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的空间尺度与叙事性解读.doc
文化建筑的空间尺度与叙事性Space-scale & Narrative of Cultural Architecture 艾 侠 Ai Xia摘 要 营造具有叙事感的场所与空间,是当代文化建筑最为重要的设计倾向之一。在建筑创作中,从空间尺度与体验的互动角度来理解建筑的叙事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思维方式。本文以四个设计作品为例,从空间尺度与叙事空间关系的视角来进展学术探讨。关键词 文化建筑 叙事性 空间尺度 现象学Abstract One of the main trends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architecture is to create narrative space in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f the building. Narrative can also be comprehended as the conversa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scale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CCDI, one of the biggest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s on china, researched on this topic and reveals some design-philosophy through four different works.Key words Cultural architecture, Narrative, Space-scale, Phenomenology一、叙事性:对现代建筑的反思叙事性空间可以理解为一种与体验密切关联的建筑空间。虽然建筑叙事性是近年流行的学术语汇,但关于叙事空间的存在,自古以来不乏先例。仅就中国建筑而言,不管北京故宫的宏大空间序列,或是江南园林的曲径通幽,皆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一种叙事的可能“在环境空间中,人的移动及其。路径与场知觉经历可以赋予其更多的环境意义地也由此超越了单纯的功能流线的设定,转而上升到“叙事化的境界。然而,回忆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的变迁,建筑体验曾一度被置于极其边缘化的位置。建筑师与学者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一种近于“二元论的哲学所牵引,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处在一种相互博弈的“二元状态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甚至更为古老的亚里士多德学派,可以追溯出这样一种哲学的思想渊源。工业革命之后的“技术情结,使许多建筑师与工程师的身心置于征服自然的自信之上,大量具备直接功能目的的建筑类型如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办公建筑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而相对含混多义的建筑如宗教与文化建筑风光不再。经过20世纪下半叶的阵痛与反思之后,当代建筑思想呈现出从 “二元到“多元的回归,判断文化建筑的优劣标准也不再是纯粹理性的演绎,而逐渐增加“置身其中的实地感受不管是建筑师还是文化学者,都意识到功能与理性并不能代替模糊的感性表达。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建筑现象学的反反复复的讨论,实际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样一种反思的延续。从现象学意义上说,强调空间体验成为建筑设计最为本质的东西,只有体验才能产生场所精神,这对文化建筑尤其重要。能够表现人文精神的文化建筑,其真正有趣之处不在于建筑的功能本体,而在“文化二字之下蕴含着的变幻莫测、尺度各异的“叙事空间,它们将建筑与人的关系带入到更为体验化的表达之中。国外一些建筑师率先尝试了大量亦繁亦简的手法,探索与丰富建筑与个人意识的内外联系,将建筑重新带到宽广的叙事境界;而近年来,中国外乡的一些先锋建筑人物也不断创作出惊人的实例。当然,文化建筑也是最具包容性的建筑类型,有一千个文化建筑,就有一千种叙事空间的表达方式。本文拟结合四个建筑实例,诠释我们对文化建筑的反思。在先锋与主流的界限交接处,我们似乎乐意选择一种中间状态不断尝试建筑与空间的原创思考,也尽力让设计成果被社会公众所体验与感知。二、尺度之下:收敛式的叙事空间回忆2005年建成的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图1图6,建筑师较好地解决新建筑了与城市轴线以及相邻建筑关系,并且深入探讨剧场的声学问题。但这些仅仅是前提,从建成环境看,真正打动来访者的是一系列建筑尺度与材质方面的精心构思,这些构思使得参观者接近这座建筑的过程成为美好的空间体验。建筑由一座4层的演艺中心与一座5层的培训中心组成,其中演艺中心又包含了一个1 350座的大剧场与一个500座的多功能小剧场。集中式的布局容易产生压迫感,设计尽量以柔与曲面来减小建筑的尺度感,并在局部营造情绪化的空间节奏。每个参观者可能驻足的位置,不管是入口、等候、过渡、转折处,皆有相对应的设计表达与尺度控制,并在视觉上与相邻的孙文纪念广场形成照应关系,也形成了一种恰当的文化主题。建筑表皮与材质的细节变化石材与铝合金半透明幕墙及点式透明玻璃幕墙的结合,也同样迎合尺度与体验的需求。中山文化艺术中心创作意味着我们在文化建筑领域的一个转折点,或者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这里开场,建筑师试图探求一种更为关乎人本体验的设计手法。建筑并非由“叙事而起,但一系列对空间尺度的营造与控制,非常自然地产生了叙事化的结果。正在建立的盐城文化中心图7图11延续了这样一种探索,其尺度处理也更为微妙。与中山工程类似,建筑本身依然是多个功能集中的综合体,包含了大小剧场、影视观演、艺术创作、商业消费等混合区域。考虑盐城所特有的苏北地域文化与建筑临近人工水域的外部条件,设计将“水的意境定义为建筑叙事的主题,一系列空间布局也由此展开。一条从入口到人工湖的“水街贯穿于整个建筑,灵动地维系着各个功能主题,创造出许多作者单位:中建国际设计参谋 上海 · 200235收稿日期:2021-07-23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Feature-Theme半开敞、互相交织的空间,有效柔化了内部尺度。建筑表皮的三维曲面与错缝肌理在外部层面上照应了“水的主题,却也对整体界面产生了一种“放大在探效应四层的体量被异化成十多层的错觉。访这座建筑的过程中,人们由远及近、由外至内,可以感受到建筑的尺度不断收缩、不断贴近人的尺度,对建筑的认知也更加强烈。盐城文化中心将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我们期待它跻身中国当代文化建筑的精品行列。从前面两个实例可以看出,通过控制建筑尺度可以增强文化建筑的体验表达,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建筑手法,但也仅仅是一种比拟收敛的方法。换个角度说只要有适宜的时机,反其道而行之,通过突破尺度上的限定,也能表达强烈的叙事之意。三、尺度之上:突破式的叙事空间2021年,我们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竞赛图12图15。设计中,建筑师不但要解决中国馆与周边交通与环境条件的衔接,还要梳理复杂的流线,满足超大量的参观人流需求,并充分展示文化内涵。方案放弃了惯用的“精致收敛的思路,转而采用“超越尺度限制的巨型构件,加上对中国文化精华的异化,最终营造出质感强烈而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虽然后来这个方案没有被选中,但表达出的探索与思考却值得研究。从概念构思上看,这个中国馆尝试将龙舞、烟火等传统意象凝聚在“天人合一的深邃哲学之中,进而对传统意象与造型元素进展分解、异构、整合,而不是迎合“他者对中国元素的理解。从空间上看,参观流线采用最适合大量人流的坡道,既有步移景异的空间景观,又能较圆满地解决复杂情况下的垂直与水平交通问题。内部空间的多变与大尺度,出乎意料地形成“强意向性的叙事空间,既符合“世博盛会的事件主题,也放大了人们对中国元素的想象。设计的遗憾之处在于没有对构造形式进展更深入的研究。只要建筑空间能够超越单纯的功能性审美要求,就有可能凝聚在某种叙事化的表达之中。由于叙事性是对体验而不是对行动与事件本身的符号再现,这样看来,探寻与捕捉场所固有的特定逻辑,将其放大成某种特定的空间尺度,就能够出现更具8 盐城文化中心近景7 盐城文化中心全景透视张力的设计效果。这是“中国馆给我们带来的收获,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后续一些作品的成功。2021年,我们在深圳观澜版画美术基地的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图16图18,这个看似唐突、极端的建筑造型,实那么紧扣场所自身的内在逻辑,并在空间尺度上形成足够的放大效应。作品的好评与争议也验证了我们长期以来的一些思索。观澜版画美术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版画博览与交易中心。分析基地自身的各条线索:两座隆起的山丘与一山之隔的高尔夫球场是非常重要的地貌条件,山丘制高点连线的垂直线,形成一条具有某种空间递进关系的轴线;而场地的人文线索在于基地内有一条客家古街与一组旧厂房,形成另一条贯穿基地南北的轴线。旧建筑前的月牙形水塘代表了客家文化的特征。参赛各家方案都关注到上述两条线索,但建筑造型的处理方式各不一样。很多方案水准甚高,但多在试图营造一些“尺度适宜的内部空间,或是追求某种贴合感与审美的图案化,却淡化了场所可被更大程度开掘的潜在信号。我们的方案那么是将美术馆主体抬高架设于两个山丘之间,建筑恰好与山体形成一种连接关系;美术馆形体折起,形成虚空的体量,让出客家古街的轴线使之延续与山体相连。当两条线索都被戏剧性地放大到极致时,建筑造型以大尺度加以应对,不仅符合情理,更是创造出独特的场所体验:当人们从窄小的客家老街步步行近架空而生的新美术馆,可以感受到“时空穿梭般的心境。这次的方案既是出奇制胜,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对构造体系等技术环节的考虑也比拟到位。可见,当建筑“超越尺度时,也能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叙事效果。四、结语建筑空间的叙事性是当代建筑,尤其是文化建筑最为迷人的话题之一,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角度引发人们对空间的理解与营造。前文的四个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显现出空间尺度对建筑体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管是放大还是收敛,繁复或是简单,清晰直接或是真假莫辨,都可以成为行之有效的空间策略。这些作品之间的传承与变异的关系,反映了CCDI对这类设计谋略的反复实践。本文只求作为一种尚不成熟的分享与回忆,对于设计方法以及作为哲学理论根底的现象学,还是值得建筑师们再做更深入的思辨。参考文献1 拉普卜特.建成环境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2 郑时龄.建筑空间的场所体验.时代建筑,2021063 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 6 页