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要点.doc
美术与设计学院 10鞋类造型设计 姓名:杨水法 学号:101403053浅谈设计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应激理论认为, 不同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官刺激, 从而带来相应的生理与心理反响; 同理不同的室内空间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空间的使用性质与所处环境, 从内部把握空间, 运用物质技术手段与艺术处理手法设计其形状与大小。室内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出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需求的空间环境, 因此, 室内设计应当以设计心理学为出发点, 在注重室内空间使用功能的同时, 充分考虑空间分布对使用者的心理影响。一、室内环境的一般心理学效应室内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人的大局部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在不同的室内环境中, 人的心理与行为尽管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但总体上仍然具有某些共性。1. 距离感距离感是个人空间领域自我保护的尺度界定。不同的活动有其必需的生理与心理范围, 人们总会根据彼此亲疏程度的不同来调整交往距离。例如, 车厢内的拥挤程度冲破人的心理空间防线时, 人们会设法转移注意力, 尽量把视线放在某一角落或窗外的风景, 以维持心理平衡。距离感的尺度界定是室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平面分区的位置与家具形制的大小都与人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在每一个特定的室内场所, 都有相应的空间距离感。不同家具位置的平面布局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如客厅中沙发的排列,“U字型的布局有利于交谈,“一字型的布局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沟通效果。2. 领域感与私密性领域是指主体所占有并且可以控制的空间范围, 其主要功能是为个人或某一群体提供可以控制的空间。这种空间可以是个人座位、一间房子, 也可以是一片区域, 可以有围墙等具体的边界, 也可以是象征性的使人可以感知的空间范围。中国的传统建筑, 小到四合院, 大到紫禁城, 无一不表达出强烈的领域感。领域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归属感与自我意识的肯定, 室内设计要充分考虑人的领域感与私密性对环境功能的需求, 从而使人与环境到达最正确的互适状态。如果说领域性主要表达于空间范围, 私密性那么更多地涉及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对声、光等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会非常明显地观察到, 先进入集体宿舍的人在挑选床位时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同样的情况也常见于就餐者对餐桌位置的选择:人们总是不愿意选择近门处及人流频繁通过的座位, 而餐厅中靠墙卡座的设置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了更多的“尽端,也就更符合散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需求。3. 平安感平安感是个人空间领域感的外延, 这种空间依托的平安感是与生俱来的。在室内环境设计中, 注重空间给人们带来的归宿感与平安感格外重要。从心理感受来说, 人们对室内空间的需求并非越开阔越好, 过于空旷的空间会让人产生孤独感。人们在大型室内空间中通常更愿意选择待在有所依托的物体附近。如在车站的候车厅或站台上, 更多的人并不是停留在容易上车的地方, 而是选择待在柱子周围, 因为在柱子旁边让人感到有依托、有平安感, 可以与人流通道保持适当的距离。二、设计心理学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1. 室内空间距离设计对人际交往与舒适度的影响人际交往中, 人与人之间空间距离的远近、空间围合方式的不同, 往往说明人际关系的不同。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这取决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因素。室内交际环境可以分为互动场合与非互动场合两种。互动场合是指共处同一个空间时需要沟通交流的场合。例如办公空间室内设计, 巧妙的空间布局可以对交谈的双方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 背对窗户的一方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对方的表情, 从而在心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用于座谈的办公室, 需要营造的是较为严密平等的空间气氛, 并排斜坐或围坐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亲密性与私密性需求。非互动场合那么是指共处同一个空间不需要交往的场合, 例如接待大厅、展览馆、图书馆、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在这些公共场所中, 人的行为大体分为聚合与别离两种。为了适应人对空间距离的心理需求, 在设计中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两种行为的特点, 为人们提供长时间滞留或短时间停留的不同空间。在具有浪漫情调的咖啡厅的布局设计中, 为满足人们希望长时间停留的空间需求, 适当增大了围合空间之间的距离, 有一些向心空间的设计。再如图1(2所示的快餐厅设计方案, 出于希望人们短时间停留的目的, 空间布局设计相对紧凑, 以减小距离感, 多一些离心空间。按照人们对空间距离需求的心理对室内空间进展合理设计, 可以引导与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模式。拥挤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 长时间处于拥挤的环境中, 人就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理。拥挤常常与空间布局不合理产生过大的人流量与噪音等相关, 例如在车站、商场、闹市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 人们会感到嘈杂, 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让人应接不暇、注意力松散, 影响人们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即使在公共空间中, 人们同样需要私人领域来思考或者获取信息, 保持自身的领域归属感, 满足其对于私密性的需求。这就需要通过空间设计来调节拥挤感。室内设计对于拥挤感的调节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适当的陈设或环境布局来改善。如提高空间的照明度, 在室内使用镜子, 使用浅色调等。与谐的装饰风格与色彩可以使房间显得更加宽阔有序。二是进展一定的空间分隔。心理学研究认为, 拥挤感的产生与人的私密性被侵犯有一定关系, 通过空间分隔可以减少拥挤感, 使人们“私密感被侵犯的感觉趋于弱化。三是调节人流密度。对于人流密度大的地方, 应该将空间设计得大一些, 人流量小的地方, 空间可以设计得相对小一些。就商场而言, 过于拥挤的空间不仅影响消费者对商场的印象, 而且影响消费者的满意度; 可在卖场空间的中间位置设计醒目的商品展示台, 既吸引顾客也形成了隐形的围合空间, 从而分流通道上的人流量, 减少整体空间的拥挤感。2. 室内物理环境与气氛设计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是指室内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色环境等。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对声、光、热等物理环境的要求是人们对私密性需求的表达, 是个人空间领域产生的心理限定。良好的室内物理环境可以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室内物理环境设计需要关注私密性, 要有良好的隔声、适宜的光源与舒适的温度及通风环境。噪声会引起人焦躁、反感等不良的情绪, 在设计中应尽量选用吸声的装饰材料, 考虑声环境的限制级别, 保证人们处于相对安静、放松的环境。室内空间的正常使用需要适宜的光环境, 良好的光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给使用者带来感官与心理上的愉悦。光环境的营造一般由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组成。人工照明一般分为整体照明与局部照明两种, 主光源要配以点、线式照明, 保证亮度分布均匀合理。亮度分布越均匀, 视觉效果越好。室内环境需要有适宜的温度与良好的通风, 室内温度的突变容易让人产生身体的不适, 因此应该保持室内各个空间温度的均衡。在保证自然通风的同时, 还可以安装空调等作为调节室内热环境的补充手段。主要的房间不宜朝西, 防止黄昏西晒强烈导致的室内温度过热与刺眼的眩光。色环境应符合人一般的色彩心理感受规律。例如办公空间的环境色要利于采光, 并且防止分散人的注意力, 可大面积使用白色、乳白色、淡黄色等反射系数大且使人感觉安静的色调。而需要起到警示作用的局部, 应该使用纯度较高、颜色鲜艳的焦点色。室内气氛设计是指通过设计活动让空间中的主体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 是一种综合性特色体验活动。室内气氛设计要综合设计心理学中空间距离感的控制、 主体对于领域感与私密性的要求以及空间平安感 等因素,同时考虑各要素之间相互配合,以到达一种空间参与者与空 间自身高度的互适状态。 在此根底上再结合空间的使用性质赋予空间 以美感,以营造不同的室内空间气氛。 简而言之,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传 达给人的总体印象应当是欢快热烈的喜庆气氛、 亲切随与的轻松气氛、 深沉宁重的庄严气氛、高雅清新的文化艺术气氛等。 导师:李静教师 美术与设计学院 10 鞋类造型设计 姓名:杨水法 学号:101403053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