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中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题及复习资料沪科版.docx
-
资源ID:35080885
资源大小:172.3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重庆一中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题及复习资料沪科版.docx
重庆一中初2012级10-11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下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本套试题中取10,水=1.0×103kg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大气压强的值为105,则大气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外表的压力大约是 ( )A1N B10N C100N D1000N2甲乙两人并排走在沙滩上,他们发觉在沙滩上行走后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甲的脚印较大,但是深浅一样,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 ( )AF甲F乙 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 F甲F乙 P甲P乙 DF甲F乙 P甲P乙3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视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学问进展了说明,其中说明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C刀刃很锐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D高压锅简洁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外表气压增大,液体沸点上升4如图1所示,以下简洁机械运用时,省间隔 的是( )图1图25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甲、乙两容器中,如图2,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分别是A、B,密度计受到液体的浮力是、,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是( )AAB BAB 图3CAB DAB 6如图3所示滑轮组,实心匀称正方体A在程度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边长为1,密度为1×103kg3,动滑轮总重为2N,若使A对程度地面产生的压强刚好为0,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忽视滑轮的摩擦和绳重)( )A 2 N B 3 N C4 N D 5N7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放入一个质量为20g的物体,沉着器中溢出15g的水,则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状况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下沉,压强不变B上浮,压强不变C漂移,压强减小D悬浮,压强增大8在托里拆利试验中,以下哪一种状况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A试验时,在玻璃管中混进了空气B将玻璃管往上提起一些,但管口仍未分开水银面图4乙甲C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做试验D往水银槽内多加一些水银9如图4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2,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则( )AW1 2 1 = 2 BW1 = W2 1 < 2 CW1 < W2 1 > 2 DW1 >W2 1 < 210如图5所示,A、B两实心球静止在水中,则( )图5A两球受到的浮力肯定相等B两球受到的浮力不等,A球受到的浮力大CB球的重力肯定大于A球D两球的密度不等,B球的密度大图6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1如图6所示,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体物块,重为20N,放在竖直壁和程度面的交角处,并受到程度向右的力和竖直向上的力F2的作用,F1和F2都是10N。求:(1)物块对程度面的压力是 N,压强是 ;(2)物块对竖直壁的压力是 N,压强是 。图812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好的过程可以简化成如图7所示的三个阶段:持杆助跑、撑杆起跳上升、越杆下落。从起跳到到达最高点的过程中是动能和 转化为 ;下落过程中 能渐渐增加。图71.7米1.3 m大脑心脏图913如图8甲所示,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重。当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3N,如图乙所示,则物体受到浮力为,物体的密度为 3。14如图9所示,某同学身高为1.7m,其心脏位置间隔 地面为1.3m,留神脏收缩,将血液压送到大脑,心脏对血液产生的压强至少为 。(血1.04g3)G图1015在一次登楼竞赛中,体重相等的甲、乙两同学同时从一楼动身,他们登楼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当甲登上8楼时,乙刚好到达7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做的功大小关系为:W甲乙;他们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为:P甲乙(选填“”、“”或“=”)。16一名工人用如图10所示的滑轮组提起450N的重物,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200N,重物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则拉力的功率是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17物理及生活:鲜蛋及姜、洋葱不能混放,姜和洋葱有剧烈气味,易透进蛋壳上的小气孔中,使蛋变质,从物理学的角度说,姜味的扩散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另外鲜蛋竖放更有利贮存,这是因为:蛋黄的密度比蛋白小,把鸡蛋横放,蛋黄就会 (选填“上浮”或“下沉”),时间一长,蛋就变成了粘壳蛋。要是把鸡蛋竖放,蛋头有气体,蛋黄就不会粘近蛋壳了。18如图11所示,物体重为8N,轻杆可绕O点转动,若要使轻杆在程度位置平衡,在A点应施加的最小力大小为,力的方向为。图11O图12甲乙 19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内盛有液体,如图12甲所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若把容器倒置,如图乙所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2,则F1 F2(选填“”、“”或“=”)。图1320如图13所示,用此装置拉一重为100 N的重物,使其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滑轮的摩擦和滑轮重,所需拉力为8 N,则物体及地面间的摩擦力为。若实际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欲使物体以0.6 m的速度沿程度地面前进,那么实际拉力为 N,拉力在 5 s内做的功为。三、试验探究及作图题(共23分)21(2分) 如图14,用5N的力把一个质量为0.4kg的物体托起紧贴在天花板上,画出这个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的示意图。图1522(2分)如图15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图1423(3分)小东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试验中:图16(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视察到杠杆左端下沉,当他去调整螺母时,发觉两侧螺母已丧失,聪慧的小东在(“左”或“右”)侧末端缠些透亮胶就使杠杆在程度位置平衡了。(2)某次测量中,如图16所示的杠杆已处于平衡状态。若小东在两边钩码下方各拿走两个钩码,杠杆(“左”或“右”)端将下沉;为使杠杆复原程度平衡,若右侧钩码不动,小东应将左侧剩余的两个钩码从C点移至点处。图1724(6分)某爱好小组在探讨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状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最终使马铃薯漂移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刚好整理试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整理时,惊异地发觉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如图17所示,他们确定对这一现象进展探讨。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测:猜测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测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测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经过一番探讨,他们立刻否认了猜测1,你认为他们否认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测2和猜测3进展了如下的试验操作:(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2)配制一大杯盐水;(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移,几天后发觉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试验数据如下表:马铃薯的编号质量体积/ 3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A44.839.24033B56.148.85041C77.367.96957请分析上述试验数据后答复:猜测2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缘由是。图18 甲 乙25(10分)同学们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摆放在试验桌上的器材有:轻质弹簧测力计(量程为02N)、铁架台、钩码三个(每个重1N)、滑轮两个(每个重0.8N)、细线。(1)试验时,某小组依据图18甲所示组装好滑轮组,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子自由端匀速竖直向下拉动,结果发觉,拉力大小超出了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无法读数。但该组同学想,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应当为1.9N,不应当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你认为该组同学的分析对吗? (选填“对”、“不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2)为了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该组同学明白了缘由后,变更了滑轮组绳子的绕法,顺当测出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用笔画线代替细线在图18乙中画出变更后的滑轮组绳子的绕法。(3)试验完毕后,在全班沟通试验结果时,教师提出:假如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哪些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呢?经过大家主动思索,提出了各种猜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猜测1:可能及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猜测2:可能及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测3:可能及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小明和小强分别依据各自的猜测再次进展了探究,试验记录如下表。小明的试验记录:钩码重弹簧测力计读数机械效率较小速度提升31.567%较大速度提升31.567%小强的试验记录:钩码重弹簧测力计读数机械效率一样提升速度31.567%21.161%依据他俩的试验记录可得出:小明的探究结论是: 。 小强的探究结论是: 。 四、计算题(共24分) 图1926为打造安康重庆,提倡绿色出行,2011年5月31日,重庆北部新区建成了重庆市第一条彩色自行车专用车道,全长4.5,若自行车以18的速度匀速行驶,如图19所示,自行车车轮及程度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02,骑车人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请你依据供应的数据计算:(1)骑车人和自行车的总重力;(2)行驶过程中,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3)自行车匀速行驶时功率为200W,则行驶完车道全程牵引力所做的功。图2027如图20所示,圆柱形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一实心正方体木块漂移在液面上,已知木块的体积为10003,木=06×103kgm3,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若要使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必需向木块施加2N竖直向下的力,液体的密度为多大?28如图21所示,在建筑工地上有一台塔式起重机,其局部技术参数如表格所示:吊臂前端起重质量()700最大起重质量()3000最大提升速度()0.6独立运用高度(m)30.5平衡块质量()6000总功率()24图21 (1)该起重机一次最多能吊起的建筑材料重力为多少?吊起的建筑材料到达最大起重质量时,建筑材料到塔的间隔 是最近还是最远(2)该起重机将重为2×104N的建筑材料以最大提升速度匀速吊起6m,起重机对建筑材料做了多少有用功?假如起重机的实际总功率为15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命题:邓 娅 审题:晏福勇重庆一中初2012级1011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物 理 答 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CBDBAA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1. 10 , 1000, 10 , 1000 ,12.弹性势能 , 重力势能, 重力势.13. 4 , 1 , 4 . 14. 4160 15. > , > .16. 120 , 75% .17. 运动 , 上浮 .18. 4 , 竖直向上 .19. < .20. 16 , 10 , 60 .三、试验探究及作图题(5小题,共23分)21.(2分)22.(2分)图15图1423.(3分)(1) 右 . (2) 左 , D .24.(6分)理由是: 盐水密度变大,马铃薯应上浮,不应下沉. 猜测2是 错误 ;缘由是 马铃薯密度变大 25.(10分)图18乙(1) 不对 , 滑轮有摩擦 . (2)(3)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提升速度无关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及提升物重有关 四、计算题(共24分)28.1>3×104N, 最近 2>W有G1.2×105JW总1.5×105J27.1>木块漂移 F浮G木木0.6×103×10×103×10-66N 2>当刚好浸没时:G木F浮 木0.8×103g326.1>60×10=600N 2> 3> 20×900=1.8×105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