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报告.doc
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有效开展闲暇生活研究潍城实验中学闲暇教育2010-2011学年工作报告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及目的:项目实施的背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省教育厅规范办学行为各项措施的相继出台, 学业"减负"力度加大,学生在校上课时间明显缩短,学生在家的时间包括双休日、节日和寒暑假,一年中,学生的闲暇时间达到150天,占了学生生活的很大比例,如何安排这些时间内的学习、生活内容,让学生能够在知能方面有所提高,综合素质有所提升,让学生在闲暇时间过得更充实、快乐、有价值,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对学生闲暇时间的教育,落实“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指导学生科学利用闲暇时间,使闲暇教育与在校教育形成合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是目前的闲暇教育存在计划松散、内容随机、形式单调等诸多弊端,缺乏对学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有效的组织形式。特别是我们学校,地处潍城西部郊区,多数学生的家长都进城打工或自己做生意,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不休息,学生由于了缺少家长和老师的监管,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其他的闲暇时间多以看电视、闲聊闲逛、上网游戏等方式度过,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又给家庭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使闲暇时间过的充实而有价值,学校决定将闲暇教育和在校教育相结合,通过探索和研究一系列的措施和途径,从而促进学生在闲暇时间自主快乐健康成长。项目实施的目的:我校决定通过对学生在闲暇时间思想、身体、实践和创新等各方面的指导,探索对学生在校教育和闲暇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框架和科学的途径及方法,来提升闲暇生活质量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二、项目实施的内容和途径一是通过在校内和校外闲暇时间开展一系列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习并传承中国的文化精髓,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明修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一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通过在校内和校外闲暇时间开展一系列体育健身活动,培养身体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的观念,养成强身健体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为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三是通过在校内和校外闲暇时间开展一系列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了解社会,学会与人合作,提高组织、交际、鉴赏等各方面能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将来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四是通过在校内和校外闲暇时间开展一系列科技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创新的习惯,形成创新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项目实施的过程:为了将本课题研究做精做细,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合理分工,多次调度,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实效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杨校长为首、夏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小组,创建了全面而完整的研究体系:实行分管校级领导参与认领任务(分工表附后),教务、政教、团委、教科研和总务处各处室在分管校长的领导下在各自领域重点突破,形成一支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研究团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多次开会调度,及时听取各处室汇报实施情况,将方案中的每一活动和做法都进行了论证,讨论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解决办法,力求每一活动做的实效而有价值,确保了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在课题实施中,以班会为主阵地进行闲暇生活指导,以丰富多彩的社团和兴趣小组为载体,以各种活动和比赛为平台,创设闲暇教育大氛围,制定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评价制度,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育人机制。(一)文化引领篇: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比较娇惯、懒惰,不能孝敬老人等,所以学会做人是他们在闲暇时间的首要任务。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青少年通过对以儒家文化精髓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文明修养,将来才能够担当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所以学校决定在闲暇时间对学生开展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具体措施:1、让传统文化浸润学校生活,使学生在闲暇时间内诵读经典和文明修行成为习惯。a学校通过在廊道墙壁张挂儒家经典名句、二十四孝图、名人名言、经典诗文等文化匾额,绘制班级文化墙,来创设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b经典诵读常规化。每天早上学生到校后,由班长组织,集体诵读儒家文化经典篇目,下午预铃后练习儒家名篇的书写,形成固定的制度。经典诵读的内容有校本课程中华传统文化管窥、国学撷英、立德与生活和经典名篇。由政教处组织专门的督查组检查,奖优罚劣,让经典诵读成为习惯。c开展经典诵读比赛,以赛促读。初一重点背诵弟子规、论语等,初二背诵孝经、礼记等,由政教处组织班级诵读比赛,从比赛的参与人数、诵读的水平、学生的精神面貌等多方面来评价。选出级部成绩最高的两个班级,在周一升国旗时到主席台展演。学生通过经典诵读,提升了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 d引导学生闲暇时间多读经典书籍。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部经典书籍,写一本读书笔记,办一期手抄报,写一篇心得体会,讲十个经典故事。为了督促学生阅读,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读书报告会和多次征文评选。举行了国学文化论坛-对话经典学生论坛(夏慧丰、吕福香负责),举办了班级文化展评(李建伟、林桂珍负责),举行了初一经典故事演讲比赛、初二经典诵读比赛(李建伟、林桂珍负责),举行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学生经典诵读手抄报、硬笔书法比赛(臧素英、齐春霞负责)。通过这些组织严密的实效性活动, 检阅和促进了学生闲暇时间诵读经典的成果,让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明修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挖掘节日资源,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习俗。a在清明节,学校举办“我心目中的英雄”演讲比赛和“听爷爷讲那过去的故事”等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祭扫烈士墓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搜集和整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先在班内演讲,选出最好的参加学校演讲比赛。全校学生聆听演讲学生激情澎湃的讲述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树立自己学习的榜样,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征文比赛要求通过每位学生在写之前,必须先采访至少三位老年人,请他们讲自己身边的或听说的战斗英雄,之后选出最令自己感动的故事写出来。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必须珍惜今天的时光,认真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b在寒假,学校举行了“我最喜欢的对联”征集和探寻年的来历等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寒假中,学生们利用走亲串友的机会,或是拍照,或是记录,选出了很多经典的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对联。并且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资料探寻年的来历,了解了不同时代的、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让春节过得特有意义。3、举办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让学生在校能感恩老师,在家能感恩父母,在社会上能感恩他人。a每年教师节学校都会举行学生感恩老师活动,举行“老师,我想对你说”演讲、我最喜欢的教师等征文比赛,号召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爱;b初三毕业前夕,举行“感恩母校,祝福学生”活动,毕业生上台为自己的老师献花,诉说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学生对老师的依恋和感激之情在泣不成声中升华;c在家庭中举行“今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明白父母的艰辛与伟大,从而加深理解父母严格管教的良苦用心,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d每年的三月份是学雷锋常规活动月,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是幸福快乐的,只有仁爱互助这个社会才会稳定和谐。4、通过开展 “孝子评选”、“公德之星”等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对学生更好的进行伦理教育、公德教育等;以传统的孝道和弟子言行为学生奠定道德根基,并以学生为载体,学生带动家长,家长影响社区,进而形成以学校为中心,辐射整个社区的“忠孝文化圈”。(二)强身健体篇: 尽管上级部门要求减轻课业负担,但迫于中考升学压力,很多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随着学校每天健康锻炼一小时的实施,学生校内体育锻炼逐渐被保障。然而周末和寒暑假中,由于思想的懈怠和客观场所的缺乏,很多学生的闲暇时间都是缺乏体育锻炼的。而人的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坚持不懈的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观念的形成需要延续性,所以加强闲暇时间体育锻炼的指导势在必行。具体措施:1、武术进校园,太极拳成为教师学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必修科目。每天大课间,师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做完具有时代气息的广播操之后,悠扬旷古的24式简化太极拳的乐曲便响彻整个校园,班主任在学生队伍中,其他教师自觉排成方队,随着音乐,一招一式,流畅而优美,既强身又健体,既修身又养性,天天如此,已成习惯。为了促进太极拳学习,学生成立了太极拳协会,学校专门聘请了潍坊市太极拳协会的会长和老师,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教授太极拳的套路,让协会的学生学到专业的打法。为了促进学生在闲暇时间的演练,学校在5月9日展演比赛(马尚忠、张晓明负责),同时把家长的参与也纳入评价的标准,以此来带动学生家庭的积极参与。2、利用潍坊市、山东省体育传统校的优势,以篮球、排球、足球、拳击传统项目带动全体学生参与体育竞技和健身活动,以此提高身体素质。潍城区体校于2006年职能随机构并入实验中学,进入了多个高水平的教练员,随即带动了我校体育的迅速发展。由其所训练的篮球、排球、足球、拳击社团在课外活动和节假日有计划训练,带动了很多的体育爱好者,他们纷纷加入社团,利用闲暇时间,坚持活动,比赛成绩突出,我校于今年先后被评为潍坊市和山东省体育传统校。现在体育社团又增加了多个,参加人数多至在校人数的50%,学校正在联系筹建国家级体育俱乐部,会提供更多的场所和方式,让所有的学生在闲暇日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3、采用家庭捆绑式锻炼计划,让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共同参与健身行动。每个闲暇日规定学生必须锻炼一小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自己选择方便的场所,但必须是和家人一起进行的,互相签字,学期末评选健康之家。4、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暨首届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促进学生各项体质的体育锻炼。 为了促进学生体能的健康发展,中考增加了体育的测试,这使得体育锻炼变得有章可循。为了学生不在中考前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促进学生在平时就加强对体能的锻炼,学校决定在举行常规的只有少数学生参加的以竞技体育为主的秋季运动会之后,开展全体学生参加的为期一月的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把全班的成绩汇总,奖励级部前三名。为了实现促进其体质达标,要求学生在闲暇时间一定要锻炼,每天保证20分钟,让体质在每天的锻炼中增强,从而为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三)社会实践篇:学生只有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参与实践,才能了解国情乡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成功奠基。因此学校以学生自组社团为载体,以实践活动为平台,让全体学生在闲暇时间都参与进来,从而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责任感,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进入社会打下基础。1、每年初一新生清明节到浮烟山远足活动,不但锻炼学生的毅力,而且了解了沿途和浮烟山的风土人情。每年的清明节周末,我校的全体新生都会在校长和初一教师的带领下,徒步从学校到达浮烟山,进行远足训练。沿途,会有班主任讲解沿途的村庄的概况和风土人情,在学生意志力脆弱需要鼓励时,老师会给他们讲红军长征的故事,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通过组织学生远足,既可充分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也可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文化教育以及生物、地理教育,还可进行挫折教育。2、由学生自愿组成的灯谜协会、书画社、吟诵社等社团组织,利用下午活动课和双休日、寒暑假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华灯谜协会成立于2010年,每周进行活动,主要研究灯谜的历史、学习古代灯迷的文化渊源,已成功的举办了两次全校的猜谜活动和两次元宵节社区猜谜活动。书法协会成立于2010年,王大华老师任会长,主要通过每周的活动来指导练习书写,在闲暇时间按老师的要求练习毛笔书法和绘画,同时鼓励家长的共同参与,已成功的举办了两次画展和书法比赛,画室中展满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书画,并有多人在上级的比赛中获奖。吟诵社由团支部书记徐婷老师负责,把儒家文化与古典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社团成员代表学校参加潍城区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多次参加社区表演。在潍城区中华颂比赛中,我校学生代表获二等奖,并有四十多名学生获个人一等奖。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促进,更好地发展了兴趣,培养了特长,提高了综合素质。3、“有爱就有阳光”是学校爱心社团今年的主题,全校师生的爱心通过爱心社团传递给了无数需要帮助的人。学校爱心社团是潍坊市百家优秀社团,每年全校师生献出爱心,捐款捐物,帮助学校内部家庭贫困的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到福利院照顾儿童,到敬老院照顾老人,已经坚持了多年。举行了向南方干旱地区每人捐一瓶水献爱心活动和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活动。社团每年都会吸收新会员参加,社团人数已经达到800多人,他们带动家庭参与,不光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和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扩大活动范围,把爱心传播到社会,从而使学生成为爱的的使者,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把文明之花带到家庭和社会。4、公民养成教育社团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培养了探究社会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公民养成教育,采取各个班级都申报课题,全体学生都参与的方式,在平时班主任老师和专门负责公民养成教育的老师进行指导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学生自主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步骤。然后再班级中选出最优秀的参加全校的评选,学校最优秀的代表学校参加上级评选。这样全员参与,层层选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得到锻炼。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确立研究课题,亲自调查了解,采访记录,分析材料,撰写调研报告,从而感受到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增强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技能和意识。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获潍坊市一等奖,爱护公共设施,展现公民素质、呵护每一片绿,共建魅力鸢都获潍城区一等奖。5、志愿者社团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的与家长共同组建了义工组织,自发的为社会服务,打扫卫生,指挥交通等,在创建文明城市等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形成了社会新风尚,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四)科技创新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指导学生在闲暇时间中养成善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习惯,敢于打破旧的思维方式,对旧的事物进行改良,才能有所创新,形成创新的品质。1、科幻画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根据感觉预测未来。科幻画社团由美术老师指导,鼓励他们在闲暇多看科幻书,多与人讨论,把自己的奇思妙想绘成图画。2、科技协会由解兆法老师负责,组分为制作小组和科研小组,由专职常识老师任辅导员,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强化和实践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他们经常利用已经学到的科学知识,对一些物品进行改良,搞一些发明创造,学生积极性很高,由他指导的学生发明多次获省级、国家级奖励。3、每年举行科技节,写科技小论文,做科技手抄报,展览科技作品,通过展出、评比、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他们对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检阅了在闲暇时间的创新活动,培养了创新能力。四、项目实施的效果: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生的闲暇生活有了韵味。学生在闲暇活动过程中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健身,学会了求知,学会了交往,学会了创造。闲暇教育的研究使学校的教育得到了延续,巩固了学校的教育成果,促进了学生在思想、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闲暇时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同时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思想底蕴,以体育强身为保障手段,以实践活动促进综合能力提升、以科技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的在校教育和闲暇教育相结合的内容体系和途径,从而使学校的特色教育更加丰满和完善,也形成了家庭学校社会合力教育的新局面。(一)学生通过参加闲暇教育的活动,激发了兴趣,提升了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康水平,实践、创新、与人合作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 1、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养,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对儒家主要思想的内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明素质全面提升,精神面貌和日常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能够尊重老师和家长,养成了文明守纪的好习惯,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家庭氛围;通过参加各种学习和活动,学生创造性潜力得到开发,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综合素质有很大提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了健康的体魄,为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塑造了健全的人格,养成了优雅的性情。近两年来,我校学生积极参加区市以上各类征文和经典文艺表演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综合类:爱心社团被评为潍坊市百家社团。诵读与征文:2011年,获潍城区 “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团体二等奖,获得个人一等奖的学生多达四十名;吟诵比赛获一等奖,参加建党90周年中国校园文学作品联展活动中陈安妮同学的盛夏花事荣获潍坊市初中组一等奖(潍坊市共五名),王娜同学的母亲荣获三等奖;艺术方面:学生参加全国“中华颂”夏联营才艺展示活动;校园剧考试风云潍城赛区获二等奖;八名学生获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小学生作文书画大奖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在“诗词歌赋创作比赛”中,有6名同学获奖,我校也被评为“优秀组织奖”,艺书斋美术社团被评为潍坊市优秀社团;科技节幻想画大赛中,我校获得创新奖5个;在潍城区书法展中,我们获得一等奖5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5个;11项获得潍坊市信息学奥赛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 体育方面:;2010年,山东”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我校获得女篮第一,男篮第二,2011年又传来捷报,女排获山东省第一名,男排第三,女篮第二,男篮第三,并双双获得道德风尚奖,拳击比赛多次获得省级比赛获奖。2、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对学生闲暇时间的指导和实践,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不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涵养和道德素养,而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践行,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校本教材方面:我校研发的校本教材中国传统文化管窥2007年获得全国中小学幼儿教师科研论著成果三等奖,校本教材国学撷英获得区一等奖;诵读与文学方面:夏慧丰和王艳敏老师的诵读经典、侵润人生在潍坊学院院刊上发表,任安老师的我阅读,我研究,我快乐获潍坊市金点子一等奖;吕福香等老师的多元化训练,让作文更精彩获潍城区创新奖二等奖,李静静老师的用活细节描写,增添文章神韵,孟娟娟老师的学生学习责任感的培养与强化,任安老师的学生名著阅读策略研究分别获小课题研究潍城区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在公民养成教育方面,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成绩突出,拒绝白色污染,共建绿色家园获潍坊市一等奖,爱护公共设施,展现公民素质呵护每一片绿,共建魅力鸢都获潍城区一等奖;在学生管理方面,学生素质明显提高,李建伟、郝志红等老师的班级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研究>>获潍城区创新奖三等奖。“阳光爱心社团”获潍坊市百家社团,书画社团获潍坊市优秀社团。3、使学校的特色文化教育延伸至校外,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学校自开展“立足特色建设,开展闲暇研究”以来,全体师生共同参与,通过经典诵读和其它各种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郁的儒家文化氛围,创造了和谐的校园环境,各项工作都在高质量的运行,学生乐学,教师乐教,逐步形成了有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现代化学校。学校被评为市级规范化学校,省级体育传统项目校,连年被评为平安校园、文明单位,中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优秀学校,潍坊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潍城区中小学、幼儿园“中华诵”系列比赛活动优秀组织奖等,现代教育报以传承弘扬儒家文化,打造儒家文化学校特色对学校开展特色建设进行了大篇幅报导,潍坊晚报以“社团扮靓第二课堂”对学校的社团活动作了详细介绍,潍坊电视报对学校的太极拳进课堂也做出了肯定,中国校园文学对学校的儒家文化特色进行了宣传。学校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