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汽车检测技术发展.docx
论汽车检测技术发展 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学生姓名: 刘富 学 号: 2 班 级: 汽检1303 专 业: 汽车检测及维修 院 部: 汽车应用学院 指导教师: 徐磊 2015年10月15日24 / 30目 录摘 要 .1绪 论 .1第一章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2 1.1 制度化 .3 1.2 标准化 .4 1.3 智能化、自动化检测 .5第二章 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7 2.1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7 2.2 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7 2.3 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 .8第三章 汽车检测技术检测线及发展轨迹 .11 3.1 工序间检测的智能化模式 .11 3.2 机器视觉的应用 .13 3.3 坐标测量机()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14结 论 .15参考文献 .16致 谢 语 .17摘 要 汽车从发明到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在现代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在1992至2002年间,我国汽车市场年均增长率为15%,是同期世界汽车市场增长率的10倍。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以后,我国汽车产业不但没有受到进口汽车的严重冲击,反而出现爆发性增长。2002年汽车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15亿元,增长28.7%,销售收入完成6465亿元,同比增长30.8%的利润总额完成431亿元,增长60.94%。本文以常见的汽车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即常用发动机性能检测、诊断仪器、常用底盘及整车检测及诊断设备等为学习目标,结合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通过学习使我们具备汽车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汽车维修企业常用的检测设备、诊断参数、标准、周期等内容。关键词:汽车检测;智能化;网络化;机器视觉第一章 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 汽车检测技术是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5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形成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6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的汽车检测试验设备有美国的发动机分析仪、英国的发动机点火系故障诊断仪和汽车道路试验速度分析仪等,这些都是国外早期发展的汽车检测设备。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及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例如,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车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都是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进入7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在此基础上,为了加强汽车管理、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概括的讲,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在管理上已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技术上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如日本弥荣守820行计算机控制车检系统,将速度表,制动、分析、噪声、测滑、轴重、前照灯七个等13目的检测功能综合在一个不到20M的检测线上还能在车速台上配上电涡流测功机。主控计算机控制检测设备的自动程序,同时完成检测数处理、车档管理、送修单开单、派工、材料单、工时计算、维修费用结算、财务票据等。类似的系统在日本应用已经广泛,并已发展至第四代。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为满足汽车维修需要,当时交通部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器的研究、开发。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汽车不解体检测技术及设备被列为国家科委的开发应用项目。由交通部主持研制开发了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惯性式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具有制动性检测、底盘测功、速度测试等功能)。进入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加之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也及日俱增。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如何保证车辆快速、经济、灵活,并尽可能不造成社会公害等问题,已逐渐被提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因而促进了汽车诊断和检测技术的发展。交通部主持研制开发了汽车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轴(轮)重仪、速度试验台、灯光检测仪、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等。国家在“六五”期间重点推广了汽车检测和诊断技术。80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从工艺上提出将各种单台检测设备安装联线,构成功能齐全的汽车检测线,其检测纲领为30000辆次/年。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和1991年交通部发布第29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以后,全国又掀起了建设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高潮。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140多家。及此同时,汽车的检测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大力发展。70年代国内仅能生产少量的简单的检测、诊断设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不断进步,汽车的应用日趋普及,汽车的保有量直线上升。在现代社会,汽车己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缺少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为人们造福的同时,也带来大气污染、噪声和交通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汽车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技术状况将不断恶化。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7258-1999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法律,法规和标准161,必须定期对机动车辆进行各项性能的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保证汽车的正常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促进汽车工业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我国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研制并开发了一些检测设备。进入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汽车检测及诊断技术也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加之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和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对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和设备的需求也及日俱增。到了90年代,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在80年代引进的国外汽车安全技术检测设备进行了改造,并配上微型计算机系统以实现自动化检测的需要,促进了我国汽车安全技术检测水平的普及及提高,缩小了及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检测工作向社会化、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方面迈进,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1 制度化汽车检测技术是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汽车发展的早期,人们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维修人员发现汽车的故障并作有针对性的修理。即过去人们常讲的“望”、眼看)、“闻”、(耳听)、“切”(手摸)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检测技术也飞速发展。目前人们已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刘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而且安全、迅速、准确。从检索新系统、新方法、新标准要求新检测设备。如由于防抱死制动装备在目前的低速制动台上测不出最大制动力,因此要求滚筒线速度能达到5-20,或者用类似解码器的微机检测系统。发动机电喷系统也是如此,如果系统本身有自检功能当然更好。由于滤纸式烟度计不能检测蓝烟、白烟,且不能连续检测,因此将被新的透光式烟度计所取代;排放标准的提高,要求应用小量程、高灵敏度的、分析仪.向单机智能化方向发展,向具有自检、自动运行功能方向发展。如意大利25000型制动检测台在40S内对传感器、电缆通路、显示仪表自检完毕,发现故障即以代码显示故障部位及性质。开机后能自动按操作程序运行,自动进行零点、温度修正。带有单片机的检测仪表多数能对测试数据、曲线、图形自动进行零点修正、线性拟合,能直接的出正确检测结果,实现智能化控制。如日本研制的2735型非对称自动找正式全自动前照灯仪采用了硅光二极管代替光电池,提高了光轴定位精度及光度的测量精度。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制定营运汽车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细则,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及操作技术;制定用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我国从1981年开始制定汽车排放标准,并于1983年发布了国家汽车排放标准3942-3847-83,该标准执行时间为1984年4月1日。此后又相继于86年、97年、89年、93年、99年颁布了一次比一次更加严格的新国家标准,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可见,我国及世界各国一样对汽车排放作了严格的限制,且控制指标正逐步及国际先进指标接近门。随着汽车排放限值的日益严格,检测汽车排放的技术水平也不断向前发展,从而利用正确的检测方法,能准确地反映出车辆的实际排放效果。总之,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虽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要赶超上去,我国的汽车检测技术应向以下方向发展。为了配合汽车检测工作,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多项。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作到了有法可依。1.2 标准化 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有一整套的标准。判断受检汽车技术状况是否良好,是以标准中规定的数据为准则,检查结果是以数字显示,有量化指标,以避免主观上的误差。国外比较重视安全性能和排放性能的检测,如美国规定,修理过的汽车必须经过严格的排放检测方能出厂。 除对检测结果有严格完整的标准以外,国外对检测设备也有标准规定,如检测设备的检测性能、具体结构、检测精度等都有响应标准。对检测设备的使用周期、技术更新等也有具体要求。 由于检测制度、技术的标准化,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也保证了检测质量。采用微机于固体摄像元件,实现了光轴自动跟踪找正。用计算机图象处理技术,能完成光照度曲线测定及显示。从而迅速准确的确定光轴中心。2735既适用于非对称光,也适用于对称光的自动找正和测量。显示技术、高精度传感技术的应用。如制动台已完全淘汰了测力弹簧焦机的测力显示方式,代之以高精度的应变计,具有很高的线性精度。这种以高精度传感器为测感元件组成的新型指针仪表的通用化、标准化、清晰化程度大大提高,成为检测设备显示方式的发展方向。日本D2000型四车轮定位动力测定系统是一个地面平台,汽车支承在四组滚轮上,传感器以轮胎侧面为定位基准,四个车轮的位在车轮被滚筒驱动下进行,如需调整也互在行驶状态下进行,故调整参数很稳定,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在动态条件下测定及调整定位参数也是一种运动部件定位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1.3 智能化、自动化检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外汽车检测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精密化、综合化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应用新技术开拓新的检测领域,研制新的检测设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控制自动化、数据采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现代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和设备。例如:国外生产的汽车制动检测仪、全自动前照灯检测仪、发动机分析仪、发动机诊断仪、计算机四轮定位仪等检测设备,都具有较先进的全自动功能。进入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汽车检测技术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已出现集检测工艺、操作、数据采集和打印、存储、显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软件,使汽车检测线实现了全自动化,这样不仅可避免人为的判断错误,提高检测准确性,而且可以把受检汽车的技术状况储存在计算机中,即可作为下次检验参考,还可供处理交通事故参考。目前国外的汽车检测设备已大量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采用计算机测控,有些检测设备具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能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在单台检测设备研制成功的基础上,为了保证汽车技术状况良好加强在用汽车的技术管理,充分发挥了汽车检测设备的使用,交通部1980年开始有计划的在全国公路运输和车辆管理系统(交通部当时负责汽车监理)筹建汽车检测站,检测内容以汽车安全性检测为主。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今后汽车检测站将实现真正的网络化(局域网),从而做到信息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全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连成一个广域网,使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即时了解各地区车辆状况。继大连检测站之后,作为“六五”科技项目,交通部先后要求10多个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局)筹建汽车检测站的任务,80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公安部在交通部建设汽车检测站的基础上,进行了推广和发展,仅1990年底统计,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600多个,形成了全国的汽车检测网。第二章 我国汽车综我国汽车综合性能检测 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技术、引进检测设备,到自主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从单一性能检测到综合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检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缩小了及先进国家的差距。如今汽车检测中通用的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底盘测功机等,国内已自给自余,而且结构形式多样。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我国汽车检测技术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应该汽车检测技术基础、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和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发展。2.1 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 我国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硬件技术,忽略或是轻视了难度大、投入多、社会效益明显的检测方法、限值标准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随着检测手段的完善,及硬件相配套的检测技术软件将进一步完善。今后我国应重点开展下述汽车检测技术基础研究:1. 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如驱动轮输出功率、底盘传动系的功率损耗、滑行距离、加速时间和距离、发动机燃料消耗率、悬架性能、可靠性等。 2. 制定营运汽车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细则,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和操作技术。 3. 制定用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规则,以保证综合性能检测站履行其职责。2.2 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 目前国外的汽车检测设备已大量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采用计算机测控,有些检测设备具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能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并能诊断出汽车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引导维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 我国目前的汽车检测设备在采用专家系统和智能化诊断方面及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如四轮定位检测系统,电喷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等等,还主要依靠进口。今后我们要在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方面加快发展速度。2.3 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目前我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部分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虽然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测控,但各个站的计算机测控方式千差万别。即使采用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的,也仅仅是一个站内部实现了网络化。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今后汽车检测将实现真正的网络化(局域网),从而作到信息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全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联成一个广域网,使上级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即时了解各地区车辆状况。汽车综合检测站的建设及工艺要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是综合运用现代检测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对汽车实施不解体检测、诊断的企业。它具有能在室内检测、诊断出车辆的各种性能参数、查出可能出现故障的状况,为全面、准确评价汽车的使用性能和技状况提供可靠依据。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既能担负车辆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环保管理等方面的检测,又能担负车辆维修质量的检测以及在用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测评定,还能承担科研、教学方面的性能试验和参数测试,检测项目广且有深度,能为汽车使用、维修、科研、教学、设计、制造等部门提供可靠技术依据。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主要由一条至数条检测线组成。独立完整的检测站,除检测线之外,还应有停车场、试车道、清洗站、电气站、维修车间、办公区和生活区等。 在现阶段我们的保修制度是合理的,检测站作为技术管理机构具有积极的行业管理作用。但是,伴随着体制改革的逐层次推进,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交通部将综合性能检测定义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提供技术服务的经济实体,这使一直模糊不清的检测站性质明确为企业,从而使管理及经营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凸现了出来。首先,检测站的经营过程存在行政干预,这是目前关于检测问题的焦点,导致了个别地区综合性能检测站,并不重视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这一核心工作,这些站检测流于形式,检测项目不全,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伪造数据不检测,完全依靠行政干预收费混日子。第二,检测站的发展过程存在体制断层,检测站的建立基本上是交通运管部门直接投资或主持的,而及交通部门脱钩,进行体制改革,成为独立法人的检测站,其后续投入则只能由检测站自己负责,谁来督促检测站进行技术更新,检测站是否具备自我改造能力,绝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问题。 1进行资产重组,投入资本市场,进入股市融资,建立大型现代化检测集团。通过对区域(全国或一省)的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资产重组,让各个产权“人”参股,把各个小型检测站合并成大型检测集团公司,使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利用股市融资,获得技术改造及机制建设等企业运转资金。进入股市是以资产重组后进行技术改造,因计算机网络应用,而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检测成本产生的利润以及对汽车后市场提供远程技术及信息服务而产生的利润为依据的,而不是简单的依靠行政力量,人为的把小企业合并成大企业来获得规模。在企业管理上则应采取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可操作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落后,经营理念落后的行业现状,以资本市场作为调节杠杆,由全社会经营检测站,实现所有制转变,形成强势企业。一些具体措施,如:在激励方式上,可以在企业中普遍推行股票期权制。期权制的最大优点在于激励参股者把企业做好,期权制既是参股者的金饭碗,又是金手铐,期权制极大地调动了所有参股者的积极性。因此,这种激励机制比较简单、公正,将会同当初农村实现生产责任制一样,极大地调参股者。 2.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进行信息化建设及技术改造。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的许多单位都陆续的安装了大量的广域网,公安、银行、军队及其他一些部门也相继建立了各自的专用计算机广域网。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陆续建造了基于技术并可以和互联的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网络。到了21世纪初在我国的发展就更为成熟。1996年9月,中国金桥信息网对社会提供服务,对包括交通等行业提供信息业务服务。到本世纪初,这几年来网络信息应用工程更加成熟,在此基础上,各地汽车综合检测站按照统一的方式实现检测项目计算机管理,完成网络化改造,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一个拥有中央服务器的检测网络而各地的检测站则成为这个网络的一个个终端,从而作到了信息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人才资源共享,革命性的改变了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式、程序,使“检测”的成本,技术升级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3. 整合后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将形成一个汽车后市场的技术平台。大规模的检测集团打破了区域分割,将使实验室(网络终端)的布局更加合理,毫无疑问的是,经过资产重组,网络改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实现了各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了最大范围的资源共享,拥有了经济基础人才优势和广大的实验基地,具备了确定诊断参数、诊断标准、诊断周期的能力,无疑会大大推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本身的发展。同时,以各检测站为终端的综合性能检测网拥有了对汽车维修业进行远程技术支持,远程信息服务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可以推出新一代解码仪、检测仪等维修检测设备,无疑将会给维修行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真正意义的车辆技术状况监控网也随之形成,统一传感器规格、统一检测手段,利用计算机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可以得到更科学、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数据参数,通过企业自身的研究力量及汽车制造业实现互动,保持及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同步。4 资产重组,网络化改造后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必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分散的、缺乏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技术上不具有权威性,甚至不具有可信性,起不到技术管理及服务的作用,也就丧失了检测制度的真正意义。但经过资产重组及信息化改造,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后将不存在上述问题,从而切实履行其在保修体制中应尽的职责,能真正贯彻执行国家的法规制度同时,又为其它行业的发展开创了一种模式,也为中国加快信息化建设树立了榜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结束语: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发展及我国的汽车制造业,道路运输行业是存在紧密联系的,现阶段也是保障我国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的一种重要手段,张春贤部长在2003年全国交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要认真把住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所以检测体系不仅不应放弃,而且应得到加强,而完成资产重组实现技术改造则是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发展的一种可行的方式。第三章 汽车检测技术检测线及发展轨迹 如同其它机械行业几何量在汽车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的众多受控质量参数中所占比例最大,几乎达到7080%,本文就以几何量为例,阐述检测技术伴随我国汽车制造工艺水平提升的发展轨迹。1.少量用于工件终检的通用量具和专用量规(通止规)。辅以配置在个别工位的浮标式气动量仪和机械式检具。这就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生产线上检测手段的概况。此外,一般在企业的计量室中,所配置的诸如万工显之类的传统仪器以及平台测量方面的能力,也承担了一些检验工作量。2. 机械式读数检具。专用量规和单管/多管气、电量仪,再辅以位于生产线终端的少量电感式综合检验机构成了工序间检测手段的主体。及此同时,企业开始在计(测)量室配备坐标测量机,提升了测量能力。统计过程控制()作为一个新概念也就是在这时进入了中国业界,并率先由北京吉普通过成立小组尝试贯彻。但客观地说,受到经验、硬件和认识上的种种制约,主要还是停留在形式上。3.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虽然专用通止量规还稳固地占有一席之地,但工序间检测手段的主体已是单管/多管电子柱量仪、机械式读数检具和带有数据处理功能的控制电箱的电感式(气电式)多参数检具,而综合检验机的数量也更多,较之“(1)”的配置更为完善。由于控制电箱还兼备一些统计分析功能,因此能方便、快捷地获取生产线的各项统计指标,包括反映过程能力的、,以了解各相关工序的运行水平。也有一些企业采用这样的方式:利用控制电箱保存的实测数据,下载后借助办公电脑中专用统计分析软件求得反映工序运行质量的评定参数。4. 自本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期起,及先进制造技术相匹配的检测技术呈现在人们面前,其鲜明的特点就是适应了当今制造业信息化、柔性化和产品可溯源性的需求,并结合了众多的当代先进技术。3.1 工序间检测的智能化模式除必不可少的专用量规外,长期占主体地位的直接显示式检测器具(无论是机械型、气动型还是电子型)在这里都已难觅踪影。所有专用检测器具、包括较简单的手持式电子量规(卡规、塞规、环规等)的输出信号都进入了具有统计分析功能的计算机辅助测量仪,组成了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控系统。图1所示是一个实例,测量台上除一些专用量规外,所有检测结果都输入旁侧的计算机辅助测量仪。后者作为一类通用性很强的产品,同时具有为适应综合检测而必须具备的数据处理功能和进行实时监控所需具备的统计分析功能。后者可对某一项或几项被测参数,通过预置的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工序运行状态的质量信息。在屏幕上不但能显示实测值,而且能反映经数据处理后的各种统计量,以及有关的曲线、图形。通过切换画面不但可方便、迅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更能利用数据网络把信息送至车间,甚至企业的质量控制中心。为在更大范围内帮助各国的汽车制造业实现选择面更宽、功能更丰富的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德国公司(数据处理及系统技术公司)推出了商品化软件,它除了具备对生产过程的监控、统计分析能力外,还拥有对测量系统、制造设备和产品的评价功能。这些丈量仪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同时还具有综合检测必备的数据处理功能,以及实时监控所需要的统计分析功能。通过下载控制电箱中保留的实测数据,借助办公电脑中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来获取反映工序运行质量的评定参数。通过应用工件识别技术,为多品种、柔性化的混线出产模式创造了前提。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期起,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及提高前辈制造技术相匹配的、特点更为光鲜的提高前辈检测技术。利用这种统计分析功能,可通过预先设置的方式,对某一项或几项被测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给出评价工序运行状态的质量信息。为了在统一条出产线上同时出产多种发念头的凸轮轴,可采取在二档轴颈间制作环带标志的方法,不同的环带数和位置代表了不同类型的凸轮轴,工件在进入某道工序之前,出产线上设置的光电视觉传感器通过读取环带标志,对工件进行正确识别,然后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对不同类型的凸轮轴执行不同的工作程序,进行相应的操纵。光滑极限塞规以一个智能化工序间检测台为例,丈量台上除了一些专用量规外,所有的检测结果都输入旁边的计算机辅助丈量仪。通过切换画面,不但可以利便、快捷地获取丰硕的信息,还可以利用数据网络把信息送至车间乃至企业的质量控制中央。仪器屏幕上不但能显示实测值,而且能反映出经由数据处理后的各种统计量,以及有关的曲线、图形等。这些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当今制造业信息化、柔性化和产品可溯源性的要求,并融合了当代众多提高前辈技术。如图3.1是汽车智能化工序间检测台:3.2 机器视觉的应用在自动识别和检测两个方面,机器视觉已在汽车制造业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为有效地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企业采取了在重要零部件上打二维码的方式,所包含的件号、批次和一些重要的质量信息在经过读数头识别、采集后,送至中央监控室的服务器,再结合各总成和整车上的条形码,一旦有需要,就可方便地查询,迅速、准确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质量追溯。而通过读数头对二维码的解读,正是利用了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功能。此外,通过读取工件上的二维码,依据其中的相关信息,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生产过程。例如,在轴瓦压入发动机缸体轴承档时采用了选择装配方式,即两者都按测量结果进行分组再一一对应地进行压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杜绝错装,在成品缸体所打的二维码中即包含了组别信息,设置在装配线上的读数头通过自动读码和信息处理发出控制信号,工人即可据此:首先探测缸体上缘(准确到位的标志),是否已到位,然后对活塞的有无、活塞位置的正确性、活塞顶部表面的标识和字符及安装的缸体是否一致作出判断。整个检测过程全部自动完成,只是在出现装配错误、发出报警时才由人工干预。而通过采用工件识别技术,还为多品种、柔性化的混线生产模式创造了条件。利用器件和图像处理系统,采取反射方式进行的工件表面缺陷、如对连杆大小头结合面破口缺损的探测,则也已在企业获得成功的应用。从而解决了企业中采用至今的人工目检法完全无法处理的工艺标准中的定量评定要求。3.3 坐标测量机()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移入现场的生产测量室的主体,有的还连入生产线成为工艺过程的一部分,直接用于在线检测。在确保精度指标的同时,更强调其高速度、很好的柔性、很强的数据处理和适应现场环境的能力,尤其是由软件提供的丰富的功能。另外,制造厂商在注意机型和软件开发、改进的同时,对辅助设施也一样关注。事实证明,后者对发挥坐标测量机的效能关系极大。著名的德国公司近年研制的一体化工件输送、装夹、定位系统就是典型的事例,输送小车、滑台、专用夹具成为一体,能及测量机的工作台实现无缝对接,在夹具上准确装夹、定位的工件由滑台送入,即可实现测量。大大节省了辅助时间,提高了功效。1995年年中,伴随上海大众新车型“桑塔纳2000”的下线,诞生了国内第一个装备了先进的大型坐标测量机的车身测量室,由于当时产品型面的表达还未采用数模,故执行的仍是坐标测量。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本世纪初起,以覆盖件、车身测量为切入点,数字化检测技术在国内汽车制造业有了快速的发展,由此也极大地带动、提升了其他类型工件的测量水平便捷的测量软件。坐标测量机逐渐成为生产测量室的主体,并越来越多地进入车间现场,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质量监控能力。汽车故障诊断是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检查和分析。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故障诊断从传统的听、看、闻经验诊断方式,发展为以集成化、智能化的诊断设备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汽车诊断从人工定性检查质变为利用设备、仪器的定量检测;从现场或试车发展为相关性实验台架的测试。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诊断技术均发生了质的飞跃。结 论 虽然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不断的智能化,但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传感器灵敏度不够高、信号容易受外界干扰、倒车影像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等待这我们去解决,去完善。 汽车的性能检测就是在汽车使用和维修过程中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刚试、检验和故障诊断。本文介绍了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阐述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新趋势,指出今后汽车检测发展的重点应是增加和完善监控预测功能,将汽车的检测逐步扩展到系统状态的预测,这样能科学地决定汽车各总成以至整车的合理使用寿命,这对提高汽车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汽车检测设备的研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缩小了及先进国家的距离。但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我通过大量的学习、研究和翻阅资料,个人觉得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技术应该在汽车检测制度化和标准化、检测设备管理的网络化、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加强检测方法更新和检测人员的专业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我觉得,就汽车检测行业而言,未来的汽车检测,汽车将不需要进入4S店内进行检测,直接由车内电脑对车辆进行检测,经过电脑自动分析后,将数据传送到该汽车总部,由该品牌汽车总部内的技术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在发送到该事故车的电脑上。对于一些简单的车辆事故,汽车能做简单的自我修复。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汽车检测技术会更趋向于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使我们的维修人员变得越来越轻松,检测结果也会变得越来越精确,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和可靠性。以后的传感器将变得更加灵敏,传输信号更好,雷达影像更加清晰,方便我们对汽车更好地掌控,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参考文献1 肖云魁.汽车故障诊断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 江 冰.现代汽车故障诊断技术的探讨山.西交通科技.2002.3 金朝勇.现代汽车维修特征及进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3.4 陈朝阳.等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机械工程学报.2003.5 肖永清.国内外汽车检测技术发展状况.中国机电工业.2003.6 曹锦美.国车辆排放检测和维护制度概要.中国汽车保修设备.2005.7 杜芳慈.欧、美、日汽车技术法规及认证制度.轻型汽车技术.2005.8 夏先扬.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及管理工作.车辆检测.2005. 9 杜兰卓.汽车安全检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0 张西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1 古缨阳.汽车安全检测模式的探讨.广东公安科技.2005.12 张遥远.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培训教材.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13 忻 文.推进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汽车及配件.2011.致 谢 语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真的很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从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收集到论文的编排整个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的热情帮助。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非常感谢老师,给我深入讲解了汽车检测技术方面的丰富经验。他们为我提供了写作论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感谢我的老师、同事和朋友对我论文写作的大力支持!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多年的默默支持一直是我学习和生活的最大动力。不论我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他们始终陪伴着我,并且坚定的支持和鼓励我。吉林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作品指导记录表 课题名称: 论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 学生姓名: 在下框填写 指导教师: 指导学生人数: 人检查指导顺序号检查、指导内容检查、指导意见指导老师签名检查、指导时间第一次(方案检查)检查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方案,提出修改、完善的指导性意见第二次(初稿检查)审阅学生初步设计或论文初稿,提出修改、完善的指导性意见第三次(正稿核定)审核学生完成的论文(设计)正稿和提出定稿意见吉林科技职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