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动植物生产12植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素材中图版选修2.docx
-
资源ID:35119257
资源大小:113.8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生物科学与农业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动植物生产12植物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素材中图版选修2.docx
第二章 第3节 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方法1.列举几种传统农药中有副作用农药“旧”农药(传统农药),特别是第1代农药,是以有机磷或 苯为基础高效、剧毒、长残留农药,如有机磷类“1059”、“1605”,苯类“六六六”等。在这些农药诞生之前,传统农业深受病虫之害,因作物病 虫害造成粮食减产或绝收而引发饥荒时有发生。当以有机磷或苯为基础高效、剧毒、长残留农药诞生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使用这些农药,比较有效地控制了 作物病虫害,包括地下害虫,甚至比较有效地控制了家庭虫害,如虱子、臭虫等。这些农药在世界风靡了2030年。随着使用时间延长,人们发现这些农药因 害虫产生抗药性而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在作物,特别是在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及其制成品中残留量也越来越高,影响人体健康,甚至急性中毒。此外,有些农 药通过土壤、水、食物链弥散或富集,危及生态安全。因此,人们开始限制,继而禁止使用这些剧毒、长残留农药,这些农药也就退出了历史舞台。2.昆虫性信息素类物质被称为“第三代农药”,那么第一代农药是什么?第二代农药是什么?三者如何区别。第一代农药是以有机磷或苯为基础高效、剧毒、长残留化 学农药,如有机磷类“1059”、“1605”,苯类“六六六”等;第二代农药是以“菊脂”类为代表中高效、中毒和残留期较短化学农药,如“溴氰 菊脂”等;第三代农药为施用后,不会产生抗药性、专一、高效农药,如性外激素、保幼激素等。3. 发挥综合防治优点,提高防治效果综合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合理运用栽培、化学、生物、物理方法及其它有效生态学手段,把病虫害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不致造成危害。其优点是:(1)、 协调措施,减少矛盾。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如果协调起来,就能达到既能杀死病虫害,也能较大限度地发挥天敌作用。如采用内吸杀虫剂,涂抹茎、干和根部浇灌 等,早期控制蚜虫、红蜘蛛、介壳虫发生。选用对农药抗性较强天敌,配合施用杀伤天敌较少选择性药剂,是避免或减少矛盾途径。(2)、力 求兼治,简化措施。在自然界里,多种病虫害常同时发生,分别防治,造成重复。以一种优势病虫害为对象,掌握植物发育关键和病虫防治有利时机,集中用 药,兼治其他。可根据当时、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抓住有利时机,采用施放天敌、使用菌剂、药剂等针对性措施,达到兼治目。(3)、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构成病虫害发生环境因素及影响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防治措施也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采取取长补短、提高效果是必要。如防治地下病虫“种蝇”时,注重施肥与药剂杀灭成虫相结合措施,可以基本控制其为害。4. 观叶植物病虫害防治观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病虫为害。受害植株不仅影响生长,而且降低甚至失去其观赏价值,因此,室内观叶植物病虫害防治十分必要,这是-切花卉爱好者需要掌握-项基本技能,否则就会失去观叶植物美化、净化环境真实意义。 室内观叶植物种类很多,但对每-个单位或家庭来说,应用数量却不多,管理上比较细致。如有病虫害发生虽不易蔓延到其他植株,但在受害植株上往往发展较 快。因此,这类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同时加强抚育管理;创造良好植物生态环境,促使植物生育健全,提高其自身抗逆能力 等有效栽培措施。 所有室内观叶植物在进入室内布置之前,应该进行严格检查,选用适应性强抗病品种或健康植株,进行合理布 置,如果发现有轻微病叶或少量蚜虫、螨类、蚧虫为害,应及时用物理方法进行处理,如人工修剪,去除病叶,或用肥皂水冲洗,而后再用清水冲洗或以柔软 湿布擦拭;也可用竹签轻轻将蚧虫刮除;如果受害严重,移出室内处理。室内观叶植物是不应该用农药在室内处理,因为杀虫剂一般 是有毒物质,如果让这种有毒物品存留或带人室内空气流通系统,将会引出多方面不良后果。室内观叶植物作为一种装饰品往往会招引人们去观赏它们各方面 特性,如有人会去闻闻,有人会动于触及其枝叶。为了维持好公共利益关系,应该规定室内装饰植物不用农药去防治病虫害,如果有些植物被病虫为害,用物理方法 又不能有效控制时,必须将其移至室外,与室内健康植物隔离, 然后再作其他处理,如用化学药剂防治,或销毁。人室植物,必须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和防治,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受害程度,防患于未然,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卫 生,通风透光,可使观叶植物保持翠绿、新鲜,有较高观赏价值。5.结构调整呼唤新型农药随着结构调整逐步深入,农业对农药提出新要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农药变化明显滞后,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结构调整需要。随着农业大棚广泛使用,大棚中 蔬菜病害逐步加重,这就需要适宜大棚里使用防治蔬菜、瓜类、果树和花卉病害杀菌剂,但目前没有合适品种。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除 草剂需求量不断上升,而我国防除旱地杂草旱地除草剂品种是较缺。受气候变化、栽培方式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病虫害已发生了新变化, 一些发生较轻、偶发性次要病虫害明显上升。如小麦黄萎病、丛萎病、腥黑穗病,玉米蚜虫、红蜘蛛、大小斑病,水稻稻秆潜蝇,稻水象甲,稻曲病、病毒病及各 种经济作物上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小菜蛾等。一些新传入检疫病虫在部分地区也时有发生,如美洲斑潜蝇在蔬菜产区,稻水象甲在东部沿海稻区等。这些都需 要增加防治所需对路农药品种和数量。农业生产部门迫切需要农药生产企业开发一些针对新病虫害农药品种,或者依据病虫害变化,对传统农药品种做相应 调整。但农药企业变化明显滞后。随着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进一步凸现,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 际市场上竞争力和占有率,因此各地限用、淘汰高毒农药呼声日益高涨。甲胺磷已在上海等几个大城市中被禁用,我国化工主管部门也已将甲胺磷、久效磷、对 硫磷、甲基对硫磷个高毒农药品种限量生产和淘汰计划排定。此外,部分长残效除草剂,如甲硫磷、绿磺磷等已在四川、江西、湖北、江苏等省受到限用和禁 用。业内人士说,今后,对高毒农药控制力度还会加大。但目前还缺乏合适替代品种。6. 新型农药氯甲胺磷毒性降低90%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由武汉工程大学巨修练教授等人研制出新型高效低毒农药,使传统高毒有机磷农药有了安全'替身'。与传统农药相比,该农药毒性降低90%,药效高1倍,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该成果目前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已申请国际专利。 这种新型'绿色农药'学名氯甲胺磷,是广谱杀虫剂创新品种,对稻飞虱、叶蝉、蓟马、铃马等害虫防治效果优于乙酰甲胺磷,与甲胺磷相当。据专家介绍,我国 是高毒农药生产大国,6个高毒有机磷杀虫剂(甲胺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氧乐果、敌敌畏)产量占全国农药总产量1/3以上,其中高毒甲胺磷 农药一个品种产量就达7.2万吨。甲胺磷等高毒农药对蔬菜杀虫导致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而其对环境破坏也引起世界各国关注,许多国家纷纷制定法规 禁止或限制使用高毒农药。我国已经从2007年1月1日全面禁用包括甲胺磷在内5种高毒农药。7.几种常见新型农药 无苯溶剂(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