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doc
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建议 摘要:目前公司国内、外施工点多,工程规模大小不一、设备分散、短期行为等造成的施工设备失保失养等问题;通过队伍整合,培训等方法,提高机械完好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机械设备;选购;专业化;维护保养;新技术;培训 Abstract:The current domestic companies, construction, project size is not a short-term action, dispersed devices, caus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lost insurance loss of support and other issues;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ranks, training methods, improve the mechanical integrity rate, i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is important assure. Key words:Machinery and equipment;Choose;Specialized;Maintenance;New technology;Train 中图分类号:TB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21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新科技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机械设备作为物化了的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了施工企业的主要生产力,同时也是施工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工程工期的不断缩短,施工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应该看到: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除科学合理地配备施工设备外,主要还取决于机械设备的完好运行。 一、目前机械设备管理状况 同时公司还拥有的大量老旧设备,其中很大一部份是可以使用,但长期使用率不高,加上施工现场平安要求越来越严格,大量的老旧设备不得不做报废处理, 作为一直工作在公司施工一线的工程机械技术人员,我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设备维护人员分合变动频繁,维护单位随意解散撤建,往往辛勤建立的一套有效管理制度等一夜w付之东流。 由于收入分配等导致维修人员人心不稳,缺乏监察与标准,设备保养工作难以落到实处,每一个施工现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使用,轻管理等问题,致使一些设备非正常损坏,长期闲置,效率难发挥;而另一方面大量机械租赁费用外流,直接影响到公司整体效益。一期工程吃掉一批设备现象极为普遍,一个工程完毕后,设备根本无人维护管理,等到下一个工程开工后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维修。 现代施工机械的特点是大型化,液压化,自动化,专业化,构造也日趋复杂,单价日益昂贵,我们新购进的德玛格AC350/6(200T)吊车,到岸价就高达一千五百多万元,对于我们这样的施工企业,不是一个小数目。工程机械的维护现在也日趋专业化,部份工程随意安排人员,甚至出现过保养人员清洗柴油过滤器时,用油将柴油过滤器外壳洗一下就算完成的笑话,很多时候设备的损坏都是从一些简单的故障恶化而来的。因此,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管理是重机公司与各施工的工程部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合理选购设备 这是设备管理中的首要一环。选购设备时,应考虑其可靠性、经济性、可维修性、零配件购置的难易性与通用性等因素。比方:出于历史习惯,欧系设备在制式方面就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异,在今后的使用中配件费用就是相当昂贵的。一个小小的传感器就会花好几千元才能采购到;再者如果设备本身在设计与制造中存在先天缺乏,即使通过维护、修理,甚至改造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集团公司购进的长起LT1130吊车为例,其标称性能为130T,即使与国内同类型号相比,只相当于中联的100T吊车的性能。因此,应从选型开场,综合参考多方面的意见,才能保证设备的费效比最低。 三、加强机械设备的整合,实行真正的专业化的管理 加强机具真正意义上的机械设备统一管理,专业化队伍建立与管理都不理想。统一操作人员到维护人员管理与派遣,既有利于重机公司的合理整体安排,又有利于做到公平合理,不影响国内国外,不同工程员工的情绪。 对于重用轻养、只用不管、吃老本拼设备的现象,仅靠重机公司无法遏制。要有主管领导挂帅、标准工程行为,强化制度约束机制,才能切实解决目前很多设备实物与价值严重脱离的问题,减少企业损失。 理顺、标准工程部与重机公司的经济关系与工程工程责任本钱入手,纠正“内部活难干,内部帐难算的问题,做到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科学方法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台设备的效能,从而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各工程建立效劳。 四、加强操作人员技术培训 任何设备只有按标准与规定正确使用才能保证平安生产,才可谈经济效益。而且设备使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上下。但目前的操作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已成为重机公司开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操作人员,公司虽然拥有起重机械操作证的人很多,但大多数技术水平并不高,对新型设备的原理与操作根本不懂,因而设备使用中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由于操作不当与失修失养造成的机件不应有的早期损坏等设备故障也不断发生。发生这些故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操作技术水平低,不具备预防事故与排除故障的能力,以致故障发生后,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至于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油料等,更是无能为力。这样的操作技术,要适应现代设备日趋复杂,电子控制、自动化水平高等开展趋势,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对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等经常进展职业道德与技能培训,是设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五、建立完整的管理制度责任制 大型施工工程,机械设备集中,机型复杂,而工地条件简陋,所以更不能无视机械设备管理台帐的建立,机械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家、功率等情况,作为设备本身的“身份证应详尽记录,随着信息业的不断开展,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说明书?,?零配件图册?等以电子版形式随工程的建立而备份,将它们作为设备保养,维修的重要参考依据。尽量详尽地填写与保存每次维修记录、解决方案与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维护,大修,备件订购留下依据。 建立运作设备巡检制度,其工作由修理人员来做。根据每个工地的实际情况,把所运行的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检察日志,并把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与当月该设备的运行及维修情况对照,对维修人员进展经济上的考核。 建立起作业人员职业道德考核制度,特别是考核一线操作人员,加强责任心催促其完成日常维护工作。这样,发挥了人的积极因素,设备管理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六、及时更新淘汰落后陈旧的设备 设备陈旧,不但生产效率低,使用过程中的的平安风险大,维修费用高,而且也会背上沉重的固定资产包袱,严重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平安。因而公司应尽量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淘汰机型老、效率低、能耗高、即将报废的设备,代之以构造先进、技术完善、效率高、性能好及能耗低的设备。这种现象在公司国外工程上较为严重,比方公司国外的DAP 与FTM工程完成后,从帐面反响的很多还在提取折旧费用设备,其实已完全没有价值,甚至早已尸骨无存了。在现代企业管理里,这应该是不应存在的一个笑话。此外,公司在固定资产核算中,适当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并摈弃平均折旧法,采用逐年递减提取折旧的方法,对使用单位才会是真正公平的。 七、做好维修保养管理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机械磨损,老化等,其技术性能必然会不断下降。因此,应做好机械设备定期与平时的维修保养工作,是降低与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的根本保证。笔者在施工现场目睹一台柴油发电机6135发动机,因平时空气过滤器严重失保欠养,只运转了1000多小时,检修时各类滤清器污染堵塞,汽缸内壁磨损凹下台阶2.3mm之深,机油粘稠,连杆瓦隙松旷,曲轴轴承报废,所有偶件全部报废。在国际上,缸套的使用寿命下限为8200小时,但从十多年的工作经历看,我们几乎没有一个设备到达了的。由于缺乏根底理论知识,大多司机对经常的、重要的各类滤芯定期更换不以为然,只有加强技术知识培训,树立对于科学不能半点模糊的观念,才会增强职工进展强制保养的责任感与自觉性。通过大量事实证明,设备的寿命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维修保养的好坏。 由于施工现场施工面广、线长的特点,设备绝大多数都只能采取现场的维修保养,这样首先就要求维修人员要具有完成抢修任务与应急修理的能力。因此要组织维修人员开展综合修理的训练,做到在“一专的根底上,又能“多能。要求现场维修既要做到随坏随修,又要配合施工方案尽量不影响工程施工,做到施工紧时抽空修、白天施工夜间修、晴天无空阴天修。 改良现场维修设备,选用流动性能好的维修设备,如配备工程维修车,装上简单的机床设备,便于携带的维修工具与易损常用的配件等,做到“随时能走,随地能修,才能提高机动性与应急修理能力。 一般施工机械设备现代化程度都相当高,技术含量大,前期发生故障可能性小,但假设发生机械故障,损失轻那么几千元,重那么上万元,甚至会影响施工工期,所造成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它还会都带来连锁反响,比方一台大型吊车发生故障,相关施工往往必须停下,造成的影响与损失是巨大的。所以,维修的及时性及故障判断准确是至关重要的,为了稳定维修职工队伍,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维修人员的工资发放不应该低于现场平均工资太多,以提高他们的工作责任心,鼓励他们多学多钻研,对于工程的运作与管理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八、普及现代维护保养技术,专业维修社会化 由于科技进步,设备正在向大型化、高速化、连续化、机电液与计算机一体化、构造复杂化开展,特别CAN技术在工程机械控制领域的广泛应用,施工现场落后的设备检测诊断手段远远不能与之相匹配与适应,目前我们维修工作根本停留在感官诊断,经历管理。施工工程工地的设备故障检测大多是维修工靠经历来判断,进展解体-更换配件-再组装的工艺流程,这种作业方法及时、方便、但也造成故障判断失误率高,返修率高,维修一次性能一次不如一次等缺点,必须逐步推广运用检测设备,如油水化验仪、内燃机工况检测仪、液压系统测试仪、电脑故障检测仪等先进的检测设备。我们应该看到随着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维修工作需要有机、电、液与微机监控等多种技术人才,但我们这样的施工企业很难培养与留住这些人才,随着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对于一些维修工艺复杂,维修费投入高的工程应联系专业单位进展外修,工程机械设备维修社会化也是这个行业开展的必然趋势。 九、强化配件及油料管理 由于公司承建的化工行业工程居多,施工工地远离城市,甚至在机械制式差异较大的不同国家,配件采购困难,供货周期较长,每一个工程设备进场之初应由专业人员针对该工程使用的机具的特点,做好对重要易损件、专用件的储藏马达,水泵,三滤配件等,以确保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其余大局部零配件应面向社会,有目的选几家信誉好、质量好的配件协作单位,以保证配件的及时供给。 在机械较为集中的施工现场,需设立专门的配件及油料仓库,由专人负责管理,并实施防火等平安措施,对油料进展合理储藏。同时做好油料加注记录,扼制猖獗的盗油现象。 特别要加强设备润滑管理,严防购置假油,要改变周期换油弊端,做到按质换油,特别是对于高价值的大型吊车,如果因为节省一点油钱,造成大的损失动辄就是几十万计,不可轻视。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工程往往出现“施工压倒一切的错误思想,机械设备就是为施工效劳的,这也是它的唯一价值表达,但是绝不能“重使用,轻保养,急功近利,靠拼机械来提高施工速度。对此,工程领导者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可采取强制措施,赋予机械操作手每天强保机械设备的权力,施工现场组织者也应从大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防止拼设备的短期行为 当然,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之有章可循。此外还必须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得现代管理的管理人员,才能把我们的设备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最新【精品】范文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