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系统解剖学本科5年制大纲.docx

    • 资源ID:35104268       资源大小:41.63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系统解剖学本科5年制大纲.docx

    新疆医科大学系统解剖学课程教学大纲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五年制本科班用) 前 言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属生物科学范畴。其主要任务是阐明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为医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系统解剖学教学大纲是在本校于1999年制定的大学本科学生使用的教学大纲和国家教育部第六版统编教材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制订的。我校人体解剖学在教学中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穴位解剖学、麻醉解剖学五部分教学内容,目前按照我校安排的教学时数,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我们教学实际编写了本教学大纲。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部分组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识(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画实线,重点内容以下画虚线,一般内容不标识)便于学生重点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原则,培养学生刻苦认真的学习态度,要求学生准确使用解剖学术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加强集体备课,精选教材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不仅教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学能力。通过学习掌握教材内容,认真观察标本,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实验课的实践(观察标本)教学尤为重要,讲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骨学1:2,中枢神经部分可调整为21,其余部分为1:1。教师须悉心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标本,克服不仔细、不认真观察标本,死记硬背书本的缺点,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学大纲是以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为基础,可依据不同专业的要求而有所侧重,在保持解剖学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条件下,对某些内容可适当调整。 正 文绪 论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与分科。 2了解学习人体解剖学的方法。 3掌握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面。二、教学内容 1人体解剖学的定义、任务与分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轴,面。三、教学方法 讲解学习解剖学的目的要求,介绍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观察标本,学会写简要笔记,作简图。运动系统骨 学总 论一、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熟悉骨的分类、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3掌握骨的构造及其机能。二、教学内容 1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骨的分类、骨的构造与机能。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三、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实物标本,区分骨的形态分类、构造,骨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中轴骨骼一、目的要求 1掌握躯干骨的组成及其功能。 2熟悉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熟悉颈椎、胸椎、腰椎的形态,结构上的区别。4了解骶骨形态及前、后面和外侧部的结构名称。5了解第1、2、7颈椎的形态结构特点,第7颈椎的临床意义。 6了解尾骨的位置、形态。 7掌握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位置,临床意义。 8了解一般肋骨的形态结构。二、教学内容 1躯干骨的组成及其功能。 2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特点,颈椎、胸椎、腰椎的形态,结构上的区别。 3骶骨、尾骨、肋骨的形态结构。 4特殊颈椎(1、2)形态结构特点,第7颈椎的临床意义。 5胸骨的分部、胸骨角的位置及临床意义。6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第7颈椎棘突、第4腰椎棘突、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标本,结合标本的形态位置在自己身体上找到骨性标志。颅 骨一、目的要求 1掌握颅的组成、脑颅与面颅的区分、各骨的位置与名称。 2熟悉下颌骨的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名称。 3掌握各鼻旁窦的位置、形态、开口部位。 4了解颅盖外面、内面的结构名称。 5. 掌握颅底内面和熟悉颅底外面各结构名称、孔裂的位置。 6熟悉颅侧面结构、翼点的位置、组成及临床意义,了解翼腭窝的位置。 7了解颅前面结构、眶、鼻腔、口腔的形态特点。8了解新生儿颅的特点、出生后的变化。9掌握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外耳门、下颌角、髁突、舌骨。二、教学内容 1颅的组成,脑颅与面颅的区分,脑颅与面颅各骨的位置与名称。 2下颌骨的分部及各部的主要结构名称。 3颅盖外面、内面的结构名称。 4颅底内面、外面各结构名称、孔裂的位置与连通。5颅侧面结构、翼点的位置、组成、临床意义。6颅前面的眶、鼻腔、口腔的形态特点,骨性鼻腔和口腔的形态特点,鼻旁窦的开口位置。7新生儿颅的特点,出生后的变化。8颅的骨性标志:枕外隆凸、乳突、颧弓、外耳门、下颌角。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颅骨标本,在自己身体上找到颅骨在头部骨性标志。附肢骨骼(四肢骨)上 肢 骨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上肢骨的组成、排列顺序、形态特征和功能。 2熟悉锁骨与肩胛骨的位置、形态。 3熟悉自由上肢骨中肱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各骨形态结构。 4熟悉腕骨排列(近侧列、远侧列)名称、顺序、位置关系。 5了解掌骨、指骨分部名称、位置、骨的数目。6掌握上肢骨的骨性标志:肩峰、肩胛冈、肩胛骨下角、锁骨、肱骨大结节、肱骨内上髁及外上髁、尺骨鹰嘴、茎突(桡、尺骨)、豌豆骨。二、教学内容 1上肢骨的组成、排列顺序、形态特征和功能。 2肩胛骨、锁骨的位置、形态,各部重要结构名称,定位标志。 3肱骨、桡骨、尺骨的位置、形态结构、定位标志。 4腕骨排列顺序、各骨名称、位置关系。 5掌骨、指骨分部名称、位置、骨的数目。6上肢骨的骨性标志:锁骨、肩胛冈、肩峰、大结节(肱)、内上髁、外上髁、鹰嘴、茎突、(尺、桡骨)、豌豆骨。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标本,分辨每一骨在人体的左右侧,在自己身体上找到上肢骨的骨性标志。下 肢 骨一、目的要求1. 掌握下肢骨的组成、排列顺序、形态结构和功能。熟悉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的位置和形态结构。2了解跗骨排列顺序、各骨名称、位置关系。 3了解跖骨、趾骨的位置、数目、分部名称。4掌握下肢骨的骨性标志:髂嵴、髂前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胫骨粗隆、腓骨头、内踝、外踝、跟结节。二、教学内容 1下肢骨的组成、排列顺序、形态特征和功能。 2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位置、各骨点的名称、定位标志。 3跗骨排列顺序、各骨名称、位置关系。 4跖骨、趾骨的位置、数目、分部名称。 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标本,辨别每一骨在人体的左右侧在自己身体上找到下肢骨的骨性标志。关 节 学总 论一、目的要求1了解骨连结的形态学分类及其机能意义,了解直接连结的基本形式和结构特点与功能。 2掌握关节(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与辅助结构。 3了解滑膜关节的分类,各类关节的运动形式与运动轴的关系。二、教学内容 1骨连结的形态学分类、直接连结的基本形式和结构特点与功能。 2关节(滑膜关节)的基本结构与辅助结构。 3滑膜关节的分类,各类关节的运动形式与运动轴的关系。三、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阐明总论内容,示教典型骨连结形式。中轴骨连结、目的要求 1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3熟悉椎弓间连结的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的位置与功能。4了解关节突关节的组成、各部的形态特征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寰枕、寰枢为特殊颈椎关节), 5掌握脊柱的组成和各面观的形态,脊柱弯曲的形成和功能意义。 6了解脊柱的运动,比较各部的活动范围。 7掌握胸廓的组成,了解各径的差异,胸廓上口与下口的组成,形态特征。8了解肋与椎体的连结、肋与胸骨的连结(第1肋与胸骨柄之间的联结是一种特殊的不动关节)、胸骨下角的组成。二、教学内容1椎体间的连结: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前、后纵韧带的位置与功能。2椎弓间连结的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的位置与功能。3关节突关节的组成、各部的形态特征与运动方向的关系(寰枕、寰枢关节)。 4脊柱的组成和各面观的形态,脊柱弯曲的形成和功能意义。 5脊柱的运动、各部的活动范围。 6胸廓的组成,各径的差异,胸廓上口与下口的组成,形态特征。 7肋与椎体的连结,肋与胸骨的连结,胸骨下角的组成。三、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椎间盘的形态结构、韧带的位置、椎间关节的结构特点,理解其运动。颅骨的连结一、目的要求 1了解颅骨连结的形式、直接连结(缝、软骨连结、骨性结合)与关节。 2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和了解其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1颅骨连结的形式、直接连结的分类(缝、软骨连结、骨性结合)。2. 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运动和临床意义。三、教学方法观察颅骨的连结形式、颞下颌关节的构造特点。 附肢骨连结一、目的要求 1.了解胸锁关节、肩锁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胸锁关节腔内有关节盘)。2掌握肩、肘、腕关节和拇指腕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尺骨远端有关节盘)和运动。 3了解腕骨间关节,熟悉拇指腕掌关节的构成和运动。 4了解掌指关节、指关节的形态特征与运动范围。5熟悉骶髂关节的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了解其前、后及骶髂骨间韧带的位置。 6掌握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的位置及其组成坐骨大、小孔的关系。 7了解耻骨联合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意义。 8了解闭孔膜、闭膜管的位置。 9掌握骨盆的组成、界线、了解性别差异。 10掌握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11了解跗骨间连结、跗跖骨间连结。 12了解跖趾关节、趾关节组成。13了解足弓的组成(纵弓与横弓)和功能意义。二、教学内容 1胸锁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和功能,肩锁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肩、肘、腕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尺骨远端有关节盘)和运动。3. 腕骨间连结 、腕掌骨间连结,掌指关节只能作两轴运动,指关节为典型滑车关节。 4. 骶髂关节的组成 ,其前、后及骶髂骨间韧带的位置。 5. 髂腰韧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坐骨大、小孔。 6耻骨联合、闭孔膜和闭膜管。 7骨盆的组成、界线及性别差异, 8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9. 跗骨间连结与跗跖骨间连结(平面关节)、跖趾关节、趾关节、足弓。三、教学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各关节的主要结构、6大关节(肩、肘、腕、髋、膝、踝)构成、各关节特点及功能意义,对比手、足关节的异同。肌 学总 论一、目的要求1. 了解肌的形态分类和构造。2. 了解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3. 了解肌的命名原则。4了解肌的辅助装置(筋膜、滑液囊、腱鞘)的构造,与肌运动的关系。二、教学内容1肌的形态分类、一般结构特点、肌的辅助装置。2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一轴关节有两组肌、两轴关节有四组肌)。 3肌的命名原则。三、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骨的结构与关节学讲解肌总论内容。头 肌一、目的要求1了解面肌的名称、位置及配布特点、主要作用。2了解枕额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3掌握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及其作用。二、教学内容1面肌、枕额肌的位置。2咀嚼肌的名称、位置及其作用。三、教学方法示教面肌位置、观察咀嚼肌的位置、起止点、肌纤维方向理解其作用,在人体上辨认咬肌与颞肌的位置。颈 肌一、目的要求1. 了解颈部肌位置、分群,各群肌的组成及作用。2. 掌握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组成。二、教学内容1颈部肌群、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角肌间隙。三、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颈浅肌、颈前肌、斜角肌的位置、斜角肌间隙的构成。躯 干 肌一、目的要求1. 熟悉躯干肌组成。2. 掌握背部浅层肌和深层肌的组成,各肌的位置关系3. 了解胸腰筋膜的位置、作用。4. 掌握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的组成、熟悉其作用,各肌的位置关系。5掌握膈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中心腱、三个裂孔、薄弱区)及通过的结构和功能。 6熟悉腹肌的分部(前外侧群、后群),各部肌的位置。 7熟悉腹前外侧壁各肌的位置与层次关系,各肌的纤维方向及协同作用。 8了解腹直肌鞘的组成,前、后层结构改变情况。 9了解腰方肌的位置与作用。10.了解腹股沟管的位置,组成及通过的内容。11了解躯干肌的肌性标志: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锁乳突肌、胸大肌、腹直肌。二、教学内容 1背部浅层肌和深层肌。 2. 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胸固有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3膈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和作用。4腹肌的分部,腹前外侧壁各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位置与层次关系、纤维方向、共同作用。5腹直肌鞘、腰方肌、腹股沟管组成及通过的内容。三、教学方法 在标本上观察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膈的起止点及裂孔位置,观察各肌的纤维方向理解其作用,在人体上辨认躯干肌的肌性标志。四 肢 肌上 肢 肌一、目的要求 1掌握上肢肌的分部、分群、层次和排列关系。 2熟悉上肢带肌的分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3了解参加肩关节运动各肌的名称。4掌握臂肌的分群,各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名称和作用。 5了解参加肘关节运动各肌的名称。 6熟悉前臂肌的分群、分层、各肌的排列和作用。 7了解参加腕关节运动各肌的名称。 8了解手肌的分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9了解运动拇指和小指各肌的名称,了解蚓状肌和骨间肌的作用。10了解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指伸肌腱。二、教学内容 1上肢肌的分部、分群、各群肌的位置与各关节运动的关系。 2肩带肌的分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 3臂肌的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后群(肱三头肌)位置与作用。 4前臂肌、手肌的分群,各肌群的位置,名称和作用。 5运动拇指和小指各肌,蚓状肌和骨间肌的作用。6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指伸肌腱。三、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咀嚼肌的位置、起止点,观察肌纤维方向理解其作用。观察上肢各肌的位置、排列关系,结合各关节运动理解各肌的作用,在人体上辨认上肢的肌性标志。下 肢 肌一、目的要求1掌握下肢肌的分部,肌群名称,层次排列。2掌握髋肌的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后群(臀大、中、小肌,梨状肌)的位置,名称和作用。3了解参加髋关节运动各肌的名称。4掌握大腿肌的分群(前群、内侧群、后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5了解参加膝关节运动各肌的名称。6掌握小腿肌的分群(前群、外侧群、后群),各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7了解参加踝关节运动各肌的名称。8了解足底肌的分群,各群肌的位置与名称。9.了解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二、教学内容1下肢肌的分部,肌群名称,层次排列以及位置与各关节运动的关系。2髋肌的前群(髂腰肌、阔筋膜张肌)、后群(臀大,中、小肌,梨状肌)。3参与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运动的各肌。4大腿肌、小腿肌;足底肌。三,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观察髋肌的分群位置,观察臀大肌的起止点,理解其作用。观察下肢各肌的排列关系,结合关节运动理解各肌的作用;在人体上辨认下肢的肌性标志。内 脏 学总 论一、目的要求 1.了解内脏的概念,内脏的组成,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各器官之间的位置关系,内脏各系统之间的联系。2了解内脏器官的一般结构。 3掌握胸部体表标志线,腹部分区。4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臀中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腓肠肌。二、教学内容 1. 内脏的概念,内脏的组成,各系统的主要功能,内脏各系统之间的联系。 2内脏器官的的分类。3. 胸部体表标志线,腹部分区。三、教学方法 按照教学目的要求讲解内脏含义,结合骨、肌标志讲解胸腹部体表标志线的位置划分与应用。消化系统一、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与功能,掌握上、下消化道的概念。(一)消化管1口腔 (1)了解口腔的分部、境界,唇、颊、腭的位置与形态。(2)掌握咽峡的位置与组成。(3)了解牙的分类(乳牙与恒牙),出牙,换牙,数目,牙式,外形分部(牙冠、牙颈、牙根)。(4)掌握牙的组织结构,牙周组织的名称、部位。(5)掌握舌的形态,分部,粘膜的构造与功能,了解舌内肌的作用。(6)熟悉舌外肌名称,颏舌肌的起止点、位置与作用。 (7)掌握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形态、位置、导管开口部位。2咽(1)熟悉咽的位置,分部及分部的标志,了解咽的交通。(2)掌握咽各部侧壁上的结构,了解临床意义。3食管(1)了解食管的位置、形态,熟悉食管长度与分段。(2)掌握食管狭窄的位置,标志,与切牙的距离,了解其临床意义。4胃 (1) 掌握胃的形态、分部,了解胃的位置。 (2) 了解胃壁结构。5小肠 (1) 了解小肠的长度、分段,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段。 (2) 掌握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的位置,距中切牙的距离。 (3) 了解空肠起点的标志,空肠与回肠的主要区别。6大肠(1) 了解大肠的位置,长度,分段,掌握盲肠与结肠结构的共同特征。 (2) 熟悉盲肠,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位置,了解临床意义。 (3) 熟悉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4) 熟悉直肠的位置,长度,弯曲的方向。(5) 了解直肠与肛管的分界标志,掌握肛管粘膜的结构特点,了解临床意义。(二)消化腺1肝 (1) 了解肝的主要功能。(2) 了解肝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3) 掌握肝的位置,形态及分叶,肝门的位置,通过肝门各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及肝蒂的概念。2.胆囊(1) 熟悉胆囊的形态,位置,分部及主要功能。(2) 了解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3) 掌握胆汁的产生及其排出途径。(4) 熟悉肝外胆道的组成,肝胰壶腹的组成及开口部位。(5) 掌握胆囊三角的组成及临床意义。3胰(1) 熟悉胰的位置,形态与分部,胰腺管开口的位置。 (2) 了解胰的功能(外分泌,内分泌)与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一)消化管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管、消化腺)与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口腔的境界,分部的标志,唇、颊与腭的位置与形态。 3咽峡的位置与组成。 4牙的分类(乳、恒牙),出牙,换牙,数目,牙式,外形分部。 5牙的组织结构,牙周组织。 6舌的形态,分部,粘膜的构造与功能,舌内肌的作用。7舌外肌名称,颏舌肌的位置、起止点与作用。8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形态、位置、导管开口部位。9咽的位置、分部及交通。11咽各部的结构及临床意义。12食管的形态,位置,长度与分段,狭窄的位置与切牙的距离及其临床意义。 13胃的形态,位置与分部,胃壁结构。 4小肠的长度,分段。 15十二指肠的位置,分段,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的位置与中切牙的距离。 16空肠起点的标志,空肠与回肠的主要区别。 17大肠的位置、长度、分段,盲肠与结肠结构的共同特征。18盲肠、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位置与临床意义。19直肠的位置、长度、弯曲的方向与临床意义,直肠与肛管的分界标志。20肛管粘膜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二)消化腺 1.肝的位置、形态及分叶,肝门的位置。通过肝门的结构及其排列关系,第二肝门的位置。2.肝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3.肝的主要功能。4.胆囊的形态,位置,分部及主要功能。 5.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胆汁的产生及其排出途径。 6.肝外胆道的组成,肝胰壶腹的组成及开口(肝胰壶腹括约肌)的部位。 7.胆囊三角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8.胰的位置、形态与分部,胰腺管开口的位置。 9.胰的功能(外分泌、内分泌)与临床意义。三、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分段观察消化管标本及消化腺的结构,联系整体位置及其功能。呼吸系统一、目的要求(一)呼吸道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了解外鼻的形态及各部的名称。3掌握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嗅部、呼吸部)。 4掌握鼻腔外侧壁结构,鼻中隔的组成。 5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各窦开口部位,了解其临床意义。 6咽(见消化系统)。7熟悉喉的位置、组成及功能。8熟悉喉软骨的分类(成对、不成对)、名称、喉的连结(韧带、关节)。9了解喉肌的名称、位置,对声门裂的作用。10.掌握喉腔形态结构,分部,狭窄的部位(声门裂是呼吸道中最狭窄部位)。11. 掌握气管的位置、长度、分段,了解气管的形态结构(后壁为膜壁)。12.掌握气管的分叉位置,内面(气管隆嵴)与外面的名称,左右主支气管长度、形态结构特征。(二)肺 1掌握肺的形态(左、右不同)、位置、结构名称、分叶标志。 2熟悉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了解其临床意义。3了解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三)胸膜 1掌握胸腔与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胸膜窦的位置。 2熟悉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与肺下界体表投影的关系,了解其临床意义。(四)纵隔1了解纵隔的概念,区分(四分法)。2了解纵隔的分区。二、教学内容(一)呼吸道1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外鼻的形态,各部的名称。3. 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嗅部、呼吸部),鼻中隔的组成。4鼻腔外侧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及临床意义。5喉的位置,软骨的组成(成对及不成对)、名称,喉的连结(韧带、关节)。6喉肌的名称、位置,对声门裂的作用。 7喉腔形态结构,分部,狭窄的部位(声门裂是呼吸道中最狭窄部位)。8气管的位置、长度、分段,气管的形态结构(后壁为膜壁),分叉位置、内面与外侧的名称。左右主支气管的长度、形态结构特征及临床意义。(二)肺 1肺的形态(左、右不同)、位置、结构名称、分叶标志。 2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 3肺门结构排列关系,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的概念。(三)胸膜 1胸腔与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胸膜窦的位置。2. 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与肺下界体表投影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四)纵隔1纵隔的概念,区分(四分法划分)。 2. 纵隔各分区的内容。三、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呼吸道各部及肺的形态、分叶、肺门结构。观察纵隔的位置、区分及其主要结构。泌尿系统一、目的要求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一)肾 1掌握肾的形态、位置、肾剖面的结构和肾区的概念。 2掌握肾被膜的层次关系,了解临床意义。 3. 掌握肾的固定因素。(二)输尿管 1掌握输尿管的位置,分段,狭窄的部位,了解临床意义。2掌握了解女性输尿管盆段在盆腔内位于子宫动脉的后(下)方的关系。(三)膀胱 1.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 2掌握膀胱三角的组成,位置,粘膜特点,临床意义。3了解膀胱容积、位置的年龄差异。(四)尿道 1了解女性尿道的长度,形态特点,开口部位及临床意义。 2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器)。二、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主要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肾剖面的结构,肾被膜的层次关系,临床意义。 3肾的固定因素。 4输尿管的位置,分段,狭窄的部位及临床意义。 5女性输尿管盆段在盆腔内位于子宫动脉的后(下)方。 6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的组成、位置、粘膜结构临床意义。 7膀胱容积、位置的年龄差异。8女性尿道的长度,形态特点,开口部位及临床意义。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分别观察泌尿系各器官的位置、结构,原位观察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体表投影的部位。并联系其功能。生殖系统一、目的要求 掌握男、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内、外生殖器)及功能。(一)男性生殖器掌握男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及主要功能。1男性内生殖器 (1) 熟悉睾丸的形态、位置,了解睾丸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2) 了解附睾的形态、位置及功能。 (3) 掌握输精管的分段、结构特征、临床意义、结扎输精管的部位。 (4) 了解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排泄管合成)的位置与开口部位。 (5) 熟悉精索的位置、内容,了解被膜的层次结构。 (6) 熟悉男生殖附属腺的名称、形态、位置、功能及腺管开口部位。(7) 了解前列腺的分叶,年龄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前列腺的形态、位置,掌握精子的排出途径。2男性外生殖器 (1) 了解阴囊的位置、功能,阴囊的层次,了解鞘膜腔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2) 了解阴茎的分部、构造,阴茎皮肤的特点。(3) 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后尿道的划分,三个狭窄、三个扩大、两个弯曲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二)女性生殖器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及主要功能。1女性内生殖器(1)掌握卵巢的位置、形态、固定装置、了解卵巢的年龄变化。(2)掌握输卵管的长度,位置,分段,各段的功能意义。结扎输卵管的部位。 (3)掌握子宫的形态、位置和固定装置。了解子宫附件的概念。(4)了解阴道的形态,阴道口的位置,阴道穹的分部及临床意义。2女性外生殖器 (1)了解阴道前庭的位置、尿道口与阴道口的位置关系。 (2)了解前庭大腺的位置与开口部位。 (3)了解女性外生殖器各部名称。附 女性乳房了解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一)男性生殖器 1男性(内、外)生殖器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睾丸的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及功能。 3附睾的形态、分部、位置及功能。 4输精管的分段,结构特征,临床意义,结扎部位。5射精管由输精管末端与精囊排泄管的合成及开口部位。6精索的位置,组成的内容。 7男生殖附属腺的名称,形态,位置,功能,腺管开口部位。 8前列腺的分叶,年龄特点及临床意义。 9阴囊的位置,功能,阴囊的层次,鞘膜腔的组成及临床意义。 10阴茎的分部、构造,阴茎皮肤的结构特点。1l. 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后尿道的划分,三个狭窄,三个扩大、两个弯曲的位置及临床意义。(二)女性生殖器 1女性生殖器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卵巢的位置、形态、固定装置,卵巢的年龄变化。 3输卵管的长度、位置、分段,各段的功能意义,结扎输卵管的部位。4子宫的形态、位置、分部(底、体、颈),每个韧带的固定作用。 5阴道的形态,阴道口的位置,阴道穹的分部及临床意义。 6. 阴道前庭位置,前庭大腺的开口,尿道口与阴道口的位置关系。附 女性乳房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三、教学方法 生殖系统标本数量少,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组轮换观察标本的结构。用生殖系统的录像弥补标本不足的缺点。会阴与腹膜一、目的要求(一)会阴掌握广义会阴与狭义会阴的概念,会阴的区分及临床意义。1肛区 (1)掌握盆膈的位置、组成、功能。了解肛门外括约肌的作用。(2)了解坐骨直肠窝的位置,阴部管(Alcock管)的位置与内容。 2尿生殖区 (1)掌握尿生殖膈的组成,了解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组成及内容。 (2)了解男、女性尿生殖膈内容的差异及临床意义。(二)腹膜 (1) 掌握腹腔、腹膜腔的概念,了解腹膜的功能意义。 (2) 熟悉腹膜被覆腹盆腔脏器的情况(腹膜内位、间位、外位器官)。(3) 掌握网膜的概念、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掌握小网膜的构成,了解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意义,了解网膜孔的位置。(4) 了解系膜的定义,有系膜的器官,系膜根的附着部位。系膜内的重要结构。(5)了解腹膜形成的韧带名称、位置。(6)熟悉男、女性盆腔内陷凹的位置、名称及临床意义。二、教学内容(一)会阴 1广义会阴与狭义会阴的概念,会阴的区分及临床意义。 2盆膈的位置、组成、功能。肛门外括约肌的作用。 3坐骨直肠窝的位置,阴部管(Alcock管)位置与内容。 4尿生殖膈的组成,会阴浅隙、会阴深隙的组成及内容。5男、女性尿生殖膈内容的区别及临床意义。(二)腹膜 1腹腔、腹膜腔的概念,腹膜的功能意义。 2腹膜被覆腹盆腔脏器的情况(腹膜内位、间位、外位器官)。 3网膜、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 4系膜的定义,有系膜的器官,系膜根的附着部位,系膜内的重要结构。 5腹膜形成的韧带名称、位置。6男、女性盆腔内陷凹的位置,名称及临床意义。三、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标本,参看会阴、腹膜的模型加深理解本章内容。脉 管 学心血管系统总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心血管系组成。2掌握大、小循环途径。3了解血管吻合的功能意义。心 阐明心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内,心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动脉是送血出心的管道,静脉是将血送回心的管道,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心血管系统是密闭的管道,血液周而复始不间断地循环流动,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循环路径,通过生理活动或对疾病治疗过程,通过给药途径了解其功能意义。1了解心的外部结构与功能,了解心的体表投影。熟悉出入心的大血管的名称。2掌握心的位置,心腔内的主要结构(卵圆窝、梳状肌、三个入口、一个出口、三尖瓣复合体、隔缘肉柱、肺动脉口、肺动脉瓣、肺静脉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复合体、主动脉口、主动脉瓣),熟悉心各腔的分部,房、室间隔的结构特点,了解临床意义。 3了解心壁的构造,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 4掌握心的左、右冠状动脉起点,主要分支分布。 5熟悉心的静脉回流,掌握冠状窦的位置、收集的属支及开口部位。 6了解血管吻合的功能意义。 7熟悉心包的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了解心包窦的位置与临床意义。动脉1肺循环动脉 (1) 了解肺动脉的行程,分出左、右肺动脉的位置。 (2) 熟悉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2体循环动脉 (1) 掌握主动脉起始,行程及分段。 (2) 了解升主动脉起止,位置,分支名称(冠状动脉)。 (3) 掌握主动脉弓位置,分支名称。了解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4) 掌握颈总动脉起止、行程,分支名称。(5) 了解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与功能。(6) 掌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名称,了解分布范围,了解其行程。 (7) 掌握锁骨下动脉起止、分支,了解其行程、分布。 (8) 熟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起止、分支,了解行程、分布。 (9) 了解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位置,分支名称。(10) 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熟悉肋间后动脉分支走行,了解气管支食管支位置。 (11) 掌握腹主动脉的起止,位置,了解壁支的名称。 (12)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名称,了解分布范围。 (13) 了解腰动脉、膈下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起止,行程,分支分布。(14) 熟悉髂总动脉的起止,行程,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子宫动脉在盆腔内位于输尿管的前方)。(15) 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 (16) 了解股深动脉的分支、分布。(17) 了解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分布,足底弓的组成与分布。(18) 掌握头部、颈部、四肢动脉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静脉1了解静脉一般特点及其回流因素。2肺循环的静脉 掌握肺静脉的名称、起止。 (1)上腔静脉系1) 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

    注意事项

    本文(系统解剖学本科5年制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