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爱爱医资源临床输血与抗生素应用管理.docx

    • 资源ID:35089464       资源大小:130.09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爱爱医资源临床输血与抗生素应用管理.docx

    爱爱医资源临床输血与抗生素应用管理目 录临床输血管理规范2临床药物应用及管理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规定8内蒙古一机医院抗菌药物三级管理11抗菌药物应用规范12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为确保临床急救用血的基本需要,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献血法,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一、输血申请1.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1天送交输血科(检验科)备血,出血量<600不准输血,为维持血容量可输晶体或胶体液代用品。2.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交待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且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的紧急输血应上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备案,并记入病历。申请输用全血,需另外填写申请表,上报医务科批准后同时通知输血科(急诊用血除外);申请量>2000者,要经主管医疗的院长批准,并通过医务科上报市卫生局。3.输血前应进行输血前的检查(如,梅毒、乙肝、丙肝、艾滋病等)。首次输血,应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曾输过血的患者,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血型和血型,如本次为新入院,必须进行输血前检查。4. 对于(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及时通知输血科。二、受血者血样采集及送检1.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号、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2. 护士按6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用干燥的注射器采集血样采血。3. 血液采集后,由护士将受血者血样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合格后输血科保存备用。三、交叉配血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内采集的,超过3天必须重新采集。2.输血科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D)血型,正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交叉配血。四、取血1. 配血合格后,由护士到输血科取血。2. 取血及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3. 取血护士将领取的血液置于治疗盘内,途中应勿震荡以防红细胞大量破坏引起溶血。领血后应立即回科,不得中途至其他部门办理其他事宜。4. 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领回。(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是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及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5. 领血时还须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包括: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的拒绝领用。6. 血液领回不能退回。7. 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五、输血1.从输血科领回的血液应在常温下复温 ,尽量不加温以防血浆蛋白凝固变性(紧急情况下可置于36温水浸泡20分钟左右,以防血液过冷引起不良反应)。2. 输血前由两名护士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3. 输血时,两名护士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及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坚持查对确认(三查:病人标本、献血员标本血袋、配血报告单;七对:血型、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输血单、诊断;最后确认病人及配血报告单相符,应二人核对并询问病人)4. 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用前将血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 输血前护士应以六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使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瓶口及血袋出血管的连接口,使用碘伏标签封好生理盐水瓶口。6.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静脉通路,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7. 输血速度,一般情况下510,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可50100,年老体弱、婴幼儿及有心肺功能障碍者输血速度宜慢12,一袋血须在4小时内输完,如室温高,可适当加快滴速以防时间过久血液变质。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最初15分钟内一般2),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输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8. 输血中和输血后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寒颤、高热、皮肤瘙痒、荨麻疹、眼睑、口唇水肿或呼吸困难、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或胸闷,尿色有无酱油色改变。9.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存放于病历中,有输血反应者应将输血反应回报单返还输血科保存,10. 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存在病历中,并将血袋在24小时内送回输血科,输血科将血袋至少保存1天。11.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上报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及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血型、(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项和非盐水项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的血液做细菌学检验 。 (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12. 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应逐项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对有输血反应者,将该单返回输血科,无输血反应者,该单存于病历中;如无反应,将输血器材销毁消毒处理。13. 输注浓缩血小板时应注意:(1)输注前轻轻摇动血袋,使血小板悬起,切忌粗鲁摇动,以防血小板损伤。(2)摇匀时出现云雾状为合格,无云雾状为不合格,如有细小凝块可用手指隔袋轻轻捏散。(3)血小板的功能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血库来的血小板应尽快输用。(4)用输血器以病人可耐受的最快速度输入,以便迅速达到一个止血水平。(5)若因故(如病人正在高热)未能及时输用,则应在常温下放置,每隔10分钟左右轻轻摇动血袋(防止血小板聚集),不能放入4冰箱暂存。14. 输注鲜血浆时应注意:(1)输注前肉眼观察应为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如发现颜色异常或有凝块不能输用。(2)融化后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尽快用输血器输入,以免血浆蛋白变性和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丧失活性。(3)因故融化后未能及时输用的新鲜冰冻血浆,可用4冰箱暂时保存,但不能超过24小时,更不可再冰冻保存。15. 输注浓缩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应注意:输注一段时间后,红细胞就沉淀于血袋的下部,导致血液黏稠度过大,故出现越输越慢的现象,因此在输注之前及输注中需将血袋反复轻摇数次,直到紧密的红细胞均匀才能输注。16. 医护人员应保护自己免患医源性经血液传播的疾病。(1)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规定。(2)操作中集中精力,保护好自己的皮肤不被注射针头刺伤,如皮肤不慎被刺伤应立即用碘酒、酒精清洁伤口,并用力挤压伤口,使其出血。(3)若血液溅入眼结膜,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六、开展成分输血1.成分输血的目的和原则(1)目的:补充血容量,可以输用各类血浆制品,如新鲜冰冻血浆,白蛋白;补充携氧能力可输用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等;补充凝血因子纠正出血,可输用浓缩血小板和新鲜血浆;纠正免疫功能不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能用转移因子,干扰素和丙种球蛋白等。2. 原则: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血细胞破坏或造血功能障碍都可能需要输血,输血的次数和种类取决于患者对失血的血液成分的恢复能力,取决于输用成分血的寿命,取决于病情需要,决不可千篇一律都输全血,对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坚决不输,严禁输安慰血;适合输成分血的患者,决不给全血,临床80的输血患者 需要某种成分,而不适合输全血;各种成分血的输注剂量要符合标准治疗量,一次要给足才能达到预期疗效。2. 成分输血的优点:一血多用,节约用血,制品浓度及纯度高,疗效好,最大限度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传染病。七、血型相容情况患者血型相容的红细胞血型相容的血浆血型OOO A B AA OA BB OB O A B八. 输血须知1. 凡含有血细胞的成分制品,一般患者需提前一天预约,急诊患者可随时申请,特别危重患者可电话申请,同时送血标本检查血型。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按输血程序申请。输血浆者,若已知患者血型,可不送检血标本,不必配血,可直接输血型相同或相容的血浆;若不知患者血型,则需送血标本检查血型,然后输血型相同或相容的血浆。2. 配血申请单和血标本标签上各项目填写应齐全无误,对于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要特别注明,字迹必须清楚易认,否则拒收。3. 输血超过3天,再次输血时应更换血标本方可配血,并常规采用不完全抗体配血,无禁忌后才能输血。4.取血者和发血者应共同核对有关资料,取血必须系医护人员,否则不发血。 临床药物应用及管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开具、使用,保证正常医疗需要,防止此类药品流入非法渠道,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病房(试行)卫医发2004269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卫医发2005428号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我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安全管理一、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使用专用处方。二、经考核合格具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方可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三、具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在为患者首次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时,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病历,留存患者身份证明复印件,要求其签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四、癌痛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包括非癌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精神药品,应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填写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申请报告(一式两份),并注明日用量,经科主任审核签字,上报医务办审批备案后,申报报告保存在医务办和住院处药房或门诊药房备查。五、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医院内使用,或者由医院派医务人员出诊至患者家中使用,麻醉药品注射剂的发放仅对医院医务人员。六、长期使用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患者每1个月复诊或者随诊1次,到期复诊时,医生应按首次就诊程序操作。七、麻醉药品非注射剂型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需要带出医院外使用时,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在患者或其代办人按以下要求,出示相关材料后方可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1.诊断证明;2.患者户籍薄、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身份证明;3.代办人员身份证明;4.在患者门诊病历中留存患者及代办人员身份证明复印件;5.医务人员书写的门诊病历;6.门、急诊患者因疼痛治疗需要开具“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具有毒麻处方权的医师签字及签章后处方生效,药局方可取药。7.药局见具备有诊断证明,患者户籍薄、身份证或代办人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的病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及处方后方可按有关规定发放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同时将装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知情同意书,患者户籍薄、身份证或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的病历留在药房待门诊挂号室归档。八、住院患者因疼痛治疗需要开具“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需一名具有毒麻处方权的医师签字及签章后处方生效,在病历中作好医嘱及病程记录;建立毒麻药品登记本,登记本要及执行医嘱记录时间、所用药品数量及病历相符;对使用不足一支量的患者,使用后要有剩余药品、消耗记录并双人签字。九、门诊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及第一类精神药品”者,医师要告知患者诊断证明到医务办办理“毒麻卡”,每次开药时必须在病历中详细记录,病历由门诊挂号室设专人专柜保管。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的处方规定。1.为防范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当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要长期使用阿片类麻醉药品时,患者必须先住院试用并渡过阿片类麻醉药品的不良反应期(一般为用药后的2-10天)后,可按照规定开具阿片类麻醉药品。2.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注射剂处方不超过片剂一次量控缓释制剂处方不得超过七日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一般不超过七日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3.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处方不得超过三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七日用量。十一、对不符合规定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处方的调配人、核对人应当仔细核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签署姓名、并进行登记。第二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调配一、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设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周转柜,库存数量不得超过一周用量,调剂窗口库存数量不得超过两日用量,周转柜必须每日结算,实行交接班制度,有必要的防盗措施。二、医务科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统一编号、计数管理,建立处方保管、领取、使用、退回、销毁管理制度。三、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开具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代办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医生签名签章。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或贴剂的,再次调配时须将原批号的空安瓿或用过的贴剂收回,并记录收回数量。 五、收回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空安瓿、废贴应由专人负责计数监督销毁并做记录。六、使用的麻醉药品、第一类计数药品专册管理,专册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病历号、疾病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处方医师、处方编号、处方日期、发药人、核对人、代办人姓名、身份证号。专用账册应保存在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两年。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按每张处方做日消耗统计,处方单独存放,做到帐物相符,麻醉药品处方至少保存三年,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二年。第三章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采购储存一、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入库验收必须货到既验,至少双人开箱验收,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验收记录双人签字。二、入库验收应采用专薄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供货单位、质量情况、验收结论。采购人员和保管人员签字。三、在验收中发现缺少,破损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应双人清点登记,报单位领导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四、储存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专人负责,专柜加锁,对进出专柜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建立专用帐册,进出逐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凭证号、品名、剂型、规格、单位、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单位、领用部门、发药人、复核人和领用人签字,做到帐物批号相符。五、对过期、损坏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进行销毁时,应向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在市卫生局监督下进行销毁。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就诊流程一、 初诊时:癌痛住院患者及门诊患者(包括非癌痛患者)或其代办人携带 1 经确诊科室主任签字的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申请报告 2 诊断证明书 3 ,患者户籍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4.代办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5 签署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知情同意书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医务科备案 1 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申请报告第一联留存医务科,第二联交回住院处药房备查: 2 将患者户籍薄、身份证复印件及代办人身份证复印件留存医务科。3 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知情周意书留存于住院病历中。挂号、建立门诊病历到确诊科室门诊就医:1.签署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知情同意书。 2 携带就诊科室医师书写的病历及处方。医务科备案:1. 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用药申请报告 第一联留存医务科。 2 办理“毒麻卡”。代办人携带门诊病历及处方门诊药局:1.投方取药2.将门诊病历留存药局3.将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用药申请报告 第二联留存药局备查 内蒙古一机医院抗菌药物三级管理 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关键。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的耐药性,根据我院用药情况,特制定抗菌药物三级管理。一、抗菌药物分级原则:1 一级管理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 该药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对轻度及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该药主要用于门诊患者和住院一般患者。2 二级管理抗菌药物: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 及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该药用于住院患者并由上级医生查房确定使用。3 三级管理抗菌药物:特殊药物的抗菌药物 该药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二、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1、 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细菌耐药情况及患者生理、病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毒副反应和给药剂量、用法,制定给药方案,避免滥用,力争抗菌药物使用率50%。 2 、一般情况对于感染患者,门诊医生和住院医生可根据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3 、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对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该药仅限用于住院患者,并由上级医师查房确定使用。并在病历上有详细的病情分析用药记录。 4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如患者病情需要拟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需具备典型临床用药指征或有致病菌只对特殊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药敏报告,该药用于住院患者并由主任查房确定使用。并在病历上有详细的病情分析用药记录。 5 、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上以单一为主,用量不超过3天,最多不超过7天。 6 、可单一用抗菌药物时,不宜联合用药;对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以及需长期用药、避免产生细菌耐药或避免产生药物毒副作用时可采用联合用药,但必须严格掌握其用药指征;联合用药应以能达到协同或累加作用,减少药量,降低毒性,防止和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为目的。联合用药以二联为宜。 7 、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严重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8、 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感染待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34天,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抗菌药物应用规范一、 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1、 医院药械科及院内感染科负责抗感染药物应用率的监测统计,并定期向全院公布。2、 药械科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咨询工作。3、 检验科和药械科定期(每年1-2次)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4、 临床医师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涂片、培养),深部感染应送厌氧培养,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用证,合理选用药物。5、 护士应根据各种抗感染药物的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和配置要求,准确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配合医师准确留取各种标本及时送检。6、 医师在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及本原则有冲突时,应在病程日志上注明原因。7、 药械科负责全院医护人员的有关知识培训。8、 患者需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高一级抗生素时,需由上级医师签字方可使用。9、 药械科对于细菌耐药性的抗生素有权提出暂停使用的建议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指导原则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强有力的抗生素问世,感染依然是治疗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合理化、防范化利用抗生素,对延缓耐药细菌快速增长,延长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期限,减少术后并发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双重感染等有着深远的意义,在这一关上医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规定以下原则:1、 病毒性疾病不使用抗菌药物。2、 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其他可疑感染指征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病情严重且细菌感染可能性选用抗菌药物,在此期间要密切注意病情变化,一旦明确为非细菌感染应立即停用抗菌药物。3、 凡细菌感染的病历,应尽可能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血、痰、尿、脓、咽试子等)进行细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根据细菌学结果,必须结和临床,选用敏感性抗菌药物或对原来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4、 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应有更严格的指标,一般适用于一种抗菌药物不论控制严重感染(包括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混合感染、难治性感染、二重感染以及须长期用药而细菌又容易产生耐药的病例,以两联为宜。联和使用抗菌药物应能达到协同或相加的疗效,减少毒性,防止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5、 外用抗菌药物尽量不用青霉素、头孢菌素、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妇产科及皮肤科使用的外用抗菌药物种类应严格管理,避免滥用。6、 细菌性感染疾病,经抗菌药物治疗体温正常,症状好转3-4天即可停用抗菌药物,但败血症、骨髓炎、细菌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及结核病等可视情况决定。7、 明确诊断的急性感染在使用抗菌药物72h后,临床效果不明显或病情加重者,应从多方面分析原因,确属抗菌药物使用问题的,应调整剂量、给药途径或改换其他敏感性药物。8、 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1) 禁止无针对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2) 无感染根据的昏迷、脑血管以外、心血管疾病、非感染性休克、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放疗、化疗)糖尿病及接受导管术病例,不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3) 各类清洁手术和各类心脏手术,患者可于术前1h使用抗菌药物,有内置物可按专业规定标准实施、术中、术后抗菌药物使用视病情而定,I类切口手术前后使用时间<=72h。(4) 选择性胃肠手术,可于术前2-3天给予口服抗菌药物作肠道准备。 9、 注意给药途径、方法、计量。血药浓度及组织部位的浓度分配。 三、外科合理使用抗生素规范 1、外科感染最常见的菌种 (1)最常见的菌种是肠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 (2)软组织感染和头、颈、四肢手术后感染仍以葡萄球菌为主,但G菌也不少见,尤其是烧伤创面感染。 (3)腹腔感染几乎都是 G肠道杆菌,也有厌氧脆弱类杆菌和G肠球菌。 (4)外科患者肺部感染,3/4是G杆菌,1/2是杆菌。 (5)尿路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肠球菌和葡萄球菌。 (6)静脉导管感染(菌血症)主要是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时也有真菌。 2、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1)选择一种有效的对抗病原菌的抗生素。 (2)选择一种低毒型的抗生素。 (3)单剂给药、剂量充足,术前30-60分钟静脉快速给药。 (4)术后必要时给药2-3次。 (5)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生素最多不超过72小时。 如手术后易发感染或感染可能严重时,应使用抗生素治疗。对切口脓性滲液、术后肺部感染、腹泻、不明原因的发热等作相应的菌培养和药敏,以明确诊断及合理用药。 3、预防性抗生素使用适用证 (1)清洁切口手术,一般不提倡应用:若高龄、营养状况差、并发病多、有假体置入的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2)对清洁污染的切口(创伤性伤口,无菌技术条件下有小的组织破坏,术中肠道、胃肠道和泌尿道发生小裂口,如阑尾切除术、择期结肠手术、胆囊切除术等)应常规使用抗生素。 4、静脉抗生素使用方法 静脉给药溶于0.9%生理盐水100中,20分钟内滴入,这样可使用它组织内抗生素达到水平。 5、停用抗生素的指标 (1)体温连续3天正常 (2)复查血常规,外周血正常 6、其他措施: (1)遵循外科无菌原则,仔细操作,细微分离,爱护组织,清除异物、血肿及无生机的组织,引流滲血滲液和脓液。 (2)充分重视消毒隔离,有效的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病源体传播的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外科医师尤其要有最严格的无菌观念,保护自己的患者。(3)重视基础疾病的治疗,如糖尿病等。(4)科学控制手术范围,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失血,缩短手术时间和麻醉时间。(5)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改善营养和全身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千方百计调动患者机体的防御能力去控制、消除感染。22 / 22

    注意事项

    本文(爱爱医资源临床输血与抗生素应用管理.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