合理的能源政策:运用新能源, 变更现有燃料构成, 变更煤的燃烧方式 集中供热:充分利用燃烧新技术和消烟除尘新技术,提高热效率,削减用煤等;提高烟囱高度, 代替众多低烟囱排放。 接受有效的治理技术:限制颗粒物排放, 限制气体污染物排放 实施清洁生产 限制移动源的排放 2, 充分利用大气自净实力:大气污染源合理布局, 合理布置城市功能区 3, 植物绿化:植物净化, 合理设置绿化隔离带3.水环境承载力的指标有哪些?P22答:城市化水平的倒数,人均工业产值, 工业固定资产产出率, 可用水资源总量及城市总用水量之比, 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工业产值, 单位水资源消耗量的农灌面积, 污水处理投资占工业投资之比, 污水处理率, 单位COD或BOD排放量的工业产值, CODBOD限制目标及CODBOD浓度之比,等等。这些指标和水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成正比关系。4浓度限制法, P值法和总量限制法的区分是什么?搜百度的答:浓度限制法是以限制污染源排放口排出污染物的浓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的方法体系。核心内容是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限制法是依据某一区域的环境容量确定该区域内污染物容许排放总量,再依据确定原那么支配给区域内的各个污染源,同时制定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保证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区域容许排放量。包括三方面:排放污染物的总重量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范围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跨度所以,总量限制法同时是以限制确定时段内确定区域中“排放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总重量的方法体系。包括三种方法:目标总量限制容量总量限制行业总量限制浓度限制法及总量限制法的区分:总量限制管理的是排放单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规那么,浓度限制管理的对象干脆为每个污染源。总量限制更具有执行性,总量限制的执行尺度比浓度限制宽,只管理到法人代表单位,排污者有了履行责任的灵敏性,提高执法效果。总量限制能够降低污染限制本钱,企业会自动选择本钱低的削减污染方式。总量限制严于浓度限制。具体地区比拟而言总量限制比浓度限制更能适应政策的变更,总量限制为引入市场机制的环境政策供应了时机。总量限制法是以浓度限制法为根底的环境政策的改良。P值法是依据烟囱有效高度估算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是用烟囱高度来限制污染物的排放率,所以P值法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计算方法,可以运用P值法检验执行浓度限制或总量限制标准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超标。总结: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开展,实行浓度限制和P值法限制已不能阻挡污染源密集区域的形成,不能实现环境质量目标,所以在我国城市推行区域总量限制法,才能建立污染源排放总量及环境质量的定量关系,建立污染源削减及最低投资费用的定量关系,确保实现环境质量目标。5. 大气污染总量负荷的支配原那么是什么?支配是如何表达公允性?P25答:支配原那么:1, 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支配方式 2, 一律消减排放量的支配原那么等比例消减的支配原那么 AP值支配原那么 按奉献率消减排放量的支配原那么 3, 优化规划支配原那么源强化规划支配原那么 最小治理费用的支配原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