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

    • 资源ID:35115209       资源大小:29.72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ofchildhood)是最常见的儿童肿瘤性疾病,是指前体B、T或成熟B淋巴细胞发生克隆性异常增殖所致的恶性疾病。6.临床危险程度分型 小儿ALL有明显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1)诊断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50×109/L(2)年龄1岁或12岁。(3)诊断时有CNSL。(4)染色体核型为t(9;22)或t(4;11)异常者。(5)泼尼松诱导试验60mg/(m2·d)×7天 ,第8天外周血白血病细胞1×109/L(1000/l),或治疗1519天时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仍大于25%。具备上述危险因素1项者为高危ALL(HR-ALL),提示预后较差,需较强烈的治疗方案;不存在其中任何一项者为标危ALL(SR-ALL),提示预后较好 ,在合理治疗下,长期无病生存率可达70%85%。临床表现: 各类型小儿急性白血病临床表现相似其主要临床表现归结为贫血、出血、发热和白血病细胞对全身各脏器、组织浸润引起的症状。除T-ALL起病较急外,一般起病相对缓慢。通常表现为进行性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盗汗、虚弱、低热和出血倾向亦有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或出现皮疹,然后出现无力等症状 。从起病到诊断可长达数月,也可以骤然起病以不规则发热、急速的进行性苍白、明显的出血症状和骨关节疼痛等症为首发表现,起病数天至数周即得以诊断,但多数病人在起病后26周内明确诊断。1.贫血 常早期出现,轻重不等,表现为进行性苍白,以皮肤和口唇黏膜较明显,可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颜面水肿虚弱无力等症状。T-ALL由于发病较急,确诊时贫血反而不严重贫血和出血程度常不成比例2.出血 极大部分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和黏膜出血,表现为皮肤紫癜、乌青和瘀斑,甚至发生皮下血肿齿龈出血鼻出血、口腔黏膜渗血,严重者可出现眼底视网膜出血导致视力减退、颅内压增高。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临床表现为便血、呕血和尿血。颅内出血时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出血原因除血小板的质与量异常外,亦可由于白血病细胞对血管壁的浸润性损害使渗透性增加T-ALL偶可发生DIC,可能由于原始T-ALL细胞释放凝血酶、激酶等物质所致。3.发热与感染 半数以上患儿有发热热型不定。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继发感染。多数患儿起病时有不同程度发热可为低热、不规则发热持续高热或弛张热,暂时性热退时常大汗淋漓。发热的原因包括肿瘤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前者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用吲哚美辛(消炎痛)0.5mg/kg体重,每8小时口服热可退净以此鉴别肿瘤性发热和感染性发热。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系统败血症齿龈、口腔溃疡皮肤疖肿肠道炎症,肛周炎也颇为常见 。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副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其他还有粪链球菌、克雷白杆菌阴沟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黏质沙雷菌弗枸橼酸杆菌等条件致病菌和厌氧菌。此外可有巨细胞包涵体病毒(CMV)疱疹病毒EB病毒感染。真菌感染也较常见有白色念珠菌引起鹅口疮、肛周真菌症、真菌性肠炎和深部真菌感染。上述各种感染可单独发生也可混合感染临床常表现为不规则或弛张性发热。4.白血病细胞在脏器浸润表现 (1)网状内皮系统浸润:ALL易有网状内皮系统的浸润,约2/3患儿有脾脏轻或中度肿大肝脏多轻度肿大,质软。淋巴结肿大多较轻,局限于颈、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 。有腹腔淋巴结浸润者常诉腹痛。(2)骨关节浸润:约有1/4的患儿以骨或关节痛为起病的主要症状。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或骨膜下出血所致。表现为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的骨、关节疼痛或肿痛,行动受碍,多见于膝、胫骨、胸骨、踝、肩腕肘关节处,易被误诊为风湿关节炎或骨髓炎。(3)中枢神经系统浸润:颅内压增高症状可出现在病程的任何时期尤其在应用化疗而未采取有效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者。T-ALL在发病早期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所致视力模糊,也可引起面瘫等脑神经损害症,甚至发生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等(4)腮腺浸润:表现为两侧腮腺无痛性增大,质地较硬,无压痛或轻度压痛。(5)睾丸浸润:睾丸浸润时有单侧或双侧睾丸无痛性肿大质地坚硬,压痛不明显透光试验呈阴性。随着病程的延长 ,若不采用有效预防措施,睾丸白血病的发生将增多。合并睾丸白血病的平均病程为13个月大多在骨髓处于完全缓解时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骨髓复发。(6)肾浸润:ALL时肾浸润并不少见可因水肿、尿量尿色改变而就诊,有时肾脏明显肿大可在两侧腹部触及,腹部B型超声或CT可见肾脏有多发性浸润灶。(7)其他:如皮肤、胃肠道肺、胸膜和心脏浸润时,引起相应脏器功能障碍的症状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或胸腺浸润,可产生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并发症:1.贫血和出血 贫血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心悸耳鸣,溶血和 不同程度的出血可发生皮下血肿,眼底视网膜出血,导致视力减退。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时、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消化道和颅内出血可致患儿死亡。2.感染 常并发感染易扩散为败血症;常见的感染部位有呼吸系统皮肤疖肿、肠道炎症肛周炎等,可发生鹅口疮、肛周真菌症、真菌性肠炎和深部真菌感染等3.白血病细胞浸润 可并发骨髓衰竭和全身组织器官被浸润肝脾、淋巴结肿大;上腔静脉综合征;关节肿痛,使行动受碍;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时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可表现为颅内压增高,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所致视力模糊,也可引起面瘫等脑神经损害症,甚至发生癫痫样发作,意识障碍等;两侧腮腺无痛性增大;睾丸白血病;肾脏明显肿大;皮肤、胃肠道、肺、胸膜和心脏浸润时,引起相应脏器功能障碍的症状等。诊断: 临床上出现典型的症状、体征,外周血中查见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始加幼稚细胞30%。此时诊断急性白血病并不困难。若是发病初期,症状、体征不典型,外周血不见原幼细胞,此时诊断有一定难度。1.感染性发热 对不明原因的贫血出血、发热和不能以感染完全解释的发热,以及多脏器浸润症状表现者应考虑本病诊断。2.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 对体格检查中发现有与出血程度不相符的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者,尤其有腮腺、睾丸和软组织浸润肿大者,以及伴有骨、关节痛明显者应考虑本病的诊断。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发现2个系列异常或见有幼稚细胞者应考虑到本病 的可能,进一步做骨髓涂片检查骨髓检查对于诊断十分重要但应注意白血病细胞在体内分布不均匀现象,必要时行多部位穿刺方能确诊。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ITP、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各种关节炎、类白血病反应时应想到本病当不能肯定除外白血病时即应及时作骨髓穿刺涂片进 一步明确诊断。应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类白血病反应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显著增多和(或)出现幼稚白细胞者称为类白血病反应,通常有感染、中毒、肿瘤、失血、溶血、药物等原因。粒、单核细胞类白血病反应中常有白细胞显著增加,又有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白细胞,但前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增高淋巴细胞性外周血白细胞可轻度增加但出现幼稚淋巴细胞。一般而言去除诱因后类白血病反应即可恢复正常,而且通常类白血病反应外周血中红细胞及血小板不受影响,骨髓无白血病样改变。临床上偶有病例的类白血病反应 难与白血病鉴别,此时宜严密观察,辅以免疫、遗传等方法仔细区别 。2.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病出血贫血、发热和全血减少与白细胞减少 的ALL相似,易与低增生性白血病混淆,但是本病肝、脾、淋巴结不肿大,骨髓增生低下而无原始幼稚细胞比例增高现象。3.恶性组织细胞病 本病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发热贫血、出血、肝、脾和淋结肿大以及全身广泛浸润性病变,很难与白血病鉴别。外周血象也与白血病相似,出现Hb和BPc下降白细胞降低者超过半数,且可发现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只是若发现恶性组织细胞则高度提示本病。骨髓增生活跃或减低,网状细胞增多,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组织细胞按形态可分为一般异常组织细胞、单核样组织细胞、淋巴样组织细胞、多核巨型组织细胞和吞噬型组织细胞,如果见到大量吞噬型组织细胞且出现一般异常组织细胞,则支持诊断本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骨髓象支持而临床不符合者不能诊断,反之临床支持而骨髓象不符合者不能排除诊断,所以本病依靠综合分析诊断有时骨髓及淋巴结等活检可以提儿童血液与肿瘤疾病供一定证据。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本症为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所致。临床有发热,皮疹,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血象白细胞增高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且变异淋巴细胞常达10%以上。临床表现及血象易与急白相混淆,但本症恢复快,骨髓象无原幼淋巴细胞出现,检测EBV特异性抗体如EBV-VCA-IgM等可确诊5.风湿与类风湿关节炎 发热关节痛、贫血、白细胞增高等与ALL类似,但肝、脾、淋巴结多不肿大 ,行骨髓检查则不难区别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 是一组因造血干细胞受损而致骨髓病态造血和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病以贫血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例还有骨痛。MDS不仅应与急性白血病相鉴别,而且有20%30%的病例最终转变成急性白血病。本症骨髓象呈现三系或二系或任一系的病态造血红系如比例过高(60%)或过低(5%)出现环铁粒幼红细胞、核分叶、碎裂或多核等红细胞。巨核系可出现淋巴样小巨核、单圆核小巨核、多圆核巨核细胞等。粒-单核系可见原粒或幼单核细胞增多和形态改变但是原始细胞(或原单+幼单)的比例30%,因而不能诊为急性白血病。国外有人提出ANLL的诊断步骤可按图1进行临床考虑,其中包括与MDS的鉴别诊断。治疗: 近20年来由于新的抗白血病药物不断出现,新的化疗方案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ALL的预后明显改善。现代的治疗已不是单纯获得缓解,而是争取长期存活,最终达到治愈,并高质量生活。1.原则 联合化疗是白血病治疗的核心,并贯彻治疗的始终。其目的是尽量杀灭白血病细胞,清除体内的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防止耐药的形成,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尽快达到完全缓解,尽量少损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晚期的后遗症。ALL化疗的主要原则是按临床危险型选择不同强度的治疗方案,强调早期连续合理强烈化疗和坚持长期持续化疗,同时给予鞘内化疗预防CNSL的发生。化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进行有效的对症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包括瘤细胞性栓塞,肿瘤溶解综合征,水、电解质平衡,贫血,出血,DIC,各脏器特别是心肝肾正常功能的维持,各种感染及各种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的防治。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难治性及复发性病例宜在CR后进行移植。2.ALL化疗 包括诱导缓解治疗、缓解后巩固治疗CNSL预防性治疗、再诱导治疗维持和定期强化治疗。(1)白血病的缓解标准是:完全缓解(CR):A.临床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B血象:血红蛋白90g/L 白细胞正常或减低,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109/L。C.骨髓象:原始细胞加早幼阶段细胞(或幼稚细胞)5%,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部分缓解: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或2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未缓解:临床、血象及骨髓象三项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其中包括无效者(2)缓解治疗:此阶段治疗目的是在白血病细胞还没产生耐药前用化疗的方法迅速最大限度去杀伤白血病细胞恢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同时避免发生致命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及感染。通常用几种药物联合化疗能杀死99%的白血病细胞,恶性细胞从1012减少至108,使骨髓中原幼淋5%即达到CR。小儿ALL的诱导缓解治疗中应用2种药物VP使90%以上小儿获CR加L-ASP,CR率仅稍有提高。在高危小儿ALL治疗中用四、五种药联合化疗CR率虽然不增加,并且增加了药物毒性带来的风险但主要的是减少复发提高长期EFS率。此阶段支持治疗是保证强化疗顺利进行的关键需合理输注红细胞血小板和非格司亭(G-CSF)预防和治疗感染,使病人能安全度过骨髓抑制期。ALL诱导缓解治疗首选国内外常用的标准方案VDLP方案:即长春新碱(VCR)1.5mg/m2,每周1次×4次;柔红霉素(DNR)30mg/m2每周1次,共23次(HR-ALL用3次,SR-ALL用2次);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600010000U/m2。隔天1次,共68次(HR-ALL用8次,SR-ALL用6次);泼尼松(Prednisone)每天60mg/m2分3次口服,共28天,减停7天。95%病人在2835天时能达完全缓解(CR)。白血病达缓解后如没有进一步的治疗,剩下108白血病细胞将增殖,导致复发。在CR后进一步减少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治疗包括巩固治疗、维持治疗及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性治疗。(3)缓解后巩固治疗 :巩固治疗或后期强化疗指在CR后立即进行几个疗程的强烈化疗。早期强化疗在用哪些药物联合巩固、强度上各治疗组尚无统一的方案。BFM治疗组在维持治疗早期再重复诱导缓解方案VDLP。美国SJCRH则用替尼泊苷和阿糖胞苷(Ara-C)改进了高危型ALL的预后。推荐用CAT方案,环磷酰胺(CTX)8001000/m2第1天,阿糖胞苷(Ara-C)每天100mg/m2×7天,2次/d(每12个小时1次)皮下注射,硫鸟嘌呤(6-TG)或巯嘌呤(6-MP),每天75mg/m2,晚间顿服×7天;HR-ALL时可采用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12g/m2,每12个小时1次×(46)次环磷酰胺(CTX)和巯嘌呤(6-MP)同上。(4)CNSL及其他髓外白血病预防:由于体内存 在“血-脑脊液屏障”和“血睾屏障”等白血病细胞 的天然药物性庇护所髓外白血病的复发直接影响白血病的存活时间导致全身复发,因此庇护所预防性治疗日益受重视,若不进行庇护所预防,有40%的小儿ALL在CR后3年内发生CNSL,CNSL占小儿ALL复发的75%男孩7.7%发生睾丸白血病CNSL发生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白血病细胞的庇护所,往往微量白血病细胞在诊断ALL时已潜入,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常用的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VCR)、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环磷酰胺(CTX)门冬酰胺酶(L-ASP)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杀灭脑脊液中的白血病细胞,而往往在脑膜上增殖并发生CNSL继而导致骨髓及其他髓外复发。因此庇护所预防性治疗十分重要,应从化疗之初就开始并贯穿整个维持治疗。主要措施: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增加血液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 ,可有效预防CNSL及睾丸白血病的发生诱导治疗开始后25天起每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地塞米松(DX)“三联”化疗1次共56次以后每3个月1次至治疗结束。甲氨蝶呤(MTX)剂量为12.5mg/m2(最大12.5mg);阿糖胞苷(Ara-C)1mg/kg(最大50mg);地塞米松(DX)02岁为2.5mg,2岁5mg全身化疗药物中采用脑脊液浓度较高药物如依托泊苷(VPl6)和IDA。门冬酰胺酶(L-ASP)虽然不能直接通过血脑屏障,但也可减少脑脊液中门冬酰胺水平而起到杀死脑脊液白血病细胞作用。鞘内化疗: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和(或)阿糖胞苷(Ara-C)对预防和治疗CNSL有肯定的疗效,目前多主张按年龄的三联鞘注给药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在巩固治疗休疗结束后开始,每隔1015天1次,用3次,以后每3个月1次高危(HR-ALL)共用69次,低危(LR-ALL)共用46次。每次甲氨蝶呤(MTX)剂量为3000mg/m21/6静脉推注15min(不超过500mg),余量于24h内均匀滴入。在推注后30120min鞘内注入“三联”化疗。于治疗起第37小时用四氢叶酸钙(CF)151mg/m2共68次,首剂静注 ,以后可改每6小时1次口服。有条件者检测血浆MTX浓度(0.1mol/L为无毒性浓度),以调整四氢叶酸钙(CF)应用的次数和剂量。若44h时1mol,68h时0.1mol,则CIF用6次即可,否则要延长并增加解救剂量预防毒性措施包括水化碱化,化疗前3天起口服碳酸氢钠0.51.0g,3次/d,化疗当天起用5%碳酸氢钠5ml/kg静滴每天补液1/5张含钠溶液3000ml/m2,24h内均匀滴入,共4天。用药前肝、肾功能必须正常。颅脑放疗:放疗对小儿智力生长发育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目前大部分治疗组主张放弃颅脑放疗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治疗,在整个化疗过程中每2个月1次鞘注或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静注及同时鞘注。只对有CNSL发生高危因素的患儿进行颅脑放疗,而且放疗剂量由24Gy减至18Gy。(5)再诱导治疗:一般在第3次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四氢叶酸钙(CF)1014天起,HR-ALL的早期强化治疗分2个阶段,第1阶段用VDLP,与诱导治疗的不同之处是柔红霉素(DNR)和长春新碱(VCR)每周1次共2次,泼尼松剂量每天45mg/m2共14天,逐渐减量,7天内停药,口服。第2阶段用依托泊苷(VP-16)每次200mg/m2,阿糖胞苷(Ara-C)每次300mg/m2,每3天1次,共3次静滴。SR-ALL的早期强化只用VDLP。(6)维持治疗和定期强化治疗:如果在诱导缓解及CNSL预防后不再化疗,几周至几个月内,白血病就会复发。维持治疗目的是进一步减少白血病细胞主要用药硫嘌呤(6-MP)和甲氨蝶呤(MTX) ,间断加用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这种治疗对60%80%的标危ALL均有效并能很好地耐受硫嘌呤(6-MP)和甲氨蝶呤(MTX)的强度对治疗是否能成功很重要,化疗中低的累计剂量伴随一个高复发率在维持治疗中,白细胞计数控制在小于3.5×109/L的ALL复发少于白细胞高者。口服化疗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很大不同,这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口服标准剂量硫嘌呤(6-MP)和甲氨蝶呤(MTX)后,血药浓度可有620倍之差。因此对每个个体进行血药浓度特别是细胞内药物浓度监测来调整硫嘌呤(6-MP)和甲氨蝶呤(MTX)剂量很有必要 。硫嘌呤(6-MP)和甲氨蝶呤(MTX)生物利用度通过药时动力,因此晚上服药比早上好。对维持治疗中每隔412周加长春新碱(VCR)和VP有争论。北京儿童医院主张每隔4周加用这些药 。后期强化治疗:许多治疗组主张在维持治疗早期加上再诱导缓解强化治疗,如BFM加上VDLP及硫嘌呤(6-MP)、阿糖胞苷(Ara-C)和环磷酰胺(CTX)。CCG用VALD,SJCRH则用替尼泊苷和阿糖胞苷(Ara-C)。维持治疗时间:维持治疗需要多长时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多数的ALL在临床CR一年内MRD阳性 ,第2年仍有许多病人呈现阳性理论上讲治疗应继续直至铲除所有白血病细胞。为此所需时间无疑对每个病人都不同。一般总治疗时间23.5年。甲氨蝶呤(MTX)肌注2030mg/m2,每周1次,共3周 ,同时巯嘌呤(6-MP)每天75mg/m2,共21天,口服;后接长春新碱(VCR)1.5mg/m2次,泼尼松剂量每天45mg/m2,共7天;如此每4周1个周期,周而复始,并根据个体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调整甲氨蝶呤(MTX)和巯嘌呤(6-MP)剂量,使白细胞计数维持在(2.83.0)×109/LHR-ALL患儿每12个月用VDLP一疗程(同再诱导第一阶段)作为强化治疗SR-ALL总治疗期限男孩为3年,女孩2.5年;HR-ALL则各延长612个月。(7)CNSL治疗:按剂量“三联”鞘注化疗8次,隔天1次至脑脊液中肿瘤细胞消失(一般鞘注23次后脑脊液大多转阴),以后每周2次至总共8次。如CNSL发生在骨髓CR期,则需在脑脊液转阴后增加1次全身强化治疗以避免CNSL后全身复发然后做全颅放疗(60Co或直线加速器)治疗,总剂量为18Gy,分成15次照射,对已有足够身高的大年龄患儿同时做全脊髓放疗,对小年龄患儿则在全颅放疗的同时增加鞘内化疗每周1次共2次。如起病时已有CNSL,则在再诱导治疗结束后做全颅、全脊髓放疗。放疗后每8周鞘注“三联”1次直至终止治疗。(8)睾丸白血病(TL)治疗:睾丸异常肿大,怀疑为TL时,最好能做活检以确诊如为双侧TL则做双侧睾丸放疗,总剂量为2430Gy若是单侧TL,可做病侧睾丸放疗(以病侧为主,但对侧常受影响)或病侧睾丸切除。如起病时已有TL应按原治疗方案进行全身性诱导巩固等治疗,在诱导结束后做TL局部治疗。若CR中发生TL,在治疗TL的同时给予VDLDX和依托泊苷(VP-16)+阿糖胞苷(Ara-C)方案各1个疗程做全身治疗,以免由TL引发骨髓复发。(9)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防止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化疗常十分敏感在化疗开始时大量的肿瘤细胞被药物杀伤破坏溶解 ,因此而诱发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此种情况常发生在化疗刚开始1周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钠、低血钙等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少尿、无尿、DIC等。为减慢肿瘤细胞溶解的速度,避免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形成,对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50×109/L者初始化疗应相对减弱如仅给泼尼松(强的松)和长春新碱,在37天后才给予较强的化疗。对所有诱导期第12周的新病人均应给予3000ml/m2水化、5%碳酸氢钠5ml/kg碱化血液和尿液监测电解质、尿酸、DIC指标,保证水、电解质平衡,同时服用别嘌醇200300mg(m2·d),以减少尿酸的形成,防止尿酸性肾小管栓塞所致的肾功能不全。预防感染:注意食品及环境卫生,减少感染机会 应用磺胺甲噁唑(SMZ)2550mg/(kg·d),诱导期可全程应用,缓解后每周用3天,防止发生卡肺囊虫肺炎静脉应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每次200400mg/kg可能减少某些感染的机会。化疗期间禁止接种活疫苗,以避免疫苗散布感染。加强口腔和肛门护理,及时治疗如龋齿等潜在感染灶以减少内源性感染。及时处理浅表真菌感染以减少深部真菌感染。应用门冬酰胺酶(L-ASP):应用门冬酰胺酶(L-ASP)时宜低脂饮食 ,减少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机会;注意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时及时补充以避免低蛋白血症加重感染。定期进行心、肝、肾功能检查,避免脏器功能不全。应用造血刺激因子:适当应用造血刺激因子缩短骨髓抑制期,可能减少感染机会可应用莫拉司亭(GM-CSF)或非格司亭(G-CSF)对缓解中病人在强化疗48h后根据化疗强度适时应用35g/(kg·d)至白细胞3.0×109/L血制品应用:在贫血、出血的预防和治疗中十分重要(10)随访与病人管理:应将白血病治疗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随访及病人管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以保证按时实施治疗计划。要做到正确记录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所有的治疗详细向病人交代下一阶段的治疗计划及离院后的注意事项。未按时来院接受治疗及随访时主动与家长联系减少失访者,以提高治愈率和统计的正确性。3.复发 的治疗 小儿ALL复发最常见 的部位是骨髓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少见复发部位有淋巴结、胸膜腔、骨、皮肤等。美国SJCRH资料表明80%小儿ALL获长期存活,20%ALL在第1年内发生复发,从第2年到第4年复发每年为2%3%,4年后不再发生德国BFM研究表明若自诊断起活6年者无复发则获长期存活和治愈是可能的。大多数复发是由于原来恶性克隆组织的再生在治疗期复发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细胞产生了耐药偶尔有复发的白血病细胞的MIC分型不同于诊断时的恶性克隆。另外 一种是完全不同于白血病的继发肿瘤。北京儿童医院在1000余例小儿ALL治疗停止后4例病人发生肝癌,即继发肿瘤复发经化疗有可能获第2次缓解,但取决于第1次持续完全缓解时间。第1次时间短于18个月者预后差,获第2次缓解很少超过数月只有20%患儿获存活。患儿CCR时间超过18个月和那些经治疗后停药复发而且用不强烈的药获第1次缓解的约75%能获存活复发部位也是治疗成败的重要条件骨髓复发比单纯髓外复发差;男孩病理发现 的睾丸白血病比明显临床睾丸复发治疗有效。(1)骨髓复发:骨髓复发病人的治疗比初治者困难,如在治疗过程中复发 ,则需选择未用过的药物或加大剂量组成新的治疗方案。如用伊达比星(去甲氧柔红)、替尼泊苷、米托蒽醌异环酰胺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等。停止治疗后的复发可采用原诱导方案如VDLD方案或加大药物剂量。患儿一旦获缓解,有条件者应做骨髓移植(BMT),BMT后CCR可达20%。如无条件作BMT,需继续采用强维持及加强治疗,CNS预防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2)CNSL复发:尽管在ALL治疗中采取了CNSL预防治疗,仍有5%10%患儿发生CNSLCNSL可单独复发,也可伴骨髓复发或其他髓外复发。复发经常是无症状,患儿定期做CNSL预防性治疗鞘内注射时,常规做脑脊液检查时发现。目前CNSL诊断标准为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mm3伴细胞离心沉淀发现幼稚细胞;或CNS受累不伴脑脊液阳性发现;美国CCG研究表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5/mm3而发现TdT(+)的幼稚细胞诊断也可成立虽然90%CNSL患儿能获缓解。但CNSL复发往往同时或继发骨髓复发或其他髓外复发因此长期存活仅20%35%。影响患儿的存活因素有:单独CNSL;患儿CCR一年以上;CNSL复发前仅接受鞘注而未用放疗做CNSL预防治疗者预后均较好。对CNSL患儿先做三联鞘注,第1周3次,第2周2次,第3、4周各1次,同时对全身做强化疗,然后做头颅24Gy及脊髓12Gy照射,此后坚持每8周鞘注1次。国外有采用Ommaga贮存等。植入颅内做脑室内化疗药物直接注入侧脑室使药物均匀分布于整个蛛网膜下腔,并可减少反复腰椎穿刺带来的痛苦。但有合并感染的危险。(3)睾丸白血病:睾丸白血病复发多在CCR2年后,停止化疗后复发者较多见 。有研究表明在化疗后23年继续临床缓解者中有10%男孩有隐匿的睾丸白血病。单纯睾丸白血病如发生在接受化疗期间仅20%获3年的长期存活;在治疗后发生48%获长期存活;在停止化疗后发生者100%可获长期存活。睾丸白血病多无自觉症状仅出现硬肿开始多为一侧肿大若不进行治疗可波及对侧睾丸白血病的治疗主要是同时对两侧睾丸进行放疗,总量24Gy。同时需进行全身再诱导缓解治疗。治疗方案:国内外各治疗组治疗原则相同基础上根据各自种族经济特点及临床经验有许多方案,目前国内常用方案:标危方案:A.诱导缓解治疗:采用VDLD方案(28天)VCR(V) :1.5mg/(m2·d)(最大量2mg/次),静推,每周1次共4次(d1、d8、d15、d22) Dex(De):6mg/m2口服,分3次121天、第22天起减停1周DNR(D):30mg/(m2·d),静注,12天L-ASP(L):5000U/(m2·d) ,肌注,隔天,共8次。若第15天骨髓原、幼淋5%则追加L-ASP3针。化疗第15天复查骨髓如未缓解原、幼淋5%20%,继续用L-ASP,同时追加DNR一次;如第28天仍未达CR即原幼淋20%,为失败病例,应更换方案,如替尼泊苷+阿糖胞苷(Ara-C)或Idarubincin+Ara-C等。用L-ASP结束后休息6天化疗第29天并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000时用以下巩固方案。 B.巩固治疗(14天):采用CAT方案。环磷酰胺(CTX)600mg/m2,静滴,于第1天水化碱化尿液。阿糖胞苷(Ara-C)100mg/m2,分2次(每12小时1次)肌注第17天6MP75mg/m2,口服,每晚睡前1次,第17天。休息7天进行下一疗程治疗。C.庇护所预防(30天):采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四氢叶酸钙(CF)当ANC1000肝肾功能正常开始给药。按3g/(m2·d)每隔10天为1个疗程共3疗程。总量1/5:氨甲蝶呤(MTX)静推,其余4/5(不超过500mg/次)在6h内均匀滴注于静推氨甲蝶呤(MTX)后2h鞘注1次。于静推氨甲蝶呤(MTX)后36h予CF解救第一次CF剂量为30mg/m2/次,静推,以后CF15mg/(m2·d)口服,每6小时1次:42h、48h54h、60h、66h、72h,共7次。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同时用VP一周VCR1.5mg/(m2·d)Pred40mg/(m2·d)。当天及次日需水化碱化尿液,予5%NaHCO380100ml/m2静注,使尿pH7,同时予充分的液体20003000ml/(m2·d)D.早期强化治疗(21天):替尼泊苷150mg/(m2·d),静注;同时用阿糖胞苷(Ara-C)300mg/(m2·d),静注。隔2天1次共3次。疗程结束后一般需休息2周,血象才能恢复。E.维持治疗:VCR+Dex及硫嘌呤(6-MP)+氨甲蝶呤(MTX)序贯治疗:第1周用VCR1.5mg/(m2·d),静注1次,Dex6mg/(m2·d) 口服×7天。第24周硫嘌呤(6-MP)75mg/(m2·d)每晚睡前口服1次×3周,氨甲蝶呤(MTX)20mg/(m2·d),口服或静点,每周1次×3周。F.定期强化:a.第1次加强时间:自骨髓达CR后第25周开始,方案为VDLD+2疗程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长春新碱(VCR):1.5mg/(m2·d) ,静推,每周1次×2周 。柔红霉素(DNR):30mg/(m2·d),静滴,第1天第2天。门冬酰胺酶(L-Asp):6000ku/(m2·d),肌注第天1次,隔天1次×6次。Dex:6mg/(m2·d),口服×14天。b.第2次加强时间:第2年开始(距第1次加强半年),方案为替尼泊苷+阿糖胞苷(Ara-C)+2疗程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c.第3次加强时间:第2.5年开始(即第19个月起)方案为CODDX+2疗程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d.第4次加强时间:第3年始(距第2次加强1年),方案为替尼泊苷+阿糖胞苷(Ara-C)。G.鞘内注射:诱导治疗第115、29天各三联鞘注以后每8周三联鞘注1次,第3年起每12周鞘注1次。不同年龄鞘注剂量见表7。高危方案:A.诱导治疗:CVDLP4周:环磷酰胺(CTXC)800mg/m2,稀释于5%葡萄糖液100ml在1h内快速静脉滴注,第8天(1次);长春新碱(VCR)1.5mg/m2(每次最大量 不大于2mg/m2)静脉注射,每周1次于第8天、第15天、第22天、第29天;柔红霉素(DNRD)30mg/m2,用5%葡萄糖液100ml稀释快速静脉滴注(3040min),于第810天,共3次;门冬酰胺酶(LASP)500010000U/m2静脉滴注或肌注(根据不同产品的生物活性和特性选用剂量和施药途径),于第9天第11天、第13天第15天第17天、第19天第21天、第23天,共8次;泼尼松60mg/(m2·d),第128天(第17天为泼尼松试验),3次/d,第29天起每2天减半,1周内减停。对于高白细胞血症(白细胞100×109/L)者,若有条件,做血浆置换12次,或泼尼松试验(第17天)后,白细胞仍100×109/L者 ,DNR推迟到白细胞50×109/L时开始连用3天。于诱导缓解化疗的第19天必须复查骨髓涂片可能出现3种不同 的结果:M1:骨髓明显抑制,原淋+幼淋5%;M2 :骨髓呈不同程度抑制,原淋+幼淋5%25%;M3:骨髓抑制或不抑制,原淋+幼淋25%M1者提示疗效和预后良好;M2者提示疗效较差,须加用2次L-Asp或1次DNR,M3:提示无效,属难治性白血病,必须及时更换更为强烈的化疗方案 B.巩固治疗:巩固治疗在诱导缓解治疗28天后达CR时尽早在第2936天开始。替尼泊苷(威猛)或依托泊苷(VPl6)+阿糖胞苷(Ara-C):替尼泊苷(VM26)150mg/m2或VPl6200mg/m2静滴,接阿糖胞苷(Ara-C)300mg/m2静滴 第1天,第4天,第7天C.髓外白血病预防性治疗:a.三联鞘注(IT):于诱导治疗的第1天起仅用阿糖胞苷(Ara-C)+Dex(剂量同上),此后第8天第15天,第22天用三联(剂量见表8)诱导期间共4次早期强化治疗结束用1次 。b.HD-MTX+CF(大剂量氨甲蝶呤-四氢叶酸钙)疗法:于巩固治疗休息12周后视血象恢复情况待中性粒细胞(ANC)1×109/L白细胞3×109/L肝、肾功能无异常时尽早开始,每10天1疗程,共3个疗程。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3.0/m2,1/5量(不超过,500mg/次)作为突击量在30min内快速静脉滴入,余量于6h内均匀滴入。突击量氨甲蝶呤(MTX)滴入后2h内,行三联IT1次。开始滴注氨甲蝶呤(MTX)36h后用CF解救,剂量为30mg/m2,首剂静脉注射以后每6小时1次,口服,共68次。有条件者检测血浆氨甲蝶呤(MTX)浓度(0.1mol/L为无毒性浓度),以调整CF应用的次数和剂量。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治疗前、后3天口服碳酸氢钠1.0g,3次/d ,并在治疗当天给5%碳酸氢钠35ml/kg静滴,使尿pH7。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当天及后3天需水化治疗20003000ml/(m2·d)。在用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同时每天用硫嘌呤(6-MP)50mg/m2,共7天c.颅脑放疗:原则上适用于3岁以上患儿,凡诊断时白细胞计数50×109/L,t(9;22),t(4;11),诊断时有CNSL,因种种原因不宜做HDMTX治疗者,于完全缓解(CR)后6个月时进行,总剂量18Gy ,分15次于3周内完成同时每周IT1次。放疗用VDex及VADex每周交替各2次VCR1.5mg/m2静注1次 ,Dex8mg/(m2·d)×7天,口服。Ara-C100mg/(m2·d)×5天,分2次,肌注。D.早期强化治疗:方案VDLDex:VCRDNR均于第1天,第8天剂量同前。L-Asp500010000U/m2,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共4次;Dex8mg/(m2·d),第114天。第3周减停。休息12周(待血象恢复肝肾功能无异常),接替尼泊苷(VM26)+阿糖胞苷(Ara-C)3次(剂量与用法同前)。E.维持及加强治疗:a.维持治疗:VDex/硫嘌呤(6-MP)+氨甲蝶呤(MTX)方案:硫嘌呤(6-MP)75mg/(m2·d),夜间睡前顿服,21天;氨甲蝶呤(MTX)2030mg/(m2·d)肌注每周1次,连用3周。接着VDex,如此反复序贯用药遇强化治疗时暂停。在硫嘌呤(6-MP)+氨甲蝶呤(MTX)用药3周末保持白细胞计数3×109/L左右,ANC1.0×109/L,根据白细胞和ANC计数,调整硫嘌呤(6-MP)和氨甲蝶呤(MTX)剂量。b.小加强治疗:CVADex:自维持治疗起每年第3、第9个月各用1疗程(CTX为600mg,其余剂量和用法同前)。c.大加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期每年第6个月VDLDex(用法同早期强化)。每年第12个月用替尼泊苷(VM26)或依托泊苷(VP16)+阿糖胞苷(Ara-C)(同早期强化方案)。d.未做颅脑放疗者,维持治疗第2个月进行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四氢叶酸钙(CF)治疗每3个月1次或每6个月2次,共8次。然后,每3个月三联鞘注1次。做颅脑放疗者,不能再作大剂量氨甲蝶呤(HD-MTX)+四氢叶酸钙(CF)治疗,只能采用三联鞘注每12周1次,直至终止治疗F.总疗程:自维持治疗算起,女孩3年,男孩3.5年4.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bonemarrowtransplantationBMT)治疗白血病是通过植入多能干细胞,使白血病患儿因强烈化疗和放疗而受到严重损害的骨髓功能得到恢复并通过移植引起的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graft

    注意事项

    本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